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生二胎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兩孩子輪流生病

生二胎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兩孩子輪流生病, 媽媽為了照顧好孩子, 體內仙氣都用完了

養孩子, 養到大, 嚇到大, 一路酸甜苦辣。

作為新手爸媽, 還記得大寶第一次生病, 是他出生第三天準備出院, 醫生過來測黃疸值。 看測試儀器資料, 黃疸值偏高, 說是要在醫院住院進行藍光治療?!

聽到這結果馬上打電話找熟悉的醫生朋友瞭解情況, 可是人家畢竟沒有親眼看到孩子, 不敢輕易下結論。

第一次面對這種情形, 我們也不敢簽字直接帶大寶回家。 儘管非常焦慮不安, 擔心孩子的病情, 也只好同意把他放到醫院接受三天藍光治療。

真是兒大不由娘, 才從媽媽肚子裡出來三天就由不得媽媽做主了!

帶孩子本來就不是輕鬆活, 瑣碎事情一件接一件, 特別是孩子三歲前, 需要時時刻刻盯著看著, 要不一不小心就會失錯闖禍。

平日孩子身體健康還好, 要是生病,

不但孩子難受辛苦, 父母也會焦慮不安。 為了照顧好孩子, 缺覺辛苦在所難免!

以前養育一個孩子還好, 合理安排好時間還是會有自己的空餘時間。

自從國家放開二胎, 為了回應國家生育政策, 順應潮流生了小寶。

有了小寶後, 發現自己的生活過得非常充實, 每天都被兩個寶貝需要著, 很難擁有自己的空餘時間。

不過這是自己的選擇, 生了二胎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艱難、可怕, 每天辛苦並快樂著!

小寶五個多月的時候, 我休完產假開始上班, 中午回家餵奶, 每天來回折騰。

小寶六個月後可以添加輔食了, 所以決定先混合餵養。 不知道是不適應配方奶, 還是天氣濕度大不小心受涼了?

我上班才兩周, 小寶就生病了。

起先也就是咳嗽、喉嚨有痰。

就帶他去醫院看病, 開了些中成藥回家吃了三天沒見好轉。

因為喉嚨有痰, 吃點東西一咳就吐, 根本吃不下多少東西, 孩子自己都咳怕了, 吐怕了, 看到他那樣子就著急難受。

沒辦法, 只好換個醫院看病, 在醫生要求下驗血、拍片、機器吸痰、霧化治療、吃藥、貼中藥貼等, 搞了一個多星期才徹底好了。

一個小小的感冒, 前後花了十多天的時間才好, 真心懷疑醫院是不是過度治療了。

小感冒把孩子折騰得瘦了不止一圈, 老媽為了照顧孩子搞得疲憊不堪, 因為勞累缺覺都快感冒了。

這還不算辛苦、可怕的, 可怕的是兩個孩子輪流生病。 孩子生病, 最辛苦的是做媽的, 老媽為了照顧好孩子都使出洪荒之力, 還是會被搞得心力憔悴!

7月份, 想到終於放暑假, 可以在家好好陪孩子們玩了。

沒想到剛參加完大寶幼稚園畢業典禮, 大寶第二天就生病發燒了。

我很怕孩子出現高燒症狀, 因為在大寶近三歲的時, 有次發燒沒有給他吃退燒藥, 在醫院排隊就醫時因高燒引起驚厥抽搐。

當時的情行可把我嚇壞了, 沒想到他的體溫一下子升得那麼快。 好在發生時就在醫院, 急救及時, 很快就恢復過來了。

高燒引起驚厥抽搐, 對孩子腦部發育非常不好。 因此, 孩子發燒時各位家長不能掉以輕心, 特別是三歲內的孩子。

大寶這次生病是因為扁桃體發炎引起, 會反復發燒, 得時刻關注他的體溫。 給他量體溫、物理降溫、喝溫開水、煲發汗桔子皮姜蔥水洗澡, 三天三夜過後終於好了。

沒想到大寶病剛好, 小寶就不舒服了。

先是胃口不好, 不肯喝配方奶, 想到他這段時間有點厭奶, 也就沒放心上。

到第二天一點配方奶都不肯喝了, 還有點低燒, 屁股上還長了好幾個痘, 不像痱子。

結合這些症狀, 我上網查了下手足口病的症狀, 發現很像,就是手腳上沒有發現丘疹、皰疹之類的。

於是馬上整理東西帶著小寶去醫院,經過專家醫生確診,手腳上沒有看到明顯皰疹,不過口腔裡有很多,確實是手足口病。

聽到這結果當時就有點發懵,怎麼放假專心在家帶孩子,結果還把孩子照顧成病號了?

哥哥生病時都是與弟弟隔離的,家裡玩具、地毯、小寶的手都是經常清洗消毒,病毒從哪裡來?

想到只有一種可能,在母嬰店游泳,這幾天剛好改用坐圈,小寶可以用手玩玩具,有時沒注意就會把玩具往口裡送,定是在那裡感染到了腸道病毒。

醫生要求必須住院,說是發低燒,喉嚨皰疹很多,孩子又小,得住院觀察才行。

只好辦理住院手續,醫生看到我家大寶後說:“12歲以下的小朋友都必須與手足口病人隔離。”要我看好我家大寶,最好不要帶來醫院。

孩子他爸要上班,好在奶奶還沒有回老家,要不這時我一個人跟本就搞不定兩個孩子。

趕緊讓奶奶帶大寶回家,這幾天管好大寶就行,由我一個人帶小寶在住院部住院治療觀察。

剛進隔離房醫生就給小寶量體溫,38.7℃,及時喂了小寶退燒藥,又抽了一大管血拿去化驗,後來又給打上點滴。

隔壁床有個大哥哥,11歲了都得了手足口病,他家姐姐與奶奶在照顧他。

我一個人帶著孩子,有點小事要離開,多虧隔壁床大姐姐與奶奶幫忙,要不做什麼事都得抱著小寶去。

住院第一個晚上我都不敢睡覺,孩子近一天沒吃東西,只好每隔半小時就強行喂他十幾毫升的水,好在在媽媽的堅持下,終於沒有再發高燒過38.5℃,第二天早晨檢查體溫37.7℃。

在醫院住院前兩天,孩子配方奶不喝,母奶也不吃,就喝水。眼看著小寶瘦了下去,身上出了一身的疹子,肚子又餓,身上疹子又癢。

媽媽抱也不是,玩也不是,睡又睡不著,怎麼哄都不開心,看著小寶真是可憐。第二個晚上哭鬧了好幾次,好不容易才哄著小寶睡覺了。

看到小寶那樣真是內疚、難過,是媽媽沒有照顧好你,才讓你這麼小就感染上這種可怕的病毒。

好在第三天早上,嘴裡的皰疹終於好些了,看到隔壁床阿姨吃東西,也有了想吃東西的欲望。媽媽喂母乳,不吃,後來給沖了配方奶,一下子就喝完了。只要能吃東西了就好,我懸著的心才稍稍落下來了。

在醫院待了四天三夜,爸爸有空過來看望了下我們。好在小寶堅強,在住院第二天早上體溫就正常了,終於打敗了病毒,不用再待在這封閉的空間裡,可以出院回家了,我們自由了。

出院的時候,看到因為前期沒床位住在廳裡的一位媽媽,她家孩子反復發燒都有一個星期了還有降下來。她看到我們能出院時那無助、疲憊的眼神,說不出的心酸。

這次兩個孩子輪流生病,照顧了大的,又要管小的,這樣緊張提神的堅持近十天,我已經心力交瘁、精疲力竭,回家後睡了近兩天才恢復元氣。

因此,在我看來,生二胎不可怕,照顧兩個孩子也苦中有樂。最可怕就是孩子生病,不但孩子自己辛苦受罪,最累的還是媽媽,又是擔心著急孩子的病情,又要日夜不停的照顧孩子,真心累成狗。不知各位寶媽有沒有這種感覺?

作者簡介:青青寶貝,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寶六歲半,小寶九個多月。從事教育工作13年,堅持用愛心與鼓勵培養內心有力量的孩子。喜歡用文字記錄兩寶成長點滴,如您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評論、收藏和轉發,如需轉載,請與本人聯繫。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因無法核實出處,如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這是我第19篇原創文章,關於本文話題,歡迎各位寶媽寶爸留言討論。

發現很像,就是手腳上沒有發現丘疹、皰疹之類的。

於是馬上整理東西帶著小寶去醫院,經過專家醫生確診,手腳上沒有看到明顯皰疹,不過口腔裡有很多,確實是手足口病。

聽到這結果當時就有點發懵,怎麼放假專心在家帶孩子,結果還把孩子照顧成病號了?

哥哥生病時都是與弟弟隔離的,家裡玩具、地毯、小寶的手都是經常清洗消毒,病毒從哪裡來?

想到只有一種可能,在母嬰店游泳,這幾天剛好改用坐圈,小寶可以用手玩玩具,有時沒注意就會把玩具往口裡送,定是在那裡感染到了腸道病毒。

醫生要求必須住院,說是發低燒,喉嚨皰疹很多,孩子又小,得住院觀察才行。

只好辦理住院手續,醫生看到我家大寶後說:“12歲以下的小朋友都必須與手足口病人隔離。”要我看好我家大寶,最好不要帶來醫院。

孩子他爸要上班,好在奶奶還沒有回老家,要不這時我一個人跟本就搞不定兩個孩子。

趕緊讓奶奶帶大寶回家,這幾天管好大寶就行,由我一個人帶小寶在住院部住院治療觀察。

剛進隔離房醫生就給小寶量體溫,38.7℃,及時喂了小寶退燒藥,又抽了一大管血拿去化驗,後來又給打上點滴。

隔壁床有個大哥哥,11歲了都得了手足口病,他家姐姐與奶奶在照顧他。

我一個人帶著孩子,有點小事要離開,多虧隔壁床大姐姐與奶奶幫忙,要不做什麼事都得抱著小寶去。

住院第一個晚上我都不敢睡覺,孩子近一天沒吃東西,只好每隔半小時就強行喂他十幾毫升的水,好在在媽媽的堅持下,終於沒有再發高燒過38.5℃,第二天早晨檢查體溫37.7℃。

在醫院住院前兩天,孩子配方奶不喝,母奶也不吃,就喝水。眼看著小寶瘦了下去,身上出了一身的疹子,肚子又餓,身上疹子又癢。

媽媽抱也不是,玩也不是,睡又睡不著,怎麼哄都不開心,看著小寶真是可憐。第二個晚上哭鬧了好幾次,好不容易才哄著小寶睡覺了。

看到小寶那樣真是內疚、難過,是媽媽沒有照顧好你,才讓你這麼小就感染上這種可怕的病毒。

好在第三天早上,嘴裡的皰疹終於好些了,看到隔壁床阿姨吃東西,也有了想吃東西的欲望。媽媽喂母乳,不吃,後來給沖了配方奶,一下子就喝完了。只要能吃東西了就好,我懸著的心才稍稍落下來了。

在醫院待了四天三夜,爸爸有空過來看望了下我們。好在小寶堅強,在住院第二天早上體溫就正常了,終於打敗了病毒,不用再待在這封閉的空間裡,可以出院回家了,我們自由了。

出院的時候,看到因為前期沒床位住在廳裡的一位媽媽,她家孩子反復發燒都有一個星期了還有降下來。她看到我們能出院時那無助、疲憊的眼神,說不出的心酸。

這次兩個孩子輪流生病,照顧了大的,又要管小的,這樣緊張提神的堅持近十天,我已經心力交瘁、精疲力竭,回家後睡了近兩天才恢復元氣。

因此,在我看來,生二胎不可怕,照顧兩個孩子也苦中有樂。最可怕就是孩子生病,不但孩子自己辛苦受罪,最累的還是媽媽,又是擔心著急孩子的病情,又要日夜不停的照顧孩子,真心累成狗。不知各位寶媽有沒有這種感覺?

作者簡介:青青寶貝,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寶六歲半,小寶九個多月。從事教育工作13年,堅持用愛心與鼓勵培養內心有力量的孩子。喜歡用文字記錄兩寶成長點滴,如您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評論、收藏和轉發,如需轉載,請與本人聯繫。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因無法核實出處,如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這是我第19篇原創文章,關於本文話題,歡迎各位寶媽寶爸留言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