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安比慈禧更厲害,如果她不死清朝不會那麼快滅亡!

慈安太后是清朝咸豐帝的皇后, 曾作為東太后與慈禧一起垂簾聽政。 在晚清的歷史流傳上, 民間一直關注慈禧太后而忽視這位慈安太后。

咸豐二年(1852年)二月, 慈安太后16歲入宮, 4個月便成為皇后。 咸豐皇帝風流倜儻。 這位年輕的皇后, 在美女如雲的後宮中憑藉自己超凡的人品和管理能力, 成功地處理與妃嬪的關係, 有效地維護和皇帝的夫妻感情。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 咸豐帝駕崩, 同治皇帝登基, 她尊為皇太后。 九月回宮。 十一月, 與慈禧在養心殿垂簾聽政, 時年二十五歲, 世人稱之為"東太后"。

史料記載,

慈安在聽政時提出的問題, 往往能抓住核心, 切中要害, 而且都是關乎國家未來的大問題。 更重要的是, 慈安深謀遠慮, 從一開始就考慮到兩宮太后的內部團結, 是垂簾聽政的基石。

按照清朝的規矩, 妃嬪的兒子被選為皇太子, 必須過繼給皇后, 交由皇后撫養。

按照這個規矩, 年幼的同治帝應該由慈安來撫養照顧, 而他的生母慈禧則無權撫養。

慈安太后考慮到當時的情況特殊, 請慈禧和自己同居養心殿, 共同撫養6歲的同治皇帝。 兩宮太后同心同德, 很快穩定了政局。 她們倚重朝中的賢臣, 啟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一批優秀漢臣, 使得同治年間出現了“中興之象”。

雖然都是太后, 但慈安為嫡, 慈禧為庶, 在“嫡庶之分”的禮制束縛下, 慈禧不敢逾越, 凡是遇到朝政大事, 她都要徵詢慈安的意見, 絕不敢擅自主張。

據史料記載, 誅殺臨陣逃脫的兩江總督何桂清, 賜死驕奢貪淫的勝保, 賞給曾國藩、左宗棠等人爵位, 都出自慈安的意思。

慈禧的心腹太監安德海胡作非為, 肆無忌憚。 朝中大臣, 甚至連同治帝都懼他三分。 慈安太后趁安德海出宮破壞了祖訓, 命山東巡撫將他抓獲, 直接下令處斬, 朝中大臣無不拍手稱快。

小事不在乎, 原則絕不讓, 這就是慈安。 慈安的存在, 對慈禧有著相當的震懾作用。 然而, 西元1881年春天, 慈安突然崩逝于鐘粹宮, 終年45歲。

慈安的猝死, 對清王朝的影響是重要的。 慈禧從此大權獨攬, 唯我獨尊, 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王朝的覆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