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不該把元朝排除出中國歷史?

近年來有這麼一個觀點充斥於網路:蒙元歷史不是中國的歷史, 是蒙古人的歷史;元朝不是中國人的朝代, 是蒙古人的朝代。 接著又什麼“崖山之後無中國”, 說元朝好的都是“韃子的後人”之類的。 那麼, 這種觀點合適嗎?

需要說明的是, 還原蒙元在歷史上對漢族等全球民族的暴力征服是全言我完全贊成的。

歷史不只是勝利者書寫的史書, 蒙古人對舊大陸各民族的征伐充滿了巨大的不正義性, 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某些歷史的需求, 但仍然是需要被譴責的。

但是以此來否定元朝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卻是並無必要的。

首先, 所謂“中國歷史”, 並不等於漢族歷史。

因為“中國”是一個地域概念, 而非血緣概念。 你說元朝歷史≠漢族王朝的一段歷史, 這還差不多。

這個其實大家都懂, 中國如果等於漢族的話, 很多事情都說不過去了。 歷史上今天邊疆很多地方都是少數民族的祖先們先開發的, 現實中我國也仍然有許多少數民族聚居地區, 強行大漢族主義既不符合傳統, 也無益於民族團結, 只會讓別有用心者趁虛而入, 製造禍端。

其次, 有些人以近現代“民族國家”的概念套用古代歷史, 這完全沒有意義。

民族國家理論認為, 一個民族國家的成員是效忠有共同認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體制, 認同感的來源可以是傳統的歷史、文化、語言或新創的政體。

而很顯然, 中國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都不存在這個概念。

鮮卑人打贏了, 大家就效忠鮮卑人;契丹人打贏了, 大家就效忠契丹人;蒙古人打贏了, 大家就效忠蒙古人。

羅馬人打贏了, 大家就效忠羅馬人;日爾曼人打贏了, 大家就效忠日爾曼人;阿拉伯人打贏了, 大家就效忠阿拉伯人。

民族意識的覺醒必須建立在文明高度發展的近現代, 一定需要國民對自己民族歸屬的高度認同才行。 在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時候雖然也有很多漢族打著民族的口號而反抗, 但那實際上是階級鬥爭的一種表現形式罷了, 不足以與近現代的民族國家理論相提並論。

所以我們看歷史上幾次少數民族入主中原,

其最後結果也不過是大家融合到一起罷了;而歐洲出現的蠻族入侵, 其最後結果其實也是大家相互融合, 形成了新的民族罷了——你看現在歐洲還有“羅馬族”、“匈奴族”沒有?剩下的, 只有英吉利人、法蘭西人罷了。 而哪怕像美國和英國血緣如此相近, 也沒有人說部分美國人就是英吉利人吧?

只有形成了真正的民族概念, 才會有真正的意義上的民族國家。 這個時間主要在19世紀左右, 歐洲人稍微早一點, 但在此之前, 你看歐洲常常是“貴族國家”, 各國領土經常因為皇室之間的通婚而瞎變動(哈布斯堡王朝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而亞洲則在西方入侵後開始逐漸興起民族意識, 中國在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時候算是徹底開竅,

到八國聯軍侵華後完全覺醒, 最終在抗戰時才完成全民一心的任務。

此外, 翻開史書, 我們也會看到, 將外族入侵所建立的王朝算進了自己國家的歷史當中是很常見的一種做法, 不足為奇。

最早的, 比如古埃及有34個王朝, 其中外族入侵所建立的就有兩個(波斯王朝、馬其頓王朝);

後來的, 歐洲中世紀的情況, 前面已經說了, 經常出現征服與被征服的歷史、陪嫁送領土和人民的歷史, 所以他們的王朝統治者血統更加亂, 可是人家歷史書裡不還是照樣寫得明明白白:給別人下跪了, 還不承認, 這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嗎?有本事就全體殉國, 寧死不屈唄!嘴上說不樂意, 身體卻很誠實, 既要當又要立, 有意思嗎?

綜上所述,

不光蒙元, 包括滿族、女真、契丹、鮮卑等族建立的政權, 都理應算入中國的歷史當中——漢族的歷史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 承認過去的失敗, 為的, 不是面子, 而是為迎接未來更好的挑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