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什麼時候分床睡好?你可能一直都做錯了

—寶寶就該從小自己睡, 對大人孩子都好, 還安全!

—我家寶寶本來就睡得不好, 分開睡可不得更鬧騰?

說到寶寶要不要分床睡, 也許你聽過很多不同的建議, 卻依然覺得很糾結。

其實這個問題往大了說, 反映的是文化差異, 往小了說, 就是不同家庭的育兒風格。

今天丁香媽媽邀請來 IMPI 國際嬰幼兒睡眠諮詢師陳桑老師(大家更喜歡叫她「大滿」), 她會從各個方面分析分床睡與合睡的利弊, 希望你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合睡有什麼好處?

1. 和寶寶更親密, 讓寶寶舒適入睡

當寶寶靠近爸爸媽媽, 被溫柔撫摸時, 他會記住這種溫暖而充滿愛意的感覺, 更容易進入夢鄉。

與此同時, 和寶寶的多一些親密接觸, 有助父母與寶寶建立更多情感聯結。

2. 方便哺乳和夜間安撫

一起睡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方便媽媽晚上哺乳。

同時, 如果寶寶晚上醒了, 媽媽也能及時安撫, 讓寶寶繼續安心睡。

3. 促進寶寶身心發展

同床睡就意味著更多的身體接觸, 這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寶寶的感官系統, 有助於身心發展。

合睡有什麼困擾?

和寶寶一起睡確實會覺得幸福, 可它帶來的問題也是真實存在的。

1. 干擾媽媽睡眠

新手媽媽往往比較緊張寶寶, 產後的睡眠品質也常因為夜間哺乳和照顧孩子而變差很多。

有時孩子只是在淺睡眠時發出點兒聲音或翻身等小動作, 就會讓媽媽醒過來, 完全沒辦法睡完整的覺。

2. 弱化寶寶自我安撫能力

如果在寶寶短暫夜醒時, 媽媽們過度回應, 可能影響寶寶自我安撫及自主入睡的能力。

時間久了, 寶寶會在夜間淺睡眠短暫醒來時, 要求得到同樣的安撫。

然而在後半夜, 淺睡眠占到整個睡眠時間的一半以上, 常會夜醒, 這個時候, 就有可能出現不喝奶、不抱起、不拍拍就不睡的局面。

媽媽們是不是很委屈?明明很累, 到頭來卻幫了倒忙……

3. 拖延寶寶入睡時間

隨著寶寶的成長, 他經常會因為貪玩而不肯入睡, 和家長合睡的話, 爸爸媽媽就是最有趣的玩具, 即使媽媽裝睡, 寶寶也會鍥而不捨, 企圖叫醒裝睡的人!

一不小心就會玩到很晚很累才睡著。

4. 造成寶寶睡眠剝奪

孩子在 1 歲以前, 晚上的睡眠時間可以長達 11 個小時, 兩歲以前則為 10 個小時。

習慣了陪睡的孩子, 媽媽走開或起床就容易跟著醒來, 而且他們晚上的睡眠時間也會比獨自睡小床的孩子少一些。

睡眠剝奪和疲勞積累對孩子的發展和學習都沒啥好處。

5. 影響夫妻親密關係

孩子出生後, 難免會忽視與隊友的親密關係。

在合睡的情況下, 如果想點燃一把愛火, 要麼就略有尷尬地讓激情靜悄悄燃燒, 要麼只能與隊友另辟戰場啦。

看到這裡,媽媽們有沒有覺得,合睡看似美好,可在整個過程中,不論是媽媽還是寶寶,確實更容易發生睡眠問題。

那麼……

如何從大床過渡到小床?

家長們往往一開始要親密圖方便,但真想和寶寶分開睡時卻發現……請神容易送神難啊!

那麼如何讓孩子愉快接受睡小床呢?

1. 對於小月齡寶寶

小寶寶對睡眠環境的轉變,一般不會有特別大的抵觸情緒。

在正式搬到小床睡之前,可以多讓寶寶在嬰兒床裡玩耍,媽媽也在一邊多多和他互動。當寶寶想睡了,媽媽就佈置好睡眠環境,安撫他平靜下來,讓寶寶在小床裡完成從清醒到入睡的過程。

2. 對於大寶寶和學步兒

找一樣孩子喜愛的安全小物件作為陪睡夥伴,帶上安撫巾、小手帕或媽媽的睡衣,這樣會讓他更樂於在小床安睡。

在睡前時,媽媽可以貼著小床,給寶寶念繪本或輕聲哼唱,讓他知道在小床裡睡同樣可以享受媽媽的陪伴。

3. 態度要溫柔而堅定

習慣合睡的孩子在剛開始轉變時,可能會反抗和哭鬧,可如果媽媽在這個時候猶豫只會增加改變的難度和時間。

媽媽的態度應當是溫柔而堅定的,理解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發洩和表達,耐心安撫和陪伴,最終孩子會接受並愛上她的小床。

4. 不要讓寶寶先在大床入睡,然後趁著熟睡抱去小床

睡眠過程中環境的改變,會讓寶寶在淺睡眠時更加警醒,常常會哭鬧著要求回到入睡的環境。

無論選擇合睡或獨睡小床,保持孩子睡眠環境的穩定一致,非常重要。

你到底該如何選擇?

有些人認為獨睡意味著獨立,有些人覺得合睡意味著更多安全感。

其實,孩子的安全感或獨立性,會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以睡眠方式來單一判斷這兩者的建立,並不具有說服力。

合睡或獨睡,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好壞之分,只要寶寶睡得好,家長不困擾,那就是最適合你和孩子的。

不過,孩子在 3 歲左右的時候,可能會主動表達想獨睡的意願,這個時期也是心理學上認為的性蕾期,孩子會逐漸認識到自己的性別身份。

這時候還在同床睡的家庭,分床計畫就可以正式提上議程啦!

不論怎麼選,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不論你怎麼選擇,寶寶的安全應該永遠放在第一位。

如果同床合睡

家長不要抽煙喝酒,不要服用鎮靜類藥物;

讓孩子睡在一邊,而不是父母中間;

睡眠環境不要太熱;

所有的床圍、擋板確保安全,避免孩子被壓住或墜床。

如果獨睡小床

小床上別放容易遮住口鼻的毛巾、毯子或枕頭;

當寶寶能夠扶站時,將嬰兒床的床板位置調到最低,防止寶寶翻出小床。

如果小床拼大床

為了既能隨時照顧寶寶,又能擁有相對獨立的睡眠空間,這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這時要注意大小床之間不可留有間隙,當孩子會翻身後,把圍欄拉起,防止孩子翻滾墜床。

孩子終有一天將離開我們的懷抱,搬出我們的房間,在當下,盡力照顧好自己的睡眠,享受彼此的安睡時光吧。

本文首發于丁香醫生網站,作者:陳桑。

丁香媽媽是丁香園旗下的母嬰健康服務平臺,500 萬媽媽正在這裡享受專業醫生、營養師、教育工作者提供的內容、課程、諮詢服務,一站式解決懷孕生孩子養娃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關注微信哈丁香媽媽(DingXiangMaMi),一起做更好的媽媽。

要麼只能與隊友另辟戰場啦。

看到這裡,媽媽們有沒有覺得,合睡看似美好,可在整個過程中,不論是媽媽還是寶寶,確實更容易發生睡眠問題。

那麼……

如何從大床過渡到小床?

家長們往往一開始要親密圖方便,但真想和寶寶分開睡時卻發現……請神容易送神難啊!

那麼如何讓孩子愉快接受睡小床呢?

1. 對於小月齡寶寶

小寶寶對睡眠環境的轉變,一般不會有特別大的抵觸情緒。

在正式搬到小床睡之前,可以多讓寶寶在嬰兒床裡玩耍,媽媽也在一邊多多和他互動。當寶寶想睡了,媽媽就佈置好睡眠環境,安撫他平靜下來,讓寶寶在小床裡完成從清醒到入睡的過程。

2. 對於大寶寶和學步兒

找一樣孩子喜愛的安全小物件作為陪睡夥伴,帶上安撫巾、小手帕或媽媽的睡衣,這樣會讓他更樂於在小床安睡。

在睡前時,媽媽可以貼著小床,給寶寶念繪本或輕聲哼唱,讓他知道在小床裡睡同樣可以享受媽媽的陪伴。

3. 態度要溫柔而堅定

習慣合睡的孩子在剛開始轉變時,可能會反抗和哭鬧,可如果媽媽在這個時候猶豫只會增加改變的難度和時間。

媽媽的態度應當是溫柔而堅定的,理解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發洩和表達,耐心安撫和陪伴,最終孩子會接受並愛上她的小床。

4. 不要讓寶寶先在大床入睡,然後趁著熟睡抱去小床

睡眠過程中環境的改變,會讓寶寶在淺睡眠時更加警醒,常常會哭鬧著要求回到入睡的環境。

無論選擇合睡或獨睡小床,保持孩子睡眠環境的穩定一致,非常重要。

你到底該如何選擇?

有些人認為獨睡意味著獨立,有些人覺得合睡意味著更多安全感。

其實,孩子的安全感或獨立性,會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以睡眠方式來單一判斷這兩者的建立,並不具有說服力。

合睡或獨睡,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好壞之分,只要寶寶睡得好,家長不困擾,那就是最適合你和孩子的。

不過,孩子在 3 歲左右的時候,可能會主動表達想獨睡的意願,這個時期也是心理學上認為的性蕾期,孩子會逐漸認識到自己的性別身份。

這時候還在同床睡的家庭,分床計畫就可以正式提上議程啦!

不論怎麼選,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不論你怎麼選擇,寶寶的安全應該永遠放在第一位。

如果同床合睡

家長不要抽煙喝酒,不要服用鎮靜類藥物;

讓孩子睡在一邊,而不是父母中間;

睡眠環境不要太熱;

所有的床圍、擋板確保安全,避免孩子被壓住或墜床。

如果獨睡小床

小床上別放容易遮住口鼻的毛巾、毯子或枕頭;

當寶寶能夠扶站時,將嬰兒床的床板位置調到最低,防止寶寶翻出小床。

如果小床拼大床

為了既能隨時照顧寶寶,又能擁有相對獨立的睡眠空間,這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這時要注意大小床之間不可留有間隙,當孩子會翻身後,把圍欄拉起,防止孩子翻滾墜床。

孩子終有一天將離開我們的懷抱,搬出我們的房間,在當下,盡力照顧好自己的睡眠,享受彼此的安睡時光吧。

本文首發于丁香醫生網站,作者:陳桑。

丁香媽媽是丁香園旗下的母嬰健康服務平臺,500 萬媽媽正在這裡享受專業醫生、營養師、教育工作者提供的內容、課程、諮詢服務,一站式解決懷孕生孩子養娃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關注微信哈丁香媽媽(DingXiangMaMi),一起做更好的媽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