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共用停車”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有多少?

【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城市發展, 停車難是幾乎每個城市都面臨的問題, 這是城市基礎設施配套沒有跟上汽車數量增長速度的結果, 但這也是歷史性積累的問題, 難以避免。 近年來, 隨著共用概念的火, 有國內媒體報導稱, 繼網路約車、共用單車之後, 今年以來包括北京、廣州、上海等城市, 在地方的停車管理條例或規定中, 均提出鼓勵發展“共用停車”模式。 一些單位或個人將專有停車位對外開放, 並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進行分時出租, 既增加收益, 也方便他人。

這聽上去著實是不錯的想法, 既能解決停車問題, 又能更加有效的利用資源。 但據瞭解, 在實踐過程中, 還有不少的挑戰待解決。

——協調存在較大難度。 北京朝陽門街道辦事處相關人士表示, 該區域內具備停車資源的單位, 大多數是國企總部和市級單位, 出於安全考慮, 向社會開放共用停車資源,

存在為難情緒, 協調難度較大。

“車位共用不像車輛共用, 還需要與社區物業溝通。 ”ETCP副總裁朱凱表示。 上海的指導意見也提到, 全體業主共有的住宅社區開放內部停車設施, 要根據業主大會的決議。

——資訊化改造需要一定費用。 車位元共用, 需要對傳統的停車場進行改造, 將車位元資訊接入雲端, 並通過各類APP接觸消費者。

“共用停車的基礎是智慧停車。 ”朱凱介紹, 包括閘機、收費系統等軟硬體在內, 一個停車場的改造費用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如何分攤這筆費用, 需要各方進一步協商。

——安全管理責任加重。 車流量的增加, 也意味著停車場安全管理責任的加重。

在上海交大停車場瞭解到, 對外開放後, 停車場在入口及地庫都配有充足的值班人員進行安全管理。

北京建工三建公司表示, 內部停車場向周邊居民開放後, 專門升級了監控系統, 以確保能看到停車場的每一個角落。

(摘自新華社《共用:“智慧停車”僅一步之遙》)

綜合以上來看, “共用停車”仍將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對政府機關單位安全方面的考慮, 居民車位的開放, 只要運營企業跟物業、業主協商, 達成商業合作關係, 按照市場規則租賃, 不難實現。 而機關單位的為難, 恐怕要政府方面出面協調才行, 其實機關單位作為人民公共服務的基礎, 更應為老百姓考慮, 參與到共用模式中來, 當然對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總體而言, 共用停車也需要在政府與市場的雙杠杆之下協調完成。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 共用停車基礎的就是智慧停車, 所以智慧停車廠商將在市場杠杆中發揮重要做這種。 從目前來看, 智慧停車廠家面臨著機遇與挑戰雙重考驗。 閘機、收費系統等將隨著共用停車建設有更大的需求, 但如何打通市場, 破解不同社區、單位間的資訊孤島, 智慧停車廠家需要一個更加融合的大平臺。 PPP專案作為當前城市建設的基礎模式之一, 或將是統一標準, 實現互聯互通的可取模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