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慣性使然:二貨董卓掌控的東漢朝廷,更像是在他熟悉的軍營

《十八路諸侯》之二十——軍人政治下的皇帝廢立如同兒戲, 董卓專權時的朝堂只有一個人的聲音

董卓和袁紹私底下商量廢立皇帝的事, 兩個人談崩了。 袁紹一想, 我不能跟著董卓這個二愣子一起混, 然後掛印跑冀州去了。 董卓這一邊起沒起殺意, 是否要弄死袁紹不得而知。 但對於廢立皇帝的事, 他很執著, 不是簡單一個袁紹反對就能讓他停住腳步的。

圖1、袁紹董卓關於皇帝廢立的事談崩(《董卓進京》)

西元189年的農曆八月三十, 也就是掌控朝局的第三天, 他在百官面前自己把這事提了出來。 從這件事上,

可以看到久在軍營的董卓, 在東漢這台政治機器面前, 是多麼的幼稚。 如果董卓是一名比較成熟的政治家, 比如之前的王莽、之後的曹丕。 暫且不和最老道的曹操、司馬懿相比, 做這種有可能讓自己背上終生駡名的事, 該如何運作?

圖2、董卓在群臣面前提皇帝廢立的事(《董卓進京》)

首先應該把基本情況摸清楚, 劉協比劉辯合適當皇帝, 不是只你董卓看出來了, 之前的漢靈帝就是這麼打算的。 並且有一幫人支持劉協當皇帝, 雖說領頭的宦官蹇碩、董太后、董太后的弟弟車騎將軍董重都被何進滅了, 但肯定還是有不少人支持劉協。 找到這些人, 讓他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 然後肯定有人反對, 緊接著兩邊吵得不可開交。 這時候,

主控全域的董卓便可以站出來, 或者也可以接著躲在後面, 去一個一個擊破那些反對的人。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首先, 有一幫人會站在你這邊, 而不是你一個人去面對一幫人。 其次, 皇帝換的對與錯、好與壞, 都不是董卓我一個人弄的。 再次, 董卓你可以進退有度, 不會受困在這件事上。 最關鍵的是, 你還可以通過這件事, 看清楚朝局裡的派系, 連橫合縱。

圖3、董卓熟悉的是令行禁止(《董卓進京》)

可惜董卓不諳朝堂政治, 他熟悉的是軍營裡的作為將領說一不二、令行禁止。 董卓我現在和你們說, 就是通知你們一下, 你們好好聽著, 認真執行就好了, 不要出來說三道四。 其實董卓所面對的正是軍人政權和君王政權最大的一個差異。

君王是最後做決定的那個人, 但君王需要考量各方面的利益, 然後進行決策。 而軍人政治呢。 是最核心的是那個發號施令的軍人, 以自己的意圖碾壓所有人的, 不服就弄死你。

先看看董卓是怎麼和群臣說的:“先有天地, 後有君臣, 所以為政。 當今的皇帝陰柔軟弱, 沒有能力侍奉皇室宗廟, 做天下的共主。 我打算仿照伊尹、霍光當政時所行的事, 立陳留王為帝, 大家意下如何?”董卓還是打著上天旗號來說這事的, 同時也提到了伊尹、霍光的事。 在儒家話語體系籠罩的東漢, 伊尹、霍光當政時廢立皇帝的事, 是被當時主流價值觀所認同的, 因而董卓拿此來說事。

才當政三天, 就要廢立皇帝。 聽到董卓說這話, 群臣以為自己耳朵出問題了。

資治通鑒的說法是“公卿以下皆惶恐, 莫敢對。 ”看沒什麼反應, 董卓接著警告說:“霍光當時決定廢立皇帝的時候, 田延年手握寶劍在旁邊, 如果有人敢提不同意見的, 軍法處置。 ”聽到這話, 在座的大臣們更是震撼。

圖4、站出來反對董卓的盧植(《董卓進京》)

這時候有一個人不懼董卓的威脅站出來了, 站出來的這個人是尚書盧植。 這位盧植在東漢末年鼎鼎大名, 是有名的大儒, 公孫瓚、劉備都曾在他門下求學。 盧植不僅是大儒, 還曾帶兵打過仗, 剿滅黃巾軍的時候, 他已經將張角圍困了起來, 卻被誣陷下獄。 就是董卓接替的他, 不過董卓一樣沒達到朝廷要求被下獄治罪。 在剛剛發生的這場外戚與宦官的事件中, 我們幾次看到了盧植的身影,

是他從宦官手中搶回了被挾持的何太后, 又是他第一個追著宦官們去找皇帝。

在大義面前總有人是不顧生死的, 之後發生的每一次朝代更替, 總有人會站出來, 維護前朝的君王。 而這一次正是大儒盧植。 盧植是這麼和董卓說:“商朝伊尹廢掉的太甲, 雖然身居皇位, 但昏聵不明。 霍光廢掉的劉賀, 即位不久, 罪狀就有千條。 而當今的皇帝還年幼, 而且也沒有什麼過失。 你用伊尹、霍光的例子來說事是不合適的。 ”

圖5、眾人勸說準備殺人的董卓(《董卓進京》)

對付粗知儒家理論皮毛的董卓, 大儒盧植反駁起來很是容易, 一下子就點中了董卓的要害。 可此時的董卓怎麼會和你講理。 董卓聽後大怒, 站起來就走, 而且準備殺死盧植。 幸虧董卓剛請的門客蔡邕為盧植求情,再加上議郎彭伯也在旁邊勸告董卓,說盧植是天下知名的大儒,如果把他殺了,會讓天下人震動的。董卓這才罷手,只是免掉了盧植的職位。盧植一聽職位被免,馬上逃出京城,回老家上穀郡(今河北懷來)隱居了起來。

相比之後每次改朝換代、更替皇帝時候,總有人因維護前朝被殺不一樣,軍頭董卓沒有殺害反對他的盧植。史書上,雖然說董卓有殺人之心,但這時候的董卓在心底裡不敢也不願意和士族階層決裂。畢竟這個群體,壓在他頭上太多年,而且如此龐大,董卓心裡明白不是他帶著軍隊就能滅的了的。相比于宦官,世家大族的這些人要難對付的多。

世家大族、名儒們可以放過,但換皇帝的事,董卓很是急迫。馬上董卓又找自己的老上司、恩人太傅袁隗商議。史書上沒有記載袁隗的反應,但看著自己曾經的門客,如今如此的囂張不懂事,政治上的老手袁隗一樣束手無策。袁隗對廢立皇帝沒有異議,或許他也認為當今的皇帝難堪重任。

圖6、董卓和袁隗的對話(《董卓進京》)

轉過天來,九月初一,董卓就在崇德前殿召集群臣,脅迫何太后下詔廢除漢少帝。詔書是這麼寫的:“劉辯在先帝守喪期間,沒有表現出當兒子的孝心,而且沒有君王的威儀。今廢劉辯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宣讀完詔書之後,由太傅袁隗解下劉辯身上皇帝的璽綬交給劉協,然後扶著劉辯下殿,向剛即位的劉協面北稱臣。可以想見當時的情景是多麼悲憤,特別是下詔書的何太后,以及擁護劉辯的朝臣。

圖7、被扶下皇位的劉辯(《董卓進京》)

董卓先處理完了兒子劉辯,接著處理媽媽何太后,指著何太后說:“何太后你曾經逼迫你的婆婆董太皇太后,讓她老人家憂憤而死。悖逆婆媳之禮,大逆不道。”於是就把何太后遷到永安宮。然後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永漢。永漢已經是西元189年的第四個年號了,之前的三個是中平(漢靈帝),光熹(漢少帝)、昭寧(漢獻帝)。而且光熹、昭寧兩個年號中間只隔了三天的時間。

動盪不平靜的189年,終於改完了最後一個年號,之後還要改回中平。年號雖然改了,可事情還沒有平息。接下來,董卓還有一系列事情要處理。

《十八路諸侯》這一期就到這裡,感謝小王子的辛苦校對!

歡迎關注【歷史深處】,細品東漢末年諸侯爭霸,看上一期《十八路諸侯》之十九,請點擊《董卓控局東漢朝廷為名聲用士人蔡邕,議廢立皇帝遇抵制和袁紹談崩》。

幸虧董卓剛請的門客蔡邕為盧植求情,再加上議郎彭伯也在旁邊勸告董卓,說盧植是天下知名的大儒,如果把他殺了,會讓天下人震動的。董卓這才罷手,只是免掉了盧植的職位。盧植一聽職位被免,馬上逃出京城,回老家上穀郡(今河北懷來)隱居了起來。

相比之後每次改朝換代、更替皇帝時候,總有人因維護前朝被殺不一樣,軍頭董卓沒有殺害反對他的盧植。史書上,雖然說董卓有殺人之心,但這時候的董卓在心底裡不敢也不願意和士族階層決裂。畢竟這個群體,壓在他頭上太多年,而且如此龐大,董卓心裡明白不是他帶著軍隊就能滅的了的。相比于宦官,世家大族的這些人要難對付的多。

世家大族、名儒們可以放過,但換皇帝的事,董卓很是急迫。馬上董卓又找自己的老上司、恩人太傅袁隗商議。史書上沒有記載袁隗的反應,但看著自己曾經的門客,如今如此的囂張不懂事,政治上的老手袁隗一樣束手無策。袁隗對廢立皇帝沒有異議,或許他也認為當今的皇帝難堪重任。

圖6、董卓和袁隗的對話(《董卓進京》)

轉過天來,九月初一,董卓就在崇德前殿召集群臣,脅迫何太后下詔廢除漢少帝。詔書是這麼寫的:“劉辯在先帝守喪期間,沒有表現出當兒子的孝心,而且沒有君王的威儀。今廢劉辯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宣讀完詔書之後,由太傅袁隗解下劉辯身上皇帝的璽綬交給劉協,然後扶著劉辯下殿,向剛即位的劉協面北稱臣。可以想見當時的情景是多麼悲憤,特別是下詔書的何太后,以及擁護劉辯的朝臣。

圖7、被扶下皇位的劉辯(《董卓進京》)

董卓先處理完了兒子劉辯,接著處理媽媽何太后,指著何太后說:“何太后你曾經逼迫你的婆婆董太皇太后,讓她老人家憂憤而死。悖逆婆媳之禮,大逆不道。”於是就把何太后遷到永安宮。然後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永漢。永漢已經是西元189年的第四個年號了,之前的三個是中平(漢靈帝),光熹(漢少帝)、昭寧(漢獻帝)。而且光熹、昭寧兩個年號中間只隔了三天的時間。

動盪不平靜的189年,終於改完了最後一個年號,之後還要改回中平。年號雖然改了,可事情還沒有平息。接下來,董卓還有一系列事情要處理。

《十八路諸侯》這一期就到這裡,感謝小王子的辛苦校對!

歡迎關注【歷史深處】,細品東漢末年諸侯爭霸,看上一期《十八路諸侯》之十九,請點擊《董卓控局東漢朝廷為名聲用士人蔡邕,議廢立皇帝遇抵制和袁紹談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