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22年前的今天,為資助馬克思,去工廠當老闆的恩格斯逝世

(萬象特約作者:東西望)

122年前的今天, 1895年8月5日, 為資助馬克思, 去工廠當老闆的恩格斯逝世

恩格斯(德語:Friedrich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 德國哲學家,

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 恩格斯是馬克思的摯友, 被譽為“第二提琴手”。

他年輕時, 在英國做工廠老闆, 結識了馬克思和工人女友。 後和馬克思搬到同一城市, 兩人並肩奮鬥。 革命失敗後, 回到工廠, 給馬克思提供經濟, 支援長達20年。

之後, 兩人再度重逢, 共同合作, 直至馬克思去世。 他用12年時間, 整理馬克思遺留的手稿, 幫他完成了《資本論》的第二卷、第三卷。 他指導成立了第二國際, 幫助了全世界的工人運動。

出生貴族的工廠老闆

1820年11月28日, 誕生于普魯士王國萊茵省巴門市(今德國伍珀塔爾)。 父親是工廠主, 虔誠的基督徒, 帶有普魯士貴族血統。

1837年(17歲), 被父親命令從中學輟學, 學習經商。 1838年8月, 在父親的安排下去不來梅當辦事員。 在這個自由和民主思潮彭湃的城市, 他成為一個民主主義者, 寫下許多激情詩篇。

1841年9月(21歲), 因服兵役來到柏林。 業餘時間到柏林大學聽哲學課, 成為了青年黑格爾派中積極的一分子。 1842年, 到英國曼徹斯特的一家紡織廠當總經理。

男朋友和女朋友

曼徹斯特是英國憲章運動中心。 在那裡, 他開始深入瞭解工人階級的生活, 並認識了《萊茵報》的主編馬克思。 1843年冬天(23歲), 認識了愛爾蘭工人姑娘瑪麗·伯恩斯, 不久後, 兩人開始同居。

1844年2月(24歲), 在《德法年鑒》上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 從社會主義觀點出發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進行了批判。

8月, 恩格斯返回德國巴門老家, 途中經過巴黎和馬克思見面, 兩人合寫了《神聖家族》, 闡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好朋友的並肩作戰

1845年3月(25歲), 寫完第一部重要著作《英國工人階級狀況》, 揭示資本主義內在矛盾。 不久, 馬克思舉家遷往布魯塞爾。

幾個月後, 恩格斯遷到布魯塞爾幫助困境中的馬克思。

1846年8月(26歲), 和馬克思共同完成了《德意志意識形態》。 與馬克思共同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和德意志工人協會。 1847年6月, 起草《共產主義信條草案》, 後來進一步完善成《共產主義原理》。

1847年(27歲),與馬克思一起加入正義者同盟,並由兩人擬定同盟綱領,即1848年2月問世的《共產黨宣言》。《宣言》總結了以往無產階級鬥爭經驗,論述了無產階級革命和專政的重要思想,完整、系統及嚴密的闡明了他們的學說,後成為各國無產階級運動的指南。

1848年4月(28歲),和馬克思一起創辦了《新萊茵報》。1849年5月,親自參加了德國人民武裝起義。1850年前後,民主革命失敗,恩格斯和馬克思被普魯士政府壓迫,經濟拮据。

資助20年後再度重逢

1850年11月(30歲),恩格斯重回曼徹斯特紡織廠工作,以便繼續資助馬克思,一待就是20年。期間他和馬克思以書信來往,並在多份報紙上發表評論。並且進行涉及各個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自然科學和軍事。

1864年(44歲),第一國際成立後,恩格斯同馬克思一起跟蒲魯東派、巴枯寧派、工聯派、拉薩爾派進行路線的鬥爭,為馬克思主義在國際工人運動中的主導地位奠定了基礎。

1870年10月(50歲),恩格斯終於從商人生涯中擺脫,移居倫敦,與馬克思再度相聚。

完成朋友的未盡事業

1871年3月(51歲),巴黎公社建立後,同馬克思一起支持公社,在演說和信件中高度評價巴黎工人的革命首創精神和英雄氣概。1878年,《反杜林論》這部馬克思主義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問世。1879年,同馬克思合寫了有名的《通告信》,批判德國黨內蘇黎士三人團的改良和投降主義路線。

1883年3月(63歲),馬克思去世。《資本論》只出了第一卷,剩下的只是一些字跡潦草的手稿。恩格斯繼續整理資本論剩下的手稿。在他12年的努力下,資本論二、三卷分別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

革命導師的長眠

1888年(68歲),寫了《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同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哲學的關係,闡釋了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1889年,參加第二國際的建立,並指導它的活動。

1894年(74歲),針對德國社會民主黨和法國工人党在農民問題上的立場,寫了《法德農民問題》。

1895年8月5日(75歲),患有晚期食道癌的恩格斯在泰晤士河邊的住所中長眠。三周後,他的骨灰被撒入伊斯勃恩海灣。

1847年(27歲),與馬克思一起加入正義者同盟,並由兩人擬定同盟綱領,即1848年2月問世的《共產黨宣言》。《宣言》總結了以往無產階級鬥爭經驗,論述了無產階級革命和專政的重要思想,完整、系統及嚴密的闡明了他們的學說,後成為各國無產階級運動的指南。

1848年4月(28歲),和馬克思一起創辦了《新萊茵報》。1849年5月,親自參加了德國人民武裝起義。1850年前後,民主革命失敗,恩格斯和馬克思被普魯士政府壓迫,經濟拮据。

資助20年後再度重逢

1850年11月(30歲),恩格斯重回曼徹斯特紡織廠工作,以便繼續資助馬克思,一待就是20年。期間他和馬克思以書信來往,並在多份報紙上發表評論。並且進行涉及各個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自然科學和軍事。

1864年(44歲),第一國際成立後,恩格斯同馬克思一起跟蒲魯東派、巴枯寧派、工聯派、拉薩爾派進行路線的鬥爭,為馬克思主義在國際工人運動中的主導地位奠定了基礎。

1870年10月(50歲),恩格斯終於從商人生涯中擺脫,移居倫敦,與馬克思再度相聚。

完成朋友的未盡事業

1871年3月(51歲),巴黎公社建立後,同馬克思一起支持公社,在演說和信件中高度評價巴黎工人的革命首創精神和英雄氣概。1878年,《反杜林論》這部馬克思主義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問世。1879年,同馬克思合寫了有名的《通告信》,批判德國黨內蘇黎士三人團的改良和投降主義路線。

1883年3月(63歲),馬克思去世。《資本論》只出了第一卷,剩下的只是一些字跡潦草的手稿。恩格斯繼續整理資本論剩下的手稿。在他12年的努力下,資本論二、三卷分別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

革命導師的長眠

1888年(68歲),寫了《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同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哲學的關係,闡釋了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1889年,參加第二國際的建立,並指導它的活動。

1894年(74歲),針對德國社會民主黨和法國工人党在農民問題上的立場,寫了《法德農民問題》。

1895年8月5日(75歲),患有晚期食道癌的恩格斯在泰晤士河邊的住所中長眠。三周後,他的骨灰被撒入伊斯勃恩海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