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元璋夜宿芙蓉洞,壽山石當枕頭還治好了病,這個典故你聽說過嗎?

我們在福州我們瞭解壽山石

俗話說:“天下名山僧占多”。 元朝末年, 福州北峰山區的壽山村有個“廣應寺”, 頗有名聲。 一日“廣應寺”外來了一個行腳僧, 不但衲衣襤褸, 而且一頭長滿了疥瘡, 奇醜無比。 小和尚見了覺得很討厭, 便說“師父, 你還是到其他地方去吧!這個山野小寺容不得大駕光臨。 ”行腳僧自慚形穢, 說聲“阿彌陀佛”, 只好踽踽而去。

話說廣應寺方丈聽外間有人說話, 便對小和尚問道:“适才與誰人說話?”小和尚說:“有個臭頭行者求宿, 小僧自差遣他去了。 ”方丈大驚, 不迭聲地說:“不好不好, 來人為開國天子,

如何能如此造次?”遂帶一班僧人到外面尋覓, 卻不見有半個影子。

原來這個“臭頭和尚”便是以後當了“大明”開國皇帝的朱元璋。 朱元璋為安徽省人, 家道貧寒, 自幼出家, 但耐不得寂寞, 流落街頭乞飯為生。 他從安徽到了江西, 又從江西到了福建。 福建氣候熱、濕氣重,

朱元璋不幸全身長滿了疥瘡, 人們都叫他為“臭頭和尚”。 只要“臭頭和尚”來了, 人見人怕, 都遠遠地跑開, 更不要說有誰能請他吃一頓飯。 因此, 他是有一頓沒一頓地過日子。 這時候的朱元璋心裡想:自己當過和尚, 便是與佛有緣, 還是以“行腳僧”的身份, 盡找禪院, 混混日子。 因此他到了“廣應寺”, 誰知還是討了一個沒趣。 現在他身單影只, 饑腸轆轆, 天又將黑了, 不知到什麼地方去棲身才好。 正想著, 忽然一陣風起, 大雨傾盆而至, 朱元璋慌不擇路, 見身邊有一塊大岩石, 岩石的底下是一個洞口。 便進了洞躲雨。 誰知這雨一下, 就沒有個歇的時候。 這個晚上只好在這個石洞裡睡了。 說也奇怪, 洞子外面雨聲如濤, 洞子裡面的朱元璋卻睡得香香甜甜,
第二天一早雨止了, 一抹晨陽從洞口射來。 朱元璋打了一個呵欠, 伸一伸懶腰, 覺得挺舒服。 摸摸頭, 奇怪, 連疥瘡的痕跡都沒有了。 他想, 莫不是佛祖的保佑?今日必再到廣應寺謝恩才好。

此時此刻, 廣應寺的方丈還在率眾尋人, 想不到朱元璋卻不請自來了,

忙接入方丈室裡敬茶談話。 朱元璋問:“貧僧自入福建長滿疥瘡, 奇癢無比, 正無藥可醫, 想不到到了貴地, 一夜之間都好了, 必是貴寺祖佛庇佑。 ”方丈忙不迭聲地念著“阿彌陀佛”。 知道這個朱元璋便是日後的“天子”。 但天機不可洩漏, 不好明說, 只是詢問昨夜情況。 朱元璋一一回了, 方丈拍手大笑:“是了, 你住的那個石洞, 叫芙蓉石洞, 洞裡有種石, 鄉人稱'壽山石, 可以醫百病。 ”朱元璋連聲說:“不錯, 不錯, 記得昨天晚上貧僧抱了一塊石頭當枕頭, 必是這石頭的造化之功。 ”當下, 方丈請朱元璋一起回芙蓉洞, 找到那一塊的石頭, 果然是一塊溫潤剔透的壽山石。 朱元璋大喜, 抱了那一塊石放在行囊裡。 據說以後朱元璋當了皇帝,
還捨不得扔掉這塊石頭。 後人稱之謂“皇帝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