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最無奈的開國皇帝——李淵

中國歷史上的開國皇帝無論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名聲顯赫, 文治武功蓋一朝之頭籌者。 那最默默無聞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當屬唐高祖李淵了。 究其原因無非是他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太光芒萬丈了, 以至於他的老爹李淵、兒子李治在其前後都黯然失色, 幸虧後來來了個一代女皇武則天及時刹住了車, 緩衝後又有唐明皇李隆基的開元盛世。 否則的話蓋唐一朝只李世民一人而。

李淵

顯赫世家

李淵祖上為西涼開國君主李暠, 世代顯貴。 祖父李虎, 在西魏時官至太尉,

是西魏八柱國之一。 李淵的父親李昞, 北周時曆官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 襲封唐國公。 李淵的母親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姐姐。 七歲襲封唐國公。 十五歲時其姨丈隋文帝楊堅接受所謂禪讓取代後周建立隋朝。 由於楊堅與李淵有這層姨甥關係, 李淵備受器重。 隋文帝任命李淵為千牛備身即宮中禁衛。 後累任譙州、隴州、岐州三州刺史。 李淵在隋煬帝即位之初先後做了滎陽、樓煩兩個郡的太守, 後來又被任命為殿內少監、衛尉少卿。

養精蓄銳

西元613年, 隋煬帝楊廣征伐高句麗, 派李淵督運糧草, 其間楊玄感將起兵反, 李淵事先發覺並奏報楊廣, 楊廣任李淵為弘化留守, 關右各郡兵力都由李淵調度。 在此期間李淵廣攬人才,

靜觀天下形勢。 西元615年調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 平農民起義, 收編數萬人。 勢力大增。 西元616年升為右驍衛將軍, 多次擊敗犯邊的突厥兵。 西元617年為太原留守, 通過鎮壓農民起義, 招降納叛擴充實力。

起兵建國

史書載晉陽起兵李淵只是被動而之, 可以說都是李世民及其密友們密謀催促下而成的。 西元617年。 時年李世民18歲, 李淵51歲。 51歲的李淵被18歲的兒子指出光明大道, 以我們現代人看法來說有點牽強, 18歲對於我們來說一切都顯得那麼稚嫩, 玩玩遊戲、談談戀愛等等。 至於軍國大事雖慷慨激昂, 但也僅此而已。 可又有這麼一句話‘自古英雄出少年’。 現代人的眼光未免太俗套, 古之少年才俊也是比比皆是, 如甘茂、周瑜等等。

之所以對晉陽起兵及後李淵一朝諸多記載有所疑問, 只是後來偉大的唐太宗李世民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 閱看起居注。 起居注是古代帝王的言行記錄, 無論記錄的好與壞皇帝都不能察看的, 善言嘉行人人都喜歡, 不光彩的事人人避之。 李世民有故意美化自己之嫌, 就不能怪後人起疑了。 至於真真假假, 只有我們自已判斷了。

李淵帶領李建成、李世民自晉陽起兵揮師南下, 先破山西霍邑, 渡黃河。 由於當時隋煬帝楊廣長期江都遊玩, 京城長安空虛, 李淵直撲長安, 一擊即中很快佔領長安。 後李淵宣佈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 擁立其孫代王楊侑為帝, 待隋煬帝在江都被殺後, 李淵迫楊侑禪位。 建國號唐。 唐朝建立之初,

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 尚未完全統治全國, 因此, 李淵經常派遣兒子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出征, 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

禪讓退位

李淵建立唐朝後, 按嫡長順序立李建成為太子。 天下平定後, 李世民功名日盛, 當然不服氣, 宮廷危機已經箭在弦上。 李淵為人寬厚仁愛, 雖也各方抑制, 但收效甚微。 李建成性格品行隨其父李淵也是寬厚長者, 雖李元吉也曾計畫殺李世民, 但還是被李建成制止。 終於李世民先下手爆發了玄武門之變。 李建成、李元吉被殺, 二人幼子也被捕殺。 後李世民派尉遲恭入宮警衛, 李淵得知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兩個兒子及十個孫子都被誅殺。 不由慨歎:不想今天會到如此地步。 皇權路上無父子,

何況兄弟呢?玄武門之慘劇完全是由李淵的優柔寡斷造成的。 玄武門之變三日後, 立李世民為太子, 軍國事務一切都由李世民掌管, 兩個月後, 李淵退位為太上皇, 李世民承繼大統。 退位後李淵不問政事, 長居大安宮。 西元635年病逝。

李淵51歲起兵, 52歲稱帝建唐, 60歲無奈退位;劉邦48歲起兵, 51歲稱帝建漢, 62歲病死其子劉盈繼位。 兩人建功立業時年齡相仿又同是開國之帝, 但與劉邦相比無論才幹能力, 後世評價, 真是天壤之別。 所以儘管李世民有更改史書建唐蓋一人之功之嫌, 但論開疆擴土文治武功等方面李淵的確沒有開國之君之範。 所以李淵的寂寂無聞也就不難理解了。

圖片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