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影響溧陽的歷史名人(15)陸子遹:忠肝義膽展遺風

更多溧陽旅遊資訊可關注溧陽市旅遊局官方微信訂閱號:遊子吟溧陽(yzylyly)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首感人肺腑的《示兒》, 是南宋大詩人陸游臨終前寫給最小兒子陸子遹的, 這首詩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愛國志士。

陸子遹(1178—1250), 南宋藏書家、刻書家, 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先後任溧陽縣令、嚴州知州、平江知州, 官至吏部侍郎、中奉大夫。 1221年4月, 他在溧陽任滿離職, 因為官清廉, 政績卓著, 受到溧陽人民的愛戴, 入祀名宦祠。 陸游的七個兒子中, 陸子遹陪伴父親的時間最長。 陸游82歲以後, 居家養病, 陸子遹隨侍在側, 潛心為父親彙編《劍南詩續稿》, 一直到嘉定三年(1210), 陸遊去世。

陸子遹時常聆聽父親教導, 深受家學薰陶。 《示兒》中寫道:“聞義貴能徙, 見賢思與齊。 食嘗甘脫粟, 起不待鳴雞。 ”陸子遹明白這是父親要他以道義為宗, 向先賢先聖學習,

做個樸素高尚的人。 《病中示兒輩》中寫道:“去去生方遠, 冥冥死即休。 狂思攘鬼手, 危至服丹頭。 有劍知誰與?無香可得留。 惟應勤孝謹, 事事監恬侯。 ”國事艱難, 陸子遹深知要以奸佞為鑒, 樹立盡忠為國的高尚情操。 父親曾說:“或出忌嫉, 或偶不相知, 或以為利, 其情多可諒, 不必以為怨。 ”陸子遹從父親那裡感受到了踏實為人、清明為官、赤誠為民的人生之道。 父親的一身正氣, 讓年少的陸子遹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讓他在忠正剛直的浩然之氣中毅然前行。 嘉定三年(1210), 85歲的陸遊在給日夜服侍在旁的陸子遹寫了最後一首詩後, 與世長辭。

嘉定十一年(1218)

陸子遹乘著一葉扁舟, 帶著滿腔熱忱和忠正之氣, 赴溧陽就任。 在來溧的途中, 陸子遹親眼目睹溧陽貧窮荒蕪,

巫妖成習, 淫邪之術成風, 法紀綱常盡失, 百業荒廢, 民不聊生, 他滿腔的熱血化為沖天的憤怒, 那忠剛之氣變成了斬妖降魔的利劍。

整治社會風氣

常言道, 虎父無犬子。 他一到任, 便抑制豪強, 整頓社會風氣。 在《除妖記》中陸子遹寫道:“致然白魔教之滋也, 而雄據阡陌, 豪奪民業, 卸辛茹毒, 罔所訴理, 有司一聞, 則群噪醵賄, 白黑淆亂。 公上群毆邑氓, 肆毀廬舍, 如敢赴訴則賕吏作證, 反為所誣, 蒂固根源, 歲月滋久, 民視之若禽獸異類, 然視法禁如無也, 自夫厲鬼妖祀之橫也。 ”白魔教勾結官吏, 顛倒黑白, 危害百姓, 令人髮指, 對此, 他極為憤慨, 他對著妖風大喊“有我在則無汝”, 他誓與魔教勢不兩立。 “子遹自念身受天學稟之師,

豈可為愚鬼屈, 及其成也, 民皆歡曰, 令尹愛我, 使推雲霾而睹天日。 ”他秉承其父剛正之風, 不為邪惡嚇倒, 以忠肝義膽力掃黑暗, 勇往直前。 “天地之間有至正之氣。 為陽剛, 為淳厚, 為正直, 為聰明。 有至邪之氣, 為陰險, 為浮薄, 為妖妄, 為昏愚”。 他堅信邪不壓正, 忠正之氣定然壓倒妖風。

“歲在巳卯, 先疆域之, 習魔教者奪民業, 則正而歸之, 不輸賦則均而取之, 囂頑之俗, 革於一旦, 黨與之眾散於反掌, 此所謂易其習也。 獸貌鬼質自聖僭王侑食土神, 峻宇高位者, 撒而去之, 狠目露肘翹足, 揮刃呼嘯, 命侶偃蹇睢盱者, 碎而空之, 此所謂除其根也。 ”面對強大的魔教勢力, 溧地百姓都深深地為陸子遹擔憂, 但他毫無畏懼, 竭盡全力剿滅魔教。

他明查暗訪, 收集了白魔教橫蠻霸佔百姓產業、勾結官員、橫行鄉里的罪證, 帶領得力幹將奪回魔教侵佔之產並還之于民, 強令妖徒與普通百姓一樣交納賦稅, 除去溧邑迷信陋習。 與此同時, 他驅逐妖人, 搗毀魔教老巢, 以此“斬草除根”, 將他們一網打盡。 自此溧地魔教絕跡, 陽剛淳厚、正直聰明之氣勃然而生。 溧陽民風, 為之一變。

造福百姓

為官一任, 造福一方, 這是陸子遹為官的信念。 陸子遹見溧地百姓賦稅沉重, 生活困苦不堪, 他大力革除弊政, 特別是革除差役與和買(一種變相賦稅)兩大弊病, 減輕了百姓負擔。 減免賦稅, 這在當時是一個驚人之舉。 因為當時宋朝面臨西夏、金國和遼國的威脅, 每年要向他們送歲幣(歲幣, 舊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輸納的錢物, 也指地方每年向國家繳納的錢物)以求和平,再加上宋朝官僚機構龐大,朝廷開支巨大,所以國家財政連年吃緊,減免賦稅對本已困窘的大宋財政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在為君還是為民的艱難抉擇關頭,陸子遹毅然選擇為民。

在去弊政的同時,陸子遹還大力發展農桑,推進民生建設。溧城的官署、學舍、郵傳、橋樑……無不先後修葺完成,溧邑面貌煥然一新。如溧陽城內的春雨橋(今稱東風橋),就是陸子遹重修的,此橋因久旱得雨,而更名“春雨橋”。類似善行不勝枚舉。陸子遹任政溧陽四年,使難治之縣變成清明之縣。在陸子遹溧陽縣令卸任之時,百姓夾道而立,跪地挽留,場面令人動容。

陸子遹出自書香世家,他繼承父祖之業,成為南宋著名的藏書家。陸氏祖孫三世的藏書在中國藏書史上是有一定影響的。陸子遹繼承父親遺書,又多所購藏,以至於輟衣食而不吝嗇。他刊刻圖書甚多,先後刊刻有其祖父和父親所著《爾雅新義》、《鶡冠子注》、《陶山集》、《二典義》、《老學庵筆記》、《劍南詩稿》、《劍南詩稿續稿》、《唐御覽詩》等,以及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魏野《钜鹿東觀集》、楊億《西昆酬唱集》、石介《徂徠集》、潘閬《逍遙集》、楊補《東裡集》、宋高宗《聖政草》等數十種。陸子遹在溧陽很重視讀書,他再次修繕學宮,建成書籍所,勸導溧地子弟讀書修身養性,引導他們學習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本領,使溧地人才輩出。

△竹簀陸家祠堂

“江梅鬥雪山陰道,寒流窺春瀨水邊”,這是陸氏宗譜上的詩句。陸子遹深愛溧陽山水,尤其鍾情宛如世外桃源的瓦屋山一帶,他常到瓦屋山遊覽,與百姓交遊,足跡踏遍這裡的山山水水。陸子遹溧陽縣令任滿後升遷,後知嚴州,但其夫人張氏及兒子元敏、元道,嗣子立基等七人留住溧陽陸笪金莊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嗣子陸立基跟隨陸子遹來到溧陽,看到瓦屋山一帶“周覽形勝,見屋嶺髻峰,嵐光掩映,人文甲第,得心悅志”,“因愛此地山之靈秀,俗之安閒,道擇居陸笪”。陸立基居陸笪後,娶沈氏為妻,生有興孫、壽孫二子,血脈一直延續至今,歷經800多年。

縱觀溧地陸家,可謂“承祖宗一脈心傳曰忠曰孝,教子孫兩條正路惟讀惟耕。”正是因為這裡的陸家後人繼承了陸子遹那忠正剛直之氣,以及重視讀書教化的思想,使得這裡的陸家歷代俊彥輩出。如陸家第六十世祖陸征(昂公支),十八歲應鄉試為舉人,補廩生,為明庚戊錢福榜進士,進嘉議大夫,紫薇堂表樹門楣;六十七世祖陸禹思,十六戊午遊庠,十八庚申補廩生,誥封舉家得蒙進,敕命戶部福建清吏司主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陸家的忠肝義膽,代代相沿,永傳不息。先祖遺風,光照後世。

也指地方每年向國家繳納的錢物)以求和平,再加上宋朝官僚機構龐大,朝廷開支巨大,所以國家財政連年吃緊,減免賦稅對本已困窘的大宋財政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在為君還是為民的艱難抉擇關頭,陸子遹毅然選擇為民。

在去弊政的同時,陸子遹還大力發展農桑,推進民生建設。溧城的官署、學舍、郵傳、橋樑……無不先後修葺完成,溧邑面貌煥然一新。如溧陽城內的春雨橋(今稱東風橋),就是陸子遹重修的,此橋因久旱得雨,而更名“春雨橋”。類似善行不勝枚舉。陸子遹任政溧陽四年,使難治之縣變成清明之縣。在陸子遹溧陽縣令卸任之時,百姓夾道而立,跪地挽留,場面令人動容。

陸子遹出自書香世家,他繼承父祖之業,成為南宋著名的藏書家。陸氏祖孫三世的藏書在中國藏書史上是有一定影響的。陸子遹繼承父親遺書,又多所購藏,以至於輟衣食而不吝嗇。他刊刻圖書甚多,先後刊刻有其祖父和父親所著《爾雅新義》、《鶡冠子注》、《陶山集》、《二典義》、《老學庵筆記》、《劍南詩稿》、《劍南詩稿續稿》、《唐御覽詩》等,以及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魏野《钜鹿東觀集》、楊億《西昆酬唱集》、石介《徂徠集》、潘閬《逍遙集》、楊補《東裡集》、宋高宗《聖政草》等數十種。陸子遹在溧陽很重視讀書,他再次修繕學宮,建成書籍所,勸導溧地子弟讀書修身養性,引導他們學習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本領,使溧地人才輩出。

△竹簀陸家祠堂

“江梅鬥雪山陰道,寒流窺春瀨水邊”,這是陸氏宗譜上的詩句。陸子遹深愛溧陽山水,尤其鍾情宛如世外桃源的瓦屋山一帶,他常到瓦屋山遊覽,與百姓交遊,足跡踏遍這裡的山山水水。陸子遹溧陽縣令任滿後升遷,後知嚴州,但其夫人張氏及兒子元敏、元道,嗣子立基等七人留住溧陽陸笪金莊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嗣子陸立基跟隨陸子遹來到溧陽,看到瓦屋山一帶“周覽形勝,見屋嶺髻峰,嵐光掩映,人文甲第,得心悅志”,“因愛此地山之靈秀,俗之安閒,道擇居陸笪”。陸立基居陸笪後,娶沈氏為妻,生有興孫、壽孫二子,血脈一直延續至今,歷經800多年。

縱觀溧地陸家,可謂“承祖宗一脈心傳曰忠曰孝,教子孫兩條正路惟讀惟耕。”正是因為這裡的陸家後人繼承了陸子遹那忠正剛直之氣,以及重視讀書教化的思想,使得這裡的陸家歷代俊彥輩出。如陸家第六十世祖陸征(昂公支),十八歲應鄉試為舉人,補廩生,為明庚戊錢福榜進士,進嘉議大夫,紫薇堂表樹門楣;六十七世祖陸禹思,十六戊午遊庠,十八庚申補廩生,誥封舉家得蒙進,敕命戶部福建清吏司主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陸家的忠肝義膽,代代相沿,永傳不息。先祖遺風,光照後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