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國倒戈第一將吳佩孚 段祺瑞武力統一夢碎

吳佩孚是1875年出生的, 他被稱為北洋儒將。 此人秀才出身, 潔身自好, 不抽煙不喝酒, 品行很好。 善於練兵, 又能打硬仗。 他打仗時, 調兵遣將, 不慌不忙。 對戰場節奏把握很准, 防守或者進攻的的時機掌握的爐火純青, 以至於每戰必勝, 人稱常勝將軍。 北洋老將們都叫他吳小鬼。

1904年, 日俄在東北開戰, 29歲的吳秀才作為北洋測繪學堂畢業生, 不避艱險, 在日俄犬牙交錯的戰線中穿梭來往。 繪製了戰場圖, 暗中幫助日本人, 將俄軍趕出東北(俄軍在1900年為八國聯軍之一, 進入東北一直賴著不走)。 吳佩孚因功升為營長。

1911年, 閻錫山在山西起義。 吳佩孚在曹錕的第三鎮(師)炮兵團下擔任營長。 曹錕奉命進攻山西閻錫山, 在娘子關前無法前進。 於是曹錕將炮兵團調來助陣。 閻錫山正好和這個炮兵團長認識, 他們商定炮兵團坐火車前進時, 到站(井陘)不停, 一路開進娘子關,

然後閻錫山將整個炮兵團的人員、大炮、物資全部接收。 然後反過來轟擊曹錕。 吳佩孚跟隨炮兵團坐火車前行, 他一路警覺, 不停看窗外。 突然他發現, 火車已經過站了還在往前走。 再走不就成俘虜了嗎?吳佩孚心想。 他果斷帶領手下, 直接沖到火車頭司機室, 命令司機倒車, 並審問。 司機說是團長命令不要停的。 吳佩孚感到團長通敵了, 他二話不說帶兵直闖團長車廂, 把他抓住。 回來報告曹錕, 曹錕驚出一身冷汗。 立即提拔吳佩孚為炮兵團長。

1913年, 二次革命時, 吳佩孚跟隨曹錕進入湖南助戰, 打擊國民黨。 譚延闓眼看不敵, 發出電報辭職不幹湖南都督。 吳佩孚不戰而勝, 被升為旅長。 從此之後吳佩孚成為了曹錕的心腹大將。

1916年, 護國戰爭。

吳佩孚已經升為旅長。 他跟著曹錕和蔡鍔大戰, 把蔡鍔從瀘州城下逼退。 戰後吳佩孚升師長。

1917年, 南北戰爭在湖南打響。 陸榮廷的廣西兵打下長沙、岳陽, 兵鋒直指湖北。 打的北軍傅良佐、范國璋、王汝賢、商震等等損兵折將, 丟盔棄甲。 1918年, 吳佩孚出馬, 吳佩孚以師長身份指揮一師和三個混成旅對桂系開戰。 先打下岳陽, 又拿下長沙, 再攻克衡陽。 三戰三捷, 所向披靡。 吳師長真戰神也!

國務總理段祺瑞下令:吳佩孚攻下兩廣, 完成武力統一。

然而這時候, 吳佩孚不聽命令了。

原因是這樣的。 吳佩孚攻下衡陽後, 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結束了。 中國屬於戰勝國。 所以理所當然要廢除一些不平等條約, 尤其要收回被德國侵佔的青島和膠州半島。 然而日本卻要接收德國在膠東租界和權益。 日本的理由很簡單, 就是膠東的德國兵是他們出兵打投降的。

日本的無理要求, 深深刺激了國人。 以學生為先頭力量, 紛紛罷課、集會、遊行, 抵制日貨。 乃至向政府抗議, 要求出兵, 把日本人從山東半島趕回海裡去。

段祺瑞這時候是冷靜的。 他認為這時候中國有南、北兩個政府, 而且北方的蒙古早已宣佈獨立, 所以國家心腹危機在於南邊和北邊, 日本要求的山東半島權利只是癬疥之疾。 所以段祺瑞主張對南(護法軍政府)和對北(蒙古)用兵, 對日本採用外交手段。

在一戰後期, 段祺瑞委託手下大將徐樹錚編練了一支參戰軍, 有三師四旅的編制, 戰後改為邊防軍。 段祺瑞任命徐樹錚為邊防軍總司令。 派徐樹錚進軍蒙古。

1919年底, 徐樹錚進軍庫倫(烏蘭巴托), 他不辱使命, 一舉收復外蒙和唐努烏梁海。 孫中山和段祺瑞原來是敵人, 但是聽說徐樹錚收服外蒙, 連忙發電祝賀, 稱讚徐樹錚為當代班超、張騫, 功在千秋。

然而奉命進軍兩廣的吳佩孚不理解段祺瑞的一片苦心。指責段祺瑞親日賣國,徐樹錚小人得志。在日本人步步緊逼的刺激下,吳佩孚怒不可遏,失去了理智。他斥責政府打內戰,發電報支持愛國學生。對於段祺瑞的指示則抗令不前。

段祺瑞批評他:師長不應該對國家外交發表議論,軍人不應該抗令。

吳佩孚回答:愛國之心,人人皆有。我吳佩孚對曹使(曹錕當時任直魯豫巡閱使)聽令,對總統(馮國璋、徐世昌均呼籲和平)聽令,獨獨不聽賣國之段祺瑞的令。

吳佩孚不但說說,他居然倒戈了。他不打陸榮廷了,反而北上,驅逐段祺瑞。他和陸榮廷講和,得到一筆開拔費,義無反顧的北上。1920年7月,等段祺瑞反應過來,吳小鬼玩真的了,吳佩孚已經近在眼前。段祺瑞急忙調回徐樹錚,倉促應戰。戰鬥僅僅打了五天,吳佩孚包抄邊防軍大將曲同豐的後路,大獲全勝,段祺瑞、徐樹錚敗北。史稱為直皖戰爭。

然而吳佩孚倒戈的影響是巨大的。徐樹錚的駐蒙邊防軍一部分調回被打敗。未被擊敗的成為無根之軍,紛紛被改編。庫倫(烏蘭巴托)駐軍薄弱,隨後被白俄殘軍侵佔,又被蘇聯駐軍。至今再也沒有回來。後續請看民國倒戈第二將陳炯明,孫中山北伐功虧一簣。

然而奉命進軍兩廣的吳佩孚不理解段祺瑞的一片苦心。指責段祺瑞親日賣國,徐樹錚小人得志。在日本人步步緊逼的刺激下,吳佩孚怒不可遏,失去了理智。他斥責政府打內戰,發電報支持愛國學生。對於段祺瑞的指示則抗令不前。

段祺瑞批評他:師長不應該對國家外交發表議論,軍人不應該抗令。

吳佩孚回答:愛國之心,人人皆有。我吳佩孚對曹使(曹錕當時任直魯豫巡閱使)聽令,對總統(馮國璋、徐世昌均呼籲和平)聽令,獨獨不聽賣國之段祺瑞的令。

吳佩孚不但說說,他居然倒戈了。他不打陸榮廷了,反而北上,驅逐段祺瑞。他和陸榮廷講和,得到一筆開拔費,義無反顧的北上。1920年7月,等段祺瑞反應過來,吳小鬼玩真的了,吳佩孚已經近在眼前。段祺瑞急忙調回徐樹錚,倉促應戰。戰鬥僅僅打了五天,吳佩孚包抄邊防軍大將曲同豐的後路,大獲全勝,段祺瑞、徐樹錚敗北。史稱為直皖戰爭。

然而吳佩孚倒戈的影響是巨大的。徐樹錚的駐蒙邊防軍一部分調回被打敗。未被擊敗的成為無根之軍,紛紛被改編。庫倫(烏蘭巴托)駐軍薄弱,隨後被白俄殘軍侵佔,又被蘇聯駐軍。至今再也沒有回來。後續請看民國倒戈第二將陳炯明,孫中山北伐功虧一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