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清華同班同學,一個公司上市;一個涉賭被捕,差距為何這麼大?

文/張雅微 本文由銷售與管理原創

有女版巴菲特之稱的趙薇, 最近在泰國開了家餐廳, 北影同班同學黃曉明前來助陣。

當年, 趙薇與黃曉明、陳坤一起並稱為北影三劍客, 時隔數年, 這三位皆已成為業界的佼佼者, 收穫無數成功。

當然, 不是所有的同班同學都有這樣完美的人生劇情。

同樣是就讀清華大學, 同樣是電腦系96級6班的王小川和許朝軍, 時隔19年後, 一個搞出了市值350億的搜狗流覽器, 即將赴美上市;一個剛剛因為涉賭300萬被北京警方拘捕。

擁有相似經歷, 他們在關鍵節點卻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

初期:許朝軍春風得意, 王小川出師不利

還在清華讀書的時候, 王小川和許朝軍一起給陳一舟的ChinaRen兼職打工, 王的月薪是8000元, 只有許工資的一半。

許朝軍青年得志, 16歲考進清華, 18歲就拿著月薪1.5萬的待遇, 畢業後直接成為搜狐的技術總監, 表現搶眼。

許朝軍

而王小川選擇了繼續學業, 他被保送讀研究生, 所以, 他是以兼職的身份繼續在搜狐工作, 直到2003年研究生畢業才正式加盟搜狐。

進入搜狐之後, 王小川被張朝陽指派開發搜尋引擎, 還跟他說:“給你6個人, 把百度滅了。 ”

王小川

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是王小川還是決定試一試, 他號召團隊成員自降一半薪水, 計畫用剩下的錢找12個兼職來補充團隊。

2003年, 正值畢業季時, 王小川幫他的師弟們搬行李, 終於有機會從清華電腦系集訓隊找來12名學生, 可喜的事, 經過大家的一番努力, 11個月就搞定了“搜狗搜索”。

然而, 2005年, 百度上市了, 中國搜索市場的一家獨大, 讓張朝陽對搜狗搜索失掉了興趣和信心, 王小川整個團隊皆受到了冷遇。

最難的時候, 王小川為了留住幾個他找來的高技術人才, 情願自己給大家擦辦公桌, 只希望一個都不要走。

面對不認可:許朝軍走, 王小川留

在搜狐時, 許朝軍有一次看到了社交的六度分割理論, 就找到張朝陽建議他做SNS(社會性網路服務), 但是張朝陽對此並無興趣。

許朝軍便去找正在做人人的陳一舟, 陳一舟反應積極, 兩人一拍即合, 於是, 2005年, 已是技術總監的許朝軍決定離開搜狐。

當時, 社交領域潛力巨大, 許朝軍做出這樣的選擇無可厚非, 然而, 從他後來的表現來看, 他對於“追風口”這件事十分熱衷,

以至於自2009年從人人網離開, 又去盛大做了一年COO後, 開始了連續5年的“花式創業”。

換產品的速度基本達到一年一次, 2011年是點點網, 2012年是啪啪, 2014年是烏鴉, 2015年9月是芥末校園, 2015年底是音樂圈。

可是最終, 也沒有哪個項目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

同樣是在2005年, 不甘寂寞的王小川帶著團隊開始研發搜狗輸入法, 反響十分熱烈, 截至2008年, 已經佔據市場份額的40% 。

次年, 王小川升任搜狐副總裁, 年僅27歲, 這時, 他又萌生了做流覽器的想法。

只是沒想到, 這一決策遭到張朝陽的激烈反對, 他說:“微軟的IE市場份額那麼大, 都沒有把必應(Bing)搜索做起來, 憑什麼流覽器做成搜狗搜索就能做成?”

隨後, 張朝陽解除了王小川的職務, 他在搜狐的地位一落千丈。 當時,很多人以為他會跟許朝軍一樣一走了之,另謀他路,但是,王小川選擇了留下。

他對做流覽器始終不死心,一邊做著視頻P2P,一邊繼續找人做流覽器。

加班、熬夜、跟自己死磕,在經歷了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研發之後,搜狗流覽器誕生了。在市場兩年裡,搜索量持續上漲,一舉幫搜狐拿下了10%的份額。

2010年,搜狗從搜狐分離出來,獨立運營,32歲的王小川擔任搜狗公司的CEO。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如何拉大的?

有句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真正可氣的不是你比我條件有多好,你的家庭出身有多優越,而是當我們前半生同處一個社會圈層,而且還是同班同學時,畢業多年後再相見,已然身份迥異,地位懸殊。

不過,知乎上對此有一種說法也很有意思,大意是,所謂同學之間的差距並非是畢業後才出現的,而是從剛進大學開始,就已經存在。

比如,客觀條件的差距:家庭背景、外貌的不同;主觀上的差距: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不同。

對於王小川和許朝軍的例子,很多人會覺得“選擇決定命運”,表面看來的確如此,但決策背後是人物性格與意識的寫照。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認為:“儘管人生來都一樣,但長大後產生很大差異的原因,最主要的不是智商和家庭背景不同,而是個人本身的一些特徵不一樣。一個擁有夢想、積極個性、有專注力、學習能力的人,更容易在人生奮鬥中取得成功。”

在智商相差無幾的情況下,王小川贏在做事專注,有足夠韌性,而許朝軍缺乏洞察力,過於沉迷風口,貪多嚼不爛,導致自己的創業路徑越來越窄,直到走向涉賭的犯罪道路之上,實屬可惜。

事實上,有差距並不可怕,就像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各自不同,可怕的是,一個人明明意識到了差距的存在,還保持平庸,渾渾噩噩地混日子。

當時,很多人以為他會跟許朝軍一樣一走了之,另謀他路,但是,王小川選擇了留下。

他對做流覽器始終不死心,一邊做著視頻P2P,一邊繼續找人做流覽器。

加班、熬夜、跟自己死磕,在經歷了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研發之後,搜狗流覽器誕生了。在市場兩年裡,搜索量持續上漲,一舉幫搜狐拿下了10%的份額。

2010年,搜狗從搜狐分離出來,獨立運營,32歲的王小川擔任搜狗公司的CEO。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如何拉大的?

有句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真正可氣的不是你比我條件有多好,你的家庭出身有多優越,而是當我們前半生同處一個社會圈層,而且還是同班同學時,畢業多年後再相見,已然身份迥異,地位懸殊。

不過,知乎上對此有一種說法也很有意思,大意是,所謂同學之間的差距並非是畢業後才出現的,而是從剛進大學開始,就已經存在。

比如,客觀條件的差距:家庭背景、外貌的不同;主觀上的差距: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不同。

對於王小川和許朝軍的例子,很多人會覺得“選擇決定命運”,表面看來的確如此,但決策背後是人物性格與意識的寫照。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認為:“儘管人生來都一樣,但長大後產生很大差異的原因,最主要的不是智商和家庭背景不同,而是個人本身的一些特徵不一樣。一個擁有夢想、積極個性、有專注力、學習能力的人,更容易在人生奮鬥中取得成功。”

在智商相差無幾的情況下,王小川贏在做事專注,有足夠韌性,而許朝軍缺乏洞察力,過於沉迷風口,貪多嚼不爛,導致自己的創業路徑越來越窄,直到走向涉賭的犯罪道路之上,實屬可惜。

事實上,有差距並不可怕,就像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各自不同,可怕的是,一個人明明意識到了差距的存在,還保持平庸,渾渾噩噩地混日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