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都說“三歲看老”,你信嗎?來聽聽美國專家怎麼說!

【奶爸的日常第433期:都說“三歲看老”, 寶媽們相信嗎?聽聽育兒專家怎麼說!】

文/奶爸談育兒

俗話都說“三歲看老”, 大概意思就是從三歲寶寶的一些行為特徵和性格特點, 就能預測出這個寶寶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那麼這種說法是否合理?或者是否具有科學依據?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美國學者埃裡克森有一套關於人格形成的理論。 他認為一歲半到三歲這個階段, 是寶寶自主意識開始萌發的重要時期。 埃裡克森認為寶寶在這個年齡段, 屬於“自主——害羞和懷疑之間的衝突”時期。 換句話說, 就是這個時期, 寶寶已經開始想要自己做主, 但是又不時處於懷疑自己能力的內心衝突之中。 屬於寶寶第一次出現自主意識的時期。 他們自己想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那些不需要別人説明的事情。 例如自己走路, 自己吃東西等等。 如果這個時候, 寶寶的這種意識能夠得到滿足,

那麼寶寶就容易獲得自我的意識滿足, 自己也能夠感受到其中的快樂。 因此, 一個人的性格到底如何?追溯其根本便在於此!也就是說, “三歲看老”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啊!

因此, 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寶寶的性格養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父母, 正確的做法是, 努力讓孩子戰勝對失敗的害羞和對自己的懷疑, 獲得足夠的自主性。 例如:當孩子嘗試用勺子吃飯, 結果撒得滿桌都是。 作為父母的一定要知道正確的做法!這個時候一定不要給寶寶造成懷疑自己的消極心理。 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取代他們, 或者事無巨細的去幫助他們, 當然絕對不能去斥責他們。 正確的做法是, 只有孩子在可能出現危險時, 我們才應當施以援手, 而在其他情況下, 我們做到的主要只有兩條:不厭其煩的示範和充滿愛意的等待。

綜上所述,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所為的“三歲看老”其實取決定作用的是家長的育兒方式!因為三歲這個特殊的年齡段恰恰是寶寶性格性格的時期, 而家長正事每個寶寶的第一任雕塑上!你的每一個細節, 你的每一句言語, 都將是影響寶寶一生性格的“因”。 你一定要為寶寶種下“善因”, 方能讓寶寶長大後收穫“善果”。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裡, 多謝您的閱讀。

奶爸的日常, 每天為您分享一點育兒小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