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國家發改委 糧食局關於印發糧食物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發改經貿〔2017〕43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糧食局,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航工業集團公司: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 根據《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建設規劃(2015—2020年)》《糧食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等有關部署要求,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局組織編制了《糧食物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現印發給你們, 請結合本地和本公司實際, 認真組織實施。

各級發展改革、糧食部門和中央企業要切實承擔起《規劃》實施的主體責任,

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和配合, 明確責任分工, 強化《規劃》執行的指導和監督, 推進《規劃》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規劃》實施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局。

附件:糧食物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 家 糧 食 局

2017年3月3日

附件

糧食物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2017 年 3 月

目 錄

前 言.................................................................................................................1 一、發展環境.....................................................................................................2 (一)發展現狀...........................................................................................2 (二)突出問題...........................................................................................3 (三)面臨環境...........................................................................................4 二、總體要求.....................................................................................................6 (一)指導思想...........................................................................................6 (二)基本原則...........................................................................................6 (三)發展目標...........................................................................................7 專欄 1 “十三五”時期糧食物流業發展主要預期性指標...............8 專欄 2 “三個一”總目標和“三大行動”..............................................9 三、主要任務.....................................................................................................9 (一)完善現有八大通道建設.................................................................10 (二)打造“兩橫、六縱”重點線路.........................................................12 專欄 3 “兩橫、六縱”重點線路........................................................14 專欄 4 點對點火車散糧線路建設條件...........................................16 專欄 5 節點項目選擇標準................................................................16 (三)佈局糧食物流進出口通道.............................................................16 (四)提升區域糧食物流水平.................................................................17 專欄 6 倉儲設施分類........................................................................18 (五)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裝備.................................................................19 (六)完善糧食物流標準體系.................................................................20 (七)大力促進物流與資訊化融合.........................................................20 四、保障措施...................................................................................................22 (一)加強組織領導與協調.....................................................................22 (二)加大資金投入與政策支援力度....................................................22 (三)拓寬投融資管道.............................................................................22 (四)強化人才隊伍建設.........................................................................23

附圖:1.“十三五”時期糧食物流通道和重點線路圖 2.“十三五”時期糧食物流重要節點佈局圖 3.“十三五”時期糧食物流進出口通道圖

— 1 —

前 言

糧食物流業是糧食行業發展的基礎支撐性產業。 發展糧食現

代物流, 建立高效、暢通、節約的糧食現代物流體系, 對提高糧

食流通效率,

減少糧食損耗, 降低流通成本, 促進產銷銜接, 加

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增強國家糧食宏觀調控能力, 保

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糧食物流業, 需堅持創新、

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 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建

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注重一二三產

業融合發展, 注重應用現代產業組織方式, 注重物流技術創新、

業態創新和品牌創新。 依據《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 年)》《糧食 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建設規劃(2015—2020 年)》《糧食行 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等, 編制本規劃。

— 2 —

一、發展環境

(一)發展現狀 “十二五”以來, 隨著我國現代物流業健康快速發展和“糧食 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全面實施,

我國糧食物流業發展較快, 糧食現代物流體系初步建成。 ——糧食物流總量快速增長。 糧食物流總量由 2011 年的 3 億噸增長到 3.65 億噸, 其中省內糧食物流量由 1.5 億噸增長到 2 億噸, 跨省糧食物流量由 1.5 億噸增長到 1.65 億噸1。 ——“北糧南運”的糧食物流態勢更加突出。 東北通道糧食年 流出量約 5000 萬噸, 主要品種是玉米、稻穀(大米), 主要流 向華東、華南、華北、西南和西北地方;黃淮海通道年流出量約 6000 萬噸, 主要品種是小麥, 主要流向華東、華南、西南和西 北地區;長江中下游通道年流出量約 2400 萬噸, 主要品種是稻 穀(大米), 主要流向華東、華南、西南地區;華東沿海、華南 沿海通道年流入量約 4900 萬噸, 京津通道年流入量約 905 萬噸, 西南通道年流入量約2900萬噸, 西北通道年流入量約1800萬噸。
——糧食物流節點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建成了一批覆蓋主要 糧食生產和消費區域、具備一定輻射能力和示範作用的物流節點

和糧食物流園區, 節點的集散功能進一步完善, 有力促進了產銷

銜接, 帶動了當地糧食產業經濟發展。 ——運輸方式多元化發展。 糧食跨省運輸中, 鐵路運輸占比

1 跨省流量為各省從外省調入和流出省外的流量總和, 省內流量為各省各種運輸方式的流量總和 減去跨省流量。

— 3 —

約 50%, 水路運輸約 40%, 公路運輸約 10%。 汽車散糧、內河 船舶散糧運輸比例穩步提高, 散糧火車入關試點逐步開展, 集裝

箱散糧運輸快速發展, 糧食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 糧食流通效率

不斷提升。 ——高效糧食物流裝備及技術推廣應用。 集裝單元化等糧食 物流技術開始應用,多點犁式帶式輸送機等節糧減損裝備逐步推

廣,公鐵水多式聯運銜接技術得到提升,有力支撐了糧食流通現

代化發展。

(二)突出問題

糧食物流業發展總體水準不高,基礎設施網路尚不完善,信

息化、標準化程度較低,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仍比較突出,

與我國糧食生產流通總量不相適應。 ——系統化運作的機制尚未形成。糧食物流運作條塊分割, 支持糧食物流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體系尚不完善,上下游產業之

間、地區之間的物流銜接不暢,供應鏈尚未形成,物流運營管理

模式落後,糧食物流系統化、一體化水準亟待提升。 ——通道發展不平衡。東北流出通道的水路外運能力局部過 剩;華東沿海、華南沿海流入通道糧食分撥能力不足,中轉設施

有待完善;西南、西北通道關鍵節點少,基礎設施薄弱。 ——散糧設施不完善。部分關鍵節點、糧食物流園區散糧接 發設施落後、接發能力不足,不能適應散裝化運輸作業需求;多

數內河糧食泊位專業化水準低、作業條件差;鐵路散糧入關尚處

— 4 —

於推廣階段,散糧火車主要在東北地區運行,影響跨省散運比例

的提高。 ——標準化程度低。糧食物流標準體系不完善,糧食物流各 環節的設施、設備、運輸工具標準不匹配、不銜接,物流資訊采

集內容不統一,交換標準尚未建立,制約了糧食物流效率提升,

影響了糧食物流系統化運作。 ——資訊化水準低。資訊化手段在糧食物流活動中尚未得到 廣泛應用,糧食物流資訊採集程度低,共用機制不健全,與公共

物流資訊銜接不暢通,糧食物流資源未能在資訊化基礎上實現高

效配置,資訊技術對糧食物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三)面臨環境 ——糧食安全新戰略的深入實施為糧食物流業發展帶來新 機遇。“十三五”時期,隨著“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 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的進一步深入實施, 糧食物流業將在進一步保障“北糧南運”等通道順暢,統籌利用國 內國際兩個糧食市場,建設糧食物流進出口通道,促進國內供求

平衡等方面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糧食市場化改革為糧食物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十三 五”時期,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 將全面展開,糧食行業面臨糧食價格形成機制、糧食流通和收儲

體制機制改革。糧食工作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逐步加 快玉米“去庫存”,切實增加有效供給,加快構建與改革相適應的

— 5 —

糧食宏觀調控體系,為糧食物流業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糧食產業發展對糧食物流業發展提出新要求。 “十三五” 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生

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對綠色優質糧油的需求日

漸旺盛,將進一步促進糧油食品加工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產業

佈局優化和產業集群發展。傳統的糧食物流運作模式已不能適應

新形勢需要,迫切需要建立完善、便捷、高效、安全、綠色的糧

食物流體系。 ——資訊化發展為糧食物流業發展增添新動力。“十三五” 時期,資訊化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度融合,物

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移動互聯等資訊技術應用更加廣泛。糧

食行業將推動資訊技術在糧食收購、倉儲、物流、加工、貿易等

領域的廣泛應用,以資訊化引領糧食從生產到流通的現代化,促

進糧食物流業突破傳統理念,改造傳統物流模式,整合資源,發

展糧食現代物流。 ——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改善為糧食物流業發展創造新環境。 “五縱五橫”綜合運輸通道相繼連通,快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加 密拓展,鐵路的區際快捷大能力通道和面向“一帶一路”國際通道 逐步形成;港口整體格局日益合理,江海直達和多式聯運進一步

推進,區域港口一體化發展成為趨勢。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為糧

食物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必將促進糧食物流新格局的形

成。

— 6 —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

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 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 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 糧食物流系統化、一體化運作為方向,以提升物流節點和園區設

施現代化水準為手段,以先進技術應用為支撐,以完善糧食物流

通道為重點,進一步健全支持糧食物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快

提升糧食物流業發展水準,著力提高糧食物流效率,降低糧食物

流成本,深化產銷銜接,促進糧食產業轉型升級,更好地保障國

家糧食安全。

(二)基本原則 ——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在糧食資源配置中 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遵循市場需求,強化企業的

主體地位,政府做好規劃設計,在政策、標準等方面給予引導扶

持,共同促進糧食物流快速發展。 ——統一規劃,突出重點。統籌生產與消費、近期與長遠、 中央與地方、產區與銷區、國內與國際等關係,與國家“十三五”

規劃綱要等規劃、政策相銜接。突出重點線路,建設重要節點,

提高糧食物流資訊化與標準化水準,切實提升糧食物流效率。 ——深化改革,完善體制。深化糧食流通領域相關改革,形

— 7 —

成部門、地區、企業共同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合力,建立有利於資

源整合、優化配置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充分發揮大型糧食企

業在糧食物流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科技支撐,創新驅動。推進糧食物流科技創新突破,進 一步推進產學研用相結合,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廣泛採用物流

新理論、新技術,注重用綠色、生態技術改造糧食物流業,大力

提高糧食物流的科技含量。 ——多元籌資,加大投入。針對糧食物流設施建設基礎性、 戰略性和公益性的特點,充分調動地方、企業和社會力量等各方

面的投入積極性,根據需要由中央投資給予適當引導,多管道籌

集建設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發展目標

著力打造產銷區有機銜接、產業鏈深度融合、政策銜接配套、

節點合理佈局、物流相對集中、經濟高效運行的糧食現代物流體

系,實現糧食物流系統化、專業化、標準化、資訊化協調發展。 ——系統化水準顯著增強。設施網路化、運作一體化水準大 幅提升,糧食物流高效率、低損耗、低成本運行,形成一批具有

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綜合糧食物流企業(園區)和糧食物流服務品

牌,糧食物流集聚發展的效益進一步顯現,對糧食產業經濟發展

的支撐進一步加強。 ——專業化水準明顯提升。快速中轉倉型、基於橫向通風的 平房倉配套快速進出倉技術、集裝單元化新技術、專用運輸工具

— 8 —

和先進散糧接發設施等物流新裝備、新技術、新工藝廣泛應用。 ——標準化水準逐步提高。糧食物流設施及裝備標準銜接匹 配程度明顯提高,鐵水聯運、公鐵聯運在標準匹配的基礎上更加

順暢。糧食物流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資訊技術標準化與相容水

平逐漸提高,糧食物流標準體系基本建立,標準化水準大幅提升。 ——資訊化水準跨越發展。完善基層企業的糧食物流資訊管 理系統,建設若干示範性企業物流資訊管理系統,推動全國和區

域性糧食物流公共資訊平臺建設,逐步實現公路、鐵路、水路和

航空運輸的資訊共用,促進糧食物流和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提高

糧食物流運營水準和組織化程度。 “十三五”時期,圍繞“一個體系、一套標準、一個平臺”的建 設目標,重點實施“點對點散糧物流行動”、 “降本增效行動”、 “標 准化建設行動”三大行動,促進糧食收購、倉儲、運輸、加工、 銷售一體化融合發展。

專欄 1 “十三五”時期糧食物流業發展主要預期性指標 序號 指標內容 2020 年

1 物流節點數量

一級節點 50 個 二級節點 110 個 2 原糧跨省散運比例 50% 3 跨省糧食物流量 2 億噸 4 倉儲設施完好率 95% 5 現代糧倉科技應用示範庫數量 30 個 6 國有糧食物流企業資訊化升級改造覆蓋率 80%

— 9 —

專欄 2 “三個一”總目標和“三大行動” “三個一”總目標指“一個體系、一套標準、一個平臺”。 “一個體系”,促進“收儲運加銷”融合發展,打造產業鏈發展模式,形成一體化 融合發展的糧食物流體系。在產業鏈的上游,發展糧食產後從田間到倉庫的清理、 乾燥、運輸、入庫一體化連續作業的物流服務系統。在產業鏈中游,針對階段性 結構性收儲矛盾,優化倉儲設施佈局,推廣綠色儲糧新技術;圍繞“一帶一路”建 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新格局,依託現有糧食物流通道 及港口、公路、鐵路交通骨幹網路及樞紐,完善主要糧食物流節點及提升設施功 能,全力打造跨區域“兩橫、六縱”糧食物流重點線路;發展資訊化引領的新型物 流組織模式,充分整合物流資源,發展多元化的運輸方式,滿足市場多層次需求, 實現八大跨省通道的系統化協調發展。在產業鏈下游,促進與銷售一體化發展, 提高配送的規模化和協同化水準,加快“互聯網+物流”發展,建立快速便捷的城鄉 物流配送體系。 “一套標準”,重點推進糧食物流標準體系建設,建設和完善基礎標準、通用 標準和專用標準。重點建設糧食物流組織模式標準、糧食物流資訊採集及交換標 准、散糧接收發放設施配備標準、糧食集裝箱裝卸設施配備標準、糧食多式聯運 設備配備標準、糧食物流資訊系統設計總體規範、糧食散裝化運輸服務標準及糧 食集裝化運輸服務標準等急需編制的標準,並支持糧食物流裝備企業研發標準化 產品,為糧食物流的良性規範發展奠定基礎。 “一個平臺”,建立全國和區域糧食物流公共資訊平臺,形成物流資訊化服務 體系,提升糧食物流資訊監管和共用水準,促進以市場為導向的資源整合和產銷 銜接,推進糧食物流供應鏈等高效的物流運營管理模式的發展。 “三大行動”指“點對點散糧物流行動”、“降本增效行動”、“標準化建設行動”。 “點對點散糧物流行動”,重點在沿京哈線路、京滬線路、京廣線路等糧食產 銷需求較大的地區,以大型糧食企業為主體,在發運點和接卸點改造或新建散糧 火車發運和接卸設施,形成相對固定的散糧火車運輸班列線路。重點在沿隴海線 路、京昆線路上,選擇主要功能為集中省外來糧並向省內各地區中轉的節點,改 造或新建散糧集裝單元化接卸設施,實現公鐵無縫聯運,形成散糧集裝單元化火 車運輸線路。 “降本增效行動”,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支援和鼓勵企業在糧食物流節點選用 占地少、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高的快速中轉新倉型,採用標準化、高效低耗新裝 備,提高糧食中轉效率,減少糧食中轉和運輸損失。 “標準化建設行動”,完善糧食物流標準體系框架及標準體系表,指導糧食物 流標準更新、修訂和制定,優先制修訂糧食行業急需物流標準。以市場需求為導 向,加強糧食物流標準基礎研究,促進糧食物流模數、糧食物流資訊、現代化糧 食物流裝備標準制定與技術研發的銜接互動。

三、主要任務 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

— 10 —

大戰略,大力推進東北、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華東沿海、華南

沿海、京津、西南和西北八大糧食物流通道建設,突出大節點, 強化主線路,重點完善和發展“兩橫、六縱”八條糧食物流重點線 路,重點佈局50個左右一級節點,110個左右二級節點,推動火 車散糧運輸系統工程、港口散糧運輸提升工程建設,形成節點層

次清晰、線路結構優化、通道發展平衡的糧食現代物流格局。

(一)完善現有八大通道建設

充分整合利用八大通道現有資源,優化物流節點佈局,推動

糧食物流向主要線路和節點聚集,促進糧食物流規模化運營,實

現公鐵水多式聯運和多種裝卸方式的無縫銜接,提升接發效率,

深化產區與銷區的對接。

東北通道重點以東北港口群、戰略裝車點為支撐,依託重

點線路和優勢產區(含加工集聚區),完善散糧集併發運設施

和集裝單元化裝卸設施,著力提升鐵路散糧(含集裝單元化)

入關外運能力。對接華南、華東、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發展

鐵水聯運、公水聯運和鐵路直達運輸;對接西南、西北地方,

主要推進鐵路集裝單元化運輸。

黃淮海通道重點發展散糧火車、鐵路集裝單元化運輸,完

善鐵路接卸設施,彌補糧食鐵路運輸短板,進一步推進汽車散

糧運輸和麵粉散裝運輸,適度發展內河散糧運輸,加強大型糧

食加工企業物流設施建設,形成多元化運輸格局。提升承東啟

西、連南貫北能力。對接京津地區,發展汽車散糧(含集裝單

— 11 —

元化)運輸;對接西南、西北地方,發展鐵路集裝單元化運輸;

對接華東、華南地區,發展散糧火車、鐵路集裝單元化運輸和

內河散糧運輸。

長江中下游通道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重點優化沿長

江、沿運河節點佈局,強化糧食集並能力、江海聯運發運能力

和海運來糧中轉至長江流域的分撥對接能力,逐步推進內河散

糧運輸船只的標準化,提升水運接發設施的專業化、標準化、

集約化水準,促進水水、公水、鐵水聯運無縫銜接。

西南、西北通道重點沿主要鐵路幹線打造省會城市和區域

中心城市糧食物流節點,大力提升糧食接卸及分撥能力。優先發

展公路、鐵路集裝單元化運輸,適應多品種、小批量以及多種質

量等級運輸的要求;推動散糧火車的運行。

京津通道重點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契機,以大型糧食企業集

團及產業集群為基礎,以津冀港口群及京滬、京廣、京哈鐵路為

依託,以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及結構佈局優化為核心,發展公路、

鐵路集裝單元化運輸等多元運輸系統,打造區域糧食物流聯盟,

強化城市配送功能,合理佈局城市近郊糧食批發市場,提升糧食

應急保障能力。

華東沿海通道重點提升糧食海運接卸效率及對接能力,建設

戰略卸車點,提高散糧火車接卸效率;進一步完善港口接卸疏運

系統,提升臨港加工集聚區糧食快速疏運能力;推進供應鏈新型

物流組織模式。

— 12 —

華南沿海通道重點提升糧食海運接卸效率及對接能力,建設

戰略卸車點,提高散糧火車接卸效率;發展水水、公水聯運,完

善珠江、西江等內河散糧疏運系統;推進供應鏈新型物流組織模

式。

(二)打造“兩橫、六縱”重點線路 “兩橫、六縱”八條重點線路的流量約占全國跨省流量的 65%。在重點線路上,著力推進“點對點散糧物流行動”,建成 一批重點專案和部分中轉倉容,發揮集聚產業、穩定物流、帶

動示範的作用。

沿海線路:主要連接東北、黃淮海、華東沿海、華南沿海

四大通道;主要糧食品種為玉米、稻穀(大米);發展重點:

依託大型沿海港口建設中轉設施,發展散糧鐵水聯運對接;重

點發展節點:盤錦、滄州、日照、連雲港、鹽城、南通、舟山、

莆田、廈門、東莞、防城港等。

沿長江線路:主要連接華東沿海、長江中下游、西南三大

通道;主要糧食品種為稻穀(大米)、玉米和大豆;發展重點:

建設水水中轉設施,發展散糧江海聯運;重點發展節點:蘇州、

南通、南京、無錫、泰州、鎮江、蕪湖、武漢、岳陽、重慶、

瀘州等。

沿運河線路:主要連接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華東沿海三

大通道;主要糧食品種為稻穀、玉米、小麥;發展重點:依託

沿運河碼頭,提升水運物流設施的現代化水準,發展散糧(集

— 13 —

裝箱)船舶運輸;重點發展節點:濟甯、徐州、淮安、宿遷、

鎮江、蘇州、嘉興、阜陽等。

沿京哈線路:主要連接東北、京津兩大通道;主要糧食品

種為稻穀(大米)、玉米;發展重點:建設集裝箱散糧發運接

卸設施,發展公鐵集裝箱散糧聯運和公路集裝箱散糧運輸;重

點發展節點:佳木斯、齊齊哈爾、綏化、哈爾濱、白城、吉林、

長春、通遼、四平、鐵嶺、撫順、瀋陽、阜新、鞍山、北京、

天津等。

沿京滬線路:主要連接東北、京津、黃淮海、長江中下游、

華東沿海五大通道;主要糧食品種為稻穀(大米)、玉米、小 麥;發展重點:依託糧食流量較大的企業,建設“點對點”散糧 火車發運接卸設施,逐步推廣散糧火車運輸;重點發展節點:

濱州、濟南、徐州、蚌埠、南京、上海等。

沿京廣線路:主要連接東北、京津、黃淮海、長江中下游、

華南沿海五大通道;主要糧食品種為稻穀(大米)、玉米、小 麥(麵粉);發展重點:依託糧食流量較大的企業,建設“點 對點”散糧火車發運接卸設施,逐步推廣散糧火車運輸,發展 汽車散糧運輸和汽車麵粉散裝運輸;重點發展節點:鄭州、漯

河、荊門、長沙、衡陽、郴州等。

沿隴海線路:主要連接黃淮海、西北兩大通道;主要糧食

品種為大米、小麥(麵粉);發展重點:依託中轉量集中的節

點,建設集裝箱散糧發運接卸設施,發展公鐵集裝箱散糧聯運;

— 14 —

重點發展節點:連雲港、徐州、商丘、焦作、咸陽、天水、蘭

州、西寧、格爾木、烏魯木齊、昌吉、伊寧等。

沿京昆線路:主要連接東北、黃淮海、西北、西南、華南

沿海五大通道;主要糧食品種為大米、小麥(麵粉)、玉米;發

展重點:依託中轉量集中的節點,建設集裝箱散糧發運接卸設施,

發展公鐵集裝箱散糧聯運;重點發展節點:襄陽、重慶、廣安、

廣元、德陽、成都、資陽、昆明、曲靖、貴陽、六盤水、南寧等。

專欄 3 “兩橫、六縱”重點線路 線路名稱 連接通道 主要品種 節點名稱

“兩橫”

沿長江線路

華東沿海、長 江中下游、西 南三大通道

稻穀(大 米)、玉 米和大豆

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通、 泰州、鎮江、揚州、南京、馬鞍山、 銅陵、蕪湖、安慶、南昌、九江、 黃石、鄂州、黃岡、武漢、咸寧、 岳陽、荊州、宜昌、重慶、瀘州、 宜賓、昭通等

沿隴海線路

黃淮海、西北 兩大通道

大米、小 麥(麵粉)

連雲港、徐州、商丘、開封、鄭 州、焦作、長治、洛陽、渭南、 西安、咸陽、寶雞、天水、固原、 吳忠、銀川、呼和浩特、巴彥淖 爾、蘭州、武威、西寧、德令哈、 格爾木、烏魯木齊、昌吉、伊寧、 拉薩、日喀則等

“六縱” 沿運河線路

黃淮海、長江 中下游、華東 沿海三大通 道

稻穀、玉 米、小麥

菏澤、濟甯、棗莊、徐州、宿遷、 淮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 蘇州、嘉興、杭州、金華、衢州以 及“引江濟淮”路線上的亳州、淮 北、宿州、阜陽、淮南、合肥等

— 15 —

線路名稱 連接通道 主要品種 節點名稱

沿海線路

東北、黃淮 海、華東沿 海、華南沿海 四大通道

玉米、稻 穀(大米)

營口(盤錦)、錦州、丹東、大 連、秦皇島、唐山、天津、滄州、 煙臺、青島、日照、連雲港、鹽 城、南通、上海、寧波—舟山、 嘉興、台州、溫州、福州、莆田、 泉州、廈門(漳州)、汕頭、深 圳、東莞、廣州、珠海、湛江、海 口、北海、欽州、防城港等

沿京哈線路

東北、京津兩 大通道

稻穀(大 米)、玉 米

滿洲里、佳木斯、齊齊哈爾、綏 化、哈爾濱、白城、吉林、長春、 通遼、四平、鐵嶺、撫順、瀋陽、 阜新、鞍山、天津、北京等

沿京滬線路

東北、京津、 黃淮海、長江 中下游、華東 沿海五大通 道

稻穀(大 米)、玉 米、小麥

佳木斯、雙鴨山、齊齊哈爾、綏 化、哈爾濱、白城、吉林、長春、 通遼、四平、鐵嶺、撫順、瀋陽、 阜新、鞍山、北京、天津、德州、 聊城、濱州、濰坊、臨沂、菏澤、 濟南、徐州、蚌埠、宿州、滁洲、 南京、上海、衢州、杭州、福州等

沿京廣線路

東北、京津、 黃淮海、長江 中下游、華南 沿海五大通 道

稻穀(大 米)、玉 米、小麥 (麵粉)

佳木斯、齊齊哈爾、綏化、哈爾 濱、白城、吉林、長春、通遼、四 平、鐵嶺、撫順、瀋陽、阜新、鞍 山、北京、石家莊、邢臺、安陽、 新鄉,鄭州、漯河、周口、駐馬店、 南陽、信陽、隨州、荊門、武漢、 常德、益陽、長沙、南昌、贛州(含 京九線)、衡陽(永州)、郴州、 廣州、佛山、肇慶、東莞等

沿京昆線路

東北、黃淮 海、西北、西 南、華南沿海 五大通道

大米、小 麥(面 粉)、玉 米

佳木斯、齊齊哈爾、綏化、哈爾 濱、白城、吉林、長春、通遼、四 平、鐵嶺、撫順、瀋陽、阜新、鞍 山、北京、石家莊、大同、太原、 運城、鄭州、商洛、襄陽、重慶、 廣安、漢中、安康、廣元、德陽、 成都、資陽、眉山、樂山、攀枝花、 達州、南充、拉薩、昆明、曲靖、 六盤水、貴陽、遵義、南寧、柳 州、貴港等 注:加粗節點為一級節點,不加粗節點為二級節點。

— 16 —

專欄 4 點對點火車散糧線路建設條件 散糧火車:線路糧食年運量宜 30 萬噸以上,發運或接卸點有條件建設火車 散糧接發設施。鐵路專用線宜滿足整列到發、半列裝卸作業的要求。優先依託糧 食鐵路樞紐節點或糧食物流園區。 火車散糧集裝箱:位於中轉量集中的節點,線路糧食年運量宜 4000TEU 以 上,發運或接卸點有條件建設火車散糧集裝箱接發設施。優先依託糧食鐵路樞紐 節點或糧食物流園區。

專欄 5 節點項目選擇標準 糧食物流一級節點專案應佈局在八條重點線路上,依託綜合交通樞紐,銜接 兩種及以上交通運輸方式,能夠承擔區域間主要糧食中轉、集散。 鐵路節點項目:糧食年中轉量 50 萬噸以上(西南、西北通道可按照物流集 中、規模適度的原則降低標準),筒倉等用於快速中轉的倉容不宜小於 5 萬噸, 與產業園區結合的,園區年加工總量不宜低於 30 萬噸。 沿長江(中下游)港口節點項目:糧食年中轉量 100 萬噸以上,筒倉等用於 快速中轉的倉容不宜小於 5 萬噸,與產業園區結合的,園區年加工總量不宜低於 30 萬噸。 沿海港口節點項目:糧食年中轉量 200 萬噸以上,筒倉等用於快速中轉的倉 容 10 萬噸以上,與產業園區結合的,園區年加工總量不宜低於 100 萬噸。 流出通道的二級節點專案應位於八條重點線路上的產糧大市(縣),糧食年 中轉量 30 萬噸以上,銜接兩種及以上交通運輸方式,宜與當地儲備倉容 10 萬噸 以上的糧食企業結合。 流入通道的二級節點專案應位於八條重點線路上的消費大市(縣),糧食年 中轉量 30 萬噸以上,宜與當地儲備倉容 5 萬噸以上的糧食企業,或配送、批發 等重要場所結合。

(三)佈局糧食物流進出口通道 充分統籌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依託“一帶一路”建設戰略, 推動糧食跨境物流的銜接與合作,逐步構建與八大糧食物流通道

對接的糧食物流進出口通道。完善樞紐港口、鐵路、公路等各類

口岸糧食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形成一批重要的進出口糧食物

流節點。

東北方向,發展二連浩特、海拉爾、黑河、建三江、虎林、

雞西、牡丹江等東北亞沿邊節點,形成面向俄羅斯、蒙古,連接

— 17 —

東北亞及歐洲的糧食進出口通道。

沿海方向,發展環渤海、東南沿海等港口節點,提升沿海港

口糧食集疏運能力,完善連接內陸的海上糧食進出口通道。

西北方向,發展塔城、吉木乃、阿勒泰、伊寧、喀什等節點,

重點打造面向中亞、西亞的糧食進出口通道。

西南方向,發展保山、芒市、南寧等節點,重點打造面向南

亞、東南亞的糧食進出口通道。

(四)提升區域糧食物流水平

優化糧食倉儲設施佈局。統籌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實現

糧食倉儲物流一體化融合發展。以優化佈局、調整結構、提升功

能為重點,結合糧食生產、流通形勢和城鎮規劃,以及現有收儲

庫點分佈,合理改建、擴建和新建糧食倉儲設施,將糧食收儲能

力保持在合理水準,實施收儲能力優化工程和產後服務中心建設

工程。產區重點完善收儲網點、調整倉型結構、提高設施水準;

產銷平衡區重點提升收儲網點的收購、儲備、保供綜合能力;銷

區重點加強儲備庫建設、提升應急保供能力。注重區域及單點倉

儲的經濟規模,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發展基於橫向通風的平房

倉配套快速進出倉技術,提高現有倉儲設施的物流對接效率,實

施平房倉物流功能提升工程和物流園區示範工程。加強糧食產後

服務體系建設,鼓勵糧食企業等多元主體建設產後服務中心,為 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及農戶提供“代清理、代烘乾、代儲存、 代加工、代銷售”等服務。

— 18 —

專欄 6 倉儲設施分類 綜合庫:具備儲備功能,並能進行上下游延伸,可拓展其他業務,包括產後服務、 加工、物流、貿易等,倉容應 5 萬噸及以上,原則上每縣至少一個,主要承擔本縣的 糧食儲備和物流功能,起到龍頭帶動作用。 收儲庫:兼具收納和儲備功能,倉容應 2.5 萬噸及以上。 收納庫:以收納功能為主,銷區倉容應 1.5 萬噸及以上、產區倉容應 2.5 萬噸及以 上。位置重要且條件受限的特殊區域,可適當降低倉容規模。

發展區域糧食快速物流。完善收儲企業、加工企業、物流企

業的散糧接發設施,支援標準化散糧(麵粉)運輸工具示範,引導

和形成散糧運輸的社會化服務,全面提升區域內糧食散裝化對接

水準,實施物流標準化和裝備工程、應急保障工程;重點解決西

南、西北區域內的散糧汽車運輸短板,全面推廣散糧運輸。突出

節點的物流集散優勢,提供滿足多元化、多層次需求的經濟、高

效、便捷物流服務。以物流為紐帶,促進倉儲企業與應急加工、

配送、放心糧油企業開展合作,發展“原糧儲存、成品糧輪出”

的業務模式,逐步實現糧食“常儲常新”,降低區域糧食物流成

本。

服務糧食市場供應體系。完善批發市場的物流功能,推廣應

用“互聯網+”技術,全面提升糧食市場訊息化水準,大力發展

糧食電子商務,推動糧食流通方式創新發展。健全成品糧油配送

中心,構建城鄉糧食應急供應網路,形成覆蓋城鄉的物流配送體

系。

提升糧食加工物流水平。支持大型加工企業完善散糧接收系

統和麵粉散運發放系統,提升散糧設施對接能力;應用現代化物

流模式,發展多元化運輸,完善產品配送系統;鼓勵加工企業積

— 19 —

極參與社會化、專業化分工,將物流業務外包給協力廠商物流企業。

培育協力廠商糧食物流企業。支持大型糧食企業加大資源整合

和兼併重組力度,聯合鐵路、航運等企業優化糧食物流鏈。鼓勵

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進行物流業務重組,組建具有行業特色的第

三方物流企業。鼓勵有條件的大型糧食企業(集團)建立物流戰

略聯盟。鼓勵和支援糧食物流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多渠

道融資,壯大企業實力。

(五)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裝備

實現糧食物流裝備新突破。充分重視資訊化與糧食物流裝備

工業化的融合發展,全面推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核心技術的品

牌裝備的研究開發與推廣應用,開發節能高效糧食物流裝備,促

進裝備大型化、標準化、系列化、精細化發展;嚴把行業准入條

件,鼓勵跨行業大型裝備製造企業進入糧食行業,帶動糧食物流

裝備水準提升。鼓勵企業加大糧食物流裝備技術創新投入,提高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推進以企

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用深度合作,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大力實施“降本提效行動”,支援

和鼓勵企業在糧食物流節點選用占地少、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高

的快速中轉新倉型,採用標準化、高效低耗新裝備,提高糧食中

轉效率,減少糧食中轉和運輸損失。根據不同區域特點,推廣采

用綠色、先進適用的儲糧技術。加強公、鐵、水多式聯運物流銜

接技術及標準化內河散糧運輸船只的研發與應用。推廣集裝單

— 20 —

元化技術。

(六)完善糧食物流標準體系

推進“標準化建設行動”,完善糧食物流標準體系,加強糧

食物流標準基礎研究,優先制修訂糧食行業急需物流標準。引導

企業提高糧食物流標準化意識,逐步把支援和參與標準化工作作

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加大糧食物流標準宣貫力

度,全面開展解讀、培訓、試點示範和標準驗證工作;鼓勵物流

企業實現建設、運營、管理全過程標準化運作;加強對糧食物流

標準強制性條款的落實和監督。

(七)大力促進物流與資訊化融合

發揮資訊化對物流的支撐引領作用,促進糧食物流與資訊化

深度融合。推動糧食物流活動電子化、資訊化,實現糧食物流活

動各個層次、各個環節的資訊採集全覆蓋。推動不同企業間以及

企業與政府間公共物流資訊的互聯互通和共用,利用資訊化手

段,提高糧食物流資源配置效率及組織化程度。利用物聯網、大

資料、雲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物流企業,重塑業務和

管理流程,實現糧食物流各環節的無縫化銜接。

實施物流資訊平臺工程,建立全國和區域性糧食物流公共信

息平臺,形成物流資訊化服務體系,提升糧食物流資訊監管和共

享水準。支援大型糧食企業建設糧食物流資訊化服務平臺,與國

家糧食物流公共資訊平臺、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等有

效銜接;採集糧食物流相關資訊,建立糧食物流資料庫,實現與

— 21 —

上下游企業共用;應用地理資訊系統、傳感技術,即時監控物流

全過程,保證糧食數量真實和品質安全。

專欄 7 八大重點工程和物流園區示範工程(8+1 工程) 工程 主要任務

收儲 能力優 化 工程

以優化佈局、調整結構、提升功能為重點,重建、擴建和新 建糧食倉儲設施,應用先進適用的儲糧設備和技術,大幅提 升倉儲設施現代化水準。

產後 服務中 心 建設工程

強化產後服務,建設以烘乾整理功能為基礎的糧食產後服務 中心,南方以新建為主,北方以改造為主,重點向核心產區 及新型糧食經營主體傾斜。

火車 散糧運 輸 系統工程

重點在沿京哈線路、京滬線路、京廣線路上,以大型糧食企 業為主體,在發運點和接卸點改造或新建散糧火車發運和接 卸設施,形成相對固定的散糧火車運輸班列線路。 重點在沿隴海線路、京昆線路上,選擇主要功能為集中省外 來糧並向省內各地區中轉的節點,改造或新建散糧集裝單元 化接卸設施,實現公鐵無縫聯運,形成散糧集裝單元化火車 運輸線路。

港口 散糧運 輸 提升工程

在沿長江沿線、沿運河沿線、“引江濟淮”工程沿線、珠江 水系沿線等碼頭,改造或新建一批內河碼頭散糧接發點,提 升內河碼頭高效接發能力和公水或鐵水無縫銜接的能力。 在重點沿海港口完善提升集疏運設施,北方港口著力提升公 鐵集港效率,南方港口著力提升公水分撥能力。

平房 倉物流 功 能提升工程

對具備條件的平房倉進行橫向通風技術改造,配備快速進出 倉設備,提升現有設施的物流水平,提高物流效率。

物流 標準化 和 裝備工程

推進糧食物流標準基礎研究,編制急需標準。支援糧食物流 標準化產品和節能環保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應用。

物流 資訊平 台 工程

整合現有物流資訊服務平臺資源,建立全國糧食物流公共信 息平臺,促進各類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和資訊共用。鼓勵大 型糧食企業建設糧食物流資訊化服務平臺,為企業、消費者 與政府部門提供協力廠商服務。鼓勵有條件的糧食企業整合配 送資源,構建電子商務物流服務平臺和配送網路。

應急保障工程

改造建設一批區域性骨幹糧食應急配送中心,提高突發事件 發生時糧食的應急供給、調運、配送能力。依託骨幹企業形 成糧食應急加工能力。在大城市群、邊疆及偏遠地區建設一 批成品糧應急儲備設施。

物流 園區示 範 工程

建設一批倉儲物流、加工、貿易、質檢、資訊服務一體化發 展的糧食物流園區,發揮集聚產業、穩定物流、帶動示範的 作用。

— 22 —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與協調

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糧食局將進一步發揮全國現代物

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作用,加強與財政、鐵路、交通、質檢等部

門的溝通協調,明確責任、形成合力,切實解決糧食物流發展中

出現的重大問題。各級地方政府要全面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

制,加強統籌協調,指導發展改革部門和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結合

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抓好規劃相關工作任務的落實。

(二)加大資金投入與政策支援力度

對服務於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物流通道和物流線路上的散

糧中轉設施和糧食物流園區建設,可結合現有管道由中央預算內

投資給予適當支持。進一步落實支持糧食物流業發展的用地政

策,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的糧食物流設施建設專案,加

快用地審批進度,保障專案依法依規用地,支持企業整合存量土

地資源建設物流設施。通過爭取專項資金支持,鼓勵糧食物流技

術創新和示範,推動糧食物流裝備企業提升技術實力。鼓勵發展

散糧火車和集裝單元化運輸,支援散糧火車入關運行。加強散糧

火車的組織運營,提高散糧火車使用效率。

(三)拓寬投融資管道

積極探索政府資金引導社會資金資本參與糧食物流設施建

設的新機制,形成多元化、多管道、多層次的投融資體系。發揮

政策性銀行等金融機構對糧食物流業發展的支持作用,鼓勵政策

— 23 —

性銀行在業務範圍內對符合條件的糧食物流企業提供信貸支援,

積極引導商業銀行為糧食物流發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支援糧

食物流企業運用多種方式拓寬融資管道,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通

過發行債券和上市等方式進行融資。鼓勵社會資金以 PPP 等方式

投資糧食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社會資本通過成立糧食流通產

業創業投資基金,投資糧食物流裝備、資訊化等領域中小科技型

企業。

(四)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著力完善糧食物流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支持有關院校增設糧

食物流相關課程。以提高實踐能力為重點,探索形成院校與有關

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企業聯合培養糧食物流人才的新模

式。完善糧食物流業在職人員培訓機制,加強糧食物流業高層次

經營管理人才培養,積極開展職業培訓。建立健全糧食物流業人

才激勵和評價機制,加強糧食物流業人才引進,吸引國內外優秀

人才參與糧食物流經營和管理。

集裝單元化等糧食 物流技術開始應用,多點犁式帶式輸送機等節糧減損裝備逐步推

廣,公鐵水多式聯運銜接技術得到提升,有力支撐了糧食流通現

代化發展。

(二)突出問題

糧食物流業發展總體水準不高,基礎設施網路尚不完善,信

息化、標準化程度較低,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仍比較突出,

與我國糧食生產流通總量不相適應。 ——系統化運作的機制尚未形成。糧食物流運作條塊分割, 支持糧食物流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體系尚不完善,上下游產業之

間、地區之間的物流銜接不暢,供應鏈尚未形成,物流運營管理

模式落後,糧食物流系統化、一體化水準亟待提升。 ——通道發展不平衡。東北流出通道的水路外運能力局部過 剩;華東沿海、華南沿海流入通道糧食分撥能力不足,中轉設施

有待完善;西南、西北通道關鍵節點少,基礎設施薄弱。 ——散糧設施不完善。部分關鍵節點、糧食物流園區散糧接 發設施落後、接發能力不足,不能適應散裝化運輸作業需求;多

數內河糧食泊位專業化水準低、作業條件差;鐵路散糧入關尚處

— 4 —

於推廣階段,散糧火車主要在東北地區運行,影響跨省散運比例

的提高。 ——標準化程度低。糧食物流標準體系不完善,糧食物流各 環節的設施、設備、運輸工具標準不匹配、不銜接,物流資訊采

集內容不統一,交換標準尚未建立,制約了糧食物流效率提升,

影響了糧食物流系統化運作。 ——資訊化水準低。資訊化手段在糧食物流活動中尚未得到 廣泛應用,糧食物流資訊採集程度低,共用機制不健全,與公共

物流資訊銜接不暢通,糧食物流資源未能在資訊化基礎上實現高

效配置,資訊技術對糧食物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三)面臨環境 ——糧食安全新戰略的深入實施為糧食物流業發展帶來新 機遇。“十三五”時期,隨著“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 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的進一步深入實施, 糧食物流業將在進一步保障“北糧南運”等通道順暢,統籌利用國 內國際兩個糧食市場,建設糧食物流進出口通道,促進國內供求

平衡等方面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糧食市場化改革為糧食物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十三 五”時期,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 將全面展開,糧食行業面臨糧食價格形成機制、糧食流通和收儲

體制機制改革。糧食工作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逐步加 快玉米“去庫存”,切實增加有效供給,加快構建與改革相適應的

— 5 —

糧食宏觀調控體系,為糧食物流業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糧食產業發展對糧食物流業發展提出新要求。 “十三五” 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生

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對綠色優質糧油的需求日

漸旺盛,將進一步促進糧油食品加工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產業

佈局優化和產業集群發展。傳統的糧食物流運作模式已不能適應

新形勢需要,迫切需要建立完善、便捷、高效、安全、綠色的糧

食物流體系。 ——資訊化發展為糧食物流業發展增添新動力。“十三五” 時期,資訊化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度融合,物

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移動互聯等資訊技術應用更加廣泛。糧

食行業將推動資訊技術在糧食收購、倉儲、物流、加工、貿易等

領域的廣泛應用,以資訊化引領糧食從生產到流通的現代化,促

進糧食物流業突破傳統理念,改造傳統物流模式,整合資源,發

展糧食現代物流。 ——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改善為糧食物流業發展創造新環境。 “五縱五橫”綜合運輸通道相繼連通,快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加 密拓展,鐵路的區際快捷大能力通道和面向“一帶一路”國際通道 逐步形成;港口整體格局日益合理,江海直達和多式聯運進一步

推進,區域港口一體化發展成為趨勢。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為糧

食物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必將促進糧食物流新格局的形

成。

— 6 —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

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 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 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 糧食物流系統化、一體化運作為方向,以提升物流節點和園區設

施現代化水準為手段,以先進技術應用為支撐,以完善糧食物流

通道為重點,進一步健全支持糧食物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快

提升糧食物流業發展水準,著力提高糧食物流效率,降低糧食物

流成本,深化產銷銜接,促進糧食產業轉型升級,更好地保障國

家糧食安全。

(二)基本原則 ——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在糧食資源配置中 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遵循市場需求,強化企業的

主體地位,政府做好規劃設計,在政策、標準等方面給予引導扶

持,共同促進糧食物流快速發展。 ——統一規劃,突出重點。統籌生產與消費、近期與長遠、 中央與地方、產區與銷區、國內與國際等關係,與國家“十三五”

規劃綱要等規劃、政策相銜接。突出重點線路,建設重要節點,

提高糧食物流資訊化與標準化水準,切實提升糧食物流效率。 ——深化改革,完善體制。深化糧食流通領域相關改革,形

— 7 —

成部門、地區、企業共同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合力,建立有利於資

源整合、優化配置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充分發揮大型糧食企

業在糧食物流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科技支撐,創新驅動。推進糧食物流科技創新突破,進 一步推進產學研用相結合,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廣泛採用物流

新理論、新技術,注重用綠色、生態技術改造糧食物流業,大力

提高糧食物流的科技含量。 ——多元籌資,加大投入。針對糧食物流設施建設基礎性、 戰略性和公益性的特點,充分調動地方、企業和社會力量等各方

面的投入積極性,根據需要由中央投資給予適當引導,多管道籌

集建設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發展目標

著力打造產銷區有機銜接、產業鏈深度融合、政策銜接配套、

節點合理佈局、物流相對集中、經濟高效運行的糧食現代物流體

系,實現糧食物流系統化、專業化、標準化、資訊化協調發展。 ——系統化水準顯著增強。設施網路化、運作一體化水準大 幅提升,糧食物流高效率、低損耗、低成本運行,形成一批具有

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綜合糧食物流企業(園區)和糧食物流服務品

牌,糧食物流集聚發展的效益進一步顯現,對糧食產業經濟發展

的支撐進一步加強。 ——專業化水準明顯提升。快速中轉倉型、基於橫向通風的 平房倉配套快速進出倉技術、集裝單元化新技術、專用運輸工具

— 8 —

和先進散糧接發設施等物流新裝備、新技術、新工藝廣泛應用。 ——標準化水準逐步提高。糧食物流設施及裝備標準銜接匹 配程度明顯提高,鐵水聯運、公鐵聯運在標準匹配的基礎上更加

順暢。糧食物流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資訊技術標準化與相容水

平逐漸提高,糧食物流標準體系基本建立,標準化水準大幅提升。 ——資訊化水準跨越發展。完善基層企業的糧食物流資訊管 理系統,建設若干示範性企業物流資訊管理系統,推動全國和區

域性糧食物流公共資訊平臺建設,逐步實現公路、鐵路、水路和

航空運輸的資訊共用,促進糧食物流和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提高

糧食物流運營水準和組織化程度。 “十三五”時期,圍繞“一個體系、一套標準、一個平臺”的建 設目標,重點實施“點對點散糧物流行動”、 “降本增效行動”、 “標 准化建設行動”三大行動,促進糧食收購、倉儲、運輸、加工、 銷售一體化融合發展。

專欄 1 “十三五”時期糧食物流業發展主要預期性指標 序號 指標內容 2020 年

1 物流節點數量

一級節點 50 個 二級節點 110 個 2 原糧跨省散運比例 50% 3 跨省糧食物流量 2 億噸 4 倉儲設施完好率 95% 5 現代糧倉科技應用示範庫數量 30 個 6 國有糧食物流企業資訊化升級改造覆蓋率 80%

— 9 —

專欄 2 “三個一”總目標和“三大行動” “三個一”總目標指“一個體系、一套標準、一個平臺”。 “一個體系”,促進“收儲運加銷”融合發展,打造產業鏈發展模式,形成一體化 融合發展的糧食物流體系。在產業鏈的上游,發展糧食產後從田間到倉庫的清理、 乾燥、運輸、入庫一體化連續作業的物流服務系統。在產業鏈中游,針對階段性 結構性收儲矛盾,優化倉儲設施佈局,推廣綠色儲糧新技術;圍繞“一帶一路”建 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新格局,依託現有糧食物流通道 及港口、公路、鐵路交通骨幹網路及樞紐,完善主要糧食物流節點及提升設施功 能,全力打造跨區域“兩橫、六縱”糧食物流重點線路;發展資訊化引領的新型物 流組織模式,充分整合物流資源,發展多元化的運輸方式,滿足市場多層次需求, 實現八大跨省通道的系統化協調發展。在產業鏈下游,促進與銷售一體化發展, 提高配送的規模化和協同化水準,加快“互聯網+物流”發展,建立快速便捷的城鄉 物流配送體系。 “一套標準”,重點推進糧食物流標準體系建設,建設和完善基礎標準、通用 標準和專用標準。重點建設糧食物流組織模式標準、糧食物流資訊採集及交換標 准、散糧接收發放設施配備標準、糧食集裝箱裝卸設施配備標準、糧食多式聯運 設備配備標準、糧食物流資訊系統設計總體規範、糧食散裝化運輸服務標準及糧 食集裝化運輸服務標準等急需編制的標準,並支持糧食物流裝備企業研發標準化 產品,為糧食物流的良性規範發展奠定基礎。 “一個平臺”,建立全國和區域糧食物流公共資訊平臺,形成物流資訊化服務 體系,提升糧食物流資訊監管和共用水準,促進以市場為導向的資源整合和產銷 銜接,推進糧食物流供應鏈等高效的物流運營管理模式的發展。 “三大行動”指“點對點散糧物流行動”、“降本增效行動”、“標準化建設行動”。 “點對點散糧物流行動”,重點在沿京哈線路、京滬線路、京廣線路等糧食產 銷需求較大的地區,以大型糧食企業為主體,在發運點和接卸點改造或新建散糧 火車發運和接卸設施,形成相對固定的散糧火車運輸班列線路。重點在沿隴海線 路、京昆線路上,選擇主要功能為集中省外來糧並向省內各地區中轉的節點,改 造或新建散糧集裝單元化接卸設施,實現公鐵無縫聯運,形成散糧集裝單元化火 車運輸線路。 “降本增效行動”,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支援和鼓勵企業在糧食物流節點選用 占地少、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高的快速中轉新倉型,採用標準化、高效低耗新裝 備,提高糧食中轉效率,減少糧食中轉和運輸損失。 “標準化建設行動”,完善糧食物流標準體系框架及標準體系表,指導糧食物 流標準更新、修訂和制定,優先制修訂糧食行業急需物流標準。以市場需求為導 向,加強糧食物流標準基礎研究,促進糧食物流模數、糧食物流資訊、現代化糧 食物流裝備標準制定與技術研發的銜接互動。

三、主要任務 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

— 10 —

大戰略,大力推進東北、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華東沿海、華南

沿海、京津、西南和西北八大糧食物流通道建設,突出大節點, 強化主線路,重點完善和發展“兩橫、六縱”八條糧食物流重點線 路,重點佈局50個左右一級節點,110個左右二級節點,推動火 車散糧運輸系統工程、港口散糧運輸提升工程建設,形成節點層

次清晰、線路結構優化、通道發展平衡的糧食現代物流格局。

(一)完善現有八大通道建設

充分整合利用八大通道現有資源,優化物流節點佈局,推動

糧食物流向主要線路和節點聚集,促進糧食物流規模化運營,實

現公鐵水多式聯運和多種裝卸方式的無縫銜接,提升接發效率,

深化產區與銷區的對接。

東北通道重點以東北港口群、戰略裝車點為支撐,依託重

點線路和優勢產區(含加工集聚區),完善散糧集併發運設施

和集裝單元化裝卸設施,著力提升鐵路散糧(含集裝單元化)

入關外運能力。對接華南、華東、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發展

鐵水聯運、公水聯運和鐵路直達運輸;對接西南、西北地方,

主要推進鐵路集裝單元化運輸。

黃淮海通道重點發展散糧火車、鐵路集裝單元化運輸,完

善鐵路接卸設施,彌補糧食鐵路運輸短板,進一步推進汽車散

糧運輸和麵粉散裝運輸,適度發展內河散糧運輸,加強大型糧

食加工企業物流設施建設,形成多元化運輸格局。提升承東啟

西、連南貫北能力。對接京津地區,發展汽車散糧(含集裝單

— 11 —

元化)運輸;對接西南、西北地方,發展鐵路集裝單元化運輸;

對接華東、華南地區,發展散糧火車、鐵路集裝單元化運輸和

內河散糧運輸。

長江中下游通道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重點優化沿長

江、沿運河節點佈局,強化糧食集並能力、江海聯運發運能力

和海運來糧中轉至長江流域的分撥對接能力,逐步推進內河散

糧運輸船只的標準化,提升水運接發設施的專業化、標準化、

集約化水準,促進水水、公水、鐵水聯運無縫銜接。

西南、西北通道重點沿主要鐵路幹線打造省會城市和區域

中心城市糧食物流節點,大力提升糧食接卸及分撥能力。優先發

展公路、鐵路集裝單元化運輸,適應多品種、小批量以及多種質

量等級運輸的要求;推動散糧火車的運行。

京津通道重點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契機,以大型糧食企業集

團及產業集群為基礎,以津冀港口群及京滬、京廣、京哈鐵路為

依託,以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及結構佈局優化為核心,發展公路、

鐵路集裝單元化運輸等多元運輸系統,打造區域糧食物流聯盟,

強化城市配送功能,合理佈局城市近郊糧食批發市場,提升糧食

應急保障能力。

華東沿海通道重點提升糧食海運接卸效率及對接能力,建設

戰略卸車點,提高散糧火車接卸效率;進一步完善港口接卸疏運

系統,提升臨港加工集聚區糧食快速疏運能力;推進供應鏈新型

物流組織模式。

— 12 —

華南沿海通道重點提升糧食海運接卸效率及對接能力,建設

戰略卸車點,提高散糧火車接卸效率;發展水水、公水聯運,完

善珠江、西江等內河散糧疏運系統;推進供應鏈新型物流組織模

式。

(二)打造“兩橫、六縱”重點線路 “兩橫、六縱”八條重點線路的流量約占全國跨省流量的 65%。在重點線路上,著力推進“點對點散糧物流行動”,建成 一批重點專案和部分中轉倉容,發揮集聚產業、穩定物流、帶

動示範的作用。

沿海線路:主要連接東北、黃淮海、華東沿海、華南沿海

四大通道;主要糧食品種為玉米、稻穀(大米);發展重點:

依託大型沿海港口建設中轉設施,發展散糧鐵水聯運對接;重

點發展節點:盤錦、滄州、日照、連雲港、鹽城、南通、舟山、

莆田、廈門、東莞、防城港等。

沿長江線路:主要連接華東沿海、長江中下游、西南三大

通道;主要糧食品種為稻穀(大米)、玉米和大豆;發展重點:

建設水水中轉設施,發展散糧江海聯運;重點發展節點:蘇州、

南通、南京、無錫、泰州、鎮江、蕪湖、武漢、岳陽、重慶、

瀘州等。

沿運河線路:主要連接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華東沿海三

大通道;主要糧食品種為稻穀、玉米、小麥;發展重點:依託

沿運河碼頭,提升水運物流設施的現代化水準,發展散糧(集

— 13 —

裝箱)船舶運輸;重點發展節點:濟甯、徐州、淮安、宿遷、

鎮江、蘇州、嘉興、阜陽等。

沿京哈線路:主要連接東北、京津兩大通道;主要糧食品

種為稻穀(大米)、玉米;發展重點:建設集裝箱散糧發運接

卸設施,發展公鐵集裝箱散糧聯運和公路集裝箱散糧運輸;重

點發展節點:佳木斯、齊齊哈爾、綏化、哈爾濱、白城、吉林、

長春、通遼、四平、鐵嶺、撫順、瀋陽、阜新、鞍山、北京、

天津等。

沿京滬線路:主要連接東北、京津、黃淮海、長江中下游、

華東沿海五大通道;主要糧食品種為稻穀(大米)、玉米、小 麥;發展重點:依託糧食流量較大的企業,建設“點對點”散糧 火車發運接卸設施,逐步推廣散糧火車運輸;重點發展節點:

濱州、濟南、徐州、蚌埠、南京、上海等。

沿京廣線路:主要連接東北、京津、黃淮海、長江中下游、

華南沿海五大通道;主要糧食品種為稻穀(大米)、玉米、小 麥(麵粉);發展重點:依託糧食流量較大的企業,建設“點 對點”散糧火車發運接卸設施,逐步推廣散糧火車運輸,發展 汽車散糧運輸和汽車麵粉散裝運輸;重點發展節點:鄭州、漯

河、荊門、長沙、衡陽、郴州等。

沿隴海線路:主要連接黃淮海、西北兩大通道;主要糧食

品種為大米、小麥(麵粉);發展重點:依託中轉量集中的節

點,建設集裝箱散糧發運接卸設施,發展公鐵集裝箱散糧聯運;

— 14 —

重點發展節點:連雲港、徐州、商丘、焦作、咸陽、天水、蘭

州、西寧、格爾木、烏魯木齊、昌吉、伊寧等。

沿京昆線路:主要連接東北、黃淮海、西北、西南、華南

沿海五大通道;主要糧食品種為大米、小麥(麵粉)、玉米;發

展重點:依託中轉量集中的節點,建設集裝箱散糧發運接卸設施,

發展公鐵集裝箱散糧聯運;重點發展節點:襄陽、重慶、廣安、

廣元、德陽、成都、資陽、昆明、曲靖、貴陽、六盤水、南寧等。

專欄 3 “兩橫、六縱”重點線路 線路名稱 連接通道 主要品種 節點名稱

“兩橫”

沿長江線路

華東沿海、長 江中下游、西 南三大通道

稻穀(大 米)、玉 米和大豆

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通、 泰州、鎮江、揚州、南京、馬鞍山、 銅陵、蕪湖、安慶、南昌、九江、 黃石、鄂州、黃岡、武漢、咸寧、 岳陽、荊州、宜昌、重慶、瀘州、 宜賓、昭通等

沿隴海線路

黃淮海、西北 兩大通道

大米、小 麥(麵粉)

連雲港、徐州、商丘、開封、鄭 州、焦作、長治、洛陽、渭南、 西安、咸陽、寶雞、天水、固原、 吳忠、銀川、呼和浩特、巴彥淖 爾、蘭州、武威、西寧、德令哈、 格爾木、烏魯木齊、昌吉、伊寧、 拉薩、日喀則等

“六縱” 沿運河線路

黃淮海、長江 中下游、華東 沿海三大通 道

稻穀、玉 米、小麥

菏澤、濟甯、棗莊、徐州、宿遷、 淮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 蘇州、嘉興、杭州、金華、衢州以 及“引江濟淮”路線上的亳州、淮 北、宿州、阜陽、淮南、合肥等

— 15 —

線路名稱 連接通道 主要品種 節點名稱

沿海線路

東北、黃淮 海、華東沿 海、華南沿海 四大通道

玉米、稻 穀(大米)

營口(盤錦)、錦州、丹東、大 連、秦皇島、唐山、天津、滄州、 煙臺、青島、日照、連雲港、鹽 城、南通、上海、寧波—舟山、 嘉興、台州、溫州、福州、莆田、 泉州、廈門(漳州)、汕頭、深 圳、東莞、廣州、珠海、湛江、海 口、北海、欽州、防城港等

沿京哈線路

東北、京津兩 大通道

稻穀(大 米)、玉 米

滿洲里、佳木斯、齊齊哈爾、綏 化、哈爾濱、白城、吉林、長春、 通遼、四平、鐵嶺、撫順、瀋陽、 阜新、鞍山、天津、北京等

沿京滬線路

東北、京津、 黃淮海、長江 中下游、華東 沿海五大通 道

稻穀(大 米)、玉 米、小麥

佳木斯、雙鴨山、齊齊哈爾、綏 化、哈爾濱、白城、吉林、長春、 通遼、四平、鐵嶺、撫順、瀋陽、 阜新、鞍山、北京、天津、德州、 聊城、濱州、濰坊、臨沂、菏澤、 濟南、徐州、蚌埠、宿州、滁洲、 南京、上海、衢州、杭州、福州等

沿京廣線路

東北、京津、 黃淮海、長江 中下游、華南 沿海五大通 道

稻穀(大 米)、玉 米、小麥 (麵粉)

佳木斯、齊齊哈爾、綏化、哈爾 濱、白城、吉林、長春、通遼、四 平、鐵嶺、撫順、瀋陽、阜新、鞍 山、北京、石家莊、邢臺、安陽、 新鄉,鄭州、漯河、周口、駐馬店、 南陽、信陽、隨州、荊門、武漢、 常德、益陽、長沙、南昌、贛州(含 京九線)、衡陽(永州)、郴州、 廣州、佛山、肇慶、東莞等

沿京昆線路

東北、黃淮 海、西北、西 南、華南沿海 五大通道

大米、小 麥(面 粉)、玉 米

佳木斯、齊齊哈爾、綏化、哈爾 濱、白城、吉林、長春、通遼、四 平、鐵嶺、撫順、瀋陽、阜新、鞍 山、北京、石家莊、大同、太原、 運城、鄭州、商洛、襄陽、重慶、 廣安、漢中、安康、廣元、德陽、 成都、資陽、眉山、樂山、攀枝花、 達州、南充、拉薩、昆明、曲靖、 六盤水、貴陽、遵義、南寧、柳 州、貴港等 注:加粗節點為一級節點,不加粗節點為二級節點。

— 16 —

專欄 4 點對點火車散糧線路建設條件 散糧火車:線路糧食年運量宜 30 萬噸以上,發運或接卸點有條件建設火車 散糧接發設施。鐵路專用線宜滿足整列到發、半列裝卸作業的要求。優先依託糧 食鐵路樞紐節點或糧食物流園區。 火車散糧集裝箱:位於中轉量集中的節點,線路糧食年運量宜 4000TEU 以 上,發運或接卸點有條件建設火車散糧集裝箱接發設施。優先依託糧食鐵路樞紐 節點或糧食物流園區。

專欄 5 節點項目選擇標準 糧食物流一級節點專案應佈局在八條重點線路上,依託綜合交通樞紐,銜接 兩種及以上交通運輸方式,能夠承擔區域間主要糧食中轉、集散。 鐵路節點項目:糧食年中轉量 50 萬噸以上(西南、西北通道可按照物流集 中、規模適度的原則降低標準),筒倉等用於快速中轉的倉容不宜小於 5 萬噸, 與產業園區結合的,園區年加工總量不宜低於 30 萬噸。 沿長江(中下游)港口節點項目:糧食年中轉量 100 萬噸以上,筒倉等用於 快速中轉的倉容不宜小於 5 萬噸,與產業園區結合的,園區年加工總量不宜低於 30 萬噸。 沿海港口節點項目:糧食年中轉量 200 萬噸以上,筒倉等用於快速中轉的倉 容 10 萬噸以上,與產業園區結合的,園區年加工總量不宜低於 100 萬噸。 流出通道的二級節點專案應位於八條重點線路上的產糧大市(縣),糧食年 中轉量 30 萬噸以上,銜接兩種及以上交通運輸方式,宜與當地儲備倉容 10 萬噸 以上的糧食企業結合。 流入通道的二級節點專案應位於八條重點線路上的消費大市(縣),糧食年 中轉量 30 萬噸以上,宜與當地儲備倉容 5 萬噸以上的糧食企業,或配送、批發 等重要場所結合。

(三)佈局糧食物流進出口通道 充分統籌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依託“一帶一路”建設戰略, 推動糧食跨境物流的銜接與合作,逐步構建與八大糧食物流通道

對接的糧食物流進出口通道。完善樞紐港口、鐵路、公路等各類

口岸糧食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形成一批重要的進出口糧食物

流節點。

東北方向,發展二連浩特、海拉爾、黑河、建三江、虎林、

雞西、牡丹江等東北亞沿邊節點,形成面向俄羅斯、蒙古,連接

— 17 —

東北亞及歐洲的糧食進出口通道。

沿海方向,發展環渤海、東南沿海等港口節點,提升沿海港

口糧食集疏運能力,完善連接內陸的海上糧食進出口通道。

西北方向,發展塔城、吉木乃、阿勒泰、伊寧、喀什等節點,

重點打造面向中亞、西亞的糧食進出口通道。

西南方向,發展保山、芒市、南寧等節點,重點打造面向南

亞、東南亞的糧食進出口通道。

(四)提升區域糧食物流水平

優化糧食倉儲設施佈局。統籌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實現

糧食倉儲物流一體化融合發展。以優化佈局、調整結構、提升功

能為重點,結合糧食生產、流通形勢和城鎮規劃,以及現有收儲

庫點分佈,合理改建、擴建和新建糧食倉儲設施,將糧食收儲能

力保持在合理水準,實施收儲能力優化工程和產後服務中心建設

工程。產區重點完善收儲網點、調整倉型結構、提高設施水準;

產銷平衡區重點提升收儲網點的收購、儲備、保供綜合能力;銷

區重點加強儲備庫建設、提升應急保供能力。注重區域及單點倉

儲的經濟規模,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發展基於橫向通風的平房

倉配套快速進出倉技術,提高現有倉儲設施的物流對接效率,實

施平房倉物流功能提升工程和物流園區示範工程。加強糧食產後

服務體系建設,鼓勵糧食企業等多元主體建設產後服務中心,為 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及農戶提供“代清理、代烘乾、代儲存、 代加工、代銷售”等服務。

— 18 —

專欄 6 倉儲設施分類 綜合庫:具備儲備功能,並能進行上下游延伸,可拓展其他業務,包括產後服務、 加工、物流、貿易等,倉容應 5 萬噸及以上,原則上每縣至少一個,主要承擔本縣的 糧食儲備和物流功能,起到龍頭帶動作用。 收儲庫:兼具收納和儲備功能,倉容應 2.5 萬噸及以上。 收納庫:以收納功能為主,銷區倉容應 1.5 萬噸及以上、產區倉容應 2.5 萬噸及以 上。位置重要且條件受限的特殊區域,可適當降低倉容規模。

發展區域糧食快速物流。完善收儲企業、加工企業、物流企

業的散糧接發設施,支援標準化散糧(麵粉)運輸工具示範,引導

和形成散糧運輸的社會化服務,全面提升區域內糧食散裝化對接

水準,實施物流標準化和裝備工程、應急保障工程;重點解決西

南、西北區域內的散糧汽車運輸短板,全面推廣散糧運輸。突出

節點的物流集散優勢,提供滿足多元化、多層次需求的經濟、高

效、便捷物流服務。以物流為紐帶,促進倉儲企業與應急加工、

配送、放心糧油企業開展合作,發展“原糧儲存、成品糧輪出”

的業務模式,逐步實現糧食“常儲常新”,降低區域糧食物流成

本。

服務糧食市場供應體系。完善批發市場的物流功能,推廣應

用“互聯網+”技術,全面提升糧食市場訊息化水準,大力發展

糧食電子商務,推動糧食流通方式創新發展。健全成品糧油配送

中心,構建城鄉糧食應急供應網路,形成覆蓋城鄉的物流配送體

系。

提升糧食加工物流水平。支持大型加工企業完善散糧接收系

統和麵粉散運發放系統,提升散糧設施對接能力;應用現代化物

流模式,發展多元化運輸,完善產品配送系統;鼓勵加工企業積

— 19 —

極參與社會化、專業化分工,將物流業務外包給協力廠商物流企業。

培育協力廠商糧食物流企業。支持大型糧食企業加大資源整合

和兼併重組力度,聯合鐵路、航運等企業優化糧食物流鏈。鼓勵

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進行物流業務重組,組建具有行業特色的第

三方物流企業。鼓勵有條件的大型糧食企業(集團)建立物流戰

略聯盟。鼓勵和支援糧食物流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多渠

道融資,壯大企業實力。

(五)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裝備

實現糧食物流裝備新突破。充分重視資訊化與糧食物流裝備

工業化的融合發展,全面推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核心技術的品

牌裝備的研究開發與推廣應用,開發節能高效糧食物流裝備,促

進裝備大型化、標準化、系列化、精細化發展;嚴把行業准入條

件,鼓勵跨行業大型裝備製造企業進入糧食行業,帶動糧食物流

裝備水準提升。鼓勵企業加大糧食物流裝備技術創新投入,提高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推進以企

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用深度合作,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大力實施“降本提效行動”,支援

和鼓勵企業在糧食物流節點選用占地少、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高

的快速中轉新倉型,採用標準化、高效低耗新裝備,提高糧食中

轉效率,減少糧食中轉和運輸損失。根據不同區域特點,推廣采

用綠色、先進適用的儲糧技術。加強公、鐵、水多式聯運物流銜

接技術及標準化內河散糧運輸船只的研發與應用。推廣集裝單

— 20 —

元化技術。

(六)完善糧食物流標準體系

推進“標準化建設行動”,完善糧食物流標準體系,加強糧

食物流標準基礎研究,優先制修訂糧食行業急需物流標準。引導

企業提高糧食物流標準化意識,逐步把支援和參與標準化工作作

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加大糧食物流標準宣貫力

度,全面開展解讀、培訓、試點示範和標準驗證工作;鼓勵物流

企業實現建設、運營、管理全過程標準化運作;加強對糧食物流

標準強制性條款的落實和監督。

(七)大力促進物流與資訊化融合

發揮資訊化對物流的支撐引領作用,促進糧食物流與資訊化

深度融合。推動糧食物流活動電子化、資訊化,實現糧食物流活

動各個層次、各個環節的資訊採集全覆蓋。推動不同企業間以及

企業與政府間公共物流資訊的互聯互通和共用,利用資訊化手

段,提高糧食物流資源配置效率及組織化程度。利用物聯網、大

資料、雲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物流企業,重塑業務和

管理流程,實現糧食物流各環節的無縫化銜接。

實施物流資訊平臺工程,建立全國和區域性糧食物流公共信

息平臺,形成物流資訊化服務體系,提升糧食物流資訊監管和共

享水準。支援大型糧食企業建設糧食物流資訊化服務平臺,與國

家糧食物流公共資訊平臺、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等有

效銜接;採集糧食物流相關資訊,建立糧食物流資料庫,實現與

— 21 —

上下游企業共用;應用地理資訊系統、傳感技術,即時監控物流

全過程,保證糧食數量真實和品質安全。

專欄 7 八大重點工程和物流園區示範工程(8+1 工程) 工程 主要任務

收儲 能力優 化 工程

以優化佈局、調整結構、提升功能為重點,重建、擴建和新 建糧食倉儲設施,應用先進適用的儲糧設備和技術,大幅提 升倉儲設施現代化水準。

產後 服務中 心 建設工程

強化產後服務,建設以烘乾整理功能為基礎的糧食產後服務 中心,南方以新建為主,北方以改造為主,重點向核心產區 及新型糧食經營主體傾斜。

火車 散糧運 輸 系統工程

重點在沿京哈線路、京滬線路、京廣線路上,以大型糧食企 業為主體,在發運點和接卸點改造或新建散糧火車發運和接 卸設施,形成相對固定的散糧火車運輸班列線路。 重點在沿隴海線路、京昆線路上,選擇主要功能為集中省外 來糧並向省內各地區中轉的節點,改造或新建散糧集裝單元 化接卸設施,實現公鐵無縫聯運,形成散糧集裝單元化火車 運輸線路。

港口 散糧運 輸 提升工程

在沿長江沿線、沿運河沿線、“引江濟淮”工程沿線、珠江 水系沿線等碼頭,改造或新建一批內河碼頭散糧接發點,提 升內河碼頭高效接發能力和公水或鐵水無縫銜接的能力。 在重點沿海港口完善提升集疏運設施,北方港口著力提升公 鐵集港效率,南方港口著力提升公水分撥能力。

平房 倉物流 功 能提升工程

對具備條件的平房倉進行橫向通風技術改造,配備快速進出 倉設備,提升現有設施的物流水平,提高物流效率。

物流 標準化 和 裝備工程

推進糧食物流標準基礎研究,編制急需標準。支援糧食物流 標準化產品和節能環保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應用。

物流 資訊平 台 工程

整合現有物流資訊服務平臺資源,建立全國糧食物流公共信 息平臺,促進各類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和資訊共用。鼓勵大 型糧食企業建設糧食物流資訊化服務平臺,為企業、消費者 與政府部門提供協力廠商服務。鼓勵有條件的糧食企業整合配 送資源,構建電子商務物流服務平臺和配送網路。

應急保障工程

改造建設一批區域性骨幹糧食應急配送中心,提高突發事件 發生時糧食的應急供給、調運、配送能力。依託骨幹企業形 成糧食應急加工能力。在大城市群、邊疆及偏遠地區建設一 批成品糧應急儲備設施。

物流 園區示 範 工程

建設一批倉儲物流、加工、貿易、質檢、資訊服務一體化發 展的糧食物流園區,發揮集聚產業、穩定物流、帶動示範的 作用。

— 22 —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與協調

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糧食局將進一步發揮全國現代物

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作用,加強與財政、鐵路、交通、質檢等部

門的溝通協調,明確責任、形成合力,切實解決糧食物流發展中

出現的重大問題。各級地方政府要全面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

制,加強統籌協調,指導發展改革部門和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結合

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抓好規劃相關工作任務的落實。

(二)加大資金投入與政策支援力度

對服務於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物流通道和物流線路上的散

糧中轉設施和糧食物流園區建設,可結合現有管道由中央預算內

投資給予適當支持。進一步落實支持糧食物流業發展的用地政

策,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的糧食物流設施建設專案,加

快用地審批進度,保障專案依法依規用地,支持企業整合存量土

地資源建設物流設施。通過爭取專項資金支持,鼓勵糧食物流技

術創新和示範,推動糧食物流裝備企業提升技術實力。鼓勵發展

散糧火車和集裝單元化運輸,支援散糧火車入關運行。加強散糧

火車的組織運營,提高散糧火車使用效率。

(三)拓寬投融資管道

積極探索政府資金引導社會資金資本參與糧食物流設施建

設的新機制,形成多元化、多管道、多層次的投融資體系。發揮

政策性銀行等金融機構對糧食物流業發展的支持作用,鼓勵政策

— 23 —

性銀行在業務範圍內對符合條件的糧食物流企業提供信貸支援,

積極引導商業銀行為糧食物流發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支援糧

食物流企業運用多種方式拓寬融資管道,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通

過發行債券和上市等方式進行融資。鼓勵社會資金以 PPP 等方式

投資糧食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社會資本通過成立糧食流通產

業創業投資基金,投資糧食物流裝備、資訊化等領域中小科技型

企業。

(四)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著力完善糧食物流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支持有關院校增設糧

食物流相關課程。以提高實踐能力為重點,探索形成院校與有關

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企業聯合培養糧食物流人才的新模

式。完善糧食物流業在職人員培訓機制,加強糧食物流業高層次

經營管理人才培養,積極開展職業培訓。建立健全糧食物流業人

才激勵和評價機制,加強糧食物流業人才引進,吸引國內外優秀

人才參與糧食物流經營和管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