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德國汽車行業的疑慮,柴油機尾氣處理液是個啥?

德國5大汽車製造商奧迪, 保時捷, 大眾, 寶馬和賓士戴姆勒, 在過去20多年間, 雖然相互競爭。 但是根據《Der Spiegel》週刊的報導, 5大公司幾乎在所有技術領域的開發和外包零部件的選擇都是一樣的。 因為未來汽車逃不出新能源, 自動駕駛, 這幾個方向。

在歐洲, 柴油汽車佔據了市場大部分市場份額。 而柴油發動機的排放問題是一直困擾各家廠商的。 柴油汽車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質的排放。 氮氧化物, 可以通過處理裝置進行淨化。 目前來說, 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CR)是最有效的。 將尾氣中的氮氧化物和尾氣處理液進行混合, 然後可以轉換成無害的水和氮。

尾氣處理液就像汽油一樣, 需要分別被注入並存儲。 在德國, 名稱不是叫尾氣處理液, 而是被稱為“尿素水溶液”。 它由67.5%的蒸餾水和32.5%的尿素構成, 所以尾氣處理液本身可以產生天然氣, 沒有毒性。

加上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CR)不僅還原率高, 而且不對燃油經濟性產生影響, 所以到現在為止是比較好的處理柴油汽車排放的方案。

處理液箱子小的話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上面已經提到, 氮氧化物無害的還原與尾氣處理液噴射量的多少是成比例的。

但是噴射太多的話, 氨的排放等會帶來反面效果。 在限制範圍內, 尾氣處理液分射越多的話, 就能抓出越多的氮氧化物。

卡車上懸掛的尿素水溶液槽的模樣

可如果尾氣處理液箱子小, 分射量多的話, 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尾氣處理液數量消耗快, 需要經常加注。 通常卡車填滿一次尾氣處理液的話, 可以奔跑2萬公里左右, 但是是使用卡車的情況。 而一般轎車就相差太遠了。 但根據每個人的駕駛習慣, 也會有偏差。 為了滿足平均80毫克/公里排放水準, 需要平均5%左右的尾氣處理液水溶液。

填滿一次尾氣處理液的話, 能跑多遠?

《Der Spiegel》週刊列舉了一個例子。 以平均7L/100公里的油耗計算, 以每升行駛大約14.3公里的汽車為基準的時候, 懸掛8升尾氣處理液水溶液箱, 大約2300公里尾氣處理液數量就見底了。

德國市場的老款大眾汽車的情況, 尾氣處理液箱的大小是13升。 並且尾氣處理液充滿的時候能跑6400~10500公里。 另外, 新款大眾途觀的情況, 尾氣處理液箱的容量是12升。 在充滿的狀態下, 一次性注入能跑4800~6400公里。

在3個方面可以獲得利益的汽車廠商

根據《Der Spiegel》的計算, 新款大眾汽車尾氣處理液的行駛距離基本上是老款車型的一般。 這就意味著, 與換機油相比, 要更經常的填滿尾氣處理液, 所以不僅極其繁瑣而且費用方面也會有很大的負擔。

尾氣處理液箱變小, 生產商獲得的利益也是不能計算的,有關媒體表明,通過小的尾氣處理液箱每台汽車大約能節約80歐元。這程度的話,從連幾十元也斤斤計較的生產商的立場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筆大錢。

從另外一點來看,因為使用了容量小的箱子,提供了一個更大的空間,利用這個空間可以配備先進的音響系統。所以使用小處理液箱,立馬就能獲得三個利益,所以尾氣處理液箱大小的問題絕不是能輕易能忽視的部分。

巧妙的利用法律的漏洞

為了減少尾氣處理液的消耗,同時滿足法律規定的排放標準。汽車廠商推出了熱窗(thermal window)技術。

汽車廠商以發動機保護的名義,對法律規定進行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也就是說,進入發動機的空氣溫度是一定溫度以下或者以上的時候,後處理裝置持續運轉的話,發動機可能會發生問題。因此,各製造商為了保護發動機,設定了後處理裝置不運轉的最低溫度以及最高溫度。並且在這範圍內,只有在進氣溫度進入的時候,才能使尾氣處理裝置進行運轉。這可以說是熱窗的解決方案。這樣的方法減少了尾氣處理液的消耗。

因為在現有實驗室裡,汽車是在23度左右的溫度下,對尾氣進行測定的。這正是尾氣處理裝置運行的範圍內的溫度,所以氮氧化物排放量當然能符合標準數值。但是實際行駛的時候,進行測定的話,就可能與實驗室結果相差很大了。

2011年,數十萬台現代和起亞汽車空調運轉的時候,出現了尾氣處理裝置暫停的問題。就是鑽了法律的空子。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自從大眾汽車排放門事件爆發之後,柴油汽車的排放問題再一次被重視。之前廠商只在乎眼前利益的做法,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由於柴油發動機的醜聞, 柴油車市場將進一步萎縮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而且最重要的是百年積累的德國生產商的信賴也將日益下降。希望廠商能以排放門作為反面教材,製造真正對環境無害的汽車。

生產商獲得的利益也是不能計算的,有關媒體表明,通過小的尾氣處理液箱每台汽車大約能節約80歐元。這程度的話,從連幾十元也斤斤計較的生產商的立場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筆大錢。

從另外一點來看,因為使用了容量小的箱子,提供了一個更大的空間,利用這個空間可以配備先進的音響系統。所以使用小處理液箱,立馬就能獲得三個利益,所以尾氣處理液箱大小的問題絕不是能輕易能忽視的部分。

巧妙的利用法律的漏洞

為了減少尾氣處理液的消耗,同時滿足法律規定的排放標準。汽車廠商推出了熱窗(thermal window)技術。

汽車廠商以發動機保護的名義,對法律規定進行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也就是說,進入發動機的空氣溫度是一定溫度以下或者以上的時候,後處理裝置持續運轉的話,發動機可能會發生問題。因此,各製造商為了保護發動機,設定了後處理裝置不運轉的最低溫度以及最高溫度。並且在這範圍內,只有在進氣溫度進入的時候,才能使尾氣處理裝置進行運轉。這可以說是熱窗的解決方案。這樣的方法減少了尾氣處理液的消耗。

因為在現有實驗室裡,汽車是在23度左右的溫度下,對尾氣進行測定的。這正是尾氣處理裝置運行的範圍內的溫度,所以氮氧化物排放量當然能符合標準數值。但是實際行駛的時候,進行測定的話,就可能與實驗室結果相差很大了。

2011年,數十萬台現代和起亞汽車空調運轉的時候,出現了尾氣處理裝置暫停的問題。就是鑽了法律的空子。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自從大眾汽車排放門事件爆發之後,柴油汽車的排放問題再一次被重視。之前廠商只在乎眼前利益的做法,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由於柴油發動機的醜聞, 柴油車市場將進一步萎縮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而且最重要的是百年積累的德國生產商的信賴也將日益下降。希望廠商能以排放門作為反面教材,製造真正對環境無害的汽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