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中國和印度飲食差別大,看看印度那些難以下嚥的美食味道如何?

印度的飲食和氣候、習慣、宗教息息相關, 瞭解這些有助於理解印度飲食。 在印度夏季, 白天平均溫度在40度左右;幅員遼闊;各地方言不通,

文盲率比較高, 如果沒有上過學的基本上無法交流;印度教占80%以上, 剩下是伊斯蘭教(10%), 佛教占比例非常小。 圖為印度新德里街頭小吃。

印度教中, 牛是神, 印度人非常尊重牛, 大街上隨處可見自由散步的牛。 如果你走進某家印度餐館有牛肉類的菜的話,

那麼可能不是很正宗。 圖為印度比較高檔餐廳裡的套餐, 人民幣大概在五十元左右。

印度有比中國還長的海岸線, 各種魚類產品豐富, 但是很多印度人是不吃魚的, 因為沒有很好的保鮮措施, 離開海水的魚很快會死亡腐爛, 久而久之當地人吃魚就會覺得噁心,

所以印度是魚類出口大國。 圖為印度新德里街頭小吃。

印度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啤酒牌子叫:kingfisher, 產地在甘地出生的省份, 但是那個省因為是甘地的出生地所以有很多禁忌, 比如永久禁酒……所以當地人每次出國都要到印度館子點上幾瓶kingfisher解解饞。

圖為印度街頭小吃, 像中國北方的卷餅。

印度的咖喱是由各種各樣的蔬菜、香料混合而成, 據說排列組合起來是無窮無盡的, 最有名的好像就那幾種組合。 咖喱本身是不辣的, 只是加了辣椒的咖喱才會辣。 如果在超市里看到包裝成品的咖喱,

味道不正宗。 圖為印度新德里街頭用咖喱做成的小吃, 筆者看著感覺挺好吃的, 卻沒敢吃, 傳聞印度街頭食物不是很衛生, 很容易拉肚子。

印度人吃飯是靠手抓飯, 右手, 左手是用來擦“方便”的, 所以左手是不可以上桌。 一般的吃法是撕一片饢或者餅, 拿這小片饢去沾咖喱,然後將夾著咖喱的饢塞進嘴裡。初見很怪,不過試過以後其樂無窮。圖為印度小販在街頭用雙手製作咖喱美食,一邊製作,一邊烹飪,一邊叫賣。

印度是一個經濟不是很發達的國家,人口眾多,貧富差距較大。在印度有著各種傳統美食讓到印度旅遊的中國人難以下嚥。圖為印度街頭小販正在烹飪傳統美食。

將各種香料 咖喱放入在一個碗裡,調成糊狀, 咖喱中配著米飯或著餅是印度人的最愛,也是印度人的主食,筆者在印度旅行期間,吃的最多的就是圖中的這種標配套餐,價格在人民幣三十元左右,(當地人吃不用這麼貴)到了印度,畢竟咱們也是老外。

據說由於印度終年氣候酷熱,將菜和咖喱煮成糊狀物有利於保管食物,不易放壞(普通印度人家裡沒有冰箱),所以印度的菜基本上都是做成糊狀,用茶葉子卷著吃,或者拌飯後抓著吃。在印度很多街頭小吃鋪、小吃店,都會用一種樹葉做的盤子來裝食物,有時候會給每個顧客準備一片葉子,看起來還挺環保的。

印度人用手抓著吃是長久以來的習慣,他們認為用刀叉、筷子之類的工具取用食物,會失去了觸感。用手抓可以感知食物的溫度,抓飯的方式都很簡單,一般三個手指頭就夠用了。

印度齋普爾小鎮街頭,一家裝飾的很有特色的“餐廳”有點像中國的大排檔,來這裡吃飯的印度人都是當地的農民,這裡的價格很便宜,大概五元人民幣就可以吃的很飽了,筆者看著對面的印度人用兩隻黑手抓飯,已經沒有了食欲,

圖為筆者在印度齋普爾街頭“餐廳”吃的套餐,看著盛食物的盤子和盤中餐,真的沒什麼胃口了。

街頭小吃,各種用咖喱湯泡著的丸子,不知道是否好吃,沒敢吃,來印度之前,很多好友提醒,不要隨便在印度街頭吃東西,會引來各種腸胃病,所以每次遇見街頭各種美食,不敢貿然試吃。

新德里街頭的一種甜食小吃,很多過往行人都會買一串,邊走邊吃,感覺味道還不錯。

齋普爾當地農民在地上也能做一頓簡單的午飯,地上挖一個小坑,放幾坨駱駝幹糞,把小鋁鍋一架,就可以煮糊糊了。

齋普爾街頭,這種各種顏色小豆子 大米裝飾的非常漂亮的大圓盤子,吸引過往遊客的注意,人民幣幾毛錢就可以買一小包,也屬於街頭零食,是當地孩子們的最愛。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zhang200yi

拿這小片饢去沾咖喱,然後將夾著咖喱的饢塞進嘴裡。初見很怪,不過試過以後其樂無窮。圖為印度小販在街頭用雙手製作咖喱美食,一邊製作,一邊烹飪,一邊叫賣。

印度是一個經濟不是很發達的國家,人口眾多,貧富差距較大。在印度有著各種傳統美食讓到印度旅遊的中國人難以下嚥。圖為印度街頭小販正在烹飪傳統美食。

將各種香料 咖喱放入在一個碗裡,調成糊狀, 咖喱中配著米飯或著餅是印度人的最愛,也是印度人的主食,筆者在印度旅行期間,吃的最多的就是圖中的這種標配套餐,價格在人民幣三十元左右,(當地人吃不用這麼貴)到了印度,畢竟咱們也是老外。

據說由於印度終年氣候酷熱,將菜和咖喱煮成糊狀物有利於保管食物,不易放壞(普通印度人家裡沒有冰箱),所以印度的菜基本上都是做成糊狀,用茶葉子卷著吃,或者拌飯後抓著吃。在印度很多街頭小吃鋪、小吃店,都會用一種樹葉做的盤子來裝食物,有時候會給每個顧客準備一片葉子,看起來還挺環保的。

印度人用手抓著吃是長久以來的習慣,他們認為用刀叉、筷子之類的工具取用食物,會失去了觸感。用手抓可以感知食物的溫度,抓飯的方式都很簡單,一般三個手指頭就夠用了。

印度齋普爾小鎮街頭,一家裝飾的很有特色的“餐廳”有點像中國的大排檔,來這裡吃飯的印度人都是當地的農民,這裡的價格很便宜,大概五元人民幣就可以吃的很飽了,筆者看著對面的印度人用兩隻黑手抓飯,已經沒有了食欲,

圖為筆者在印度齋普爾街頭“餐廳”吃的套餐,看著盛食物的盤子和盤中餐,真的沒什麼胃口了。

街頭小吃,各種用咖喱湯泡著的丸子,不知道是否好吃,沒敢吃,來印度之前,很多好友提醒,不要隨便在印度街頭吃東西,會引來各種腸胃病,所以每次遇見街頭各種美食,不敢貿然試吃。

新德里街頭的一種甜食小吃,很多過往行人都會買一串,邊走邊吃,感覺味道還不錯。

齋普爾當地農民在地上也能做一頓簡單的午飯,地上挖一個小坑,放幾坨駱駝幹糞,把小鋁鍋一架,就可以煮糊糊了。

齋普爾街頭,這種各種顏色小豆子 大米裝飾的非常漂亮的大圓盤子,吸引過往遊客的注意,人民幣幾毛錢就可以買一小包,也屬於街頭零食,是當地孩子們的最愛。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zhang200y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