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收購不斷 輕奢品牌迎來轉型升級

近年來, 輕奢品牌正在上演著“大起大落”的商業故事, 當下, Michael Kors成為了故事的主角。

7月末, 美國品牌Michael Kors宣佈以8.96億英鎊(約12億美元)收購英國鞋履奢侈品牌 Jimmy Choo,

每股作價230英鎊, 相比今年4月Jimmy Choo出售時的價格高了36.5%。

就在兩個月前的5月份, 另一輕奢品牌Coach宣佈以24億美元收購競爭對手Kate Spade, 預計將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交易。

接連收購的背後, 則是輕奢產業的整體疲軟和經營模式的轉型。 曾經業績飆漲的輕奢大牌在2015年就露出了下滑的端倪, 迅速調整的Coach今年開始回暖, 而Michael Kors截至2017年4月1日的第四季度財報顯示, 期間淨虧損2680萬美元, 去年同期淨利為1.77億美元。

Michael Kors品牌的主席兼 CEO John D. Idol在財報出來後表示, 將在未來兩年關閉100至125家門店。 同時, 他把2018財年定位為過渡年, “我們必須要在這一年建立新的基準線, 才可能重新回到長期增長的軌道上。 ”

事實上, “輕奢”二字著重點仍在於“奢”。 在品牌放低產品設計要求、著眼價格性價比、瘋狂擴張店鋪之後,

“奢侈”的品質被淡化了, 消費者也不願為其買單。 因此, “輕奢”的概念也受到質疑, 對於貼著輕奢標籤的品牌而言, 產品的升級勢在必行。

各持收購邏輯

從近期Michael Kors和Coach的收購邏輯來看, 兩大品牌走向相反。 前者將更高端的奢侈品牌Jimmy Choo收入麾下, 後者則買下了品牌度低於自身的同行Kate Spade。

很顯然, Michael Kors欲通過Jimmy Choo 來豐富自身的產品線, 提升品牌地位。 在Jimmy Choo尋求收購的過程中, Coach也拋出過橄欖枝, 隨後有消息稱美國卡達王室投資基金 Mayhoola、中國複星集團、中國弘毅基金與香水公司 inter-Parfums 聯盟等參與競購。 最終, Michael Kors在爭奪中獲得Jimmy Choo芳心, 也期待Jimmy Choo助其扭轉糟心的業績。

Jimmy Choo是馬來西亞華裔設計師周仰傑在1996年創辦的鞋履品牌, 10釐米的夢幻高跟鞋成為眾多女生的夢想之物。

已故英國王妃戴安娜和一眾明星都是 Jimmy Choo 的忠實顧客, 在《欲望都市》中的品牌露出更是擴大了Jimmy Choo的影響力。 儘管創始人離開團隊後, 業界對於Jimmy Choo的產品褒貶不一, 但是這並未妨礙Jimmy Choo的業績上漲。

多次易主的Jimmy Choo今年以來股價累計漲幅超過20%, 市值約為7.71億英鎊, 在全球擁有150多家門店, 在亞洲和歐洲都表現強勁。 女式高跟鞋之外, 男士鞋履也頗受歡迎。

反觀Michael Kors的成績, 2017財年第一季度總營收為10.6億美元, 同比下跌11.2%。 其主要市場美國和加拿大銷售額同比下跌了18%至7.21億美元;歐洲則同比下降了15.3%;唯一增長的亞洲銷售額超過1.2億美元, 同比增加96.3%。 目前, Michael Kors在全球已經有超過800多家店鋪, 其中歐洲有201家, 亞洲228家, 美國398家。

一方面,

眾多打折店鋪在擠壓著品牌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 大規模的缺少設計感的產品使得品牌的溢價縮水。 儘管亞洲增幅巨大, 但是營收占比較小, 此外, 以中國為例, 在消費升級的當下, 消費者對於產品和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對於Michael Kors的收購, 後續還要看公司怎麼進行品牌區隔, 如何往高端方向去做, 並在定位、戰略上進行優化提升。 這些都是考驗。 ”

此時的Michael Kors正在經歷Coach此前的陣痛。 Coach在經歷了起伏後, 從產品定位、線下門店、行銷管道等方面進行調整, 重回盈利軌道。 在2015年初, Coach收購了高檔女士鞋履品牌 Stuart Weitzman, 交易價為 5.74 億美元。 根據Coach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 Stuart Weitzman淨銷售額為1.18億美元, 同比上升26%。

談及Coach買下Kate Spade, 周婷分析道:“也許基於財務角度, 公司有自己的考量, 但是基於市場角度來看, 這並不是一個合理的收購。 收購一個本身不成功的奢侈品牌, 如何利用它來補充自己的產能和管道?現在Coach做產品研發升級, 整個品牌正在向上走, 但是容納了一個走下坡路、比它檔次還低的品牌, 對本身品牌的建設並沒有幫助。 ”

在周婷看來, 輕奢品牌如要重塑高端形象, 並購還將持續。 “不排除Michael Kors再收購其他奢侈品牌, 公司也許會形成一個集團化的模式。 而現在正是買品牌的好時機, 因為品牌價值開始被低估。 ”

弱化輕奢概念

曾經被稱為輕奢巨頭的Michael Kors、Coach、Kate Spade等都經歷了快速上升和下滑的週期。 其中, 尤其迅猛的Michael Kors和Coach兩大品牌均步入轉型期, 從勢頭來看,由“輕奢”往真正的“奢侈品”品牌進化。

從輕奢品牌一開始打出“可負擔得起的奢侈品”標語時,周婷就認為:“所謂輕奢品牌建立輕奢集團是不成立的商業模式,因為輕奢就是一個偽概念,實際上是時尚品牌基於大牌的設計,以三流的價格來吸引大眾消費群體。就中國市場來說,剛開始大家對品牌不瞭解,國內奢侈品市場也比較初級,因此所謂高性價比的奢侈品能夠打動中國消費者。但是現在看來,這已經是過去時的商品模式。”

換言之,低價換市場的奢侈品之道如今已經走到了瓶頸之處,其商業模式與奢侈品固有的屬性形成衝突。

“輕奢品的概念很快會消失,大家會發現真正的設計項目大牌才有,真正的奢侈品牌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體驗是更好的。消費者最終會基於產品和服務去選擇,會走向’產品服務價格性價比’,而不是輕奢所立足的’品牌價格性價比’。同時大牌也在進行全球議價一體化,國內外價差正在縮小。”周婷表示。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品牌就已經沒有市場,就國內市場來看,高端電商平臺走秀網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輕奢品牌如Michael Kors,Calvin Klein,MAX&Co.在上半年的銷售榜單上佔據前排,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0%。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多元化、個性化正在成為奢侈品的轉型方向。“品牌價值在嚴重降低,消費者不再為品牌溢價買單了。因為奢侈品牌將來會更多地轉向定制產業,定制會產業化、規模化發展。而且很多奢侈品牌在重新恢復自己的定制業務,甚至有的品牌銷售業績高達70%都是來自於定制業務。”周婷說道。

根據財富品質研究院發佈的《2016中國奢侈品報告》,未來品牌將呈現金字塔結構。頂端是高端設計師品牌,中間層是傳統奢侈品牌,最底層則是傳統大眾品牌。其中,定制產品按照高中低端也分佈在三個層次當中。現有的輕奢品牌或往上走向奢侈品牌、高端定制,或繼續往下進入大眾品牌,而以輕奢走大眾路線的模式已經被驗證不可持續,從產品、品牌開始升級或是贏得消費者的最佳路徑。(編輯 董明潔 許望)

從勢頭來看,由“輕奢”往真正的“奢侈品”品牌進化。

從輕奢品牌一開始打出“可負擔得起的奢侈品”標語時,周婷就認為:“所謂輕奢品牌建立輕奢集團是不成立的商業模式,因為輕奢就是一個偽概念,實際上是時尚品牌基於大牌的設計,以三流的價格來吸引大眾消費群體。就中國市場來說,剛開始大家對品牌不瞭解,國內奢侈品市場也比較初級,因此所謂高性價比的奢侈品能夠打動中國消費者。但是現在看來,這已經是過去時的商品模式。”

換言之,低價換市場的奢侈品之道如今已經走到了瓶頸之處,其商業模式與奢侈品固有的屬性形成衝突。

“輕奢品的概念很快會消失,大家會發現真正的設計項目大牌才有,真正的奢侈品牌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體驗是更好的。消費者最終會基於產品和服務去選擇,會走向’產品服務價格性價比’,而不是輕奢所立足的’品牌價格性價比’。同時大牌也在進行全球議價一體化,國內外價差正在縮小。”周婷表示。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品牌就已經沒有市場,就國內市場來看,高端電商平臺走秀網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輕奢品牌如Michael Kors,Calvin Klein,MAX&Co.在上半年的銷售榜單上佔據前排,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0%。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多元化、個性化正在成為奢侈品的轉型方向。“品牌價值在嚴重降低,消費者不再為品牌溢價買單了。因為奢侈品牌將來會更多地轉向定制產業,定制會產業化、規模化發展。而且很多奢侈品牌在重新恢復自己的定制業務,甚至有的品牌銷售業績高達70%都是來自於定制業務。”周婷說道。

根據財富品質研究院發佈的《2016中國奢侈品報告》,未來品牌將呈現金字塔結構。頂端是高端設計師品牌,中間層是傳統奢侈品牌,最底層則是傳統大眾品牌。其中,定制產品按照高中低端也分佈在三個層次當中。現有的輕奢品牌或往上走向奢侈品牌、高端定制,或繼續往下進入大眾品牌,而以輕奢走大眾路線的模式已經被驗證不可持續,從產品、品牌開始升級或是贏得消費者的最佳路徑。(編輯 董明潔 許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