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高句麗何時佔據遼東?趁中原混戰霸佔三百年,韓國竟據此說是他的

高句麗gōu lí, 西元前1世紀-7世紀存在于我國東北局部地區和朝鮮半島上的民族政權, 與百濟、新羅合稱朝鮮半島“前三國時代”。 鼎盛期版圖西至今中國遼河地區, 南抵朝鮮半島漢江流域。 那高句麗是何時佔據遼東的呢?雖史載不詳, 但仍可推斷分析。

384年慕容垂(前燕開國之君慕容皝之子)乘苻堅兵敗淝水時脫離前秦, 重續大燕國祚, 史稱後燕。 時後燕為確保遼東安虞以防高句麗襲擾, 將幽州治所由薊城遷龍城(今遼寧朝陽), 平州治所亦遷往平郭(今遼寧營口蓋州附近), 並以慕容垂之子慕容農都督幽平二州。

395年前——高句麗未佔據

據《資治通鑒》載, 389年慕容農上表朝廷, 稱所統將士已安逸積年, 而青徐等州的流寇仍繁雜難剿, 望能南調中原以盡微薄之力。 可知此階段高句麗與後燕並無大規模軍事衝突。

慕容農如願南調後, 後燕並未放鬆對遼東的控制。 慕容垂派遣他另一個兒子慕容隆都督幽平二州諸軍事,

並以護軍將軍平幼和散騎常侍封孚為其左膀右臂, 後燕遼東軍力不減反增。

389-395年慕容隆主政遼東期間, 高句麗仍無擊敗後燕幽平駐軍的可能性。 否則怎會有慕容隆遵循其兄仁政, 遼、碣由是遂安的記載呢?

396年——後燕遼東駐軍內調

395年北魏在今內蒙涼城東北的參合坡大破後燕, 後燕圖謀復仇。 (《天龍八部》中姑蘇慕容氏家傳武學參合指之名即來源參合坡之戰)

396年正月, 高陽王慕容隆統領遼東軍入都城中山(河北定州), 軍容精整而意氣風發。 閏三月燕軍攻克拓跋虔鎮守的平城(山西大同), 盡收其部落。 後在參合坡祭祀數萬忠魂時, 慕容垂慚憤吐血而病情日重, 遂退軍還朝。 四月病逝山谷郡, 其子慕容寶即位。 此時的後燕仍危機四伏, 為防北魏趁機南下侵擾, 精銳的原幽平駐軍仍難以回檔。

幽平軍內調後, 慕容垂以其孫慕容會為幽平二州州牧, 代替慕容隆鎮守龍城(遼寧朝陽), 全權處理東北軍政事務。 後燕遼東軍力雖已嚴重削弱,

然高句麗仍不敢輕舉妄動, 但其也沒有了後顧之憂, 得以從容不迫的進攻百濟並逼服之。

397年——鎮守遼東的慕容會叛亂

慕容會是惠湣帝慕容寶次子, 其祖父慕容垂病危時曾遺命慕容寶以其為嗣子。 然慕容寶偏愛幼子對遺命置若罔聞, 致使慕容會怨憤異常。

隨著抗擊北魏時的戰功飆升, 慕容會的囂張跋扈日益猖獗。 397年慕容會叛亂, 引兵攻龍城。

慕容寶治下的後燕, 在北魏威逼下只得局促在以龍城為中心的東北一隅。 而原執掌遼東軍政的慕容會的叛亂, 使慕容寶直轄區域僅餘遼西幽州的寸許之地。 平定慕容會後, 極速衰弱的後燕為防高句麗趁機攻伐, 遂將慕容會死後空缺出的平州牧虛授給高句麗好太王。 史載:以高句麗王為平州牧和遼東、帶方二國王。

402年前已佔據

《資治通鑒》載, 402年高句麗圍攻龍城東北的宿軍。 據此推斷當時高句麗已佔據遼東。 一者後燕平州刺史原駐遼東平郭, 當時卻已遷至遼西宿軍;二者如若後燕仍有遼東, 高句麗怎能長途奔襲位居遼河以西數百里的宿軍呢?

經以上推斷,高句麗佔據遼東應是在好太王被後燕虛授為平州牧和遼東王以後,至402年這段時間內。那麼在397-402年間後燕有什麼大事發生嗎?

後燕內亂,高句麗占遼東

398年後燕將領蘭汗叛亂後殺慕容寶,自稱大單于、昌黎王。蘭汗僭偽政權雖歷時頗短,卻嚴重削弱了後燕國力。蘭汗叛亂後,高句麗好太王完全可以利用後燕平州牧和遼東王的身份,趁蘭汗自顧不暇之際以替後燕鎮壓叛亂為藉口,佔領平州牧下轄的遼東諸郡。正如史書所說的:以高句麗好太王為平州牧,封遼東、帶方二國王,好太王始制長史、司馬……,後略有遼東郡。

此後高句麗佔據遼東近三百年,直至盛唐王朝出現。668年九月唐軍陷平壤,高句麗亡。四分五裂、割據紛爭時,高句麗憑藉區域優勢可分得一杯羹,然隨著盛世強權在中原的問世,等待他的只能是亡國序曲。

經以上推斷,高句麗佔據遼東應是在好太王被後燕虛授為平州牧和遼東王以後,至402年這段時間內。那麼在397-402年間後燕有什麼大事發生嗎?

後燕內亂,高句麗占遼東

398年後燕將領蘭汗叛亂後殺慕容寶,自稱大單于、昌黎王。蘭汗僭偽政權雖歷時頗短,卻嚴重削弱了後燕國力。蘭汗叛亂後,高句麗好太王完全可以利用後燕平州牧和遼東王的身份,趁蘭汗自顧不暇之際以替後燕鎮壓叛亂為藉口,佔領平州牧下轄的遼東諸郡。正如史書所說的:以高句麗好太王為平州牧,封遼東、帶方二國王,好太王始制長史、司馬……,後略有遼東郡。

此後高句麗佔據遼東近三百年,直至盛唐王朝出現。668年九月唐軍陷平壤,高句麗亡。四分五裂、割據紛爭時,高句麗憑藉區域優勢可分得一杯羹,然隨著盛世強權在中原的問世,等待他的只能是亡國序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