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帝遜位後,三萬皇族的創業路,為了皇陵土地,還曾打過官司!

1912年2月12日, 大清帝國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頒佈了退位詔書, 宣告大清正式滅亡。 當時, 北京城裡有三萬皇族, 沒有了保障後, 這些人開始自主創業。 但是, 這些黃親卻彼此互相欺詐, 還曾打過官司!

(皇室成員)

宣統退位後, 3萬皇族已經沒有了經濟來源。 根據《關於清皇室皇族待遇之條件》、國民政府要支付給皇族銀元, 但實際情況卻不盡人意。 由於當時新政府財政極端困難, 許多地方停發了旗餉。 所以, 更多的皇族需要創業, 養活自己。

起初, 這些人靠典賣物品為生, 後來, 很多人已經家中無物可賣。 因為自小就生活在養尊處優的地方, 根本沒有謀生的手頓。 有些人, 甚至餓死街頭。

據《遜清皇室軼事》關於旗人官員死亡原因的分析冊記載:“鑲藍旗滿洲, 二等男爵立端, 倒斃城外, 募棺埋葬。 正黃旗蒙古, 雲騎尉都爾遜, 餓斃。 鑲紅旗滿洲, 輕車都尉兼世管領鈺福,

饑寒而死, 其妻無人贍養···”

(宗人府)

為了讓皇族能夠生活下去, 皇族中的有識之士認為應該開展自救。 於是, 先後成立了多個互助創業結構。 在這樣的情況下, 由遜清皇室的宗人府牽頭, 成立了宗人府教養工廠、宗族生計維持會以及上三旗共和協進社等機構,

後來又陸續成立了滿族同進會、京旗生計維持會、北京拯濟極貧會等社團。

宗人府教養工廠分地毯、織工、席、木料等科, 收工徒100名, 後又辦了第二工廠, 以生產地毯為主。

三旗共和協進社則主要是幫助上三旗旗人的生計而設, 1913年成立後, 在圓明園開渠種稻, 開闢湯泉行宮為公園, 遷城內一些旗人安家, 在南宛沃地也安排了一部分貧困旗人。 還設營業廠, 一部分旗人在這裡設棚擺攤。 民國政府也投資設立了一些工藝廠、教養廠等, 直至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 仍撥款200萬元, 開辦貧民工廠, 優先收容旗人。

(保聖夫人石碑)

清創皇室感覺這些錢不夠, 於是在宗人府的努力下, 開放了清東陵的荒地之後, 原來看管陵園的官員就開始買通內務府和宗人府, 將這些土地想盡辦法留在自己的手裡, 成為個人所有。

其中, 最著名的就是清東陵的保聖夫人陵園看守恩榮和內務府筆帖式善保對於該陵墓土地的爭奪官司, 最後因為善保背後有內務府月臺, 所以保聖夫人陵園的土地以及其他產物都判給了善保。

(每日漢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