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雅虎日本440萬美元投資SB Drive,要聯合軟銀推動其自動駕駛商業化

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全球課題, 日本也不甘落後。

近日, 日本通信巨頭軟銀(SoftBank)旗下自動駕駛公司SB Drive宣佈獲得雅虎日本4.9億日元(約合440萬美元)投資, 同時軟銀繼續增投SB Drive 1.9億日元(約合170萬美元), 加上去年已經宣佈的投資, 軟銀已經在SB Drive身上押注了超過5.1億日元(約合460萬美元)。

據雷鋒網瞭解, SB Drive在去年的4月1日由軟銀以及科研公司Advanced Smart Mobility(東京大學ITS中心的分支機搆)于日本合資成立, 專注於自動駕駛車輛開發。 從此前軟銀髮布的公告中可以看到, 在聯合成立SB Drive的同時, 軟銀還向Advanced Smart Mobility投資了5億日元(約合450萬美元), 控制了該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

有趣的是, 當時的公告中也出現了雅虎日本, 作為合作夥伴存在。 實際上, 雅虎日本本身便是一家合資企業, 是軟銀聯合雅虎在1996年共同建立。 所以這一層又一層的關係, 都在某種程度上促成了這一次其對SB Drive的投資。

目前, SB Drive共獲得十億日元融資(約合900萬美元)。 其中, 軟銀持有51.1%的股份, 雅虎日本持股48.6%, Advanced Smart Mobility則持股0.3%。

當然, 除了資金, SB Drive在技術上也進一步補強。 首先是Advanced Smart Mobility本身所從事的智慧交通以及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發, 然後是軟銀在通信技術、安全性技術方面的多年沉澱, 如今又間接獲得了雅虎日本在大資料採擷和分析方面的能力。

SB Drive的目標是儘快讓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 開始服務普通使用者, 目前他們聚焦在開通城鄉公交路線之類的公共服務。

最近, 他們還發佈了一段自動駕駛小巴的宣傳視頻:

從視頻中, 雷鋒網發現, 這輛被命名為HINO的自動駕駛小巴穿行在日本鄉間的公路上, 在月臺旁等車的老人需要按下站牌上的按鈕, 表明此處有乘客上車。 小巴到站後停穩、開門, 老人刷卡上車。 車上座位不多, 加上後排的長座椅, 能容納9人左右。 此外, 車上有播報員進行到站提示, 而且車內有攝像頭進行監控。 最為人性化的一點是, 車上還提供了類似于方便殘疾人坐輪椅上車的墊板。

在自動駕駛方面, 該小巴在十字路口能檢測到來車, 並進行制動操作, 等候來車通過後, 繼續行進。 而在面對道路上一些突發的情況(比如前方道路上有掉落物品)時, 車內廣播會進行緊急停車提示。

同時, 車輛行駛過程中, 控制中心會有人員全程監測車輛的行駛狀態, 以免意外發生。

當然了, 視頻中展示的場景, 車少、行人少, 對於自動駕駛技術的挑戰也沒那麼大。

事實上, SB Drive成立短短一年的時間裡, 已經在封閉道路上推出了固定線路的巴士服務以及貨運服務。 SB Drive官方表示, 預計2018年末, 他們就能在城市公路上進行實測, 2020年實現商用。

為了實現智慧交通服務的構想, SB Drive還描畫了一個整體的架構。

在這個架構中, 除了技術公司本身、投資方, 還引入了汽車供應商以及相關的政府部門, 因為法律法規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是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的重要環節。 但目前雷鋒網還不清楚這個架構中的各方會如何協作。

當然, 除了主攻公共交通市場的SB Drive以外, 日本還有諸多公司在其他場景下的自動駕駛領域進行研究。 日本車企Nissan有望於今年發佈日本第一款自動駕駛車型, 同時日本政府也希望在2020年奧運會之際, 讓自動駕駛計程車成為東京的一張名片。 這樣的政策利好將可能推動Robot Taxi的發展, Robot Taxi是機器人技術公司ZMP和網路服務公司DeNA共同合作的專案。

自動駕駛的革命已經愈演愈烈, 車企、互聯網企業以及初創公司們紛紛比拼著測試表現。 不過, 拉開差距的關鍵還是要看誰能率先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 找到最合理、穩定的商業化場景, 或許是這些公司未來需要探索的。 SB Drive便是這條道路上的前行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