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從戰狼2講講明治維新,到底怎樣才能做到“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我是林楚方, 這是我的第89個故事,

試試搜索行路男, 每天只要十分鐘, 瞭解世界多一點~

昨天剛說起《戰狼2》, 其實這部片子吧我印象最深的,

不是情節, 而是它的slogan, 怎麼說的?

“犯我中華者, 雖遠必誅”。

聽得我小心臟撲通撲通跳啊。 因為它太熟悉了, 隨便打開一條國際新聞跟帖, 只要咱們被欺負了, 跟帖裡一定有這句話。 這裡我老幹部幾句, 電影很燃很刺激, 但隨便看看也就行了, 千萬不要以為秀肌肉就是大國崛起啊。

往前倒一百多年, 我們在這事上就栽過大跟頭, 從鴉片戰爭塌窩直到現在, 才算是大國崛起了。 但我還想說說我們東邊, 那個本來弱不經風的鄰居。 幾千年來, 它都得叫咱們一聲“大哥”, 連西方列強殺過來, 也懶得搶它, 看不上嘛。 但也就是那麼一百來年的光景, 它鉚著勁兒奮發圖強, 躥到了世界強國的梯隊。 今天中國人前赴後繼飛越大洋跑過去,

大把大把拋擲人民幣, 捧回神仙水、電飯煲和馬桶蓋兒, 很多小清新, 恨不得把餘生都安頓在那兒。

哪兒?日本。

你先別把刀架我脖子上一定要問出我對中日關係的態度, 它再可敬可愛可恥可惡, 今天我也只想單純地講講, 150年, 從一個可憐巴巴的小弟, 到人人都不得不拿正眼看它的大哥, 大大的小日本是怎樣把局面神反轉的?

這裡包含著一個樸素的真理, 如何快速實現“犯我中華者, 雖遠必誅”的真理。

1.天皇充其量就算個吉祥物, 窮得連入葬的錢都沒有

起點其實都一樣, 日本還不如中國呢。

剛才我也說了, 幾千年來, 日本都是靠抱中國大腿發展前進的, 日本文字一半照搬中國, 日本美學、哲學、禪宗神道教, 刨到根, 都是我們老祖宗的東西。

所以中國清政府閉關鎖國, 日本也閉關鎖國了兩百年, 當時日本有個“外國渡航死罪”, 就是如果你遠洋航行跑到了日本以外的地方, 就再也不能回來了, 回來馬上處死。

不過中國人閉關吧, 那就是徹底兩耳不聞窗外事;日本人政策上閉關, 但行動上, 沒有完全把自己鎖死, 政府要求每一艘來日本的船都上交一份《風說帖》, 目的是用來瞭解外部世界。

當時日本的政權已經被幕府控制了六百多年, 幕府將軍才是最高統治者。

他們也有皇帝, 叫“天皇”, 但跟中國的皇帝有本質區別。 絕大多數時候, 中國皇帝等於最高統治者, 但日本天皇呢, 表面上也是萬人之上, 實際上就算個吉祥物, 一家老小吃的白米都得靠幕府提供,

窮得叮噹響。 有一屆叫後土禦門天皇的, 駕崩以後連入葬的錢都沒有, 死了43天, 就擱宮殿裡擺著, 後來勉強湊錢埋了。

當個皇帝也不容易啊。 (1994年《花之亂》裡川野太郎飾演的後土禦門天皇)

但你別看這個天皇可憐, 老百姓可不這麼看。 在他們看來, 萬世一系的天皇他不是人,

他是一個神, 你看日本兵自殺前都得高呼一聲, “天皇陛下萬歲!”也沒有人說德川家康萬歲、東條英機萬歲的, 因為任你流水的幕府將軍和首相, 我天皇是鐵打的。

當時國家那麼保守、落後, 那麼貧弱, 老百姓就認為, 是因為有幕府這群混蛋, 這樣, 幕府就成了全社會的靶子。 大夥兒真想推倒什麼, 也不可能倒天皇, 而是倒幕。 這是日本的國內矛盾。

但這個國內矛盾暫時沒有爆發, 頂多算民不聊生。 整個社會的上層, 還呼呼大睡呢。

真正的爆發, 是因為美國人來了。

2.紀念佩里, 搞黑船節, 日本人你有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嗎?

那時西方的堅船利炮已經踏上我大中華聖潔的領土啦, 鴉片戰爭後, 中國輸得底褲都快沒有了。 看著老大哥天天垂死掙扎,都快進加護病房了,日本天皇、幕府將軍、武士,從上到下都嚇壞了:哇,我們該怎麼辦?

但緊跟著,日本喪權辱國的時刻也要到來了。

其實當時歐美真沒把日本當回事,螞蚱大的小國,打你幹嘛,油水都沒有,但它的地理位置重要——要不是它擋在剛開闢的美洲-中國航線上,美國才懶得理它。但就是這麼個螞蚱,還屢次拒絕向歐美商船補給,也不讓水手們躲避颱風,把美國人惹毛了。

1853年7月8日,美國海軍準將佩里帶著4艘大冒著濃煙、塗滿黑色油漆的大軍艦,大搖大擺地開進了德川幕府的咽喉要地——也就是今天的神奈川縣南部,要求日本打開國門。

黑船來襲,當時船上已經架好大炮對準了岸上的炮臺。

當夜,日本人被嚇得鬼哭狼嚎的,有錢的趕緊打包跑路,老百姓就跑到神社祈禱,以前蒙古人就是被“神風”刮死的,再刮一場神風吧。負責保衛國家的幕府呢?當時的幕府將軍德川家茂正生病呢,一聽:啊,有這種事,打到家門口啦?簡直氣死我了!然後,他就真給氣死了,年方21歲。

大領導死了,美國人還沒走啊,幕僚們磨磨唧唧,想玩拖延戰術。佩里也沒再把事情搞大,只是撂下句話:霓虹君,明年春暖花開時,我會帶更大的艦隊回來看你們呦,撒油娜啦~

第二年,佩里如約而至,這次帶了7支大黑船。日本幕府被迫簽下了一大堆“喪權辱國”的開關條約。

按說這佩里吧,這麼不給大日本帝國面子,應該成為日本的全民公敵才是。但在今天的橫須賀市,當年美國黑船來襲的地方,日本人居然蓋了一座佩里公園,還立了碑。

碑文上寫:北米合眾國水師提督伯理上陸紀念碑。落款:伊藤博文。

也就是說,日本人把佩里當恩人看!為了紀念美艦叩關,他們還每年搞一次“黑船祭”,打扮成美國海軍的模樣,重新模擬當年的黑船事件!你說他們是不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啊?

當然不是。我覺得這應該叫:拎得清。

人家明明有機會捏死你,像捏死一隻螞蚱一樣,但卻放了你一條生路。留得青山在,就算是危機,也可能變成轉機。日本人做到了。他們迅速把受難者的姿態,調整為向西方文明如饑似渴學習的姿態。

這種意義上說,佩里打破了幕府這口陳腐的木乃伊棺材,讓陽光照了進來,為日本撒播了西方文明的種子,這簡直是光榮與夢想的開篇啊。

3.租界和華界,那是客廳和糞坑的區別

開關以後,日本人做了一件啥事兒?跟行路男一樣的事兒——環遊世界。

那些後來成為明治維新中堅力量的武士們,福澤諭吉啦,高杉晉作啦,好多都在這時候嘩嘩出了國,大開眼界。1862年,日本派了一艘叫“千歲丸”的船造訪上海,這還是17世紀初幕府開始鎖國體制之後,第一次往中國派使團。

那會兒上海已經變半殖民地了。日本人在租界和華界,看到了兩個世界。租界的街道乾乾淨淨,秩序井然;華界呢,基本就跟我們現在看印度瓦拉納西差不多。日本人的表述是:垃圾糞堆,無插足之地,污穢不可言狀……

更糟糕的是喝的水那就一個髒,因為中國人把死貓爛狗全丟江裡,另一方面呢又從江裡打水喝……你就自行腦補吧。反正幕府使團好幾個人在上海喝水就喝死了,幸虧高杉晉作沒喝死,不然沒准明治維新還得晚幾年。要是天皇本人過來,那就沒有明治維新啦,哪還有後來的甲午海戰,77事變啊!當然,這是笑話啦。

上海租界老照片。

環遊世界一圈下來,日本人看到的豈止是華界和租界的區別,那是中古文明和工業文明的區別。所以啊,在其他亞洲國家都悶頭奮起反擊的時候,日本人呢可是見了大世面了,它不反擊,反而熱情擁抱了侵略者:我跟你們學習!那可不是嘴皮子上學,而是發自肺腑地覺得你好,想把你的東西拿過來,變成我的。

對於全盤西化呢,其實日本人也有分歧,也鬧過一陣。好在最大的改革阻力——幕府被趕跑了,而且明治天皇這枚吉祥物也很稱職。

我們看天皇當時幹什麼,平時就聽聽西洋唱片、當當擺設,重大決策都要在御前會議做出,但天皇絕不發言,絕不給維新添亂。據說後來他留下的家訓也是:儘量不說話,非說不可的時候,就說模棱兩可的話,讓底下的人去猜。但你也不能說他蔫兒吧,畢竟天皇是個神一樣的存在,改革到處都是深水區,萬一哪句話哪個決策說錯了,這神性喪失了怎麼辦!

所以,日本怎麼搞,全由新政府的那幫政治家說了算。但他們也糾結也內鬥呀,還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就拿明治維新三傑來說,早年的關係那叫一個鐵,一起打天下嘛,但後來...

明治維新三傑:西鄉隆盛、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

一個為了維護武士階級的利益,成了日本史上最大的“叛軍頭子”,後被政府軍打敗,切腹自盡;

一個劍術蓋世,但在政治鬥爭中心力交瘁,中年病逝;

一個成了鐵血宰相,扭頭就被暗殺了,都沒活過50歲。

他們仨的血淚史,我改天開單講。

明治政府的大方向是:反正幾千年來我的祖先也是東抄抄西抄抄,搬到日本再因地制宜搞一遍,聽起來不好聽,但是,我和魂洋才,我知道我自己是誰就行了。結果你也看到了,日本人脫胎換骨,花了幾十年奮起直追,成了亞洲唯一的列強。

4.“師夷長技以制夷”,中國人是學渣,日本人才是學霸

中國人也搞過洋務運動,說要“師夷長技以制夷”,還比日本人的明治維新早8年,但無論從深度、廣度和持續時間看,中國人只能算學渣,日本人才是學霸。

就拿修鐵路這事來說吧。明治政府剛成立,日本還又小又窮那會兒,伊藤博文就力排眾議,向英國借了100萬鎊,修東京到橫濱之間的鐵路。你看在中國呢,清朝的士大夫讓你一寸也修不成,因為你火車冒黑煙,聲兒又大,破壞我們家墳地風水。至於其他的洋玩意兒,都是奇技淫巧!

當然後來實在沒辦法了,中國還是花錢買了些外國“奇技淫巧”的軍艦,但買完就完了。日本人呢?他們整箱整箱地買美國船隻、蘇格蘭蒸汽機,裝箱運回日本。然後科學家上陣,把所有引擎都拆開,精確到每一個零件,密密麻麻攤開,鋪了一地,研究、測量,然後自己學著做。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可惜後來也被暗殺了。

日本在狂建小學普及民智的同時,還挑選最聰明的人,把他們送到世界各地,一些到歐洲,一些到美國,一些到中東,去大學讀書、去工廠實習,學習複製他們看到的一切,再回國效力……

這種瘋狂學習的能力,我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恐怖,四個字:細思恐極。

只花了三四十年,日本就趕上了西方。接下來的事大家應該很熟悉了,有錢就變壞的日本,走上了軍國主義擴張的道路,回頭來搶曾經的老大哥……這一段說來話太長,就此打住吧。

總之呢,我覺得吧,偶爾認個慫也沒啥,總比自欺欺人再落後挨打要好多了,關鍵是能不能審時度勢,把重心放在該幹的事情上來,畢竟國力不是靠空談,要拿實力說話的。

要知道,小狗才汪汪叫,大狗都是深藏不露,沉默著沉默著,露出獠牙,一口斃命!誒,夜深人靜,好像有點跑偏了。說到這兒,你該把這篇教育雄文轉給你身邊那些汪汪叫的人吧。

還有更多精彩哦~

科學怪人特斯拉:在網上被吹成神棍,那絕對是羞辱他,他是全人類的恩人,是該好好說說他啦

為什麼《情人》的作者杜拉斯會說:“如果我不寫小說,我肯定是個妓女”……

為什麼迪士尼能創造王國,宮崎駿頂多是個工作室主任,而王健林只能把萬達廣場賣了?

看著老大哥天天垂死掙扎,都快進加護病房了,日本天皇、幕府將軍、武士,從上到下都嚇壞了:哇,我們該怎麼辦?

但緊跟著,日本喪權辱國的時刻也要到來了。

其實當時歐美真沒把日本當回事,螞蚱大的小國,打你幹嘛,油水都沒有,但它的地理位置重要——要不是它擋在剛開闢的美洲-中國航線上,美國才懶得理它。但就是這麼個螞蚱,還屢次拒絕向歐美商船補給,也不讓水手們躲避颱風,把美國人惹毛了。

1853年7月8日,美國海軍準將佩里帶著4艘大冒著濃煙、塗滿黑色油漆的大軍艦,大搖大擺地開進了德川幕府的咽喉要地——也就是今天的神奈川縣南部,要求日本打開國門。

黑船來襲,當時船上已經架好大炮對準了岸上的炮臺。

當夜,日本人被嚇得鬼哭狼嚎的,有錢的趕緊打包跑路,老百姓就跑到神社祈禱,以前蒙古人就是被“神風”刮死的,再刮一場神風吧。負責保衛國家的幕府呢?當時的幕府將軍德川家茂正生病呢,一聽:啊,有這種事,打到家門口啦?簡直氣死我了!然後,他就真給氣死了,年方21歲。

大領導死了,美國人還沒走啊,幕僚們磨磨唧唧,想玩拖延戰術。佩里也沒再把事情搞大,只是撂下句話:霓虹君,明年春暖花開時,我會帶更大的艦隊回來看你們呦,撒油娜啦~

第二年,佩里如約而至,這次帶了7支大黑船。日本幕府被迫簽下了一大堆“喪權辱國”的開關條約。

按說這佩里吧,這麼不給大日本帝國面子,應該成為日本的全民公敵才是。但在今天的橫須賀市,當年美國黑船來襲的地方,日本人居然蓋了一座佩里公園,還立了碑。

碑文上寫:北米合眾國水師提督伯理上陸紀念碑。落款:伊藤博文。

也就是說,日本人把佩里當恩人看!為了紀念美艦叩關,他們還每年搞一次“黑船祭”,打扮成美國海軍的模樣,重新模擬當年的黑船事件!你說他們是不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啊?

當然不是。我覺得這應該叫:拎得清。

人家明明有機會捏死你,像捏死一隻螞蚱一樣,但卻放了你一條生路。留得青山在,就算是危機,也可能變成轉機。日本人做到了。他們迅速把受難者的姿態,調整為向西方文明如饑似渴學習的姿態。

這種意義上說,佩里打破了幕府這口陳腐的木乃伊棺材,讓陽光照了進來,為日本撒播了西方文明的種子,這簡直是光榮與夢想的開篇啊。

3.租界和華界,那是客廳和糞坑的區別

開關以後,日本人做了一件啥事兒?跟行路男一樣的事兒——環遊世界。

那些後來成為明治維新中堅力量的武士們,福澤諭吉啦,高杉晉作啦,好多都在這時候嘩嘩出了國,大開眼界。1862年,日本派了一艘叫“千歲丸”的船造訪上海,這還是17世紀初幕府開始鎖國體制之後,第一次往中國派使團。

那會兒上海已經變半殖民地了。日本人在租界和華界,看到了兩個世界。租界的街道乾乾淨淨,秩序井然;華界呢,基本就跟我們現在看印度瓦拉納西差不多。日本人的表述是:垃圾糞堆,無插足之地,污穢不可言狀……

更糟糕的是喝的水那就一個髒,因為中國人把死貓爛狗全丟江裡,另一方面呢又從江裡打水喝……你就自行腦補吧。反正幕府使團好幾個人在上海喝水就喝死了,幸虧高杉晉作沒喝死,不然沒准明治維新還得晚幾年。要是天皇本人過來,那就沒有明治維新啦,哪還有後來的甲午海戰,77事變啊!當然,這是笑話啦。

上海租界老照片。

環遊世界一圈下來,日本人看到的豈止是華界和租界的區別,那是中古文明和工業文明的區別。所以啊,在其他亞洲國家都悶頭奮起反擊的時候,日本人呢可是見了大世面了,它不反擊,反而熱情擁抱了侵略者:我跟你們學習!那可不是嘴皮子上學,而是發自肺腑地覺得你好,想把你的東西拿過來,變成我的。

對於全盤西化呢,其實日本人也有分歧,也鬧過一陣。好在最大的改革阻力——幕府被趕跑了,而且明治天皇這枚吉祥物也很稱職。

我們看天皇當時幹什麼,平時就聽聽西洋唱片、當當擺設,重大決策都要在御前會議做出,但天皇絕不發言,絕不給維新添亂。據說後來他留下的家訓也是:儘量不說話,非說不可的時候,就說模棱兩可的話,讓底下的人去猜。但你也不能說他蔫兒吧,畢竟天皇是個神一樣的存在,改革到處都是深水區,萬一哪句話哪個決策說錯了,這神性喪失了怎麼辦!

所以,日本怎麼搞,全由新政府的那幫政治家說了算。但他們也糾結也內鬥呀,還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就拿明治維新三傑來說,早年的關係那叫一個鐵,一起打天下嘛,但後來...

明治維新三傑:西鄉隆盛、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

一個為了維護武士階級的利益,成了日本史上最大的“叛軍頭子”,後被政府軍打敗,切腹自盡;

一個劍術蓋世,但在政治鬥爭中心力交瘁,中年病逝;

一個成了鐵血宰相,扭頭就被暗殺了,都沒活過50歲。

他們仨的血淚史,我改天開單講。

明治政府的大方向是:反正幾千年來我的祖先也是東抄抄西抄抄,搬到日本再因地制宜搞一遍,聽起來不好聽,但是,我和魂洋才,我知道我自己是誰就行了。結果你也看到了,日本人脫胎換骨,花了幾十年奮起直追,成了亞洲唯一的列強。

4.“師夷長技以制夷”,中國人是學渣,日本人才是學霸

中國人也搞過洋務運動,說要“師夷長技以制夷”,還比日本人的明治維新早8年,但無論從深度、廣度和持續時間看,中國人只能算學渣,日本人才是學霸。

就拿修鐵路這事來說吧。明治政府剛成立,日本還又小又窮那會兒,伊藤博文就力排眾議,向英國借了100萬鎊,修東京到橫濱之間的鐵路。你看在中國呢,清朝的士大夫讓你一寸也修不成,因為你火車冒黑煙,聲兒又大,破壞我們家墳地風水。至於其他的洋玩意兒,都是奇技淫巧!

當然後來實在沒辦法了,中國還是花錢買了些外國“奇技淫巧”的軍艦,但買完就完了。日本人呢?他們整箱整箱地買美國船隻、蘇格蘭蒸汽機,裝箱運回日本。然後科學家上陣,把所有引擎都拆開,精確到每一個零件,密密麻麻攤開,鋪了一地,研究、測量,然後自己學著做。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可惜後來也被暗殺了。

日本在狂建小學普及民智的同時,還挑選最聰明的人,把他們送到世界各地,一些到歐洲,一些到美國,一些到中東,去大學讀書、去工廠實習,學習複製他們看到的一切,再回國效力……

這種瘋狂學習的能力,我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恐怖,四個字:細思恐極。

只花了三四十年,日本就趕上了西方。接下來的事大家應該很熟悉了,有錢就變壞的日本,走上了軍國主義擴張的道路,回頭來搶曾經的老大哥……這一段說來話太長,就此打住吧。

總之呢,我覺得吧,偶爾認個慫也沒啥,總比自欺欺人再落後挨打要好多了,關鍵是能不能審時度勢,把重心放在該幹的事情上來,畢竟國力不是靠空談,要拿實力說話的。

要知道,小狗才汪汪叫,大狗都是深藏不露,沉默著沉默著,露出獠牙,一口斃命!誒,夜深人靜,好像有點跑偏了。說到這兒,你該把這篇教育雄文轉給你身邊那些汪汪叫的人吧。

還有更多精彩哦~

科學怪人特斯拉:在網上被吹成神棍,那絕對是羞辱他,他是全人類的恩人,是該好好說說他啦

為什麼《情人》的作者杜拉斯會說:“如果我不寫小說,我肯定是個妓女”……

為什麼迪士尼能創造王國,宮崎駿頂多是個工作室主任,而王健林只能把萬達廣場賣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