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從胡適的家庭,看中國家長在教育上的普遍失敗

第155原創文章

全文約1500字|耗時約3分鐘

胡適, 中國近代著名學者之一。

在胡適的教育理念中, 宣導“獨立、合群、重學”, 然而並不懂得如何愛孩子。

胡適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個子女, 妻子負責養育子女, 胡適則忙於公務。

江冬秀雖然出身官宦之家, 但唯讀了幾年私塾, 又酷愛打牌, 對於孩子的管教以打罵為法。

1929年, 胡適給長子寫信, 說到:“功課及格, 那算什麼?在一班要趕在一班最高一排, 在一校要趕在一校最高一排。 功課要考最優等, 品行要列最優等, 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 這才是有志氣的孩子。 ”

這時候的胡祖望才十歲, 卻離開父母, 獨自在外上學, 父親又如此高的期望, 感到“壓力山大”也不足為其。

次年, 胡適就對長子大失所望:接到學校發來的“成績欠佳”的報告單。

胡適發怒道:“你的成績有八個'4', 這是最壞的成績。 你不覺得可恥嗎?你自己看看這表。 ”

最後, 胡祖望雖然上過大學,

但遠未達到胡適對他的期望;次子胡思杜讀了兩所大學都未能畢業, 還染上了不少壞習氣。

後來, 在給妻子的信中, 胡適自我反省道:“我真有點不配做老子。 平時不同他們親熱, 只曉得責怪他們功課不好, 習氣不好。 祖望你交給我, 不要罵他, 要同他做朋友。 ”

美國心理學家 Diana Baumrind, 將父母家庭教養風格分為4種類型:

專斷型(Authoritarian)、放縱型(Permissive)、忽視型(Neglectful)、權威型(Authoritative)。 【1】

專制型教養風格的特點就是:要求孩子絕對地服從自己, 希望子女按照他們為其設計的發展藍圖去成長。

胡適就是屬於專制型父母:只強調孩子的學習成績, 但是卻忽視對孩子的關愛與溫情。

在專制型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更容易感到的恐懼和焦慮, 形成孤僻和不信任的性格, 而且通常孩子的性格會很被動, 以及缺乏溝通技巧, 而且攻擊行為較多, 被攻擊的現象也更多。 【2】

這也就不難怪胡適先生的兩位兒子, 都並不能達到胡適的期望。

無論是胡適, 還是在我們的普通家庭中, 大多數爸爸對孩子要麼不管不顧, 當個甩手掌櫃;要麼是對孩子嚴加管教;還有些是無理的溺愛。

爸爸如何正確的表達愛, 如何教育孩子, 一直是家庭教育中的重點。

對於父愛的見解, 發媽認為,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見解, 但是相信每個人都希望擁有這麼一個父親:

1

肯定孩子的父親

爸爸總有這麼一種擔心存在:經常鼓勵孩子, 容易讓孩子驕傲。

其實並不會, 你試想:你本來就很忙了, 難得見到孩子, 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及時給予真誠的肯定, 孩子才能更有信心和動力再接再厲。

2

接受孩子不完美的父親

當孩子的某種表現低於自己預期, 告訴自己:我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要根據孩子的性格和特點來設置自己的期望。

如果孩子不擅長跑步, 卻希望孩子可以拿到百米冠軍,

只會增加孩子的壓力, 孩子卻不一定能做到。 不擅長跑步的孩子, 或許擅長游泳。

沒有任何一個個體是天生完美的。

3

及時出現的父親

很多父親缺席孩子的陪伴, 是由於工作原因。

如果你做不到長時、高品質的陪伴, 那就做一名孩子在需要你的時候, 你可以及時出現的爸爸。

你的及時出現,給孩子帶來的安全感,可以讓孩子終身受用。

發媽說

父愛如山,其實也可以春風化細雨。

(圖片來源於網路)

參考文獻

【1】Diana Baumrind.the Mediating Role of Fathers’’School Involvement on Student Achievement. APPked Develo Pment Psychology . 1968.

【2】王燕,張雷,張韞,溫忠麟,自我概念在父母專制型教養風格與兒童社會行為之間的仲介效應,應用心理學,2007,01.

作者簡介:

發媽,80後二胎媽媽,哥哥五歲半,妹妹兩歲。心理學碩士,心理諮詢師,立志讓爸爸懂得“回家”

你可以及時出現的爸爸。

你的及時出現,給孩子帶來的安全感,可以讓孩子終身受用。

發媽說

父愛如山,其實也可以春風化細雨。

(圖片來源於網路)

參考文獻

【1】Diana Baumrind.the Mediating Role of Fathers’’School Involvement on Student Achievement. APPked Develo Pment Psychology . 1968.

【2】王燕,張雷,張韞,溫忠麟,自我概念在父母專制型教養風格與兒童社會行為之間的仲介效應,應用心理學,2007,01.

作者簡介:

發媽,80後二胎媽媽,哥哥五歲半,妹妹兩歲。心理學碩士,心理諮詢師,立志讓爸爸懂得“回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