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記載的多起飛碟事件

飛碟是現代世界上的一大迷。 雖然美國前總統卡特、阿波羅號上的飛行員以及一些著名的科學家都說自己看到過飛碟, 但是, 飛碟的詳細情況人類還是搞不清楚。

數千年前, 飛碟不只一次的訪問過咱們古代的中國。 在浩如煙海的古代歷史文獻中, 有許多不明飛行物的記載。 記載中的飛行物光芒四射, 來去神速, 按描述來看, 非常像現在人類所談論的外星飛碟。

最早記載飛碟的書是東晉孫盛撰寫的《晉陽秋》。 裡面描述道:“有星赤而芒角, 自東北西南投於亮(諸葛亮)營。 三投, 再還, 往大, 還小。 俄而亮卒。 ” 這段話在《三國志》裴松之的注、鄭樵的《通志略》、馬端臨的《文獻通考》中都有類似記載。

上面講的是西元234年秋天某晚, 西北五仗原地區的天空中出現一顆發射紅光、來去神速的 “星星”。 它三來三往, 從東北向西南以後便消失了。 如果它真是天上的星星, 那就不可能 “三投,

再還”, 更不可能 “往大, 還小”。 所以, 後世人都認為是飛碟事件。

宋朝著名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也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嘉佑中揚州有一蚌甚大, 天晦多見。 初見於天長縣陂澤中, 後轉入璧社湖, 又後在新開湖中, 凡十餘年, 居民行人常常見之。 余友人書齋在湖上, 一夜忽見其蚌甚近, 初微開其房, 光自吻中出, 如橫一金線。 俄頃忽張殼, 其大如半席, 殼中白光如銀, 珠大如拳, 燦然不可正視, 十余里間林木皆有影, 如初日所照, 遠處單見天赤如野火。 悠然遠去,其行如飛, 浮於波中, 杳杳如日。 古有明月之珠, 此珠不類月, 熒熒有芒焰, 殆類日光。 崔伯易嘗為 ‘明珠賦’。 伯易, 高郵人, 蓋常規見之。 近歲不復出, 不知所往。 樊良鎮正當往日來處,

行人至此, 往往循船數宵待觀, 名縣亭以‘玩珠’。 ” 以沈括的身份, 提供情況的又是他的朋友, 他的朋友就住在湖邊, 所以這件事情應該不是杜撰。 現在看來, 這個能發光能飛行 “珠” 不就是飛碟嗎?

蘇東坡在浙江金山也曾經見到過來歷不明的飛行物。 他在金山寺中留宿,

二更時分, 他看到一個光亮的物體在江心降落並發出光焰。 他為此寫了《遊金山寺》來紀錄這件奇事:“是時江月初生魄, 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 飛焰照山棲鳥驚。 悵然歸臥心莫識, 非鬼非人竟何物?” 詩句寫完後, 蘇東坡還加了注釋 “是夜所見如此” , 特意說明了這不是虛構而是親眼所見。

清代《竹溪縣誌》記載一件飛行物墜地事件。 同治元年農曆八月十九日夜, “東北有星火如月, 色似爐鐵, 人不能仰視, 初出聲則淒淒然, 光芒閃爍。 頃之, 向北一瀉數丈, 欲墜複止, 讓輒動搖, 直至半空忽然銀瓶乍破, 頃出萬外明珠, 繽紛滿天, 五色俱備, 離地丈餘沒, 沒後猶覺餘震散彩, 屋瓦皆明。 ” 這個飛行物溫度極高, 極為光亮,

使人不能仰視, 後來 “銀瓶乍破, 傾出萬覦明珠”, 似乎是爆炸了。

《松滋縣誌》記載了清代光緒六年湖北覃某的奇遇。 “西岩嘴覃某, 田家子也。 光緒六年五月初八日, 晨起, 信步往屋後山林, 見叢林間有一物:光彩異常, 五色鮮豔, 即往撲之, 忽覺身自飄舉, 若在雲端, 耳邊颯颯有聲,精神倍昧,身體不能自由,忽然由高墜下,乃一峻嶺也。覃某如夢方醒,驚駭非常,移時來一樵者,詢之,答曰:‘餘湖北松滋人也。’樵者吒日:‘子胡為乎來哉,此貴州境也,去爾外千餘裡矣.’指其途徑下山。覃丐而歸,抵家已逾十八日矣。究不知所為何物籲,異矣。” 這個物體發出光彩,能使覃某飛入雲端,速度極快,使覃某感到 “颯颯有聲”。覃某因撲這個物體,遭到報復。

1892年前後,南京上萬市民在朱雀橋邊,仰望空中的飛行物。畫家吳友如親自看到這個情景,畫了一幅畫,畫上是朱雀橋一角,無數人眾,有的仰望天空,有的互相談論,有的發出驚歎。空中有一圓球,閃閃發光。畫家在圖上題記:“九月二十八日晚間八點,時金陵地南隅忽見火球團,自西向東,形如巨卵,色紅而無光,飄蕩半空其行甚級。” “約一炊許,漸遠漸滅。” 從記載看,這個飛行物速度不快,溫度也不高,因此人們才能看得很清楚,它停留的時間也比較長,約有一頓飯時間。有文有畫,描述生動逼真,當是可信的。

從上述記載看,中國古代確實有多次不明飛行物拜訪過。飛行物有的發白光,有的發紅光,有的快如星火,有的則緩緩而行,各有不同的特點。但是,這些飛行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發出光亮,來去自由。

有的學者認為,這些記載中的飛行物就是飛碟。 但也有些學者認為,古籍中這些記載只是傳聞故事,不足為信。今天小編我摘抄出這些記載,不能肯定的說它們是外星飛碟,只是給各位看官提供個娛樂,請看官們自行思索討論。

耳邊颯颯有聲,精神倍昧,身體不能自由,忽然由高墜下,乃一峻嶺也。覃某如夢方醒,驚駭非常,移時來一樵者,詢之,答曰:‘餘湖北松滋人也。’樵者吒日:‘子胡為乎來哉,此貴州境也,去爾外千餘裡矣.’指其途徑下山。覃丐而歸,抵家已逾十八日矣。究不知所為何物籲,異矣。” 這個物體發出光彩,能使覃某飛入雲端,速度極快,使覃某感到 “颯颯有聲”。覃某因撲這個物體,遭到報復。

1892年前後,南京上萬市民在朱雀橋邊,仰望空中的飛行物。畫家吳友如親自看到這個情景,畫了一幅畫,畫上是朱雀橋一角,無數人眾,有的仰望天空,有的互相談論,有的發出驚歎。空中有一圓球,閃閃發光。畫家在圖上題記:“九月二十八日晚間八點,時金陵地南隅忽見火球團,自西向東,形如巨卵,色紅而無光,飄蕩半空其行甚級。” “約一炊許,漸遠漸滅。” 從記載看,這個飛行物速度不快,溫度也不高,因此人們才能看得很清楚,它停留的時間也比較長,約有一頓飯時間。有文有畫,描述生動逼真,當是可信的。

從上述記載看,中國古代確實有多次不明飛行物拜訪過。飛行物有的發白光,有的發紅光,有的快如星火,有的則緩緩而行,各有不同的特點。但是,這些飛行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發出光亮,來去自由。

有的學者認為,這些記載中的飛行物就是飛碟。 但也有些學者認為,古籍中這些記載只是傳聞故事,不足為信。今天小編我摘抄出這些記載,不能肯定的說它們是外星飛碟,只是給各位看官提供個娛樂,請看官們自行思索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