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寶寶三歲前,父母一定要做好這三件事!

瞭解更多有趣的育兒知識, 點擊右上角↗, 關注我們吧!

很大一部分父母教育孩子都抱著“樹大自然直”的心態, 認為寶寶長大後就會懂事了,

不用提前教育。 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寶寶, 因為年紀小, 父母就只重“養”而不重“育”, 認為寶寶上了幼稚園自然就能學會懂禮貌、守紀律、樂於助人。

這種錯誤的認知, 必然會導致父母錯誤的教養方式。 從寶寶出生時起, 就有了最初的微笑、哭鬧等動作, 這都是寶寶在與身邊的人互動。 三歲之前, 是寶寶各種能力的發展的關鍵時期, 尤其是這三種能力, 需要父母們先人一步, 幫助寶寶儘快養成。

❤️正確引導寶寶的自我意識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研究表明, 在3歲之前, 兒童的自我意識發展還不完善。 他們只能夠以自己的意識為中心, 而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和立場去思考問題, 最常見的表現是:所有事情都要聽我的, 我說不行就不行、這也是我的那也是我的, 別人都不許動等等。

這時候, 如果沒有父母的引導, 寶寶則很可能會變成一個唯我獨尊的小霸王, 變得霸道又自私, 不會體諒別人的感受, 對孩子今後的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發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自我意識?

關心寶寶的日常, 對於寶寶提出的合理需求, 要及時的滿足, 讓寶寶對周圍的人和環境產生依賴感。

經常和寶寶進行交流, 包括語言的交流、肢體的接觸、眼神的交流等, 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寶寶, 讓寶寶試著體會別人的喜怒哀樂, 學會關心和照顧別人的情緒。

讓寶寶經常跟小夥伴們一起玩耍, 學會在遊戲中互相配合、互相幫助, 或者是分享食物和玩具。

❤️鍛煉寶寶的社交能力

3歲前, 寶寶對這個世界是充滿好奇的, 喜歡嘗試各種新奇的東西, 認知和行動的發展使寶寶有了自己的思想。 由於寶寶情緒情感發展並不完善, 所以他們與人交往的方式大多數是肢體語言, 也很容易與別人發生爭執, 甚至動手。

當你的寶寶出現這種情況時, 媽媽們切記不要訓斥孩子, 用包容的態度去對待寶寶們的矛盾。 如果一昧的訓斥, 反而會使寶寶失去安全感, 對身邊的人和事物感到恐懼, 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

那麼, 爸爸媽媽們應該如何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

平時多跟寶寶聊天,

或者陪寶寶一起看圖講故事, 鍛煉寶寶的語言能力。 當寶寶能夠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的時候, 自然就不會再輕易動手啦!

每天的親子閱讀時間必不可少, 以繪本故事中的人物為例, 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寶寶, 引導寶寶產生正確的認知。

多帶寶寶參加集體活動, 多給寶寶一些接觸其他小朋友的機會, 讓孩子們之間自己去接觸、磨合, 這是鍛煉寶寶社交能力最好的方式了。

❤️培養寶寶的規則意識

到3歲末期,寶寶的自我意識進入高峰期,這時候寶寶已經學會對父母的要求說“不”,什麼事都會追求獨立,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

這是寶寶與人交往的關鍵期,父母們可以利用寶寶說“不”的意識,告訴寶寶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什麼事情要學會拒絕。説明寶寶建立良好的規則意識,養成守規則的好習慣。

怎樣培養寶寶的規則意識?

家裡的規則可以和寶寶共同商量,一起制定,因為有寶寶的參與,寶寶才會主動遵守。

為寶寶樹立良好的榜樣,並且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的事,大人首先要做好。

跟寶寶一起玩遊戲,要求寶寶遵守遊戲規則,否則就會被淘汰,讓寶寶體會規則的重要性。

寶寶也是具有獨立意識的小大人,所以父母們對待你的寶寶要有耐心,切莫著急,不僅要遵循寶寶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同時也早尊重寶寶的人格,與寶寶平等的交流,這些寶寶才會身心愉悅的發展!

到3歲末期,寶寶的自我意識進入高峰期,這時候寶寶已經學會對父母的要求說“不”,什麼事都會追求獨立,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

這是寶寶與人交往的關鍵期,父母們可以利用寶寶說“不”的意識,告訴寶寶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什麼事情要學會拒絕。説明寶寶建立良好的規則意識,養成守規則的好習慣。

怎樣培養寶寶的規則意識?

家裡的規則可以和寶寶共同商量,一起制定,因為有寶寶的參與,寶寶才會主動遵守。

為寶寶樹立良好的榜樣,並且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的事,大人首先要做好。

跟寶寶一起玩遊戲,要求寶寶遵守遊戲規則,否則就會被淘汰,讓寶寶體會規則的重要性。

寶寶也是具有獨立意識的小大人,所以父母們對待你的寶寶要有耐心,切莫著急,不僅要遵循寶寶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同時也早尊重寶寶的人格,與寶寶平等的交流,這些寶寶才會身心愉悅的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