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輸在起跑線上的黃淵普和快速奔跑的億歐

由“億歐視也”主辦的線下劇院式演講——另類狀態, 在北京紅點劇場成功舉辦。 本季共推出五期演講視頻, 每週日晚定時發出, 敬請關注!

本期講者介紹

億歐公司 創始人 黃淵普

他畢業於外交學院, 研究生時曾赴聯合國紐約總部實習。 現在他創辦的億歐公司致力於研究新經濟、新模式、產業升級、人工智慧等最前沿的話題。

他要為我們分享的話題是《另類創業》。

演講文稿:另類創業

謝謝大家, 來參加億歐的第一次線下的劇院式的演講。

最近一年有很多人見著我的時候, 他會說:億歐的創始人怎麼看起來這麼年輕。 我是1985年出生的, 具體地來說是1985年10月。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 我最怕人家問我這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 中國的學期的學年是從九月份開始。

這意味著十月份出生的我需要在七歲的時候才能上小學一年級。 到小學三年級的時候, 我得了一場大病, 在醫院住了大概八九個月, 之後又留了一級。 所以差不多從小學三年級開始, 我就比一般的同學要大兩歲。

當2009年我本科畢業的時候, 我二十四歲。 我想把大的這兩年給追回來, 所以我選擇了創業。

但是很遺憾, 創業失敗了。 然後我又用了兩年時間, 去讀研究生。 等我2012年研究生畢業的時候, 我已經有二十七歲了。 二十七歲的我, 沒有任何的正式工作經驗, 只有幾份實習和一份不太成功的創業的經歷。

我加入了一家互聯網諮詢公司做分析師。 我們有二十一歲, 二十二歲應屆生的同事, 他們跟我一樣的職位,

跟我一樣的薪資, 而我比他們大五到六歲。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對外撒了一個謊, 我說我是1986年10月出生, 為了使面子上看起來更好看。 我的同學和同事都很相信我, 因為我看起來比較瘦弱, 好像長得也並不是特別顯老。

我一直很努力, 我一直暗示自己:人生就是一場長跑, 你最開始這一段落後了, 沒有什麼關係, 因為我可以大器晚成。

但到了2013年底的時候, 我已經滿了二十八歲, 我開始焦慮起來了。 古人說三十而立, 三十歲的時候, 我幾乎職業上一事無成。 我想用一種方式, 重新把我的五年、六年時間給追回來, 所以我重新再次選擇了創業。

在第二次創業之前, 我對很多創業公司, 做了一些小的研究, 我發現很多創業公司失敗不外乎有三個原因:第一核心團隊的能力不互補, 經常陷入低效率的爭執;第二股權架構不合理, 沒有絕對的大股東, 經常性勾心鬥角;第三當一些創業公司做到一定程度, 有了一些成績之後, 在財務上管理不嚴苛, 經常出現管理人員貪污腐敗的行為。

所以在第二次創業的時候,我做了一些準備,我規避掉了這些常見的問題。儘管如此,我依然是一個菜鳥的創始人,沒有任何管理經驗。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對外去說我的職位的時候,我都不敢用創始人的頭銜,我一直都是用聯合創始人,或者主編的身份去和外面去接觸。

一是我確實沒有管理經驗,我怕很多人會因為我缺管理經驗,而覺得億歐沒有實力。也有更多的情況是,我希望當我遇到一些很難抉擇的事情的時候,我還可以跟對方撒個謊,我說這個事情我需要回公司,跟我們創始人商量一下。當然這樣的撒謊,可以在很多情況下給我帶來一些迴旋的餘地,但是也經常性使我陷入尷尬。

所以在2014年 2015年的時候,經常有創業公司的創始人,私下問我:億歐這家公司給你多少股份,給你多少薪資,來我們這邊吧,我們給你更高的薪資。也有一些善意的朋友,他們會經常性問我,“你從億歐什麼時候離職”。

遇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我才會私下會告訴他們,我是億歐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和大股東。當我們後來做出一些成績之後,在2015年6月,我才第一次對外說,我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但直到現在,作為公司的第一負責人,我依然不敢去跟外面說我是這家公司的CEO。因為我認為創始人和CEO,可能是兩個不同的職位。

而且我認為,無論是榮譽還是頭銜,應該要靠做出的事情來體現,而不是來自於別人的授予,或者自己給自己這樣的一個榮譽。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榮譽,如果來自於下面人的支持,而不是來自於上面的授予,它會更加有意思。所以在億歐公司,我們採取選舉制。

我們在2016年初的時候,我們創始人團隊匿名投票,選出了公司的第一位副總裁,是公司的第一名員工。她的管理許可權比聯合創始人更高。在2016年中的時候,我們舉行了合夥人選舉制度,所有的候選人需要上臺演講,老的合夥人投票占一半權重,新的合夥人投票占一半權重,這樣加權得到一個排名,我們現場計算這個票,現場公佈結果。

所有被選上的合夥人,公司會授予他期權或者股份。這種方式是不是最合理的呢?可能不是。因為很多年輕同事,他不一定知道投票的價值,很多候選人他也不一定明白,合夥人意味著什麼。

但是在我看來,只要他的權力不是來自於上面,而是來自於更廣泛的支持。他至少會明白,他需要對給自己投票的人負責,而不需要去奉承巴結上級,這樣就有可能去構造一種,不一樣的文化,可能這樣一個文化,可能是適應未來的這種公司的組織文化。

有投資人問我,他說有一些前輩比你年紀更大,經驗更豐富,他們也在做創業創新的,這樣一個平臺,你憑什麼能夠超過他們。我說新一波的創業創新的趨勢,比五年前、十年前更大,將出現更多的新型公司和新的商業領袖,也就自然有可能出現更大的創業創新的服務平臺。

而且在創新這個領域,經驗並不管用。相比年紀大的人,年紀輕的人在創新這個領域,我相信感覺更好。接著這個投資人問我,如果五年後十年後,有更年輕的創業者,用同樣的邏輯來回答,他憑什麼去超越億歐這家公司的時候,你該如何應對。

我說中國過往的公司,大多數是家族企業,或者過於地依賴創始人,我相信這不是未來的公司組織形態。我相信未來的公司應該是合夥制,應該慢慢地變成選舉加任期制。億歐所在的創新領域,我們只有把越來越年輕的同事,讓他們成為管理者,我們才會追上新一波的趨勢。

如果當自己沒法引領這一家公司,下一步發展的時候,我們應該把公司交給我們年輕的管理團隊。而且還不能讓他們感覺,他們是職業經理人。所以億歐設立了一個,非常大的期權池,一個持股平臺。我們能保障年輕的管理者,更加像創始人一樣的,帶著這個公司走下一個五年,下一個十年。

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億歐發展三年至今,已經有將近一百二十人的團隊。我們在北京、上海、深圳有自己的辦公室,並且我們實現了盈虧平衡。我們相信,億歐未來的三年,公司會成為一個,三百人以上的公司。更加具有商業價值的同時,更加具有社會價值。

有很多的公司趕上了更好的風口,他們獲得更大的發展,比億歐做得更好。也有很多更年輕的人,他比我做得更好。但是經過三年的創業之後,我差不多已經不再為年齡而焦慮。因為無論是創業還是人生,都是一場馬拉松式的旅行,只要一直堅持跑,它就自然而然地會遇到你想要看到的風景。

如果我們現場,有像曾經的我一樣因為年紀大,職業上事業無成而感到焦慮。請你繼續加倍努力!請你相信自己!

謝謝大家!

所以在第二次創業的時候,我做了一些準備,我規避掉了這些常見的問題。儘管如此,我依然是一個菜鳥的創始人,沒有任何管理經驗。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對外去說我的職位的時候,我都不敢用創始人的頭銜,我一直都是用聯合創始人,或者主編的身份去和外面去接觸。

一是我確實沒有管理經驗,我怕很多人會因為我缺管理經驗,而覺得億歐沒有實力。也有更多的情況是,我希望當我遇到一些很難抉擇的事情的時候,我還可以跟對方撒個謊,我說這個事情我需要回公司,跟我們創始人商量一下。當然這樣的撒謊,可以在很多情況下給我帶來一些迴旋的餘地,但是也經常性使我陷入尷尬。

所以在2014年 2015年的時候,經常有創業公司的創始人,私下問我:億歐這家公司給你多少股份,給你多少薪資,來我們這邊吧,我們給你更高的薪資。也有一些善意的朋友,他們會經常性問我,“你從億歐什麼時候離職”。

遇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我才會私下會告訴他們,我是億歐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和大股東。當我們後來做出一些成績之後,在2015年6月,我才第一次對外說,我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但直到現在,作為公司的第一負責人,我依然不敢去跟外面說我是這家公司的CEO。因為我認為創始人和CEO,可能是兩個不同的職位。

而且我認為,無論是榮譽還是頭銜,應該要靠做出的事情來體現,而不是來自於別人的授予,或者自己給自己這樣的一個榮譽。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榮譽,如果來自於下面人的支持,而不是來自於上面的授予,它會更加有意思。所以在億歐公司,我們採取選舉制。

我們在2016年初的時候,我們創始人團隊匿名投票,選出了公司的第一位副總裁,是公司的第一名員工。她的管理許可權比聯合創始人更高。在2016年中的時候,我們舉行了合夥人選舉制度,所有的候選人需要上臺演講,老的合夥人投票占一半權重,新的合夥人投票占一半權重,這樣加權得到一個排名,我們現場計算這個票,現場公佈結果。

所有被選上的合夥人,公司會授予他期權或者股份。這種方式是不是最合理的呢?可能不是。因為很多年輕同事,他不一定知道投票的價值,很多候選人他也不一定明白,合夥人意味著什麼。

但是在我看來,只要他的權力不是來自於上面,而是來自於更廣泛的支持。他至少會明白,他需要對給自己投票的人負責,而不需要去奉承巴結上級,這樣就有可能去構造一種,不一樣的文化,可能這樣一個文化,可能是適應未來的這種公司的組織文化。

有投資人問我,他說有一些前輩比你年紀更大,經驗更豐富,他們也在做創業創新的,這樣一個平臺,你憑什麼能夠超過他們。我說新一波的創業創新的趨勢,比五年前、十年前更大,將出現更多的新型公司和新的商業領袖,也就自然有可能出現更大的創業創新的服務平臺。

而且在創新這個領域,經驗並不管用。相比年紀大的人,年紀輕的人在創新這個領域,我相信感覺更好。接著這個投資人問我,如果五年後十年後,有更年輕的創業者,用同樣的邏輯來回答,他憑什麼去超越億歐這家公司的時候,你該如何應對。

我說中國過往的公司,大多數是家族企業,或者過於地依賴創始人,我相信這不是未來的公司組織形態。我相信未來的公司應該是合夥制,應該慢慢地變成選舉加任期制。億歐所在的創新領域,我們只有把越來越年輕的同事,讓他們成為管理者,我們才會追上新一波的趨勢。

如果當自己沒法引領這一家公司,下一步發展的時候,我們應該把公司交給我們年輕的管理團隊。而且還不能讓他們感覺,他們是職業經理人。所以億歐設立了一個,非常大的期權池,一個持股平臺。我們能保障年輕的管理者,更加像創始人一樣的,帶著這個公司走下一個五年,下一個十年。

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億歐發展三年至今,已經有將近一百二十人的團隊。我們在北京、上海、深圳有自己的辦公室,並且我們實現了盈虧平衡。我們相信,億歐未來的三年,公司會成為一個,三百人以上的公司。更加具有商業價值的同時,更加具有社會價值。

有很多的公司趕上了更好的風口,他們獲得更大的發展,比億歐做得更好。也有很多更年輕的人,他比我做得更好。但是經過三年的創業之後,我差不多已經不再為年齡而焦慮。因為無論是創業還是人生,都是一場馬拉松式的旅行,只要一直堅持跑,它就自然而然地會遇到你想要看到的風景。

如果我們現場,有像曾經的我一樣因為年紀大,職業上事業無成而感到焦慮。請你繼續加倍努力!請你相信自己!

謝謝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