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關羽兵敗荊州後劉備為什麼不去救

對於蜀漢政權來說, 關羽失荊州是一個致命傷。 它使得諸葛亮精心設計的《隆中對》戰略規劃未能實現, “興複漢室”最終也成了泡影, 蜀國因此一蹶不振。 關於蜀漢在荊州戰役中為何不發救兵的問題, 《三國志》中沒有記載, 大多數人認為是來不及救。 然而到了近代, 章太炎提出了一個驚人的看法, 說是由於關羽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方針, 所以諸葛亮決定要借吳人之手除掉關羽。

網路配圖

當代研究三國史的專家方詩銘十分贊同章太炎的觀點, 不過方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不是諸葛亮要借刀殺關羽,

而是劉備要借刀殺關羽, 劉備同關羽之間也有矛盾。 這對千百年來流傳的“桃園三結義”故事可說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方先生認為, 關羽向來驕橫跋扈。 黃忠在定軍山一役中, 刀劈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淵, 為劉備奪取漢中立下汗馬功勞。 劉備稱漢中王后, 封關羽為前將軍, 黃忠為後將軍, 兩人平起平坐。 然而當劉備派人去冊封關羽時, 關羽破口大駡“大丈夫豈能與老兵為伍”, 不是針對黃忠, 而是針對劉備。 最後還是使者說了一大通好話, 關羽才勉強接受了劉備的冊封。 還有, 劉備讓小舅子糜芳與關羽一起鎮守荊州, 是對關羽不放心。

關羽太跋扈, 而劉備的兒子劉阿斗又太無能。 劉備可能考慮到自己死後劉阿斗控制不住關羽,

因此要在生前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三國演義》上說劉備聽說關羽戰死的消息後, “大叫一聲, 昏厥于地”, 完全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 史料中並沒有關羽死後劉備哭之的記載, 相反卻記有:龐統死後, “先主痛惜, 言則流涕”;法正死後, “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 這難道不奇怪嗎?

照理說關羽是為國捐軀, 英勇犧牲, 劉備應該對他追封, 給他諡號, 但是關羽的諡號壯繆侯, 是後主劉禪追封的。 而法正死後, 劉備當即追封他為翼侯。 《三國志》中說, 劉備同關羽是“寢則同床, 恩若兄弟”, 但關羽死後, 享受的待遇還不如法正。

陳壽是蜀國人, 按理說應該對蜀國的情況更熟悉, 但他所寫《三國志》中的蜀志非常簡單。 這是因為魏、吳兩個國家都有史官,

唯獨蜀國不設史官, 所以陳壽寫蜀志就相當困難。 蜀國沒有官方檔案, 民間傳聞也不可靠, 而陳壽下筆非常謹慎, 不可靠的絕對不寫。 他出生的時候, 距離關羽被害已經十多年了。 蜀國為什麼不修史呢?難道是因為缺少優秀的史官嗎?絕對不是。 陳壽的老師譙周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史學家。 劉備和諸葛亮為什麼不設史官?如果大膽推測, 或許就因為關羽被害這件事是蜀漢最高統治階層的內部絕密, 絕不能公之於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