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帝臨終前的口諭,三位宦官秘密執行,卻因一事全盤皆輸

更多歷史趣聞, 歡迎關注, 歷史名人檔案公號:mrda88

晚唐時期, 唐宣宗李忱算是聲譽度比較高的一位, 曾經給李唐王朝帶來希望之光。 但是唐宣宗在位期間, 始終將太子之位空懸著。 這是為何呢?因為唐宣宗非常討厭自己的長子李溫, 而喜歡皇三子李滋。 李溫是個生性荒唐, 目光短淺的人, 他害怕大好的江山會斷送在這個孩子手中。 所以一直有廢長立幼的念頭。

隨著時間的流逝, 唐宣宗也已經在位十餘年了, 但身體狀況已經非常糟糕了。 唐宣宗預感時日不多了, 後來已經完全臥床不起, 再也不能上朝了。

面對此種情景, 朝中的各種勢力都行動起來。

當時大權都掌握在宦官們手中, 他們將宮內的消息完全隔絕, 就連宰相也沒有機會見到皇帝。 而躺在病榻上的唐宣宗, 依然不想將帝位傳給長子李溫。 可此時已經來不及冊立太子了, 即使下詔冊立李滋為太子,

業必將遭到站在皇長子一邊的權臣反對。

所以唐宣宗思考再三, 決定選自己最信任的宦官們來秘密幫助他立李滋為太子, 然後助李滋登上帝位。 這三位宦官分別是內樞密使王歸長、馬公儒和宣徽南院使王居方。 唐宣宗口諭他們, 當自己死後, 一定要扶持李滋, 避免李溫繼承皇位。

面對皇帝的臨終托孤, 三名宦官立刻明白, 如果抓住這次機會, 他們可能就一生榮華富貴, 但如果失敗了, 就會萬劫不復。 所以他們謹慎再謹慎, 三人再三商議, 反復討論, 認為首先要將軍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只有這樣才能有勝利的把握。

三人立即開始行動, 先對禁軍下手。 但是禁軍分別由兩個領導負責, 其中禁軍右神策中尉王茂玄能爭取過來,

但是左神策中尉王宗實跟王歸長有很深的矛盾, 無法爭取過來。 很顯然, 王宗實成了整個計畫的關鍵, 於是他們決定先解決王宗實。

王歸長假借唐宣宗的名義下了一道命令, 任命他為淮南監軍, 這就等於將他外放出京城了。 對於這道命令,

王宗實雖然不解, 但也只能老實接受。 正準備離開京城的時候, 他的一名下屬卻對他說了如此一番話。

他認為皇帝是不會在這種局勢混亂的時候作出這樣的人事變動的, 再說王宗實是保衛皇帝安全的禁軍將領, 所以很有可能是假傳聖旨, 裡面定有陰謀。

王宗實聽後, 覺得有道理, 打算入宮一探虛實。 隨後帶領大量的禁軍強行闖入皇宮, 奔向皇帝的寢殿。 在寢宮中, 王宗實看到皇帝已經駕崩了, 宮中的宮女和宦官都在皇帝的遺體前哭泣。

這就說明之前的聖旨肯定是假的, 於是他下令將這三名宦官抓起來。 這三人雖然在宮中做了周密的安排, 但是掌握著右神策軍兵權的王茂玄卻一時半會趕不過來, 沒辦法, 王歸長知道, 雖然這次行動是唐宣宗授意的, 但終究還是失敗了。 三位宦官也被王宗實處死了。

最終王宗實用大行皇帝的名義, 發佈了遺詔, 冊封李溫為太子, 同時讓太子監國。 大中十三年八月十三日, 27歲的李溫正式登上帝位, 史稱唐懿宗。

更多歷史趣聞, 歡迎關注,歷史名人檔案公號:mrda88

歡迎關注,歷史名人檔案公號:mrda8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