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于謙大明的支柱,再造大明朝的功臣

景泰年間, 徐有貞、石亨等人之所以與於謙交惡, 有著其各自的原因。

徐有貞, 原名徐珵, 因在瓦剌大軍壓境時主張南遷而遭到於謙的痛斥。 被“太監金英叱出之, 踉蹌過左掖門”, 從此人生打上了貪生怕死的印記。

徐珵為了改善自己的形象, 努力工作, 但始終得不到升遷。 徐珵擅長占星術, 曾準確預測土木堡之變, 又通過占星術成功巴結上大學士陳循, 但當時朝廷的用人大權在於謙手裡, 徐珵不得不通過于謙門生來遊說于謙, 以求取國子監祭酒(即太學校長)一職。

宋明兩大名臣

於謙足夠光明磊落, 並沒有因為徐珵建議南遷就不予理睬, 而是主動向朱祁鈺推薦此人, 可朱祁鈺一聽到徐珵的名字就說:“此議南遷徐珵邪?為人傾危, 將壞諸生心術。 ”於謙只能就此作罷, 但徐珵誤以為這是于謙從中作梗, 從此更加痛恨於謙。

由於在朱祁鈺心目中, “徐珵”這個名字與小人畫上了等號,

徐珵不得不改名“徐有貞”, 才得到進一步升遷, 又通過“奪門之變”, 因擁立有功而獲得朝政大權, 故而必欲置於謙於死地而後快。

土木堡之變前於謙的官職

石亨, 明朝世襲武將, 土木堡之變時負責守衛大同。 戰敗後, 他單騎一人跑回,

遭到降職處分, 負責招募兵員, 立功贖罪。 北京保衛戰時, 于謙看中石亨的才能, 加以推薦重用。 安定門外一役, 石亨擊潰了也先的瓦剌大軍。

戰後論功行賞, 石亨得到了最高的封賞, 被冊封為武清侯, 而實際功勞最大的於謙卻只得到一個少保的虛名, 石亨覺得心中愧疚, 於是自行上書保舉于謙的兒子于冕為官, 卻被襟懷磊落的於謙厲聲拒絕:

“國家多事的時候, 臣子在道義上不應該顧及個人的恩德。 而且石亨身為大將, 沒有聽說他舉薦一位隱士、提拔一個兵卒, 以補益軍隊國家, 而只是推薦了我的兒子, 這能得到公眾的認可嗎?我對於軍功, 極力杜絕僥倖, 絕對不敢用兒子來濫領功勞。 ”

明英宗

於謙冤死

陷害於謙的三人

石亨難以理解于謙的磊落, 只知道他是一個不“上路”的人, 得到這番訓斥後, 又愧又恨, 與于謙從此友盡。

奪門之變後, 石亨與曹吉祥等人貪橫擅權、結黨營私, 而徐有貞與他們不是一路人,嫌隙漸大,終被石亨等人進讒言害死。後來,朱祁鎮也越來越不能忍受曹、石;最終石亨被罷官、死在牢裡,曹吉祥因謀反伏誅。

而徐有貞與他們不是一路人,嫌隙漸大,終被石亨等人進讒言害死。後來,朱祁鎮也越來越不能忍受曹、石;最終石亨被罷官、死在牢裡,曹吉祥因謀反伏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