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更喜歡“好玩”的父母

懂得和寶寶一起“玩”的父母, 才是聰明的父母, 陪孩子玩既能讓孩子收穫快樂, 又能拉進親子關係, 也更加容易和寶寶溝通交流。 在忙碌的工作之後, 爸爸媽媽們不妨和寶寶一起玩耍吧!

對於處於快速生長期的寶寶來說, 各方面的能力也會在遊戲中得到提升。 但是請注意陪玩有技巧, 切莫敷衍了事。

有兩種不推薦的情況:

(1)當孩子積極投入到遊戲中的時候, 如果爸爸媽媽們只是敷衍了事, 隨意做做表面文章, 甚至還常常故意輸掉遊戲, 那你還不如忙你自己的讓孩子一個人玩。

(2)爸爸媽媽們剛玩幾分鐘就開始東張西望, 要麼就是若有所思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孩子們往往會不停地叫著爸爸、媽媽, 希望喚回神游的父母。 如果繼續這樣陪孩子玩下去, 可能持續不了多長時間, 孩子和爸爸媽媽們都會感到索然無味而草草收場。 這兩種陪玩毫無意義可言,

既浪費爸爸媽媽們寶貴的時間又辜負了孩子的一片期望, 也完全達不到親子互動的目的。

如何陪孩子玩, 才能既讓孩子收穫快樂, 又讓親子互動的效果最佳呢?

1、轉變自身心態:從陪孩子玩轉變為和孩子一起玩

爸爸媽媽們如果想要更加投入地陪孩子一起玩,

首先就得把自己的心態進行調整一下, 從陪孩子玩轉變為和孩子一起玩。 當我們放鬆下來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 從心底就不會把陪伴孩子當作是一種任務, 更不會敷衍的對待孩子。 同時, 我們也會從中享受到早已久遠的歡笑, 也將重新拾起久違的輕鬆自在。

2、快速進入狀態:從敷衍了事轉變為全力以赴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們的一舉一動他們都會盡收眼底, 然後他們會做出自己的判斷。 很多爸爸媽媽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 常常心不在焉、左顧右盼, 這其實讓孩子很反感, 感覺爸爸媽媽們是在應付差事, 就育兒領域來言這也不是高品質的陪伴。

無論多麼簡單的親子活動或者遊戲, 只要我們能夠全身心投入, 孩子們就一定能夠感受到爸爸媽媽們的心意。 關鍵是在玩耍了過程中, 我們的心與孩子的心, 每時每刻都要在一起。

3.認真研究, 從黔驢技窮轉變為陪玩高手

很多時候, 爸爸媽媽們之所以不願意陪孩子玩, 並不是不願對孩子花心思,

其實是因為他們在心裡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陪孩子玩。 當爸爸媽媽們被孩子逼得黔驢技窮時, 在他們眼裡自己的孩子, 就會在轉瞬之間從人見人愛的“小天使”變成調皮搗蛋愛捉弄人的“魔鬼”。

要跟孩子一起玩得開心, 我們是需要掌握一定技巧的, 需要學會很多方法的。 如果爸爸媽媽們的興趣愛好不廣, 那就儘量多培養一些興趣特長, 比如打球跳舞;如果父母的遊戲方式單一, 那就盡可能學習更多的遊戲, 當然網路遊戲就不推薦了;如果爸爸媽媽們的耐心不夠, 那就請努力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緒;如果爸爸媽媽們安于平淡激缺乏激情, 那就盡情享受親子之悅。

4.對症下藥, 寓教於樂

其實, 陪孩子玩也是一門學問, 日常生活中在選擇和開展遊戲時, 我們需要根據孩子自身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選擇適合於孩子所處年齡段的遊戲。

如果孩子總是粗心,爸爸媽媽們可以考慮使用電腦或者平板和孩子一起玩“找不同”;如果孩子太過好動坐不住,爸爸媽媽們可以和孩子玩拼圖或者下棋遊戲;對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比如讓他當爸爸或者媽媽我們做孩子,交換角色讓他學會照顧別人。

其實,玩和學並非完全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很多時候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其實也在學習,相應地,也很多東西的學習也是可以變得好玩,讓孩子在快樂的學習。很多爸爸媽媽認為,學習就該有學習的樣子,應該是正襟危坐的一板一眼的。

但是對幼兒的教育而言,更應該從玩耍和遊戲開始,孩子在學齡前所學的,絕大部分都是可以在玩耍和遊戲中學習到的。玩中學,看似在玩,實則在學習而且還很快樂。(以上是個人見解若有不合理的地方,還請賜教指出謝謝!)

我們需要根據孩子自身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選擇適合於孩子所處年齡段的遊戲。

如果孩子總是粗心,爸爸媽媽們可以考慮使用電腦或者平板和孩子一起玩“找不同”;如果孩子太過好動坐不住,爸爸媽媽們可以和孩子玩拼圖或者下棋遊戲;對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比如讓他當爸爸或者媽媽我們做孩子,交換角色讓他學會照顧別人。

其實,玩和學並非完全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很多時候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其實也在學習,相應地,也很多東西的學習也是可以變得好玩,讓孩子在快樂的學習。很多爸爸媽媽認為,學習就該有學習的樣子,應該是正襟危坐的一板一眼的。

但是對幼兒的教育而言,更應該從玩耍和遊戲開始,孩子在學齡前所學的,絕大部分都是可以在玩耍和遊戲中學習到的。玩中學,看似在玩,實則在學習而且還很快樂。(以上是個人見解若有不合理的地方,還請賜教指出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