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你說你好好的一頭驢,打什麼滾……

剛聽到“驢打滾”這個名字時, 我根本想不到它是一個甜品。 以為這是誰“不懷好意”的玩笑, 給小吃起這種名字, 若“小吃”本身得知其名乃“某動物在狼狽表演”,

心情一壞身子就不甜了怎麼辦, 還會有人吃它嗎?但疑慮常常只是庸人之擾, 驢打滾的名聲可大了。

驢打滾是老北京和天津衛傳統小吃之一, 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 煞是好看。 因其最後製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麵, 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

因此而得名“驢打滾”。 “驢打滾”的原料有大黃米麵、黃豆麵、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 製作分為制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

喜吃粘食本來是滿族人的傳統, 因為滿族的狩獵生活, 經常是早出晚歸, 吃粘食則耐飽。

“驢打滾”就是在200多年前從粘食中演變出來的一種大眾化小吃。 可見“驢打滾”的叫法已約定俗成。 如今, 很多人只知雅號俗稱, 不知其正名了。 現當地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應, 是群眾非常喜愛的一種小吃。

據說有一次, 慈禧太后吃煩了宮裡的食物, 想嘗點兒新鮮玩意兒。 於是啊, 禦膳大廚左思右想, 決定用江米粉裹著紅豆沙做一道新菜。 新菜剛一做好, 便有一個叫小驢兒的太監來到了禦膳廚房, 誰知這小驢兒一個不小心, 把剛剛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裝著黃豆麵的盆裡, 這可急壞了禦膳大廚, 但此時再重新做又來不及,

沒辦法, 大廚只好硬著頭皮將這道菜呈到慈禧太后的面前。

慈禧太后一吃這新玩意兒覺得味道還不錯, 就問大廚:“這東西叫什麼呀?”大廚想了想, 都是那個叫小驢兒的太監闖的禍, 於是就跟慈禧太后說:“這叫‘驢打滾’。 ”從此, 就有了“驢打滾”這道小吃。

準備好糯米飯、黃豆粉、紅豆沙,糯米粉5:2常溫純淨水的比例調配,用筷子攪拌至結塊後,再用手搓成粉狀。

後在蒸鍋鋪一層棉紗布,放上糯米粉,中火蒸個20分鐘左右,蒸糯米的同時把黃豆粉幹鍋小火焙熟,顏色稍微變深出黃豆粉香即可。

將炒熟的黃豆粉過篩在案板上,蒸好的糯米麵團放在黃豆麵上,將其按壓成餅狀,糯米麵團先均勻的沾上黃豆麵。

用擀麵杖擀成0.5釐米左右的薄片。

均勻地在薄片上方鋪上一層紅豆沙,於邊緣留空,後卷成條狀。

抹油後切成5釐米左右的小段,最後在表面再篩上一層黃豆粉即成!

— 本期互動話題 —

你最懷念的家鄉甜食是哪款?

文中部分素材源自網路

如有侵權聯繫後臺刪除

☟☟☟點擊閱讀原文一探究竟

準備好糯米飯、黃豆粉、紅豆沙,糯米粉5:2常溫純淨水的比例調配,用筷子攪拌至結塊後,再用手搓成粉狀。

後在蒸鍋鋪一層棉紗布,放上糯米粉,中火蒸個20分鐘左右,蒸糯米的同時把黃豆粉幹鍋小火焙熟,顏色稍微變深出黃豆粉香即可。

將炒熟的黃豆粉過篩在案板上,蒸好的糯米麵團放在黃豆麵上,將其按壓成餅狀,糯米麵團先均勻的沾上黃豆麵。

用擀麵杖擀成0.5釐米左右的薄片。

均勻地在薄片上方鋪上一層紅豆沙,於邊緣留空,後卷成條狀。

抹油後切成5釐米左右的小段,最後在表面再篩上一層黃豆粉即成!

— 本期互動話題 —

你最懷念的家鄉甜食是哪款?

文中部分素材源自網路

如有侵權聯繫後臺刪除

☟☟☟點擊閱讀原文一探究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