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如果沒有這三個人,甲午戰爭肯定能贏,這三人是晚清的三大罪臣

晚清滅亡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太過於腐朽, 清政府內部的一些官員頂著帽子不幹活, 有了這一幫庸臣, 晚清滅亡是遲早的事, 中法戰爭的失敗, 慈禧並沒有從中吸取教訓, 放任朝廷內部官員玩弄權力, 甲午戰爭以及後來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失敗是可預料的。 今天就來說說導致甲午戰爭失敗的三大罪臣。 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 中國也不會輸的那麼慘。

第一位就是翁同龢, 他是清流派的代表, 曾在洋務運動時期, 翁同龢就以私怨處處和李鴻章作對, 為人是睚眥必報, 甲午戰爭時期, 翁同龢就攛掇光緒帝盲目的開戰,

還在戰爭前阻礙朝廷給李鴻章撥款, 導致北洋水師沒有裝備, 甲午戰爭最終失敗, 可悲的是, 翁同龢居然還不知悔改, 還想著一己私利, 想借著甲午戰爭失敗來推翻李鴻章。

第二位就是張謇, 張謇是翁同龢門生, 他們兩個人早在光緒之前就認識了, 張謇可是給翁同龢出過不少的歪主意, 讓翁同龢借日本人的手除掉李鴻章就是張謇給出的主意, 而當時李鴻章知道清朝的水師兵力和日本相比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差距了, 李鴻章根本不想打仗, 但張謇還一個勁的煽動, 還向光緒說李鴻章貪生怕死, 這還沒有完呢, 張謇還組織北洋水師出海迎戰, 直到日本人打到家門口。 可以說張謇在其中攪局加速了甲午戰爭的失敗,

是晚清的第二大罪人。

第三位就是李秉衡, 這個人和翁同龢一樣, 都是清流派的人, 而且這個人還是山東巡撫, 按理說他應該幫著李鴻章, 但是他是處處和李鴻章作對, 居然還不給李鴻章增加援兵, 更氣人的是, 當李鴻章在和日本人作戰時, 他就已經向朝廷回報北洋水師覆滅的消息, 還和翁同龢同流合污。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

當然, 除了朝廷內部的腐朽, 晚清滅亡的原因還有許多, 但是如果沒有這幾位庸臣, 甲午戰爭或許不會失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