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童年的表揚

許多年以後, 面對老人追著孫子餵飯, 或者小孩因攢勁吃飯, 不挑食受到表揚時, 我會想起久遠年代的一天傍晚。

當時我們全家的口糧只夠吃半年, 晚上都是吃分飯, 我是五歲或者六歲, 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晚飯。 老家昏暗的屋簷下面, 燈光像一粒跳動的花生米, 在寒風著飄忽著我們的陰影, 弟弟的大腦袋堆在碗裡, 半碗飯三扒兩口吃完了, 才抬起頭來, 閃出鮮紅的舌頭, 蛇信子般靈巧把嘴上粘的一粒飯捲進嘴裡。 然後, 腦袋轉向還在吃飯的我, 娘無奈的歎了一口氣:唉……來串門的鄰居李婆婆說:“國崽,

你做得用, 讀書了, 把飯讓給弟弟吃吧。 ”我轉臉看著弟弟, 與他的目光撞了個滿懷, 那眼神蕩漾著幼兒直率欲望。

不瞞你說, 這種感覺是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 看到“我要上學”的照片, 蘇明娟那雙大眼睛, 才從我記憶深處啟動, 那麵條洋溢著渴望的眼神, 毫不掩飾地往我心裡流暢, 我眼眶一熱, 我想當年從弟弟鹿鹿饑腸傳遞出來的資訊, 那種對米飯的佔有欲望, 一定比蘇明娟強一百倍。

在李婆婆鼓勵的目光下, 我把飯碗給弟弟, 那裡面還有僅能遮住碗底的兩口飯, 眼巴巴地看著, 那些被青菜湯雜成綠色的飯粒, 瀑布般傾斜到弟弟空蕩蕩的碗裡, 我的喉節在上下不停地梭動……李婆婆柔聲說:國崽到底是學過《毛著》的人, 多懂事啊。

其實我那時剛發蒙, 才學過“毛主席”三個字。 那個成分不好的女老師, 就因為叫我們學習“毛”字時說:“毛”毛主席的毛, 被積極分子長告到公社, 說是惡毒攻擊偉大領袖而開除了, 我那裡學過《毛主席著作》啊。

等到我後來真正學過《毛著》時, 才讀到他老人家“吃飯是第一件大事”的描述, 李婆婆以《毛著》的名義表揚我, 忍痛剝奪我即將送入口中的米飯, 這是多麼辛酸的黑色幽默。 更是我死要面子活受罪性格形成的基礎。

讀小學時, 教室後面有光榮欄, 登滿了小朋友的名字, 誰做了好事貼一面小紅旗, 我個子小, 人又笨, 一般的好事輪不到我。 只有碰碰運氣, 看能不能撿一塊錢, 或者一支筆交給老師, 得個拾金不昧的小紅旗。 每天上學、放學都低頭走路,

尋找人們的“遺金”

偏偏哦運氣也不好, 一無所獲, 眼看到期末了, 我還沒得到一面小紅旗, 更抬不起頭, 一咬牙忍著一個禮拜不吃中午飯, 把“撿來”的一塊錢交給老師, 實現紅旗零的突破。

對我這一生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進初中時, 那篇憶苦思甜的作文, 語文老師看了後, 評價很高, 當做範文在班上、全校傳閱, 說我有寫作天才, 只要肯努力, 將來一定能成為大作家。 在語文老師的鼓勵下, 我大量閱讀課外書籍, 文學名著, 出現了嚴重的偏科, 除了寫作文還搞所謂的文學創作, 給報社, 電臺投稿, 直至走出校門沒有發表一篇。

畢業時語文老師還送給我一個筆記本, 一支鋼筆, 筆記本的扉頁寫著, 愛因斯坦的名言:天才是99%的勤奮加1%的靈感。

我一直珍藏著老師的筆記本, 創作失敗時我就拿出來看看, 讀讀愛因斯坦的名言, 只要自己肯努力, 我離大作家只有一步之遙呢。

就因為這一次鼓勵, 我甚至把寫作愛好帶到了部隊……直到前幾天我才從網路上看到, 老師抄給我的名言是斷章取義, 那名言的後半句是:1%靈感比99%的勤奮更重要, 天啦, 僅用半句名言鼓勵了我大半生, 到頭來, 我才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創作料子, 白耗了我大半生心血。

老話說:男怕入錯行, 女怕嫁錯郎。 我要是把大半生心血投入到學一門專業技術, 不說尖端水準, 至少也是學有專長, 何至今天的半拉子落魄文人呢?

《通俗畫》裡說:“長吏馬肥, 觀者快之, 乘者喜其言, 馳驅不已, 至於死。

”意思就是說殺你馬的人, 就是在旁邊那些人給你馬鼓掌的人, 愛之者就是害之者。

童年是一個人性格形成的初始階段, 長輩和老師一個不經意的鼓勵和表揚都會在他心裡打下深深烙印, 影響其一生。 同掌聲捧殺比較, 盲目的表揚與鼓勵, 就是好心的謀殺。 (江劍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