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知青生活感悟

當下, 知青懷舊也許成了一種時尚。 提起知青生活, 我的思緒便被帶回到青年時代, 帶回到當年的廣闊天地, 帶回到曾經下放的農村——臨澧文家楓樹。 在那裡, 我度過了人生中最受益的五年時光。

悠悠四十餘載, 彈指一瞬間。 那段時光的悲喜與夢想, 永遠地留在了那個逝去的年代。 但那扯不斷的知青情結卻一直埋藏在我的記憶裡, 越來越清晰。 如同一壇陳年老酒, 隨著時間的推移, 酒香慢慢從密封的罎子裡飄溢出來。

1968年, 毛主席發出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 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當年, 我還是一名文革時期的初中生。

由於家庭出身不好, 想繼續升學或留在城裡都是不可能的事。 特殊的家庭背景, 讓我過早地嘗到了生活的苦澀, 學會了獨立和自強。 畢業分配那天, 我下定決心到農村去, 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在社會環境中錘煉自己。

1971年4月1日, 市革委在學校體育場為我們舉行了下放知青歡送大會。 汽車出發時, 路邊紅旗飄揚, 我默默地望著漸遠的家人和家鄉, 思慮著未來的生活。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車程, 我們到達了公社。 歡迎大會後, 我和其他五名知青被安排到同一個生產隊。 從此, 我們和當地農民一起, 在嫋嫋炊煙中勞動著、生活著。

在農村, 幹農活是最辛苦的, 特別是“雙搶”季節, 白天酷暑難耐, 晚上蚊子叮咬, 晴天一身汗,

雨天一身泥。 繁重的勞作後, 還要自己做飯、洗衣、拾柴, 艱苦的生活磨練了我的意志, 提高了自理和生存能力。 後來, 生產隊讓我當記工員, 為社員記工分、算考勤, 讓我從中學會了為人處事的方式, 培養了我的生產管理能力。 楓樹人樸實、寬容、熱情, 處處關心和幫助我們知青, 待我們如親人一般。 楓樹人憨厚樸實的品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一直影響著我, 成為了我人生的精神支柱。

離開楓樹後, 我被招工到長沙, 從事水利施工工作。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我的人生註定與農民、農村、農業有緣, 註定與楓樹人有著難解的情結。

當年, 公司在常德和岳陽兩地招了60名知青, 全部分配到挖泥船上工作。 挖泥船是一種水下施工程船舶,

擔負洪道開挖、疏浚和湖區的堤防整治施工任務。 俗話說:“有女不嫁駕船郎, 一年四季守空房”, 施工地人煙稀少, 生活環境差, 勞動強度大。 不到一年時間, 60名知青就走了一半, 8名同鄉4個調回老家。 從學生到“鄉巴佬”, 再到“船古佬”, 靠著在農村磨練出來的堅強意志和信念, 我堅持了下來。

船上施工作業與水、機器設備、泥土打交道。 老一輩船工常說:“行船跑馬七分憂”。 船在航行中經常涉灘、過險、闖急流, 稍有不慎就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機械設備撞傷手腳的工傷事故也時常出現。 面對施工中的重重困難, 我虛心向老船工請教, 努力從書本上學知識, 認真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 在船上工作的三十多年, 我參加過無數次的抗洪搶險施工,

每完成一項施工任務, 我都有一種成就感, 覺得苦中有甜, 苦中有樂。 期間, 我負責的施工專案沒有出現一起安全責任事故, 這在施工單位是少見的。 多年來, 我始終以楓樹人憨厚樸實、熱情開朗的性格去對待我的船員, 以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態度履行職責。

楓樹象徵鴻運, 福星高照, 楓樹的磨礪給我帶來了好運;楓葉象徵高潔, 純潔高雅, 就像我與楓樹人的情誼一樣純潔無瑕;楓葉象徵著友誼和思念, 與楓樹人結下的深厚情誼, 值得永遠永遠的思念!(李亞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