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首富沈萬三家族富到什麼程度?

文/煮酒君

據《昆山縣誌》記載, “沈萬三, 名富, 字仲榮, 世稱萬三, 昆山周莊人。 ”沈萬三在發跡後, 稱得上富可敵國, 明初時他捐款築起三分之一的南京城,

其後又以百萬銀犒軍, 行若無事。 沈萬三不知收斂的行徑, 終於惹起朱元璋的忌憚, 以為其“民富敵國”, 是朝廷的隱患, 本欲殺, 但鑒其犒軍、築城之功, 將其充軍, 發配雲南了事。

民諺有曰:“南京沈萬三, 北京枯柳樹, 人的名兒, 樹的影兒”, 由是可見沈萬三聲名之隆。

那麼他到底富到了什麼程度?

與沈萬三有關的傳說大約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其原始資本的積累, 二是他與朱元璋的交集。

明代孔邇在《雲蕉館紀談》中有如下記載:“家貧無產, 以漁為生, 一日飯畢, 就水洗碗, 忽墜水中, 因摸之, 不知碗所在, 但覺前後左右, 壘壘如石彈, 乃盡取之, 有識者曰:此烏鴉石也, 一枚得錢數萬。 ”一說, “有一老者引七人挑蘿擔七條而至, ……啟視皆馬蹄金也。 從此致富。 ”又或者說沈萬三學到了張三豐的燒煉術而致富;沈萬三救助的數百隻青蛙以聚寶盆報恩於他。

類似沈萬三原始資本來源的故事不可勝數, 但大抵都算是“不義之財”, 大概人們也難以理解其巨額財富的來源, 只能以聚寶盆形容了。

據清代宋長白《柳亭詩話》中記述, “金陵水西門, 有豬龍為患, 明太祖以沈仲榮(即沈萬三)聚寶盆鎮之乃止”, 《明史・高皇后傳》記載, “吳興富民沈秀者, 助築都城三之一, 又請犒軍”, 而《劉伯溫與石萬三》、《朱元璋與石萬三》等故事, 也都描寫了朱元璋與沈萬三的交往。

這些傳說多有附會、傳奇之意, 荒誕不經, 但我們可從傳說之廣, 見沈萬三這個“活財神”影響力之一斑。 雖然有關沈萬三的歷史資料並不詳實, 但對其真實在歷史中存在過應是無爭議的。

有關沈萬三的史料, 去除了小說、傳說之流, 仍然有相當一部分的資料存在謬誤, 如王行為居住在長洲尹山的與沈萬三同名的人物所撰的墓誌, 其實與沈萬三及其家族並列關係, 卻被很多人誤認為是研究沈萬三其人的重要史料,

其實這二者是完全獨立的兩個人。

沈萬三雖然為富, 卻有仁人之心, 但他若真的建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 隨後又進行犒軍, 恐怕難以當得“聰明”二字。 這簡直是在招呼明太祖過來“打土豪”, 這種智商, 怎麼能積下偌大的財富?但很多資料對“建城”、“犒軍”之事可說是信誓旦旦,

難免讓人起疑。 不止于此, 就算沈萬三的生卒年到現代也是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有人說他是入明幾年後死的, 有人說他實際生活在元代, 沒等到大明建國就已駕鶴西去。

沈萬三如此“神秘”, 他的弟弟沈萬四就更是蹤跡難尋——有關沈萬四的記載倒也有, 卻不足為信。

人們關於其發家, 有“力田”和“通番”兩種比較靠譜的說法, 不過敗家之路倒是眾口一辭。 沈家因“藍玉”一案受牽連被拉下馬來, 聲勢極隆的沈氏一族在皇權的打擊之下, 頃刻間便煙消雲散, 令人唏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