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何要反智和愚民

為何要反智和愚民

葉超英

按照常識, 人越有智慧越聰明, 越有智慧越能辦成事, 越能辦大事。 人類的一部文明史, 就是一部人類的進化史。 但是偏偏有人不樂意這樣, 認為民眾一旦擁有了智慧和知識, 就是禍端。

近代史專家張鳴在《不識字的好處》(《姑妄集》, 張鳴著)一文中講到一個故事:一個十二、三歲就參加了川陝紅軍的小紅軍, 遇上了張國燾肅反。 凡是出身差的就有危險, 而檢驗出身的標準之一, 就是看這個人識字多少。 北大畢業生張國燾是川陝紅軍的最高領導, 當然不在肅反範圍內。 雖然識字多了有危險,

但軍中卻辦識字班, 教文盲戰士識字。 這個小紅軍學習很努力, 識字成績突出, 但是識字教員偷偷跟他講, 不要這麼賣力, 識字多了, 當心被抓。 不久, 識字教員就被肅掉了, 識字班無疾而終。 從此而後, 紅小鬼再也不敢識字。 到了延安整風期間, 不識字的好處顯出來了。 他回憶道:“我沒有文化學歷, 歷史清白, 審幹審不到我的頭上, 整個楊家嶺的幹部就屬我吃得飽, 睡得香, 既不考慮如何去整人, 也不擔心被 人整, 悠閒自得。 整風審幹負責人之一的鄧潔在大會上宣佈:‘從今天起, 辦公廳、中組部、中宣部的同志一律不准走出楊家嶺的大門, 誰有什麼事情要辦, 去找李耀宇同志(回憶錄作者), 讓他替你們去外面辦去, 大家儘量克服一下,
全力整風, 清查特務。 ’”(張鳴轉引自李耀宇口述《一個中國革命親歷者的私人記錄》, 第145 頁,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6)

老紅軍不識字的事例告訴人們:越有知識越痛苦, 越容易招禍;沒有知識反而逍遙自在, 不會被人整, 也不會整別人。 難怪蘇東坡感歎:我願生兒愚且魯, 無災無病到公卿。

歷來的專制統治者都希望天底下的人最愚蠢, 只讓他自己最聰明。 反智和愚民應該說是統治者最喜歡的兩個法寶。 反智, 可以讓人更愚蠢, 方便統治者駕馭人;愚民, 使百姓更愚蠢, 便於統一思想, 也利於統治人民。 何也?天下人一聰明, 必然會生出眾多疑問:例如, 為什麼要讓天下人捧一人?它的合理性在哪裡?為什麼皇帝只有你能做而我不能做?這一問,

問題就出來了, 就啟發民智了, 就讓百姓生出“王侯將相甯有種乎”的大志和勇氣了。

“知識越多越反動”, 從統治者的角度來說, 無疑有其合理性所在。 當一個政權的合法性受到質疑時, “春江水暖鴨先知”, 最先提出反對意見的, 必定是知識份子。 他們站在人類文明的制高點上, 目光如炬, 明察秋毫。 所以, 統治者容不得他人比自己聰明, 因為他人的聰明會威脅到自己的寶座。 秦始皇運用愚民政策, 以焚書坑儒等手段遏制反秦思想;歷史上不斷興起的文字獄, 也是一種消滅知識份子、鞏固政權的經典的愚民手段。 為統治者們提供反智和愚民思想支撐的, 孔子算一個:“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 (《論語•泰伯篇》)老子也算一個:“為道者,

非以明民也, 將以愚之也。 民之難治也, 以其智也。 ”(《道德經》)

但是, 統治者建立一個新政權, 必須要依賴知識份子。 沒有知識份子的參與, 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 例如明朝的劉基之於朱元璋。 即使成功了, 如果沒有知識份子, 也不能坐穩天下, 例如元朝、清朝之統治漢人。 這些馬背上(武力)得天下的人, 下了馬背之後, 必須用浸潤文化的知識份子來治理天下。 因而, 專制統治者對知識份子的態度是矛盾的:既用之又疑之, 既拉攏又打壓, 總是不放心。 最終, 知識份子也成為了統治者愚弄民眾的一個工具。

“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 反智和愚民者無法忽視的一個基本事實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洪流浩浩蕩蕩, 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擋的。

任何反智和愚民的方法、手段終將受到歷史的審判, “止增笑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