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蒙古自治區多管齊下 民生領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本報記者 趙永強 實習生 尤普榮報導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8月2日, 內蒙古自治區新聞辦召開了新聞發佈會, 通報了該區2017年在民生領域重點工作的推進情況。

脫貧攻堅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第一民生工程, 今年的目標是:確保20萬貧困人口脫貧, 14個區貧旗縣、3個國貧旗縣摘帽。 據悉, 為實現這一目標, 該區本級財政投入扶貧資金48.75億元, 同比增長160%, 盟市、旗縣財政投入資金也增長了1倍多。

目前, 90%的中央和自治區資金已經下達, 該區還設立了20億元的產業扶貧資金, 加大對涉農牧資金的整合力度,

金融機構也於今年上半年新增小額扶貧貸款108億元, 集中用於脫貧攻堅。

據瞭解, 該區“因戶因人精准施策”, 已經實施“三到村三到戶”項目8300多個;開工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600個, 開工率達到93.6%;為5000名貧困人口提供了生態護林員公益性崗位, 年人均補貼1萬元;對貧困家庭大學新生給予每人每年1萬元的資助, 將農村牧區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營養改善計畫(在校生將按照每人每年800元的標準, 享受營養餐補助政策)由8個集中連片貧困旗縣擴大到31個國貧旗縣, 惠及23.6萬農村牧區學生;農村牧區低保標準與去年相比提高655元, 達到4851元。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政府辦公廳主任高潤喜向記者介紹, 今年以來,

該區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 主要就業指標實現了預期目標,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今年上半年, 內蒙古自治區城鎮新增就業14.85萬人, 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或落實就業去向7.15萬人, 農牧民轉移就業217.4萬人, 分別完成了年度計畫的59.4%、55%、88.7%;建立了日常就業援助與專項活動幫助相結合的工作機制, 安置就業困難人員2.62萬人, 實現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43萬人;還深入實施“創業內蒙古”行動, 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3億元, 實施創業培訓2.42萬人, 帶動就業5.2萬人, 創業帶動就業人數比例達到1∶3。

此外, 據記者瞭解, 該區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準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從去年的月人均2660元提高到2812元, 惠及該區259萬退休人員。

該區還加快公共租賃住房分配和租賃補貼發放工作, 截至6月底, 該地政府投資公租房的分配入住率已達到72%, 發放租賃補貼的戶數達到8.8萬戶。

高潤喜表示, 針對農村牧區高利貸影響農牧民生產生活的問題, 內蒙古自治區相關部門制定下發了《關於綜合治理農村牧區高利貸的若干措施》, 在重點地區開展了以農牧戶財政補貼增信方式的貸款試點, 金融機構按照1:5的比例放大, 並推行“一次核定、隨用隨貸、周轉使用”的信貸模式, 實現農牧民可貸能貸, 全力壓減民間高利貸空間。 截至目前, 各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新增農牧戶貸款103.3億元。

不僅如此, 該區本級使用地方債券資金5億元, 統籌解決邊遠地區中小學包括“大通鋪”、土廁所、土灶台、土爐子等問題,

改善學生住宿條件。 為滿足偏遠農牧戶生產生活用電需求, 目前各盟市和電網公司正在編制《新能源戶用系統升級方案》和《電網延伸供電方案》, 方案出臺後抓緊組織實施, 完成對2萬戶偏遠農牧戶生產生活用電的升級改造任務。

免費為貧困人口進行健康體檢, 是今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工作的一項惠民舉措。 據瞭解, 該區確定的免費體檢人口為72萬人, 截至目前已經體檢的人數為43萬多人, 完成了60%。 今年上半年, 該區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面也取得巨大成效, 實施公立醫院改革的盟市由8個增加到12個, 公立醫院全部取消了藥品加成。

下一步, 內蒙古自治區將進一步加大惠民政策落實力度,

不斷增強該區各族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