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敢於嘲諷東條英機,提出的戰略更是天才,二戰審判連個“戰犯”都沒撈著

日本明治維新之前, 乃至於甲午海戰前夕, 中國在日本人眼中都是天朝上國一般的存在, 千百年來已經無數次的證明, 泱泱華夏, 地大物博, 人傑地靈, 國力強盛, 在亞洲作為宗主之國, 俯視四鄰, 未有不從者。

甲午之後, 再加上日俄戰爭的勝利, 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盛行, 呈現出瘋狂之舉, 叫囂著以武力來征服東亞, 實則是倭寇小國, 彈丸之地, 一朝翻身, 窮圖畢現, 侵略之風大肆鼓吹, 心境未穩, 缺乏了獨立自我的認知和審視。

二戰, 給中國帶來了無窮的禍患, 到處殘垣斷壁, 一片淒涼蕭瑟之感, 這都源于日本軍國思想的狂妄之舉, 而以東條英機為首的內閣, 再加上被鼓吹為神明的日本天皇裕仁, 在他們的緊鑼密鼓的渲染下, 侵略戰爭被一再的升級。

在當時的日本, 有一個人, 被稱之為戰略天才, 他能力出眾, 是能夠讀懂《戰爭論》的為數不多的日本人之一。 他曾經嘲諷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東條上等兵”, “東條英機只能保管十挺槍, 超過十挺就無能無力了”。 由此可見他的桀驁不馴和膽氣魄力。

石原莞爾, 昭和天皇的三大參謀之一, 他是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的第一人。 他和板垣征四郎以及土肥原賢二悍然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事後他建議樹立支那政權, 且不再擴大戰爭。 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 日本地窄人稀, 沒有縱身, 且資源匱乏, 而佔據東北三省, 可以成為後方基地, 源源不斷的提供資源, 解決當前戰略資源匱乏的難題, 也就是所謂的滿蒙生命線理論。

石原莞爾的戰略很具有時代性和天才性, 針對美蘇和中國, 他都做出了相應的規劃, 在他看來全面侵華是愚不可及的做法, 這樣會使得軍隊陷入中國腹地而舉步維艱, 而佔據東三省之後, 進一步可獲得馬來西亞的橡膠以及汶萊的石油, 在東線和德軍一起夾擊蘇聯, 再征伐美國, 這樣才是一個成熟的計畫。

不得不說, 石原莞爾的戰略很是天才, 甚幸的是, 他因為和東條英機對立而被編入了預備役, 遠離了政權的中心, 為此他就不能為非作歹的策劃其戰爭的步驟, 否則的話, 二戰還真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殘酷將遠不止如此。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 等待日本統治階層的將會是一場嚴肅的審判, 麥克亞瑟一紙簽署命令, 開始陸續逮捕日本的戰犯, 東條英機、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等一批軍國狂熱分子被予以下獄, 而等待他們的將是無情的審判。

石原莞兒在戰爭中曾發動九一八事變, 他的手中也沾滿了無數的鮮血, 再加上曾經一再的規劃戰略意圖, 由此石原莞爾認為自己肯定是甲級戰犯的下場,可是他的自首可笑的打擊了他,國際軍事法庭認為他不但不是一個甲級戰犯而且一句“哪涼快,哪待著去”就這麼把他給打發了,最終的結果是連個“戰犯”的罪名都沒有撈著。

其實原因很簡單,石原莞爾沒有參加太平洋戰爭,手中沒有沾染上美帝的血,而法官是美國人,所以對於石原莞爾就這麼被“拋棄”了。說來也真是可笑,一個如此瘋狂分子,戰略天才,二戰時期的軍界高層,竟然會因為如此滑稽的理由而逃過一劫,想必石原莞爾也是覺得可笑之極吧。

由此石原莞爾認為自己肯定是甲級戰犯的下場,可是他的自首可笑的打擊了他,國際軍事法庭認為他不但不是一個甲級戰犯而且一句“哪涼快,哪待著去”就這麼把他給打發了,最終的結果是連個“戰犯”的罪名都沒有撈著。

其實原因很簡單,石原莞爾沒有參加太平洋戰爭,手中沒有沾染上美帝的血,而法官是美國人,所以對於石原莞爾就這麼被“拋棄”了。說來也真是可笑,一個如此瘋狂分子,戰略天才,二戰時期的軍界高層,竟然會因為如此滑稽的理由而逃過一劫,想必石原莞爾也是覺得可笑之極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