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執業醫師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點(一)

手太陰肺經、穴

1.中府(LUl)肺之募穴

【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 前正中線旁開6寸, 平第l肋間隙處。

【主治】咳嗽、氣喘、胸痛等肺部病證;肩背痛。

2.尺澤(LU5)合穴

【定位】在肘橫紋中, 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主治】咳嗽、氣喘、咯血、咽喉腫痛等肺系實熱性病證;肘臂攣痛;急性吐瀉;中暑、小兒驚風等急症。

3.孔最(LU6)郤穴

【定位】尺澤穴與太淵穴連線上, 腕橫紋上7寸處。

【主治】咯血、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肺系病證;肘臂攣痛。

4.列缺(LU7)絡穴;八脈交會穴(通于任脈)

【定位】橈骨莖突上方, 腕橫紋上1.5寸, 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簡便取穴法:兩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 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 食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肺系病證;頭痛、牙痛、項部強痛、口眼歪斜等頭項部疾患。

5.太淵(LU9)輸穴;原穴;八會穴之脈會

【定位】在腕掌側橫紋橈側, 橈動脈的橈側凹陷中。

【主治】咳嗽、氣喘等肺系疾患;無脈症;腕臂痛。

6.魚際(LUl0)滎穴

【定位】第1掌骨中點橈側, 赤白肉際處。

【主治】咳嗽、咯血、咽幹、咽喉腫痛、失音等肺系熱性病證;小兒疳積。

7.少商(LUll)井穴

【定位】拇指橈側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咽喉腫痛、鼻衄、熱病、昏迷等肺系實熱證;癲狂。

手陽明大腸經、穴

1.商陽(LI1)井穴

【定位】食指末節橈側, 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齒痛、咽喉腫痛等五官疾患;熱病、昏迷等熱證、急症。

2.合谷(LI4)原穴

【定位】在手背, 第1、2掌骨間, 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簡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間關節橫紋, 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 當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頭痛、目赤腫痛、牙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聾等頭面五官諸疾;發熱惡寒等外感病證, 熱病無汗或多汗;經閉、滯產等婦產科病證。

3.陽溪(LI5)經穴

【定位】腕背橫紋橈側, 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主治】手腕痛;頭痛、目赤腫痛、耳聾等頭面五官疾患。

4.偏曆(LI6)絡穴

【定位】屈肘, 在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 腕橫紋上3寸。

【主治】耳鳴、鼻衄等五官疾患;手臂酸痛;腹部脹滿;水腫。

5.手三裡(LI10)

【定位】在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肘橫紋下2寸處。

【主治】手臂無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證;腹痛、腹瀉;齒痛、頰腫。

6.曲池(LI11)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 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主治】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證;熱病;高血壓;癲狂;腹痛、吐瀉等胃腸病證;咽喉腫痛、齒痛、目赤腫痛等五官熱性病證;癮疹、濕疹、瘰鬁等皮外科疾患。

7.臂臑(LIl4)

【定位】在曲池穴與肩髃穴連線上, 曲池穴上7寸, 三角肌止點處。

【主治】肩臂疼痛不遂、頸項拘攣等肩、頸項病證;瘰鬁;目疾。

8.肩髃(LI15}

【定位】肩峰端下緣, 當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 三角肌上部中央。 臂外展或平舉時, 肩部出現兩個凹陷, 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

【主治】肩臂攣痛、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證;癮疹。

9.扶突(LIl8)

【定位】在喉結旁約3寸, 當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

【主治】咽喉腫痛、暴喑等咽喉病證;癭氣、瘰鬁;咳嗽、氣喘;頸部手術針麻用穴。

10.迎香(LI20)

【定位】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約0.5寸, 當鼻唇溝中。

【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等局部病證;膽道蛔蟲症。

足陽明胃經、穴

1.承泣(STl)

【定位】在面部, 瞳孔直下, 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主治】眼瞼 動、目赤腫痛、迎風流淚、夜盲、近視等目疾;口眼歪斜、面肌痙攣。

2.四白(ST2)

【定位】目正視, 瞳孔直下,

當眶下孔凹陷處。

【主治】目赤痛癢、眼瞼 動、面痛、目翳等目疾;口眼歪斜、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等面部病證;頭痛、眩暈。

3.地倉(ST4)

【定位】口角旁約0.4寸, 上直對瞳孔。

【主治】口眼歪斜、流涎、唇緩不收、齒痛頰腫等局部病證。

4.頰車(ST6)

【定位】在下頜角前上方約l橫指, 按之凹陷處, 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最高點處。

【主治】齒痛、牙關不利、頰腫、口眼歪斜等局部病證。

5.下關(ST7)

【定位】在耳屏前, 下頜骨髁狀突前方, 當顴弓與下頷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 合口有孔, 張口即閉, 宜閉口取穴。

【主治】牙關不利、三叉神經痛、齒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證;耳聾、耳鳴、聤耳等耳部疾患。

6.頭維(ST8)

【定位】當額角髮際上0.5寸, 頭正中線旁開4.5寸。

【主治】頭痛、目眩、目痛等頭目病證。

7.人迎(ST9)

【定位】喉結旁1.5寸, 在胸鎖乳突肌的前緣, 頸總動脈之後。

【主治】癭氣、瘰鬁;咽喉腫痛;高血壓;氣喘。

8.粱門(ST21)

【定位】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胃痛、嘔吐、食欲不振等胃疾。

9.天樞(ST25)大腸之募穴

【[定位】臍中旁開2寸。

【主治】腹痛、腹脹、便秘、泄瀉、痢疾等腸胃病證;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疾患。

10.水道(ST28)

【定位】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小腹脹滿、小便不利等水液輸布排泄失常疾患;疝氣;痛經、不孕等婦科疾患。

11.歸來(ST29)

【定位】臍中下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小腹痛、疝氣;痛經、月經不調、帶下、陰挺等婦科疾患。

12.伏兔(ST32)

【定位】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底外緣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6寸。

【主治】下肢痿痹、腰痛、膝冷等腰及下肢病證。

13.梁丘(ST34)郤穴

【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2寸。

【主治】急性胃病;膝腫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證;乳癰、乳痛等乳疾。

14.足三裡(ST36)合穴;胃下合穴

【定位】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脊外1橫指處。

【主治】胃痛、嘔吐、噎膈、腹脹、泄瀉、便秘、痢疾等胃腸病證;下肢痿痹證;癲狂等心神病;乳癰、腸癰等外科疾患;虛勞諸證,為強壯保健要穴。

15.上巨虛(ST37)大腸下合穴

【定位】在犢鼻穴下6寸,足三裡穴下3寸。

【主治】腸鳴、腹痛、泄瀉、便秘、腸癰等胃腸病證;下肢痿痹。

16.條口(ST38)

【定位】上巨虛穴下2寸。

【主治】下肢痿痹,轉筋;肩臂痛;脘腹疼痛。

17.下巨虛(ST39)小腸下合穴

【定位】上巨虛穴下3寸。

【主治】腹瀉、痢疾、小腹痛等胃腸病;下肢痿痹;乳癰。

18.豐隆(ST40)絡穴

【定位】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l寸,脛骨前脊外2橫指處。

【主治】頭痛、眩暈;癩狂;咳嗽痰多等痰飲病證;腹脹、便秘;下肢痿痹。

19.解溪(ST41)經穴

【定位】足背踝關節橫紋中央凹陷處,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主治】下肢痿痹、踝關節病、足下垂等下肢、踝關節疾患;頭痛、眩暈;癲狂;腹脹、便秘。

20.內庭(ST44】滎穴

【定位】足背第2、3趾間縫紋端。

【主治】齒痛、咽喉腫痛、鼻衄等五官熱性病證;熱病;吐酸、泄瀉、痢疾、便秘等胃腸病證;足背腫痛、蹠趾關節痛。

21.厲兌(ST45)井穴

【定位】第2趾外側趾甲根角旁約0.1寸。

【主治】齒痛、鼻衄、咽喉腫痛等實熱性五官病證;熱病;多夢、癲狂等神志疾患。

頸總動脈之後。

【主治】癭氣、瘰鬁;咽喉腫痛;高血壓;氣喘。

8.粱門(ST21)

【定位】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胃痛、嘔吐、食欲不振等胃疾。

9.天樞(ST25)大腸之募穴

【[定位】臍中旁開2寸。

【主治】腹痛、腹脹、便秘、泄瀉、痢疾等腸胃病證;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疾患。

10.水道(ST28)

【定位】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小腹脹滿、小便不利等水液輸布排泄失常疾患;疝氣;痛經、不孕等婦科疾患。

11.歸來(ST29)

【定位】臍中下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主治】小腹痛、疝氣;痛經、月經不調、帶下、陰挺等婦科疾患。

12.伏兔(ST32)

【定位】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底外緣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6寸。

【主治】下肢痿痹、腰痛、膝冷等腰及下肢病證。

13.梁丘(ST34)郤穴

【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2寸。

【主治】急性胃病;膝腫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證;乳癰、乳痛等乳疾。

14.足三裡(ST36)合穴;胃下合穴

【定位】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脊外1橫指處。

【主治】胃痛、嘔吐、噎膈、腹脹、泄瀉、便秘、痢疾等胃腸病證;下肢痿痹證;癲狂等心神病;乳癰、腸癰等外科疾患;虛勞諸證,為強壯保健要穴。

15.上巨虛(ST37)大腸下合穴

【定位】在犢鼻穴下6寸,足三裡穴下3寸。

【主治】腸鳴、腹痛、泄瀉、便秘、腸癰等胃腸病證;下肢痿痹。

16.條口(ST38)

【定位】上巨虛穴下2寸。

【主治】下肢痿痹,轉筋;肩臂痛;脘腹疼痛。

17.下巨虛(ST39)小腸下合穴

【定位】上巨虛穴下3寸。

【主治】腹瀉、痢疾、小腹痛等胃腸病;下肢痿痹;乳癰。

18.豐隆(ST40)絡穴

【定位】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l寸,脛骨前脊外2橫指處。

【主治】頭痛、眩暈;癩狂;咳嗽痰多等痰飲病證;腹脹、便秘;下肢痿痹。

19.解溪(ST41)經穴

【定位】足背踝關節橫紋中央凹陷處,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主治】下肢痿痹、踝關節病、足下垂等下肢、踝關節疾患;頭痛、眩暈;癲狂;腹脹、便秘。

20.內庭(ST44】滎穴

【定位】足背第2、3趾間縫紋端。

【主治】齒痛、咽喉腫痛、鼻衄等五官熱性病證;熱病;吐酸、泄瀉、痢疾、便秘等胃腸病證;足背腫痛、蹠趾關節痛。

21.厲兌(ST45)井穴

【定位】第2趾外側趾甲根角旁約0.1寸。

【主治】齒痛、鼻衄、咽喉腫痛等實熱性五官病證;熱病;多夢、癲狂等神志疾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