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被稱大明最後希望,重要性遠超袁崇煥,下場卻令人唏噓百年!

我們閱盡鉛華, 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歡迎您關注我們, 為您帶來新視角新體驗。

各位讀者晚上好!眾所周知, 在五千年歷史中湧現出了無數風流人物, 或是權傾朝野或是力挽狂瀾, 子淵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就是強力支撐晚明的功臣, 其經歷也實在令人唏噓。

▲《大明劫》孫傳庭劇照(一)

很多人肯定回想起大名鼎鼎的袁崇煥, 其實故事的主角是孫傳庭。 孫傳庭, 字伯雅, 祖籍在今天的山東代縣, 萬曆四十七年(西元1619年)進士, 性格非常耿直。 一開始他在永城做知縣, 天啟皇帝繼位後將其調入吏部任職, 後因不滿閹黨專權而辭職。

崇禎八年(西元1635年), 孫傳庭複出, 擔任順天府丞。

▲陝西子午穀攝影

翌年三月, 陝西爆發農民起義, 孫傳庭調任陝西巡撫。 這時候, 第一代闖王高迎祥從湖廣一帶流竄至陝西, 想從漢中方向進攻西安。 孫傳庭在榆林組建秦軍, 死死扼守著相應關隘, 高迎祥便打算穿越子午谷直逼西安, 卻不想中了孫傳庭提前布下的埋伏。

▲《大明劫》孫傳庭劇照(二)

雙方激戰四天后, 高迎祥部隊慘敗, 他本人則被押往北京處死。 群龍無首之下, 高迎祥的外甥李自成擔任第二代闖王, 結果在崇禎十一年(西元1638年)被洪承疇、孫傳庭二人聯手擊潰, 突圍時僅有部下17人。 此時明軍平叛形勢大好, 清軍卻趁勢南下, 崇禎帝急令二人回京防禦,

李自成逃過一劫。

▲劉威飾演的闖王李自成

然而孫傳庭因性格耿直得罪了不少人, 其中就包括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楊嗣昌。 雖然二人對大明都是忠心耿耿, 但只會紙上談兵的楊嗣昌看不慣孫傳庭的戰術, 孫傳庭也討厭他高談闊論的樣子, 於是經常對前者的命令置之不理。

在抵禦南下清軍的關鍵時刻, 崇禎皇帝第一時間想到了孫傳庭, 除了讓他火速馳援外, 還打算給他升官。 聽到風聲的楊嗣昌便在皇帝耳邊造謠抹黑, 朱由檢盛怒之下讓孫傳庭不得入城。 一頭霧水的孫傳庭這時也鬧起了脾氣, 就假託有病請求辭官, 楊大學士趁機舉報他欺君犯上。

▲《大明劫》崇禎皇帝劇照

崇禎皇帝下令將孫傳庭打入大牢, 然而就在其坐牢的三年時間裡,

他的老對頭——李自成捲土重來, 聲勢更加浩大。 崇禎十六年(西元1643年), 朱由檢再次啟用孫傳庭去剿滅擁有50萬大軍的李自成。 由於兵力懸殊過大(其麾下僅10萬軍隊)、物資匱乏, 孫傳庭本想堅守不出以待後援, 卻被喜歡瞎指揮的崇禎反復催促。

▲破敗不堪的孫傳庭墓

孫傳庭此時只得出兵硬撼李自成部隊, 結果在河南郟縣遭遇慘敗, 部隊遂向渭南一帶撤退。 同年十月初三, 孫傳庭在轉移途中戰死, 時年51歲。 可惜生性多疑的崇禎皇帝覺得他是詐死, 便沒有給予任何贈蔭, 實在是令人心寒。 《明史》對此悲涼地記載道:“傳庭死, 明亡矣”。

運營人員:嘟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