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朝宰相造一機器,皇帝派專人護送到北京,千年後才解開其中奧秘

說中國落後, 那是你不瞭解中國的歷史, 中國古代的科技還是很領先於世界的, 比如日晷, 比如指南針, 造紙術, 印刷術, 火藥等這些比較實用的發明,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個令無數人都頂禮膜拜的一個偉大發明, 這個就是宋代的蘇頌發明的水運儀象台。

蘇頌是宋朝的一個宰相, 很有創造力, 還是著名的天文雪茄和藥物學家, 他屬於那種天才型的少年, 二十歲出頭就和王安石並駕齊驅了, 他的仕途十分順暢, 可是在後世的我們並沒有聽說過他的政績, 要說他的成就, 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個水運儀象台了。

這個發明在世界上都是令人敬佩的, 當時的中國沒有電腦, 沒有高科技, 更沒有所謂的科研人員, 只是運用中國的算盤和目測的天文學就開始了這些工程, 花費了七年的時間完成了這個偉大的發明。 它可以說是將渾儀, 報時裝置以及渾象組合了一起, 它的體積十分龐大, 約莫有四層樓那麼高, 它是利用水力發動的, 很多科學家都會讚歎它的設計巧妙, 功能齊全, 中央電視臺還在拍攝水運儀象台的紀錄片時, 說過:這個發明可以說得上是獨自集歷史七項世界第一於一身, 而且聰明的蘇頌還製作了一份使用說明書, 這個逆天的古代人簡直是在用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在生活。

這個發明就代表了世界在十一世紀末天文儀器的最高成就,

集合了眾多功能於一體, 獨特的造型設計讓它的地位更加高大上, 英國的專家都在說, 他們的天文鐘是這個發明的後代, 說不定還是直系親屬的關係。 北宋亡了以後, 金朝的首領很是喜歡這個發明, 還組建了專門的搬運隊伍, 將它從開封搬到北京, 可是金朝滅了以後, 那蒙古人可不是很喜歡這個物件, 於是乎它也被毀了。

可是這畢竟是個偉大的發明, 不少人就又開始想再造一個出來, 可是哪有那麼容易啊, 蘇頌即使還在, 核心的力量還在, 沒有了當時的靈感想再造出個一模一樣的物件來, 那可以說是相當不容易的, 畢竟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件東西, 南宋朝廷就開始找當時的那些人開始造一個新的水運儀象台,

可是結果都不太好, 他們這些人雖然有使用說明書, 可卻看不出那結構的精妙之處。

直到千年之後的一天, 一位元科技史學家才根據那說明書做出了個模型, 可見這個技術的難度有多大, 同時也能看出我們的老祖先們是多麼的有智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