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您都吃對了嗎?

最近幾年, 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已經成為健康界的熱門話題, 除了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的應用, 相關益生菌類藥物也是層出不窮。 那麼, 到底什麼是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相關藥物之間到底應該怎麼使用, 使用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它們這麼火, 到底是什麼?

人體的腸道如同一個“熱帶雨林”地區, 裡面居住著種類繁多的微生物, 這些微生物被稱為腸道菌群。 不同腸道位置、不同年齡階段人群體內的腸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組合, 各菌群間互相制約、互相依存, 在質和量上形成了一種生態平衡。

益生菌是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 是定植於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 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 益生元, 通俗來講就是益生菌的食物, 為非消化性食物成分(主要由人體酶難以消化的非澱粉多糖和低聚糖構成), 通過選擇性地刺激一種或者少數菌落中的細菌的生長與活性, 從而對寄主產生有益的生理作用。 合生元是指同時含有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產品。

“需要哪種菌”才是最重要的

臨床上總有些患者問:“為啥我吃益生菌不管用啊?益生元我也吃過, 也沒有什麼效果!”那我想問的是:“您吃的益生菌是您需要的嗎?”

例如, 常使用的雙歧桿菌屬益生菌, 腸道內共有8 種,

數量最多的是兩歧雙歧桿菌、嬰兒雙歧桿菌、青春雙歧桿菌、長雙歧桿菌和短雙歧桿菌。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 人體腸道內雙歧桿菌的組成和比例是不一樣的。 比如在兒童階段, 以嬰兒雙歧桿菌、兩歧雙歧桿菌和長雙歧桿菌為主, 而青壯年和老年人則主要以青春雙歧桿菌和長雙歧桿菌為主。

另外, 隨著年齡增長、不良飲食習慣和疾病等影響, 人體腸道內雙歧桿菌的數量和比例很有可能會大幅下降, 不利於人體健康。 因此, 不同年齡、不同疾病的患者服用的益生菌種類也不一樣。 所以, 應該遵照醫生或藥師的意見選擇適宜的菌屬。

到底應該怎麼選?

選擇益生菌還是益生元, 一定要先瞭解自己的胃腸情況屬於便秘型、腹瀉型、排便不暢型三種中的哪一種:

◎ 如果是急性腹瀉, 那補充冷鏈保存的益生菌效果比較明顯。

◎ 如果經常便秘, 這時候更推薦使用益生元來增加腸道內固有菌群的數量。

◎ 如果是屬於排便不暢且單純補充益生菌或者益生元都沒有明顯作用的, 那麼就建議使用合生元製劑了。

使用益生菌製劑常見誤區

◆誤區一:用熱水泡服

益生菌需要用水或牛奶沖服, 但很多人常用開水泡好牛奶或從飲水機熱水口接了開水後, 就立即放入益生菌顆粒攪拌。 這幾種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因為很多益生菌藥物都是凍幹活菌, 這類藥物溶解時水溫不宜超過40℃, 水溫過高則部分細菌會被殺死, 藥效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 最好等水或牛奶晾至不感覺到燙時再沖泡或服用藥物。

◆誤區二:拉肚子時跟抗生素一起用

不少腹瀉是腸道菌群失調所致, 所以醫生會開整腸生等益生菌進行調理。 而一些病人自行添加氟呱酸、頭孢類抗生素一起服用, 結果吃了很久還是拉肚子, 還認為是醫生開錯藥了。

殊不知, 氟呱酸等抗菌藥能抑制甚至殺死益生菌, 合用時藥效肯定不佳, 故不應同服。 如果病情需要同時使用, 兩者也應間隔3 小時再服用。

◆誤區三:與鉍劑等同服

不少消化不良的人, 會將益生菌類藥物和果膠鉍等鉍劑合用。

其實, 鉍劑、鞣酸(如鞣酸蛋白)、藥用炭(如愛西特)、酊劑(如顛茄酊)等製劑有抑制吸附活菌的作用, 合用會影響到益生菌的療效, 所以最好也不要一起使用。

◆誤區四:什麼時候吃益生菌都可以

有人認為空腹或早上起來吃比較好, 肚子裡沒東西吸收得更多。 其實空腹時胃酸過高, 反而會降低益生菌的活性。

因此建議飯後服用, 此時食物已經中和了胃酸, 這時候再吃益生菌就不會被胃酸殺死了, 也就更有利於活菌順利到達腸道發揮更好的效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