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從全域出發,淺析網易雲音樂與QQ音樂

QQ音樂在行業內做得較好, 但在個性化推薦方面做得不夠, 同時產品邏輯結構不清晰, 出現冗余項。 雲音樂很好的契合其發現與分享的產品定位, 已有使用者在產品的粘性和滿意度都較高, 但雲音樂也有其局限性。

在上一篇文章中, 與大家探討分析了跑步類應用中的兩個典型案例。 今天, 同樣按照之前在《做競品分析, 不是要你寫產品體驗報告》中提到的分析思路, 和大家分享我手機中常年共存的兩款音樂應用:網易雲音樂(以下簡稱雲音樂)和QQ音樂。

首先要明確, 這篇文章側重在全域上對雲音樂和QQ音樂進行分析, 具體功能上的體驗比對會在之後的文章中呈現。

體驗環境

產品版本:QQ音樂 7.1 雲音樂 4.0.0

設備型號:iPhone 6

系統環境:iOS 10.0.2

一、背景分析

背景知識:全球音樂產業鏈主要由內容提供者(音樂人、唱片公司)、服務提供者(分發管道、演出經紀)、消費者三部分組成。

整個產業鏈健康運轉的過程是:唱片公司組織詞曲作家、明星和專業製作團隊打造出音樂產品, 或者是音樂人自己原創出音樂產品, 通過中間管道分發銷售或者由經紀公司組織表演, 最終將音樂產品送達到消費者處。

國家政策鼓勵音樂產業鏈發展

國家計畫在“十三五”期間, 打通音樂產業創作、錄製、出版、發行、演出等縱向產業鏈, 連接遊戲、影視等橫向產業鏈, 到“十三五”期末, 實現音樂產業產值3000億。

版權保護力度增強, 音樂平臺間版權授權合作成為趨勢

2015年“劍網”專項活動, 被看做國內音樂史上最嚴厲的“版權令”, 監管多家網路音樂服務商的版權問題, 全網主動下架未經授權音樂作品220余萬首, 音樂開始逐漸進入正版化時代。

中國音樂集團CMC旗下的三大音樂平臺(酷我、酷狗、QQ音樂)同雲音樂等已經建立了授權合作機制, 向用戶提供更完整的曲庫資源。

消費者對音樂依賴性高, 付費習慣逐漸養成

中國線上音樂使用者達到5.0億人, 滲透率超七成, 增長4.9%。 線上音樂成為僅次於即時通信、搜尋引擎、網路新聞和網路視頻的第五大互聯網應用,

是線民日常使用的重要應用類型。

2015年中國線上音樂使用者付費市場規模為10.5億, 增速達到121.8%。 據艾媒諮詢資料顯示, 超過50%手機音樂客戶單使用者表示每月可接受的音樂消費在10元以下。

二、競品市場現狀

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是, 一個是老牌音樂應用, 一個是音樂界的“黑馬”。

QQ音樂創建於2005年, 進入音樂市場較早, 憑藉QQ龐大的用戶基礎搶佔早期PC端用戶。 之後移動互聯網盛行, QQ音樂推出移動用戶端, 其傳歌到手機等功能將PC端老用戶順利過渡到移動端。 因其豐富的曲庫資源,和用戶已有的使用習慣,QQ音樂使用者量保持增長,用戶活躍度保持較高水準。2015年開始,QQ音樂向音樂產業鏈上游延伸,相繼推出“新聲.力量”、“MUSIC+”等計畫,旨在挖掘音樂新人,打造從內容源頭到消費者的直通車。2016年QQ音樂與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合併加入中國音樂集團CMC。

網易雲音樂創建於2013年,此時各大網路音樂產品已競相割據多年。雲音樂抓住移動互聯網崛起潮流以移動用戶端進入市場,以音樂社交為產品亮點,似乎不按“套路”出牌。雲音樂良好的使用者體驗,使其在音樂市場搶到“一杯羹”,2016年7月宣佈用戶量達到2億。雲音樂同樣積極佈局產業上游,2015年9月推出“理想音樂人扶持計畫”評選優秀音樂人,2016年11月推出“石頭計畫”,斥資2億支援獨立音樂人,提供七大子計畫全力推廣、宣傳音樂人。

三、產品核心策略分析產品定位

產品SWOT分析

使用者特徵

從上面兩個圖表中,可以看出QQ音樂和雲音樂的使用者分佈上的稍許差異。

結合用戶年齡段和性別分佈來看,QQ音樂使用者集中在30-49歲年齡段,其中以30-39年齡段的用戶數量最多,占總體用戶數量的42%。男性用戶多於女性用戶,比例大致為6:4。雲音樂使用者主要分佈在20-49歲,其中以20-29歲用戶占比最高,占總用戶數量的34%。性別分佈上同樣是以男性用戶為主,男女用戶比例約為7:3。

從使用者年齡段分析,QQ音樂的主流使用者年齡段相對集中,多為70、80後。這個很好解釋,QQ音樂2005年上線,當時移動互聯網尚未盛行,人們多在電腦上聽歌。QQ音樂依靠QQ這個強大的用戶引流資源,積聚了當時正處於青少年時期的用戶。之後移動互聯網盛行,QQ音樂推出傳歌到手機的功能,滿足了這些“老”用戶保留帳戶原有歌曲的期望需求。

而雲音樂的使用者年齡段雖分佈較廣,但主流用戶集中在20-39歲,多為80、90後。雲音樂2013年上線,趕上該年齡段開始成為社會新勢力的時期。這個年齡段的用戶接受新事物能力已經有所提高,內心情感豐富,重視自身精神訴求,對音樂的情感寄託更深,特別是情感類的歌詞更能引得其共鳴。同時,90後用戶偏愛“求異”,此時以音樂社交為亮點,積聚眾多小眾民謠歌手的雲音樂一出現,必受到80後末、90後年輕群體的青睞。

運營策略

盈利模式

四、產品結構分析功能規格

歌單

共同點:

歌單創建形式相同,用戶UGC歌單並分享;根據不同的主題對歌單進行兩級分類,一級分類大致相同;突出顯示使用者近期所聽歌單的主題;提供精選歌單;

差異點:

QQ音樂歌單入口在音樂館頁面,按主題、心情、場景、流派和語種將用戶分享的歌單歸類,每一類中對歌單主題再次細分,總計共有75項二級分類。

選擇歌單的流程是:打開QQ音樂進入我的頁面 — 向左滑動進入音樂館頁面 — 選擇分類歌單標籤進入歌單頁面 — 點擊歌單。在分類歌單頁面頂部提供熱門分類項,這些熱門細分主題是根據使用者近期所聽歌單和平臺上播放次數較多的歌單主題,如我剛聽了在公路上主題和粵語語種的歌單,在熱門分類中突出顯示粵語和在公路的標籤,選擇標籤後進入該標籤的歌單頁面。

網易雲音樂歌單清單入口和推薦歌單放在首屏,用戶更方便的發現新音樂,符合其發現與分享的產品定位。雲音樂同樣對歌單主題進行二次細分,共有72個細分項。

選擇歌單的流程是:打開雲音樂進入個性推薦 — 向左滑動進入歌單頁面 — 選擇歌單。從選擇歌單的操作步驟上看,雲音樂的使用者更便捷快速的抵達歌單列表,操作上也更流暢。

新版本中,歌單頁面中突出精品歌單的入口,同時將選擇分類的按鈕從頁面右上角移至精品歌單欄的下面,整體頁面的排列結構比先前版本看起來更規律。新版本中根據使用者最近所聽音樂推薦歌單主題,如我最近聽Ed Sheeran的新歌和一些電音魔曲,在歌單選項右側顯示“歐美|電子|民謠”的主題標籤,選擇標籤後下部的歌單清單展示相應主題的所有歌單。從整個操作流程看,雲音樂較QQ音樂多採用頁面內刷新的方式,減少跳越網頁面的次數,前者使用起來更順暢簡便。

電臺

差異點:

這部分分析的是QQ音樂的直播電臺與雲音樂的主播電臺,二者在電臺功能上有較大差異。

QQ音樂的直播電臺在發現頁面中,電臺內容大部分屬於UGC,內容多為主播講故事、與主播互動聊天,輔以音樂。也有邀請專業人士(如中央廣播電臺主持人林晨等)做電臺,但為數不多。

總體而言,電臺內容參差不齊。直播電臺顧名思義類似於直播,具有即時性的,在電臺列表裡只能看到當前正在進行的電臺,訂閱主播頻道也無法看到主播以前的電臺內容。使用者在收聽電臺時只能停留在電臺頁面,退出該頁面即退出電臺,欲促使用戶停留並參與到電臺中,與主播互動交流,這個設計有些許強硬。

雲音樂在電臺上的設計更符合年輕群體的期望需求。與QQ音樂的直播電臺形式不同,雲音樂採用類似廣播的形式,可以邊聽電臺,邊流覽其他,極大延長用戶的停留時間,用戶體驗較好。內容方面既有PGC,也鼓勵用戶生產UGC,既引入電視、網路節目及專業人士(如見字如面,國寶檔案主持人任志巨集等)和明星坐鎮,同時鼓勵用戶自己做原創電臺,總體上電臺品質較高。

雲音樂共有17個電臺主題,如明星做主播、脫口秀、有聲小說、外語世界等,每個主播電臺主題清晰明確。主播電臺使雲音樂不僅是聽歌抒發情感的“地方”,同時以音樂為載體結合多種形式內容,豐富了雲音樂的使用場景。

互動

差異點:

QQ音樂中使用者間的互動方式多樣,有音樂評論、即時彈幕以及動態廣場。評論入口在音樂播放頁,彈幕在歌詞頁面。使用者可在聽歌的同時評論音樂表達所想,也可點贊其他用戶的評論並回復。

2016年QQ音樂引入知乎樂評,邀請“專家”來點評音樂以提高評論區品質。QQ音樂通過加關注/粉絲方式搭建平臺個人關係網,擁有QQ好友的社交資源但卻沒有很好地利用,目前只是在個人主頁的好友和發現頁面中的好友在聽模組利用其優勢,可繼續加強二者聯繫,具體想法在文末說明。

總體而言,QQ音樂在完成其“聽我想聽的歌” 的口號同時也默默做社交以加強用戶間聯繫,進而加強用戶與平臺的粘性。

雲音樂主要通過動態、附近以及使用者評論的方式促進使用者間互動。雲音樂評論區中經常出現聽歌前不能看評論的說法。評論區氛圍較好,用戶對歌曲評論“走心”。氛圍好則用戶更願意分享評論,用戶積極參與使整個社區氛圍更好,形成一個正向迴圈。

雲音樂通過熱門話題刺激使用者發動態分享的行為發生,動態清單包含關注人的動態和其他使用者的推薦動態,同時穿插推薦的歌手和用戶。整個動態頁面利用率高,在流覽動態的同時提高使用者拓展社交關係網的概率,“音樂社區”的理念貫穿始終。

信息架構

產品定位的不同決定功能優先順序和資訊架構。

QQ音樂的slogan“聽我想聽的歌”擺明其定位:滿足用戶對海量曲庫的需求,做最大的網路音樂平臺。產品由“我的” “音樂館” “發現” “更多”四個部分組成。功能較豐富,但產品層次結構不夠清晰。首屏是我的頁面,該頁面突出展示使用者當前資源,包括個人曲庫和已有歌單。

QQ音樂因其有版權優勢,早期用戶經常是通過搜索功能找歌,因此搜索是其重要且做的比較強大的功能。做社交但重視度不高,通過發現頁面搭建使用者間的社交關係網,以加強對產品的粘性。

雲音樂的特點在於其音樂社交及個性化推薦。雲音樂採用目前APP常用的底部導航設計,產品邏輯結構較清晰,由“發現音樂” “我的音樂” “朋友” “帳號”組成。產品首屏進入的是發現頁面,而非我的音樂頁面。發現頁面包含個性推薦、歌單、主播電臺、排行榜四個子頁面,每個子頁面在促使使用者聽新歌的同時方便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口味”找新歌聽,或者根據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收聽電臺,符合其發現與分享音樂的功能定位。

雲音樂通過話題、官方創意評論活動吸引使用者發表動態參與到社區來,在朋友頁面中聚集使用者,向其推薦社區內“品味相投”的歌手或其他用戶,並採用關注/粉絲低操作成本和心理成本的方式提高使用者建立社交關係網的概率,符合其音樂社交的產品定位。

交互設計

QQ音樂顏色上以高亮綠為主打色,綠+白的色彩搭配給人清新、簡潔的感覺。一級導航放置頁面頂部,通過左右滑動切換不同主頁面。搜索框固定在一級標籤下部,方便用戶隨時隨地搜索歌曲。在播放頁面,QQ音樂推出特色百變播放機功能,用戶自行選擇播放機類型。播放頁面除了常規的暫停按鈕和上下首歌切換按鈕之外,將其他音樂功能全都放在頁面右上角的更多中,或者通過點擊播放頁面顯示功能表,保持播放頁面的整潔的同時保證功能的豐富性。播放頁面左右滑動切換歌詞頁面和歌曲詳情頁面。

雲音樂配色上以高亮紅為主打色,紅黑搭配營造低調、個性、搖滾的產品氛圍。雲音樂採用當前APP常見的底部一級Tab導航+頂部二級巡覽列的交互設計,產品頁面利用率高。相比較QQ音樂,雲音樂的交互設計更符合用戶的操作習慣,使用起來更順暢。播放頁面中,其黑膠唱片的播放機已吸粉無數。雲音樂的交互設計與QQ音樂有明顯差異,雲音樂通過點擊進入歌詞頁面,左右滑動自動切換上下首歌曲。

五、總結與思考

總體而言,QQ音樂在不斷的滿足使用者對海量音樂曲庫的需求,而且在行業內做的較好。但QQ音樂在個性化推薦方面做得不夠,同時產品邏輯結構不清晰,出現冗余項。雲音樂很好的契合其發現與分享的產品定位,多形式的創意活動調動了使用者參與到音樂社區的積極性,使已有使用者在產品的粘性和滿意度都較高,但雲音樂也有其局限性。

QQ音樂的建議:

將電臺歸類到歌單功能中,新增綜藝影視熱歌,充分利用其海量曲庫資源的優越性;將個人主頁中的QQ好友入口移動到發現頁面的音樂圈中,充分利用QQ優勢引導用戶建立關係網;提高頁面利用率,能在同一個頁面展示的儘量在一個頁面內完成,減少頁面跳轉的次數,用戶操作成本也會隨之降低,使用起來更順暢;

雲音樂的建議:

將歌單分類中的場景細分項入口放置在首屏個性推薦頁面中,培養使用者在特定場景對產品的使用習慣,提高使用者對產品的使用率;

以上內容是我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的一些體驗和思考,有不足的地方歡迎探討~~~

本文由 @Lily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因其豐富的曲庫資源,和用戶已有的使用習慣,QQ音樂使用者量保持增長,用戶活躍度保持較高水準。2015年開始,QQ音樂向音樂產業鏈上游延伸,相繼推出“新聲.力量”、“MUSIC+”等計畫,旨在挖掘音樂新人,打造從內容源頭到消費者的直通車。2016年QQ音樂與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合併加入中國音樂集團CMC。

網易雲音樂創建於2013年,此時各大網路音樂產品已競相割據多年。雲音樂抓住移動互聯網崛起潮流以移動用戶端進入市場,以音樂社交為產品亮點,似乎不按“套路”出牌。雲音樂良好的使用者體驗,使其在音樂市場搶到“一杯羹”,2016年7月宣佈用戶量達到2億。雲音樂同樣積極佈局產業上游,2015年9月推出“理想音樂人扶持計畫”評選優秀音樂人,2016年11月推出“石頭計畫”,斥資2億支援獨立音樂人,提供七大子計畫全力推廣、宣傳音樂人。

三、產品核心策略分析產品定位

產品SWOT分析

使用者特徵

從上面兩個圖表中,可以看出QQ音樂和雲音樂的使用者分佈上的稍許差異。

結合用戶年齡段和性別分佈來看,QQ音樂使用者集中在30-49歲年齡段,其中以30-39年齡段的用戶數量最多,占總體用戶數量的42%。男性用戶多於女性用戶,比例大致為6:4。雲音樂使用者主要分佈在20-49歲,其中以20-29歲用戶占比最高,占總用戶數量的34%。性別分佈上同樣是以男性用戶為主,男女用戶比例約為7:3。

從使用者年齡段分析,QQ音樂的主流使用者年齡段相對集中,多為70、80後。這個很好解釋,QQ音樂2005年上線,當時移動互聯網尚未盛行,人們多在電腦上聽歌。QQ音樂依靠QQ這個強大的用戶引流資源,積聚了當時正處於青少年時期的用戶。之後移動互聯網盛行,QQ音樂推出傳歌到手機的功能,滿足了這些“老”用戶保留帳戶原有歌曲的期望需求。

而雲音樂的使用者年齡段雖分佈較廣,但主流用戶集中在20-39歲,多為80、90後。雲音樂2013年上線,趕上該年齡段開始成為社會新勢力的時期。這個年齡段的用戶接受新事物能力已經有所提高,內心情感豐富,重視自身精神訴求,對音樂的情感寄託更深,特別是情感類的歌詞更能引得其共鳴。同時,90後用戶偏愛“求異”,此時以音樂社交為亮點,積聚眾多小眾民謠歌手的雲音樂一出現,必受到80後末、90後年輕群體的青睞。

運營策略

盈利模式

四、產品結構分析功能規格

歌單

共同點:

歌單創建形式相同,用戶UGC歌單並分享;根據不同的主題對歌單進行兩級分類,一級分類大致相同;突出顯示使用者近期所聽歌單的主題;提供精選歌單;

差異點:

QQ音樂歌單入口在音樂館頁面,按主題、心情、場景、流派和語種將用戶分享的歌單歸類,每一類中對歌單主題再次細分,總計共有75項二級分類。

選擇歌單的流程是:打開QQ音樂進入我的頁面 — 向左滑動進入音樂館頁面 — 選擇分類歌單標籤進入歌單頁面 — 點擊歌單。在分類歌單頁面頂部提供熱門分類項,這些熱門細分主題是根據使用者近期所聽歌單和平臺上播放次數較多的歌單主題,如我剛聽了在公路上主題和粵語語種的歌單,在熱門分類中突出顯示粵語和在公路的標籤,選擇標籤後進入該標籤的歌單頁面。

網易雲音樂歌單清單入口和推薦歌單放在首屏,用戶更方便的發現新音樂,符合其發現與分享的產品定位。雲音樂同樣對歌單主題進行二次細分,共有72個細分項。

選擇歌單的流程是:打開雲音樂進入個性推薦 — 向左滑動進入歌單頁面 — 選擇歌單。從選擇歌單的操作步驟上看,雲音樂的使用者更便捷快速的抵達歌單列表,操作上也更流暢。

新版本中,歌單頁面中突出精品歌單的入口,同時將選擇分類的按鈕從頁面右上角移至精品歌單欄的下面,整體頁面的排列結構比先前版本看起來更規律。新版本中根據使用者最近所聽音樂推薦歌單主題,如我最近聽Ed Sheeran的新歌和一些電音魔曲,在歌單選項右側顯示“歐美|電子|民謠”的主題標籤,選擇標籤後下部的歌單清單展示相應主題的所有歌單。從整個操作流程看,雲音樂較QQ音樂多採用頁面內刷新的方式,減少跳越網頁面的次數,前者使用起來更順暢簡便。

電臺

差異點:

這部分分析的是QQ音樂的直播電臺與雲音樂的主播電臺,二者在電臺功能上有較大差異。

QQ音樂的直播電臺在發現頁面中,電臺內容大部分屬於UGC,內容多為主播講故事、與主播互動聊天,輔以音樂。也有邀請專業人士(如中央廣播電臺主持人林晨等)做電臺,但為數不多。

總體而言,電臺內容參差不齊。直播電臺顧名思義類似於直播,具有即時性的,在電臺列表裡只能看到當前正在進行的電臺,訂閱主播頻道也無法看到主播以前的電臺內容。使用者在收聽電臺時只能停留在電臺頁面,退出該頁面即退出電臺,欲促使用戶停留並參與到電臺中,與主播互動交流,這個設計有些許強硬。

雲音樂在電臺上的設計更符合年輕群體的期望需求。與QQ音樂的直播電臺形式不同,雲音樂採用類似廣播的形式,可以邊聽電臺,邊流覽其他,極大延長用戶的停留時間,用戶體驗較好。內容方面既有PGC,也鼓勵用戶生產UGC,既引入電視、網路節目及專業人士(如見字如面,國寶檔案主持人任志巨集等)和明星坐鎮,同時鼓勵用戶自己做原創電臺,總體上電臺品質較高。

雲音樂共有17個電臺主題,如明星做主播、脫口秀、有聲小說、外語世界等,每個主播電臺主題清晰明確。主播電臺使雲音樂不僅是聽歌抒發情感的“地方”,同時以音樂為載體結合多種形式內容,豐富了雲音樂的使用場景。

互動

差異點:

QQ音樂中使用者間的互動方式多樣,有音樂評論、即時彈幕以及動態廣場。評論入口在音樂播放頁,彈幕在歌詞頁面。使用者可在聽歌的同時評論音樂表達所想,也可點贊其他用戶的評論並回復。

2016年QQ音樂引入知乎樂評,邀請“專家”來點評音樂以提高評論區品質。QQ音樂通過加關注/粉絲方式搭建平臺個人關係網,擁有QQ好友的社交資源但卻沒有很好地利用,目前只是在個人主頁的好友和發現頁面中的好友在聽模組利用其優勢,可繼續加強二者聯繫,具體想法在文末說明。

總體而言,QQ音樂在完成其“聽我想聽的歌” 的口號同時也默默做社交以加強用戶間聯繫,進而加強用戶與平臺的粘性。

雲音樂主要通過動態、附近以及使用者評論的方式促進使用者間互動。雲音樂評論區中經常出現聽歌前不能看評論的說法。評論區氛圍較好,用戶對歌曲評論“走心”。氛圍好則用戶更願意分享評論,用戶積極參與使整個社區氛圍更好,形成一個正向迴圈。

雲音樂通過熱門話題刺激使用者發動態分享的行為發生,動態清單包含關注人的動態和其他使用者的推薦動態,同時穿插推薦的歌手和用戶。整個動態頁面利用率高,在流覽動態的同時提高使用者拓展社交關係網的概率,“音樂社區”的理念貫穿始終。

信息架構

產品定位的不同決定功能優先順序和資訊架構。

QQ音樂的slogan“聽我想聽的歌”擺明其定位:滿足用戶對海量曲庫的需求,做最大的網路音樂平臺。產品由“我的” “音樂館” “發現” “更多”四個部分組成。功能較豐富,但產品層次結構不夠清晰。首屏是我的頁面,該頁面突出展示使用者當前資源,包括個人曲庫和已有歌單。

QQ音樂因其有版權優勢,早期用戶經常是通過搜索功能找歌,因此搜索是其重要且做的比較強大的功能。做社交但重視度不高,通過發現頁面搭建使用者間的社交關係網,以加強對產品的粘性。

雲音樂的特點在於其音樂社交及個性化推薦。雲音樂採用目前APP常用的底部導航設計,產品邏輯結構較清晰,由“發現音樂” “我的音樂” “朋友” “帳號”組成。產品首屏進入的是發現頁面,而非我的音樂頁面。發現頁面包含個性推薦、歌單、主播電臺、排行榜四個子頁面,每個子頁面在促使使用者聽新歌的同時方便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口味”找新歌聽,或者根據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收聽電臺,符合其發現與分享音樂的功能定位。

雲音樂通過話題、官方創意評論活動吸引使用者發表動態參與到社區來,在朋友頁面中聚集使用者,向其推薦社區內“品味相投”的歌手或其他用戶,並採用關注/粉絲低操作成本和心理成本的方式提高使用者建立社交關係網的概率,符合其音樂社交的產品定位。

交互設計

QQ音樂顏色上以高亮綠為主打色,綠+白的色彩搭配給人清新、簡潔的感覺。一級導航放置頁面頂部,通過左右滑動切換不同主頁面。搜索框固定在一級標籤下部,方便用戶隨時隨地搜索歌曲。在播放頁面,QQ音樂推出特色百變播放機功能,用戶自行選擇播放機類型。播放頁面除了常規的暫停按鈕和上下首歌切換按鈕之外,將其他音樂功能全都放在頁面右上角的更多中,或者通過點擊播放頁面顯示功能表,保持播放頁面的整潔的同時保證功能的豐富性。播放頁面左右滑動切換歌詞頁面和歌曲詳情頁面。

雲音樂配色上以高亮紅為主打色,紅黑搭配營造低調、個性、搖滾的產品氛圍。雲音樂採用當前APP常見的底部一級Tab導航+頂部二級巡覽列的交互設計,產品頁面利用率高。相比較QQ音樂,雲音樂的交互設計更符合用戶的操作習慣,使用起來更順暢。播放頁面中,其黑膠唱片的播放機已吸粉無數。雲音樂的交互設計與QQ音樂有明顯差異,雲音樂通過點擊進入歌詞頁面,左右滑動自動切換上下首歌曲。

五、總結與思考

總體而言,QQ音樂在不斷的滿足使用者對海量音樂曲庫的需求,而且在行業內做的較好。但QQ音樂在個性化推薦方面做得不夠,同時產品邏輯結構不清晰,出現冗余項。雲音樂很好的契合其發現與分享的產品定位,多形式的創意活動調動了使用者參與到音樂社區的積極性,使已有使用者在產品的粘性和滿意度都較高,但雲音樂也有其局限性。

QQ音樂的建議:

將電臺歸類到歌單功能中,新增綜藝影視熱歌,充分利用其海量曲庫資源的優越性;將個人主頁中的QQ好友入口移動到發現頁面的音樂圈中,充分利用QQ優勢引導用戶建立關係網;提高頁面利用率,能在同一個頁面展示的儘量在一個頁面內完成,減少頁面跳轉的次數,用戶操作成本也會隨之降低,使用起來更順暢;

雲音樂的建議:

將歌單分類中的場景細分項入口放置在首屏個性推薦頁面中,培養使用者在特定場景對產品的使用習慣,提高使用者對產品的使用率;

以上內容是我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的一些體驗和思考,有不足的地方歡迎探討~~~

本文由 @Lily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