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布魯克林再添新紋身,大布已有六處紋身,受貝克漢姆嗜好影響嚴重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 對於紋身有很強的爭議。 有人認為,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不應該紋身, 紋身就是不孝。 還有人認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念, 又何必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到別人身上, 這個社會道德綁架已經夠多了, 這和是否孝順根本沒有關係。

其實在西方社會, 紋身也不是一開始就被廣泛接受的。

美國20世紀60年代, 飛車党和水兵是與紋身最密切的群體, 其主題帶有濃厚的反社會色彩。 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 美國紋身才經歷了巨大的轉變。 大批科班出生的藝術家投身紋身行業, 電子針頭的運用和更多顏色的提取,

創造了大量精美的紋身圖桉, 發展了新的紋身方法。 同時紋身製作也從地下小作坊向規範的醫療所式的工作室轉變。 紋身圖桉從也60年代的反社會主題向90年代的時尚視覺藝術轉型。 70年代娛樂圈人士開始崇尚紋身, 比如著名的滾石樂隊成員都喜歡紋身。 名人效應對紋身藝術的復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到了80年代, 美國紋身文化受到更廣泛的認同, 逐步進入社會主流。

貝克漢姆遍佈全身的紋身恐怕會讓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感到不適, 長子布魯克林受父親影響嚴重, 在短短四個月內已經有了六處紋身。

和貝克漢姆的紋身相比, 大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