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最早的空城計並非三國演義的諸葛亮,而是他

三國演義中寫道諸葛亮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的百萬雄師, 但是歷史上並沒有這件事情, 只不過是小說家寫出來的, 但是空城計歷史上卻是真的事情, 而且還要追溯到春秋時期。

叔詹是春秋時期鄭國(在今新鄭境內)的相。 鄭國貴族, 鄭國君主鄭文公的弟弟。

春秋時期, 楚國的令尹公子元, 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後, 非常想佔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 他用各種方法去討好, 文夫人卻無動於衷。 於是他想建立功業, 顯顯自己的能耐, 以此討得文夫人的歡心。

西元前666年, 公子元親率兵車六百乘, 浩浩蕩蕩, 攻打鄭國。

楚國大軍一路連下幾城, 直逼鄭國國都。 鄭國國力較弱, 都城內更是兵力空虛, 無法抵擋楚軍的進犯。

鄭國危在旦夕, 群臣慌亂, 有的主張納款請和, 有的主張拼一死戰, 有的主張固守待援。 這幾種主張都難解國之危。 上卿叔詹說:“請和與決戰都非上策。 固守待援, 倒是可取的方案。 鄭國和齊國訂有盟約, 而今有難, 齊國會出兵相助。 只是空談固守, 恐怕也難守住。 公子元伐鄭, 實際上是想邀功圖名討好文夫人。 他—定急於求成, 又特別害怕失敗。 我有一計, 可退楚軍。 ”

鄭國按叔詹的計策, 在城內作了安徘。 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來, 不讓敵人看見一兵—卒。 令店鋪照常開門, 百姓往來如常, 不准露一絲慌亂之色。 大開城門, 放下吊橋, 擺出完全不設防的樣子。

楚軍先鋒到達鄭國都城城下, 見此情景, 心裡起了懷疑, 莫非城中有了埋伏, 誘我中計?不敢妄動, 等待公子元。 公子元趕到城下, 也覺得好生奇怪。 他率眾將到城外高地眺望, 見城中確實空虛, 但又隱隱約約看到了鄭國的旋旗甲士。 公子元認為其中有詐, 不可貿然進攻, 先進城探聽虛實, 於是按兵不動。

這時, 齊國接到鄭國的求援信, 已聯合魯、宋兩國發兵救鄭。 公子元聞報, 知道三國兵到, 楚軍定不能勝。 好在也打了幾個勝仗, 還是趕快撤退為妙。 他害怕撤退時鄭國軍隊會出城追擊, 於是下令全軍連夜撤走, 人銜枚, 馬裹蹄, 不出一點聲響。 所有營寨都不拆走, 族旗照舊飄揚。

第二天清晨, 叔詹登城一望, 說道:“楚軍已經撤走。

”眾人見敵營族旗招展, 不信已經撤軍。 叔詹說:“如果營中有人, 怎會有那樣多的飛鳥盤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計欺騙了我, 急忙撤兵了。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空城計的戰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