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胡適的一枚“止酒戒”

1930年12月, 按中國 “男做進, 女做滿” 的傳統習慣, 是胡適的四十大壽。 一些好酒的朋友帶上好酒、寫好賀辭, 一心要讓胡適好好喝上幾杯。

一直不願丈夫多喝酒的江冬秀也早有預料, 於是有備而去, 帶上她特製的一枚戒指赴會。 當朋友們一味為胡適斟酒時, 她忽然上前向丈夫胡適送壽禮, 並請錢玄同作為“證人”。 胡適接過小小的禮盒打開一看, 是一枚金燦燦的刻有“止酒”二字的戒指。 在一旁敬酒的朋友看到後, 不得不就此甘休。

似乎文人大都是好喝幾杯酒的, 胡適也不例外。 他雖酒量不大, 但很喜歡酒。 朋友相聚一起, 興致一來, 便不乏喝醉的時候。 據江勇振在《舍我其誰:胡適》中記述, 胡適年輕時, 在上海曾有過“荒唐”的日子, 與朋友一起喝酒、賭博、看戲、逛青樓, 不僅因喝酒喝醉打了員警被關進了監獄, 而且也有過喝酒喝得差一點醉死的記錄。 梁實秋在《胡適先生二三事》中講述了這樣一件事:胡適的一位朋友結婚,

請他做證婚人, 他感到很高興。 禮畢入席, 酒興已來的他, 便要與朋友痛痛快快地喝幾杯, 不料酒過一巡便聽說沒酒了。 他隨即大呼拿酒來, 服務員因新娘是一位“節酒會”的成員而感到為難。 胡適便掏出一元現洋擺在桌上說:“不關新娘新郎的事, 我們幾個朋友今天高興, 趕快拿酒來!”他的這一舉動, 無疑弄得場面十分尷尬, 服務員只好連忙送酒上桌。 由此不難看出當年胡適對酒的喜好。 據說, 這一好酒的習性真正得以控制, 是他在美國留學期間, 並一度做到了滴酒不沾。

胡適喝酒大都是在與朋友相聚的時候。 石原皋在《閒話胡適》一書中, 就曾這樣敘說胡適從美國學成歸來後的喝酒情況:“在北京時,

他平常不喝酒, 遇到請客稍喝數杯。 ”事實上, 隨著名聲的日隆、朋友的驟增, 他常常是飯局連連, 應接不暇, 加上中國人大都有愛敬酒的習慣, 他也就不時出現喝醉的情況。 梁實秋就曾這樣回憶說:“胡先生交遊廣、應酬多, 幾乎天天有人邀飲, 家裡可以無需開夥。 ”那些年, 北京有名的飯店他大都去過, 有時一餐還要吃上五六處, 輪番跑場, 忙得不亦樂乎。 史沫萊特1930年致信胡適, 還曾這樣嘲諷他:“我注意到你們這個時代的聖人成天吃喝。 吃喝會影響體形, 體形會影響腦袋。 腦滿腸肥的聖人對中國一點用處也沒有。 請注意!宴席不斷的聖人請注意!我一點都不覺得你是一個聖人。 我在此處用這個字眼是嘲諷的意思。
你的聖氣一點都感動不了我。 我把你留在我這裡的上衣穿起來, 發現那頸圈是超大號的了(意思是說胡適得了肥胖大頭症)。 ”她在信中這樣說, 也許包含了兩人價值取向的異同, 但也說明胡適當時應酬是很多的。

據江勇振的研究, 胡適也並非完全只是“遇到請客稍喝數杯”, 也有過獨飲、悶飲的情況。 1925年徐志摩去歐洲時, 托胡適照顧陸小曼。 其間, 恰是胡適與江冬秀為了他與曹誠英的戀情弄得關係最為緊張的時候, 鬧得很不愉快。 在這段時間裡, 胡適不僅單獨一人喝悶酒, 而且還與江冬秀賭氣互相鬥飲, 有時醉得一塌糊塗。 陸小曼曾專門致信胡適, 勸他說:“別太認真, 人生苦短, 及時行樂吧。 最重要的, 我求求你為了你自己,

不要再喝了, 就答應我這一件事, 好嗎?”江冬秀的大姐江潤生在給胡適的信中就把此事說得更清楚, 她說:“今晚接到二十九日你給我的信, 讀悉之下, 我都知道了。 我已經也有一信與我妹妹, 內容是說我們思念她, 接她南來住些時日……恐她又與你攙擾。 這炎熱天氣你們倆生氣喝上20碗酒未免有害衛生, 至於身體關係尤大, 大凡夏令天氣, 人的肺葉是開著的, 你喝這麼多酒如何受得住。 ”從以上兩封信不難猜測, 那段時光, 胡適恐怕是經常在喝悶酒, 而且量還相當大。

對於胡適的好酒習性, 親戚朋友都尤為擔心。 事實上, 此時的胡適已經患上了胃痛、痔瘡等多種疾病, 顯然與長期的喝酒有關係。 特別是痔瘡, 每月要發兩三次, 把他折磨得好難受的。為了他的健康,大家都紛紛勸他少喝酒。1930年11月,丁文江就連續兩次致信胡適,勸他戒酒。丁文江的第二封信寫得很有意思,全文不長,不妨抄錄如下:“前天的信想必不久可以收到了。今晚看《宛陵集》,其中有題雲《樊推官勸予止酒》,特抄寄給你看看:‘少年好飲酒,飲酒人少過。今既齒發衰,好飲飲不多。每飲輒嘔泄,安得六腑和?朝醒頭不舉,屋室如盤渦。取樂反得病,衛生理則那!予欲以此止,但畏人譏訶。樊子亦能勸,苦口無所阿。乃知止為是,不止將何如?勸你不要‘畏人譏訶,毅然止酒。”這信一月後便是胡適的四十大壽,江冬秀送與丈夫“止酒戒”,不知是看到此信後受到的啟發,還是她的獨創。總之,不能不說是別出心裁、用心良苦。

不過,從爾後一段時間來看,無論是丁文江抄的“止酒詩”,還是江冬秀送的“止酒戒”,並沒有真正起到止酒的作用。儘管也有過像訪問青島大學時,以戒指為擋箭牌,一點酒也沒喝的情況,但從總體上來說效果不很理想。由此我想,止酒這個問題並非這麼容易,恐怕今天也仍然如此:一是與社會環境有關係,大的環境不改變,大多數人的止酒可能只是一句空話;二是與自身的毅力有關係,自身沒下決心,別人的努力是沒有多大作用的。(來源丨中外書摘)

把他折磨得好難受的。為了他的健康,大家都紛紛勸他少喝酒。1930年11月,丁文江就連續兩次致信胡適,勸他戒酒。丁文江的第二封信寫得很有意思,全文不長,不妨抄錄如下:“前天的信想必不久可以收到了。今晚看《宛陵集》,其中有題雲《樊推官勸予止酒》,特抄寄給你看看:‘少年好飲酒,飲酒人少過。今既齒發衰,好飲飲不多。每飲輒嘔泄,安得六腑和?朝醒頭不舉,屋室如盤渦。取樂反得病,衛生理則那!予欲以此止,但畏人譏訶。樊子亦能勸,苦口無所阿。乃知止為是,不止將何如?勸你不要‘畏人譏訶,毅然止酒。”這信一月後便是胡適的四十大壽,江冬秀送與丈夫“止酒戒”,不知是看到此信後受到的啟發,還是她的獨創。總之,不能不說是別出心裁、用心良苦。

不過,從爾後一段時間來看,無論是丁文江抄的“止酒詩”,還是江冬秀送的“止酒戒”,並沒有真正起到止酒的作用。儘管也有過像訪問青島大學時,以戒指為擋箭牌,一點酒也沒喝的情況,但從總體上來說效果不很理想。由此我想,止酒這個問題並非這麼容易,恐怕今天也仍然如此:一是與社會環境有關係,大的環境不改變,大多數人的止酒可能只是一句空話;二是與自身的毅力有關係,自身沒下決心,別人的努力是沒有多大作用的。(來源丨中外書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