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朝廷出臺一項新軍政,嚇得高級將領直接叛變,提出一條策略亡南宋

春風十裡, 不如讀史。

T君帶你淘歷史, 漲姿勢

本文作者|遼海清月

蒙古騎兵

13世紀最搶眼的事件莫過於蒙古帝國的興起——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們通過半個多世紀的征戰, 掃滅了亞歐大陸上數十個文明古國, 能夠頂住蒙元鐵騎40餘年輪番衝擊而尚未倒下者, 唯南宋一國耳。

以步兵為主的宋軍在西線的四川戰場上, 主要靠固守山城和利用炮石等先進武器進行防禦。 而在東線的兩淮戰場上, 蒙古騎兵也無法克服南方密佈的河網而縱深馳騁。 如何破解這一僵局, 成了歷任蒙古大汗最為頭痛的難題。 就在此時,

一件意外事件發生了—作為南宋四川防區高級將領的劉整, 于1261年夏以所轄瀘州十五郡投降了元朝。

“熟知山川險要, 國事虛實”的劉整給忽必烈帶來的驚喜不僅表現在他為蒙古組建的強大水軍, 更重要的是, 他提出了滅宋的具體方案。 劉整依據南宋的防禦策略, 指出“無襄則無淮, 無淮則江南唾手可下也”, 進而構想了蒙軍先襲破襄陽, 然後順江東下直取臨安的戰略規劃。

後來的歷史發展證明, 正是因為忽必烈採納了劉整這一謀劃, 及時轉變了蒙宋之戰的戰略重點, 才使得南宋滅亡的喪鐘最後敲響。 數年後, 南宋末代丞相文天祥在總結宋亡原因時, 仍然憤恨不已地切齒痛駡“亡宋賊臣, 整罪居首”。 後世無數史學家基於劉整叛降元朝的重大影響,

更是對其口誅筆伐。 而劉整叛宋, 其實與南宋朝廷的審計風暴有關!

身為在宋蒙戰爭中屢建戰功的漢人, 向來勇猛作戰的劉整當然有一顆忠君報國的熱心, 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在1260年升任瀘州知府兼潼川路安撫副使, 成為南宋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 就在他準備在新的崗位上繼續報國之時, 改變他命運的一件事突然發生了。

南宋政府因被持續多年的宋蒙戰爭所拖累, 中央財政出現了嚴重虧空, 而很多州郡軍政長官則趁機截留了地方稅收。 長此以往, 國將不國。 當朝宰相賈似道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 便以國家名義推出了針對各路武將的“打算法”, 即派遣官方的會計去各地核查軍費,

對凡在宋蒙戰爭中支取官府錢物用於軍需者, 一律以侵盜掩匿的罪名進行嚴懲。

眼看著比自己官還大的曹世雄、向士璧等名將因此被奪官下獄, 甚至含冤而死, 劉整的心涼了。 因為他自己的軍費使用就有貓膩, 一旦被審計出來, 罪名不會小。 這時, 劉整又通過耳目聽到了一件對自己更為不利的消息——素與自己不睦的四川制置使和策應大使正打算利用“打算法”對付自己。 驚恐不安的劉整連忙派人到臨安向朝廷上書, 卻無人理睬。

在南宋已無法自保的劉整除降蒙外已無路可走。 就這樣, 隨著劉整的降敵, 南宋不僅失去了作為戰略要衝的瀘州和素稱“沉毅有智謀”的良將劉整, 更失去了賴以存續的根本和國運。

若將眼光放得長遠一些,

我們必須承認, 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當時政治已經極度腐敗, 國力日漸衰落, 面對新興蒙古人強悍的金戈鐵馬, 即使沒有劉整為蒙元獻策, 其軍事失敗難道就不是必然的嗎?

閱讀更多:

早期諸葛亮對一個人做出了錯誤判斷, 導致光復漢室無望|淘觀點

王莽賜給匈奴一枚新印璽, 只因刻錯倆字, 匈奴舉兵滅新朝|淘亂世

腦袋被斷頭臺砍下後, 還有知覺嗎?答案是:有|淘天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