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傳承紅色基因 講述老兵故事

回憶建軍史 共築強軍夢

臧中凱

我曾是一個兵。 雖然離開部隊已30多年, 但每當想起那難忘的軍旅歲月, 心情就格外激動。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城, 一聲槍響, 中國共產黨領導發動了南昌起義, 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農民、工人和革命官兵共同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 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 開創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

1930年11月至1933年3月, 中央蘇區紅軍粉碎了國民黨四次“圍剿”。 由於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的戰略指導,

中央蘇區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軍的第五次“圍剿”。 1934年10月, 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 被迫退出中央根據地實行戰略轉移, 開始長征。 其間共經過14個省, 翻越18座大山, 跨過24條大河, 走過荒荒草地, 翻過一座座雪山, 行程二萬五千里。 長征, 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 是近現代戰爭史上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

1937年7月7日宛平城, 盧溝橋上的槍炮聲拉開了全民族抗戰的序幕。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遊擊隊、東北抗日聯軍等抗日武裝, 先後創建了陝甘寧邊區等18個抗日民主根據地, 深入敵後戰場, 堅持獨立自主的遊擊戰爭。 自1931年起, 歷時14年的抗戰,

為打敗日本帝國主義, 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 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 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蓄謀發動內戰, 各解放區軍民奮起自衛, 人民解放戰爭全面展開, 經過4年的浴血奮戰, 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 在中國大陸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 結束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 宣告一個嶄新的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走進新時代, 新中國的建設道路上, 中國人民解放軍依然是祖國和人民無比信賴的堅實力量。 抗美援朝的戰場上, 抗洪搶險的堤壩上, 抗擊非典的病床前, 抗震救災的戰鬥中, 維和任務的第一線, 你們一直都在。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總書記勾畫了強軍興軍的藍圖:他鮮明地提出了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建設一支聽党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提出了鍛造“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 全力推進國防和軍隊全面改革, 相繼成立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 把7大軍區調整劃設為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5大戰區, 完成海軍、空軍、火箭軍、武警部隊機關整編工作。 這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的重大決策, 是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隊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 必將成為我軍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載入人民軍隊史冊。

90年奮鬥歷程雄辯證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愧為正義之師、文明之師、威武之師。

今天, 我們慶祝八一, 懷念軍旅生涯, 懷念部隊的優良傳統。 堅持“党指揮槍”, 始終保持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的利益而奮鬥, 永葆人民子弟兵的本色;堅持用先進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 樹立革命的信仰和理想, 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 展現革命軍人的意志品質。 我們重溫這些優良傳統, 感覺格外親切, 正是這些優良傳統、這樣的革命精神一直指引著我們, 激勵著我們, 無論何時何地, 無論面臨多少艱難困苦,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我是一個兵!

新時代的責任使命光榮而神聖, 新時代的人民期盼殷切而厚重。

全軍全民同心戮力、苦幹實幹, 強軍興軍、強國富民的新局面必能迎來一個又一個的跨越。

經典的旋律 永恆的頌歌

王富英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詞曲作者——曹火星同志, 懷著對中國共產黨的無限熱愛, 對新中國的無限憧憬, 創作出這支飽含真情的歌, 激勵著廣大同胞豪情萬丈地堅持革命、信心滿滿地迎接勝利曙光。 這背後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那就是曹火星同志的堂妹、同時也是這首歌的第一批聽眾——我區的離休幹部曹力平同志, 就是聽著這首歌, 跟著堂哥一起投身革命、走上抗日道路, 成為一名革命戰士的。

曹老出生於1927年6月, 家鄉位於太行山下平山縣, 是晉察冀邊區抗日根據地的前沿。 在 “盧溝橋事變”爆發的第二年, 日本鬼子的鐵蹄就踏進了曹老的家鄉。他們挖壕溝、築高牆、任意殺戮,很快便使得那裡溝牆成網、縱橫交叉,成了大面積“無人區”。

那時才十幾歲的曹老親眼目睹了日本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種種暴行。曹老說:“家鄉被鬼子踐踏,親人被鬼子殘殺,哪個中國人提起日本鬼子都滿心憎恨,恨不得立刻就舉槍殺敵,為家人報仇。”曹老家鄉的大部分人都參加了抗日軍,曹老也以自己的方式投身抗日大潮。參加兒童團並擔任團長,帶領一群十幾歲的同齡孩子有組織地分佈在村口,輪流站崗,盤查可疑行人,抓捕漢奸。1939年2月,組織安排曹老去晉察冀邊區培養革命幹部的抗工學校學習。1942年學成畢業,並留校任教,從此執起教鞭,履行起用文化武裝人民頭腦的光榮使命。學校既要學習時事、政治、軍事、文化,又要到群眾中進行宣傳、教育,組織群眾抗日打遊擊,教書生活艱苦而充實。期間因日軍的多次“掃蕩”,光是學校搬遷就有三、四次,但曹老和同事們給學員講述抗日英雄事蹟,把革命的火種播撒進學員心中,為黨培養了一批批抗日英豪。

曹老第一次聽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在1943年。在當時的抗戰背景下,歌詞“堅持了抗戰六年多”唱出了廣大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衷心擁護和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唱出了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人民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歷史必然。這首歌像長了翅膀,從地方唱到部隊,從鄉村唱到城市,唱遍了晉察冀邊區,唱遍了各個抗日根據地。1945年,長達8年的全民抗戰最終取得偉大勝利,最早的“他堅持抗戰六年多”一句便改為“他堅持了抗戰八年多”。真情的旋律飛上雲端,不朽的歌曲隨著抗日戰爭的節節勝利傳遍全中國,唱紅了祖國大江南北。當時還在華北地方醫院的曹老激動萬分,艱苦卓絕的革命終於勝利了,好日子終於要來了。每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經典的旋律響起,曹老便情不自禁地沉浸到對那段崢嶸歲月的追憶中。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沒有人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曹老堂兄創作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把自己對歷史實踐的親身感受、對黨的熱愛,化作無窮的力量,譜寫出反映人民心聲、時代真理的最強音。這一頌歌在戰爭年代凝聚起億萬人民的力量,驅逐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國,並將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勇於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

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日子裡,讓我們再一次共同唱響《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不忘初心 服務為民

陳國華

我是一個兵,談起我的軍旅生涯,就一句話:驕傲而自豪!它為我一生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讓我受益匪淺,受用終生。

十年軍營,把我從一個懵懂的熱血青年,鍛造成一個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集體、知榮辱明大義的共產黨員,讓我懂得了為人民服務是我一生的追求。十年軍營,也讓我從一個兵成長為一名領導幹部,這種精神讓我退而不休,回到社區成了一個繼續為社會奉獻、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社區“新兵”。

退休後的我當上了一名志願者——石景山區文保協會會長,同時也是區政協編外文史委員。我堅持五年在社區、機關、黨校、老幹部當中宣傳石景山的文史不間斷,為的就是要讓人們瞭解石景山的歷史、石景山的故事。不但讓大家感受現代化高端綠色首都城市西大門的風采,也感受石景山深厚的文化底蘊,凝聚更多人熱愛石景山這片熱土,為她自豪,為她奉獻。

2011年,為留住村落民俗、傳承京西文化,我極力建議修建一個民俗博物館,最終“京西五裡坨民俗博物館”落成。博物館裡陳列著五裡坨村拆遷後村民們收集和捐贈的老物件兒,把王家大院、錢家大院打造成“院子裡的故鄉”,成為石景山區民俗文化的傳承基地,讓民俗文化真正“活”了起來。2016年,為疏解非首都功能,曾被稱為石景山的“小王府井”、1978年前石景山區政府所在地的北辛安進入棚戶區改造規劃。為了能保留石景山幾代人的記憶,我建議修建“鄉愁博物館”,記錄石景山的變遷,見證石景山的輝煌,留住石景山的傳統文化,點亮“老街坊”心中那絲絲鄉愁。

習近平總書記把離退休幹部稱作“党的寶貴財富,党執政興國的重要資源,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力量”。牛青山書記在為我區老黨員先鋒隊授旗時指出,“離退休幹部黨員是石景山區黨員的一面旗幟,老黨員先鋒隊是石景山區黨建工作的一面旗幟”。2013年,石景山區老黨員先鋒隊成立,我自願報名參加宣講理論組,同時擔任老黨員“建言獻策直通車”先鋒隊隊長。目前,全區已組建老黨員先鋒隊42支,隊員數量達到1000餘人。他們正在發揮各自特長,踐行著“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鏗鏘誓言,為社會默默奉獻正能量。

當前,我區正處在高端綠色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全區上下正在全力抓好“兩貫徹一落實”,以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為引領,結合我區實際,全力打造“六個先行區”,這是我區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生動實踐,這一實踐,迫切需要凝聚包括全體老幹部在內的全區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我們這些曾經在軍營戰鬥過的老兵也要為全區各項工作獻計出力、發揮餘熱,做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的“先鋒表率”,做崇德向善、心態陽光的“模範長輩”,做感恩社會、奉獻社會的“時代老人”,努力做到“退休不退黨,社區再發光,老樹顯風骨,搞好傳帶幫”!

日本鬼子的鐵蹄就踏進了曹老的家鄉。他們挖壕溝、築高牆、任意殺戮,很快便使得那裡溝牆成網、縱橫交叉,成了大面積“無人區”。

那時才十幾歲的曹老親眼目睹了日本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種種暴行。曹老說:“家鄉被鬼子踐踏,親人被鬼子殘殺,哪個中國人提起日本鬼子都滿心憎恨,恨不得立刻就舉槍殺敵,為家人報仇。”曹老家鄉的大部分人都參加了抗日軍,曹老也以自己的方式投身抗日大潮。參加兒童團並擔任團長,帶領一群十幾歲的同齡孩子有組織地分佈在村口,輪流站崗,盤查可疑行人,抓捕漢奸。1939年2月,組織安排曹老去晉察冀邊區培養革命幹部的抗工學校學習。1942年學成畢業,並留校任教,從此執起教鞭,履行起用文化武裝人民頭腦的光榮使命。學校既要學習時事、政治、軍事、文化,又要到群眾中進行宣傳、教育,組織群眾抗日打遊擊,教書生活艱苦而充實。期間因日軍的多次“掃蕩”,光是學校搬遷就有三、四次,但曹老和同事們給學員講述抗日英雄事蹟,把革命的火種播撒進學員心中,為黨培養了一批批抗日英豪。

曹老第一次聽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在1943年。在當時的抗戰背景下,歌詞“堅持了抗戰六年多”唱出了廣大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衷心擁護和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唱出了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人民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歷史必然。這首歌像長了翅膀,從地方唱到部隊,從鄉村唱到城市,唱遍了晉察冀邊區,唱遍了各個抗日根據地。1945年,長達8年的全民抗戰最終取得偉大勝利,最早的“他堅持抗戰六年多”一句便改為“他堅持了抗戰八年多”。真情的旋律飛上雲端,不朽的歌曲隨著抗日戰爭的節節勝利傳遍全中國,唱紅了祖國大江南北。當時還在華北地方醫院的曹老激動萬分,艱苦卓絕的革命終於勝利了,好日子終於要來了。每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經典的旋律響起,曹老便情不自禁地沉浸到對那段崢嶸歲月的追憶中。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沒有人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曹老堂兄創作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把自己對歷史實踐的親身感受、對黨的熱愛,化作無窮的力量,譜寫出反映人民心聲、時代真理的最強音。這一頌歌在戰爭年代凝聚起億萬人民的力量,驅逐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國,並將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勇於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

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日子裡,讓我們再一次共同唱響《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不忘初心 服務為民

陳國華

我是一個兵,談起我的軍旅生涯,就一句話:驕傲而自豪!它為我一生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讓我受益匪淺,受用終生。

十年軍營,把我從一個懵懂的熱血青年,鍛造成一個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集體、知榮辱明大義的共產黨員,讓我懂得了為人民服務是我一生的追求。十年軍營,也讓我從一個兵成長為一名領導幹部,這種精神讓我退而不休,回到社區成了一個繼續為社會奉獻、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社區“新兵”。

退休後的我當上了一名志願者——石景山區文保協會會長,同時也是區政協編外文史委員。我堅持五年在社區、機關、黨校、老幹部當中宣傳石景山的文史不間斷,為的就是要讓人們瞭解石景山的歷史、石景山的故事。不但讓大家感受現代化高端綠色首都城市西大門的風采,也感受石景山深厚的文化底蘊,凝聚更多人熱愛石景山這片熱土,為她自豪,為她奉獻。

2011年,為留住村落民俗、傳承京西文化,我極力建議修建一個民俗博物館,最終“京西五裡坨民俗博物館”落成。博物館裡陳列著五裡坨村拆遷後村民們收集和捐贈的老物件兒,把王家大院、錢家大院打造成“院子裡的故鄉”,成為石景山區民俗文化的傳承基地,讓民俗文化真正“活”了起來。2016年,為疏解非首都功能,曾被稱為石景山的“小王府井”、1978年前石景山區政府所在地的北辛安進入棚戶區改造規劃。為了能保留石景山幾代人的記憶,我建議修建“鄉愁博物館”,記錄石景山的變遷,見證石景山的輝煌,留住石景山的傳統文化,點亮“老街坊”心中那絲絲鄉愁。

習近平總書記把離退休幹部稱作“党的寶貴財富,党執政興國的重要資源,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力量”。牛青山書記在為我區老黨員先鋒隊授旗時指出,“離退休幹部黨員是石景山區黨員的一面旗幟,老黨員先鋒隊是石景山區黨建工作的一面旗幟”。2013年,石景山區老黨員先鋒隊成立,我自願報名參加宣講理論組,同時擔任老黨員“建言獻策直通車”先鋒隊隊長。目前,全區已組建老黨員先鋒隊42支,隊員數量達到1000餘人。他們正在發揮各自特長,踐行著“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鏗鏘誓言,為社會默默奉獻正能量。

當前,我區正處在高端綠色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全區上下正在全力抓好“兩貫徹一落實”,以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為引領,結合我區實際,全力打造“六個先行區”,這是我區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生動實踐,這一實踐,迫切需要凝聚包括全體老幹部在內的全區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我們這些曾經在軍營戰鬥過的老兵也要為全區各項工作獻計出力、發揮餘熱,做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的“先鋒表率”,做崇德向善、心態陽光的“模範長輩”,做感恩社會、奉獻社會的“時代老人”,努力做到“退休不退黨,社區再發光,老樹顯風骨,搞好傳帶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