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我的前半生》帶給大家的育兒思考|幼升小、小升初的關鍵點

這個夏天, 一部“大火”的家庭劇帶著時下家庭類話題強勢而來。 劇情背後, 兩個低年級孩子的不同境況, 讓有著同齡孩子的父母們心裡跟著揪起來。

你是子君(馬伊琍飾)一樣的媽媽, 還是還是淩玲(吳越飾)一樣的媽媽?從幼稚園進入小學, 究竟該給孩子們怎樣的關愛, 才能讓孩子在今後的成長的道路上獲益頗豐呢?這才是關鍵點。

子君的選擇: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孩子問“角膜”是什麼, 子君說:“面膜就是臉上塗的膜, 腳膜就是腳上塗的膜。 ”

因為她在孩子幼小銜接時教育上的“無知”, 甚至許多人覺得子君婚姻失敗的一個很大原因是她“無知”, 不會教育孩子。

前夫用八個蘋果做教具教孩子練習加減混合運算, 她會過來拿走一個蘋果說:“一年級的孩子學這麼難的題做什麼,

會寫一二三就行了。 ”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公認的“無知媽媽”, 離婚時在爭奪孩子的撫養權時, 竟然勝過了高知的前夫, 原因是因為她能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爸爸可以在媽媽拿走一個蘋果後用七個蘋果重新設計加減混合運算情境。 可是, 爸爸的長年出差和加班決定了孩子最該由媽媽撫養。

不論是法律還是道德, 都在教育的外部條件和父母的有效陪伴中為孩子選擇了後者。

淩玲的選擇:讓孩子在起跑線上拼爭

與子君相比, 淩玲顯然是沒能夠給孩子所需要的陪伴。

她需要不停地努力工作, 得到子君前夫的好感和公司上級的認可。 每次深夜回家, 孩子都已經認真寫完作業, 她對孩子表示關心是一句:“媽媽沒回來, 你一定要把門上的保險上好。 ”

淩玲與孩子相處的維度, 就是將有限的時間用來不停地安排孩子學習。

有人評論說淩玲自己是心機小三,培養孩子也只想著功利。雖然淩玲不會出子君“腳膜”的笑話,但她的教育方式讓各位看官也都坐不住了。有人評論說這孩子已經沒有爸爸陪伴了,媽媽也總是不陪著,這麼小的孩子做這麼多的功課,肯定會性格畸型……

低年級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子君雖然沒有工作養家過,但是她也是大學畢業,自然不會不知道“角膜”是什麼,只是她沒有想到一年級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眼睛構造,她沒能跟上現代教育的節奏。

淩玲一直在通過上班自食其力,沒有與社會脫節,對孩子的教育高位要求,反而讓母子的相處過早地失去了顏色。

這樣看來,低年級的子君兒子和淩玲兒子,他們的成長路過得似乎都不完滿。

父母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和學校的適度選擇上如何做才能有效,能給予幼小銜接的孩子更多的幫助?

孩子在幼小銜接階段和小升初的進階階段,要面臨人生角色的重大轉變。幼升小、小升初則是能否順利實現轉變最關鍵的時期。

真正得給孩子們茁壯成長,這個時期的父母們應該真正明白孩子需要什麼,更要學會在給予時能夠張弛有度。

孩子需要的是指路人和好朋友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用自己正確的一言一行,為孩子起到一個模仿和榜樣作用,同時又能夠以平等的姿態融入到孩子的成長和學習過程中,充當一個引導者和朋友的身份,這樣的家庭教育是最容易促成健全性格的。而家庭教育中,媽媽的作用明顯又要高於爸爸。

首先,孩子從幼稚園進入小學。在成長的前期,他們沒有更好的自我調整和理解能力,各項能力都不成熟。這樣就造成他們必然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和不足。

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也代表著孩子處於一個不斷在完善自己的過程,父母們應該學會認識和瞭解不同階段孩子的反應,根據ta的成長階段針對性引導。

其次,受各種原因影響,比如說父母的原生家庭環境、父母的工作環境及社會地位等,家庭教育會分為幾個類型:溺愛放縱型、簡單粗暴型、過度干涉型和民主型等。

在這些類型中,民主型是對一年級孩子塑造初期人生觀、價值觀最好的家庭形態,這樣的家庭形態中,母親才能做好孩子的指路人和好朋友。

然而這樣的家庭在現實生活中卻少之又少。現實生活中,溺愛型和干涉型的家庭最多。子君就是程度較輕的溺愛型家長,而淩玲則是程度較輕的干涉型家長。低年級孩子的家長到底該怎麼教育才能幫孩子成長呢?

生活中十個不容忽視的細節:

1、一定要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

2、 早餐不僅要吃飽,而且要吃好

3、 保證孩子每天的飲水量

4、有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5、重視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6、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

7、重視安全意識培養

8、鼓勵孩子多交往,會交往

9、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10、重視維護老師的威信

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生活中的無微不至,幼升小、小升初的適度選擇同樣也很關鍵!幼升小、小升初擇校宗旨在於兩個字“適度”。擇校既不能太過隨意,也不需要太過追求名校。

選擇一:家近是寶

在孩子長身體的重要階段,選擇一所離家近的學校對孩子身心健康大有益處。

選擇二:好教師勝過好學校

教師在孩子學習過程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好的教師不單單可以幫助孩子取得學習上的進步,更重要的是會對孩子的學習習慣、態度產生深遠影響。在對孩子知識的教誨、興趣的啟發過程中教師起到最關鍵的作用,教師對孩子的影響常常大於學校對孩子的影響。所以,選擇好教師異常重要。在好學校碰到一般的教師,不如在一般的學校碰到好教師。

選擇三:根據孩子特長擇校

根據孩子特長,説明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校,比如孩子確實對音、體、美某一項感興趣或者比較擅長,家長在選擇學校時要瞭解學校是不是重視音樂、體育、美術的普及教育。

選擇四:全方位瞭解“幼升小”、“小升初”招生政策和面談要求

各學校在招生面試中更注重孩子德、智、體三個方面的基本素質,對於家長所說:“不學不行啊,什麼都要考。”其實家長大可不必如此緊張,不必把知識學得太深,但要注重全面,平時讓孩子多關注一些新聞時事,加強孩子的閱讀。在“無紙”的面試中表現出色,平時需在德、智、體三個方面加強培養。

新解,伴孩子成功升學

★小升初銜接

課程特色:

精選提煉各校面談題目和其它綜合類的面談真題,針對性輔導,以開拓知識面,提升綜合知識為主。

課程目的:

致力於培養優秀的初中預備生,為孩子成功考入第一志願學校助力。

強大師資:

☛任教小學閱讀三十多年,執教方式活潑,文學功底深厚扎實。對待學生如自己的孩子,重點強化古詩文經典閱讀,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

☛從事口語教育教學多年,具有豐富經驗的資深教師,長期帶小升初年齡段的學生;

☛從事思維教育教學多年,獨特的思維訓練方法,具有豐富經驗的資深教師;

延伸服務:

對於小升初招生階段開放日活動、初中志願填報、選擇學校等提供專業化指導。

課程設置:

每週一次,每次4.5小時。閱讀、思維、口語三門連讀,每門1.5小時(含暑期集訓5日、明年寒假集訓9日)。

招生對象:

四升五年級學生(意向報考民辦初中)

電話:63229500、13321866977

★ 幼升小銜接

教學目標:

發揮兒童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兒童的認知、記憶力、觀察力,正確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每一位孩子順利地從幼稚園過渡到小學。為學生升入心儀的小學助力。

強大師資:

☛從事幼教二十餘年,長期執教幼小銜接課程,具有豐富幼稚教育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

☛任教小學低年級口語交流數年,執教方式活潑,語音語調純正、深受學生喜愛;

獨創課程:

3小時(每學科各一小時)

閱讀:認知筆劃+閱讀識字+聽說表達+拼音

思維:邏輯思維+數字認知+計算練習

口語:口語兒歌+閱讀繪本+字母讀寫

課程安排:

常規班:每週日上午9:00-12:15

每週一次,每次3小時,共30次。

招生對象:

9月開學升大班的學生

課程特色:

小班教學,6人/班

電話:52390733、13917027672

文章編轉自知識達,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有人評論說淩玲自己是心機小三,培養孩子也只想著功利。雖然淩玲不會出子君“腳膜”的笑話,但她的教育方式讓各位看官也都坐不住了。有人評論說這孩子已經沒有爸爸陪伴了,媽媽也總是不陪著,這麼小的孩子做這麼多的功課,肯定會性格畸型……

低年級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子君雖然沒有工作養家過,但是她也是大學畢業,自然不會不知道“角膜”是什麼,只是她沒有想到一年級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眼睛構造,她沒能跟上現代教育的節奏。

淩玲一直在通過上班自食其力,沒有與社會脫節,對孩子的教育高位要求,反而讓母子的相處過早地失去了顏色。

這樣看來,低年級的子君兒子和淩玲兒子,他們的成長路過得似乎都不完滿。

父母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和學校的適度選擇上如何做才能有效,能給予幼小銜接的孩子更多的幫助?

孩子在幼小銜接階段和小升初的進階階段,要面臨人生角色的重大轉變。幼升小、小升初則是能否順利實現轉變最關鍵的時期。

真正得給孩子們茁壯成長,這個時期的父母們應該真正明白孩子需要什麼,更要學會在給予時能夠張弛有度。

孩子需要的是指路人和好朋友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用自己正確的一言一行,為孩子起到一個模仿和榜樣作用,同時又能夠以平等的姿態融入到孩子的成長和學習過程中,充當一個引導者和朋友的身份,這樣的家庭教育是最容易促成健全性格的。而家庭教育中,媽媽的作用明顯又要高於爸爸。

首先,孩子從幼稚園進入小學。在成長的前期,他們沒有更好的自我調整和理解能力,各項能力都不成熟。這樣就造成他們必然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和不足。

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也代表著孩子處於一個不斷在完善自己的過程,父母們應該學會認識和瞭解不同階段孩子的反應,根據ta的成長階段針對性引導。

其次,受各種原因影響,比如說父母的原生家庭環境、父母的工作環境及社會地位等,家庭教育會分為幾個類型:溺愛放縱型、簡單粗暴型、過度干涉型和民主型等。

在這些類型中,民主型是對一年級孩子塑造初期人生觀、價值觀最好的家庭形態,這樣的家庭形態中,母親才能做好孩子的指路人和好朋友。

然而這樣的家庭在現實生活中卻少之又少。現實生活中,溺愛型和干涉型的家庭最多。子君就是程度較輕的溺愛型家長,而淩玲則是程度較輕的干涉型家長。低年級孩子的家長到底該怎麼教育才能幫孩子成長呢?

生活中十個不容忽視的細節:

1、一定要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

2、 早餐不僅要吃飽,而且要吃好

3、 保證孩子每天的飲水量

4、有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5、重視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6、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

7、重視安全意識培養

8、鼓勵孩子多交往,會交往

9、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10、重視維護老師的威信

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生活中的無微不至,幼升小、小升初的適度選擇同樣也很關鍵!幼升小、小升初擇校宗旨在於兩個字“適度”。擇校既不能太過隨意,也不需要太過追求名校。

選擇一:家近是寶

在孩子長身體的重要階段,選擇一所離家近的學校對孩子身心健康大有益處。

選擇二:好教師勝過好學校

教師在孩子學習過程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好的教師不單單可以幫助孩子取得學習上的進步,更重要的是會對孩子的學習習慣、態度產生深遠影響。在對孩子知識的教誨、興趣的啟發過程中教師起到最關鍵的作用,教師對孩子的影響常常大於學校對孩子的影響。所以,選擇好教師異常重要。在好學校碰到一般的教師,不如在一般的學校碰到好教師。

選擇三:根據孩子特長擇校

根據孩子特長,説明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校,比如孩子確實對音、體、美某一項感興趣或者比較擅長,家長在選擇學校時要瞭解學校是不是重視音樂、體育、美術的普及教育。

選擇四:全方位瞭解“幼升小”、“小升初”招生政策和面談要求

各學校在招生面試中更注重孩子德、智、體三個方面的基本素質,對於家長所說:“不學不行啊,什麼都要考。”其實家長大可不必如此緊張,不必把知識學得太深,但要注重全面,平時讓孩子多關注一些新聞時事,加強孩子的閱讀。在“無紙”的面試中表現出色,平時需在德、智、體三個方面加強培養。

新解,伴孩子成功升學

★小升初銜接

課程特色:

精選提煉各校面談題目和其它綜合類的面談真題,針對性輔導,以開拓知識面,提升綜合知識為主。

課程目的:

致力於培養優秀的初中預備生,為孩子成功考入第一志願學校助力。

強大師資:

☛任教小學閱讀三十多年,執教方式活潑,文學功底深厚扎實。對待學生如自己的孩子,重點強化古詩文經典閱讀,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

☛從事口語教育教學多年,具有豐富經驗的資深教師,長期帶小升初年齡段的學生;

☛從事思維教育教學多年,獨特的思維訓練方法,具有豐富經驗的資深教師;

延伸服務:

對於小升初招生階段開放日活動、初中志願填報、選擇學校等提供專業化指導。

課程設置:

每週一次,每次4.5小時。閱讀、思維、口語三門連讀,每門1.5小時(含暑期集訓5日、明年寒假集訓9日)。

招生對象:

四升五年級學生(意向報考民辦初中)

電話:63229500、13321866977

★ 幼升小銜接

教學目標:

發揮兒童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兒童的認知、記憶力、觀察力,正確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每一位孩子順利地從幼稚園過渡到小學。為學生升入心儀的小學助力。

強大師資:

☛從事幼教二十餘年,長期執教幼小銜接課程,具有豐富幼稚教育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

☛任教小學低年級口語交流數年,執教方式活潑,語音語調純正、深受學生喜愛;

獨創課程:

3小時(每學科各一小時)

閱讀:認知筆劃+閱讀識字+聽說表達+拼音

思維:邏輯思維+數字認知+計算練習

口語:口語兒歌+閱讀繪本+字母讀寫

課程安排:

常規班:每週日上午9:00-12:15

每週一次,每次3小時,共30次。

招生對象:

9月開學升大班的學生

課程特色:

小班教學,6人/班

電話:52390733、13917027672

文章編轉自知識達,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