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母親危在旦夕,兒子擋在身前:殺我放過母親!強盜:孝子,全放!

昨天我們講了一個漢代人董黯殺掉仇人為母報仇, 然後被皇帝無罪釋放的故事, 寫這個故事, 主要是受到了最近被廣大線民特別關注的“辱母殺人”案的刺激, 感覺氣憤難當, 不吐不快, 很多讀者給了讚賞, 這裡一併感謝!

孝, 是中華傳統美德, 是中國文化的基本構成支柱, 對父母的尊敬和感激是為人的基本底線, 維護父母不受侵害也是人的本能。 子曰:“今之孝者, 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 皆能有養;不敬, 何以別乎?”也就是說, 孝不僅是你贍養著父母, 你們家的馬和狗都養著, 能說“孝”嗎?所以要尊敬父母, 否則那和養牲口有什麼區別?孟子曰:“孝之至,

莫大於尊親”。 在古代, 如果有人當著孩子的面侮辱別人的父母, 那簡直就是找死。

鹿乳奉親

古代有很多保護父母的故事。 三國時期魏國有個人叫司馬芝, 河內郡溫縣人。 在他少年時, 全家去荊州躲避戰亂, 結果在魯陽山裡遇到賊寇。 路人都丟下老人和弱小逃走了, 但司馬芝沒有走, 他一個人坐在那裡守護著老母親。 賊寇殺到跟前, 用刀逼住司馬芝母子。 司馬芝知道自己逃無可逃, 叩頭說道:“母親老了, 殺了我但放過我的母親吧。 ”這些賊寇聽到這話也被感動了, 紛紛說:“這是個孝子啊!殺了他那是不義的!”就這樣, 賊寇放過了司馬芝母子, 司馬芝推著小車把他母親拉走了。 司馬芝後來成為曹魏著名的清正廉潔的官員。

《明史》也記載了一個故事。 在明代的慈溪縣, 也就是昨天講的董黯的老家, 有一個人叫做向敘, 字叔禮。 當時正值倭寇入侵, 攻擊慈溪縣城, 向敘連夜帶著母親出城躲避。 但是很不幸, 他們在半路上遇到了倭寇, 倭寇踢倒了向敘, 然後舉刀砍向其母, 向敘一躍而起, 抱著母親的脖頸大呼說:“甯殺我, 毋殺我母!”倭寇雖然殺掉了向敘, 但果真放過了他的母親。 還有一個叫做馮覺曉的, 嘉靖三十五年倭寇入侵, 由於父母年高, 步履艱難, 一家人都沒跑。 倭寇想要把他父母都殺死, 馮覺曉“延頸求代”, 主動把脖子伸過來要代父母而死。 他的這一做法, 竟然感動了倭寇, 倭寇“砍柱而去”。

天下誰人無父母?連盜賊、倭寇都能被孝子所感動,

可見“孝”乃是公認的基本人倫底線, 突破了這個底線, 甚至當著別人的面侮辱他人的父母, 連強盜與倭寇都不如, 真可謂是禽獸不如, 死有餘辜!

天理昭昭不可誣, 莫將奸惡作良圖!乾坤朗朗, 公道自在人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