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里加:“超綱”的城市,蘇聯鏽帶和琥珀之路上的新藝術之都

里加伊莉莎白大街上的建築。

東歐城市並不如大眾遊客想像般地那麼富有神秘感。 神秘感多來自於不瞭解, 而這種不瞭解往往始於精簡了又精簡最後變得簡單粗暴的歷史課本。 人們除了“波羅的海三國”這個專有名詞之外, 就對這片地區沒有更多的瞭解了, 連這片區域有幾個國家也未必知道。 有人說, 怨不得我們無知, 誰會記住第二個登上月球的人?——這是全球留存新藝術風格建築最多的城市, 瑞典橫掃波羅的海時全國最大的城市, 沙俄和蘇聯歐洲部分唯一的不凍港, 就算連續占了三個“第一”,

現在知道我們要說哪個國家的哪座城市了嗎?一定還是不知道。 白瞎了里加自從漢薩同盟以來就一直抱日爾曼人大腿的一系列努力, 拉脫維亞最後依然是歐盟經濟地理上的邊境, 前蘇聯的鏽帶, 雖然失業率一直兩位數, 倒是沒有恐怖分子, 但是對於遊客而言, 依然是“超綱了”。

從琥珀之路到漢薩同盟

有商業才會有城市, 有重賞才有勇夫, 有剛需才會有遠距離貿易。 遠距離貿易所能攜帶的, 一定是體積小、重量小、價格高的奢侈品之類。 絲綢之路如此, “琥珀之路(the Amber Road)”也是如此。 從古埃及的圖坦卡蒙時代開始, 琥珀和蜜蠟就是重要的有機寶石。 遠古的“琥珀之路”一般止于德國的北海沿岸, 而波羅的海部分的開發則要稍微晚一些,

大約是西元前1700–500 年, 北歐的青銅時代。

琥珀之路:中世紀晚期琥珀之路的東線地圖, 波蘭歷史學家Jerzy Wielowiejski考證於1980年。

所以, 其實“琥珀之路”多少解決了一個問題, 即歐洲中世紀晚期, 大量小諸侯都要去波蘭買小麥糊口的時候, 為什麼有一系列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城市“有心情”以商貿起家, 變成封建小王國體制下工商業的飛地。 有趣的是, 從此又延伸出了另一個問題的部分答案, 即為什麼在各國都開始走統一集權路線的時候, 周邊一圈列強的波蘭卻反其道而行之, 並且“有心情”開發拉脫維亞、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平原, 最後被肢解。 ——別提什麼從古希臘遺傳的“海洋文明”, 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小城邦放棄自給自足而不惜高成本遠距離進口各種生活基本作物,

不經濟的表像背後, 一定有潛在的經濟理性存在, 而不是什麼情懷或者傳統。 也就是說, 一定有高附加值的貨物存在。 漢薩同盟賣得最多的東西有木材、琥珀、蠟、果乾和皮草, 確實都是北方特產, 都不是剛需。

琥珀:各種顏色的琥珀和蜜蠟, 波蘭的格但斯克是最大的集散地, 但各大城市中里加的最便宜。

西元5世紀, 羅馬帝國收縮到了地中海東部, 在歷史書中稱為“西羅馬的滅亡”, 只剩下東羅馬一個真傳。 在西歐緊隨其後就是墨洛溫王朝, 8世紀再出現加羅林王朝, 即歷史掃盲教科書中所說的“黑暗的中世紀”, 在小冰期中艱難恢復生產的中世紀, 被編劇、導演們選擇性遺忘的中世紀。 隨著全球暖季在第一個千年的到來,

維京人已經能沿著極地東風帶航行到了北美, 歐洲大陸本地的生產有了剩餘, 貿易也逐漸恢復, 貿易線被逐漸拉長, 最後地中海、大西洋東岸和北海-波羅的海的航線終於被連接了起來。

漢薩同盟:漢薩同盟鼎盛時期的貿易路線。 注意其在萊茵河(深至科隆)、拉貝河(漢堡)、維斯瓦河(格但斯克/但澤)、道加瓦河(Daugava, 里加)和納爾瓦河(深至諾夫哥羅德)河口的深入。 其中維斯瓦河多沼澤, 道加瓦河多森林, 再加上身後缺乏內陸大城市, 因此只點到為止。 畢竟那時技術還沒發展到可以走進亞馬遜和剛果河的水準。

波羅的海貿易的鼎盛時期是1400~1800年, 到1669年之前都是漢薩同盟的天下, 而後則是瑞典帝國“挾土豆以令波羅的海”,

經歷了21年的北方戰爭之後, 俄羅斯也開始染指這一地區。 從1158年利沃尼亞小諸侯亨利“開埠”之後, 直到1867年, 俄羅斯佔領里加209年之後, 日爾曼人依然是里加的多數民族(42.8%), 直到亞歷山大三世推行“俄化”教育, 才慢慢扭轉了人口比例。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 現在里加第一大民族也大約占全人口的40%強, 而且不出意外, 就是俄羅斯族, 滿大街都是說俄語的。

所以也可以這麼假設——如果沒有彼得大帝18世紀在歐洲“插一腿”的話, 里加也不過是個無聊的中歐中等城市的樣子吧……

16世紀的里加:16世紀的里加, 三座尖塔分別是主教堂、聖彼得教堂和雅各教堂, 現在三座教堂依然健在, 然而都是“修舊如舊”的, 尤其聖彼得教堂, 曾經有歐洲最高的木結構鐘塔, 密筒結構的,二戰時期被炸毀,現在又用鋼修復了。

聖彼得教堂和黑頭宮。“黑頭宮”可以簡單粗暴理解為“黑髮少年的小會所”,原本是未婚的日爾曼青年商人俱樂部,二戰時被炸毀,1990年代修復後開放成會議舉辦地,也可以參觀。現在正在室內整修,過幾個月會再次開放。

東西歐邊境上的鏽帶

如果是從北到南遊玩波羅的海,人們基本上都會在讚歎完塔林的小巧精緻之後,面對著一個體量巨大,沒有城牆,中世紀古城被19世紀中晚期的城市改造運動侵蝕得支離破碎,南邊的重工業區又憑空多了一個蘇聯風格的尖頂大樓的,沿著道加瓦河東岸攤大餅的城市,一臉蒙圈。長得這麼亂七八糟的城市,也配當世界文化遺產?

從聖彼得教堂的尖塔上俯瞰里加主教堂。

按照傳統的套路,遊客們就可以準備罵罵俄羅斯是怎樣拖累了里加,沒能成為“靜謐的歐洲小城”了。不過這時候他們一定不會再提起塔林來,不會提起因為沒有大河而只有一個山頭的塔林,如何在瑞典失手芬蘭灣之後成為了雞肋,最後變成了蘇聯在冷戰時期對外展現社會主義風貌(尤其是面向自己原先的屬國芬蘭)的吉祥物,也不會提起現在的波羅的海地區除了塔林自己依靠著兩個小時船程之外的“芬蘭設計”撿到一些渣渣的僥倖之外普遍高達兩位數的失業率。既然里加守著一條大河,也就做不成小確幸了。(此處應有一張普京的微笑的臉——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終將是我們的。)

道加瓦河流域:道加瓦河流域地圖,源於伏爾加河和第聶伯河之間的曠野。

無論是里加,還是上海,還是布宜諾賽勒斯,河口城市想要做大,不可能只有轉運,更重要的是大陸內部地區的產品只能經此出口帶來的實惠。雖然是大河,但道加瓦河的源頭卻是一片森林和沼澤,並不是類似贛江—珠江源頭那樣的盆地和分水嶺,不具備生長出城市的條件,就連三河源附近最大的城市斯摩棱斯克,也是要到西元9世紀羅斯從諾夫哥羅德遷都到基輔之前的20年間才有人居住的,如果沒有13世紀蒙古人疏通了從莫斯科到華沙的道路,讓俄羅斯得了真傳,里加也就是瑞典最大的地級市而已——直到1710年被彼得大帝攻下。用布羅代爾的話說,“爭奪外國的經濟地域歷來是一個城市興旺發達的前提條件”,對於里加來說,無論從東說還是從西說,倒都是成立的。

就整個波羅的海南岸來說,什切青和格但斯克都是普魯士的,維斯瓦河確實是大河,但是只出小麥,順著河拐彎還不如直接陸路杵到西里西亞;加里甯格勒沒有大河,立陶宛也沒有;愛沙尼亞的納爾瓦有,但是芬蘭灣冬季是結冰的。算來算去,同時具備不凍港和大河兩個條件,再加上愛沙尼亞的兩個島作為里加灣的防守門戶,這麼好的物流和軍事稟賦,里加再不成為俄羅斯第四大城市(第三是華沙,前兩個自不必說),最大的港口,重要的工業城市,簡直是傷天害理。

德國佔領:1917年9月3日,德國軍隊開進里加。

里加對於俄國人重要,對於德國人也一樣重要,畢竟曾經是漢薩同盟的城市,畢竟從里加東可以直達莫斯科。對於拉脫維亞人來說,工業化帶來了工人中產階級,中產階級的壯大帶來了民族主義的呼聲,所以在1905~1907年俄羅斯全面動亂之時,里加得工人政黨也摻和進來。緊隨而來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德國趁此機會佔領了波羅的海三國。但誰曾想一戰的結果是德國戰敗,退還波羅的海,可是俄羅斯正在忙著革命,這批地區短暫地成為了“三不管”,所以三國也就在列強的夾縫中獨立了。在一戰到二戰之間的時間裡,英國和德國成為了波羅的海地區最大的“主顧”,拉脫維亞的經濟支柱再次向近海貿易傾斜,直到1940年再次被蘇聯佔領為止。這還不算結束,第二年就又被納粹德國搶了回去,1945年再變成蘇聯的領土。

里加城市鳥瞰,南部蘇聯時期擴張的部分與北面一戰之前的城市被鐵路分開。

所以,里加的城市肌理雖然看上去“亂七八糟”,但也不是毫無規律可尋,參差的不同風格的街區大致分為三層,中間星形的是漢薩同盟和瑞典帝國的遺產,與之無縫銜接的是沙俄時代的哥特復興—新古典—新藝術風格街區,就在老城的外面攤了大餅,部分建築也滲透到了老城之內,模糊了界限。而在一戰和二戰之間則有明確的“斷檔”感,德占時期和獨立時期,城市是往海邊修的,而後再向東南攤的,就是蘇聯的社會主義樓和工業區了。

“建築系的垃圾桶”裡,都是“奇怪的人臉”

對於旅遊來說,“亂七八糟”的城市,尤其首都,是一個體驗的大忌。“首都總是很無聊”,因為充滿了與其他城市一樣的業態,異域感不足,視覺刺激又太有餘。但從業內的角度來審視的話,每座擁有舊城的城市,都好比是建築系的垃圾桶,看起來都是沒用的舊貨,但是只要翻一翻,總是還有驚喜的。

老城區一個街口3棟房子,都不是一個時期建的。

從哥特復興到新藝術風格不過一個百年多,對於“後進國家”而言,拖著拖著,幾個風格就並到一起了。

里加美院如果放在英國,就該叫“攝政風格”了。

如果舊城的更新比奧斯曼巴黎改造晚上20年,就可以避免歐洲大多數中等城市新古典主義的“千城一面”,而直接走上新藝術風格的道路了。里加在1857年到1914年間,人口增加了一倍(28萬到56萬),需要大批量的建設,自然,都是當時最新潮的新藝術風格的。

自由大街(Brīvības)99號。新古典是里加“老的新城區”的基底,但是建著建著,就串到新藝術去了。

里加的新藝術風格最大的特徵,是從哥特復興和折中主義那裡直接“掰”過來的,並且同時有法式新藝術、德式青年派(Jungendstil)、維也納的分離派(Secession)的風格存在,以青年派為基底,再加上民族浪漫主義的變體。

很“法國”的大門。

與法國類似,也是先從埃及開始,然而並沒有真正串到浮世繪和水生植物那邊,而是保留了一種日爾曼式的“蠢”感。

牆上的動物多是龍和獅子。

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德意志蠢”式的新藝術風格,很多人說,“牆上都是些奇怪的人臉”。走在幾條著名的以新藝術風格公寓樓為主的大街上,總會有種“四下裡都有老大哥在看著你”的感覺,抬頭一看,卻發現那些都是奧斯卡·王爾德一般的華麗頹廢的臉。

牆上人臉。

王爾德:王爾德也確實是同時代的人(1854-1900)。

里加現存800多座新藝術風格的建築,其中有很多是公寓樓,由“里加的鄔達克”設計,新藝術博物館也位於他設計的一棟公寓樓中。就像過去做完小區設計之後規劃師和建築師可以得到一套自住用房一樣,他在設計完那棟公寓之後,也得到了一套自住的房子。作為博物館的這套公寓房大約三四百平米,確實很大了。里加的地皮價格明顯比巴賽隆納低很多,戶型都很大,一棟樓一梯兩戶沒問題,三室四廳,每個房間包括傭人房都保證開窗,不至於憋屈得像巴特羅公寓——被戲稱為“巴特羅澡堂”一般。

傳說中“那個博物館只有樓梯值得看”的大樓梯。

里加新藝術博物館地圖,展示了所有登記的新藝術風格建築。

餐廳旁邊的小廳,其實也是有水生植物紋樣的,不過沒有法式的那麼扭捏。

主廳的陽光房。

餐廳,後邊就是之前說的有水生植物紋樣的花窗。

主臥。

次臥,家裡明顯是女兒。

餐廳裡面用來表明是什麼肉的錫制牌子,有羊、牛、兔子等,讓人想起《布達佩斯大飯店》裡面送進監獄的食物,每個都要切開,每個都用不同的工具。古人就是這麼講究。

浴室:馬桶在另一個小隔間裡,與澡盆分開。

除了新藝術博物館之外,那棟公寓樓的頂樓還有一對藝術家夫妻的展覽。我們猜想說也許它開在“一梯兩戶”的另外一戶,正好去看一眼。而且,頂樓的話沒准會連著樓中樓一起賣,那麼19世紀晚期的樓中樓或者複式,又是怎麼設計的呢?

樓梯。

超級古老的暖氣。

透過飄窗,看到對面正在維修的老建築。

另一邊的房子,是棟年久失修的。

筆者上學的時候曾經與波蘭人探討蘇聯對東歐的影響,那人說,最直觀的感覺就是住房變小了。《日瓦戈醫生》中,或者華新民所反對的舊城更新的政策中也有類似的橋段,解放前建設的一個公寓中,後來被分進了很多進城的人,主人只能住在其中的一間,變成了租戶的一員,而後公寓被徹底公有化。現在里加的這些公寓有的可能歸為國有,有的返還私人,但是對於現代人來說,它們實在有些太大了,因此,也有的變成了工作室。

邊境鏽帶的未來

與全球所有重工業基地經歷的問題相同,蘇聯的“鏽帶”里加在新千年裡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歐洲的發展中心經歷了一次轉移,伴隨著服務業的興起和對東歐的經濟空間擴張,從萊茵河—波河流域的“藍色香蕉帶”擴張至了“五角星地帶”。其中柏林的崛起是一個關鍵點,它成為了面向東歐地區的“發動機”,雖然在2000年之前德國東部和波蘭飽受失業率的影響,但卻在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變成了增長最快的地區。

“藍色香蕉帶”是歐洲1970~1990年代傳統工業地區,在1990~2000年代逐步擴張至“紅色五角星”地區。圖中橘色圓點代表港口輸送量。 《城市中國》雜誌 圖

人均GDP變動:在2008-2014年期間,各區域人均GDP的變動,德國和波蘭都是處於增長的狀態,而傳統發達地區實際水準卻在下滑,拉脫維亞的變化基本是0。

拉脫維亞並不處於增長的核心地帶,其人均GDP的變動很小。然而如果從人口增長和失業率來看,則沒有那麼樂觀了。從2004年起,廉價航空選擇里加機場作為基地,同時里加也亮出了自己的旅遊牌,主要以人文地理,尤其是“奇怪的人臉”來吸引歐洲本地的遊客,“退二進三”得比較順利,失業率也逐漸降低。作為國內“唯一的城市”,里加貢獻了全國一半的GDP。金融危機之後,遊客數量銳減,引起了失業率暴漲,在2010年達到頂峰,目前略有緩解。2006-2015年,歐洲國家人口增長地圖顯示拉脫維亞是人口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人們紛紛前往德國尋找工作機會,這也是國內各大旅遊媒體口中“拉脫維亞女多男少,美女成災,買一送一,全場99,全場99”背後的真相。

人口增長:2006-2015年,歐洲國家人口增長地圖。

失業率:2002-2012年歐洲國家失業率變化動態

里加不像塔林,可以抱旁邊的大城市(赫爾辛基)的大腿。距離里加最近的大城市也是赫爾辛基(以及斯德哥爾摩),所以完全沒有變成城市群的可能性,只能靠自己。港一直都是那個港,反正波羅的海只有這麼一個大港,不會太差,但也不會更好。用新馬克思主義經濟地理學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個“剝奪式積累”的時期,是一個經濟空間衰退,“邊境”進一步被邊緣化的時期。特別是在歐洲經濟增長空間越來越小,同時歐盟與俄羅斯走向對抗的節點,尤其是“黑天鵝事件”頻發的2016年之後,未來是否還會存在?——不過反正對於里加而言,主人是誰才是歷史上最大的問題。無非是瑞典懟了普魯士,俄羅斯懟了瑞典,德國懟了俄羅斯,蘇聯懟了納粹德國,歐盟懟了俄羅斯的,一直迴圈的故事。

密筒結構的,二戰時期被炸毀,現在又用鋼修復了。

聖彼得教堂和黑頭宮。“黑頭宮”可以簡單粗暴理解為“黑髮少年的小會所”,原本是未婚的日爾曼青年商人俱樂部,二戰時被炸毀,1990年代修復後開放成會議舉辦地,也可以參觀。現在正在室內整修,過幾個月會再次開放。

東西歐邊境上的鏽帶

如果是從北到南遊玩波羅的海,人們基本上都會在讚歎完塔林的小巧精緻之後,面對著一個體量巨大,沒有城牆,中世紀古城被19世紀中晚期的城市改造運動侵蝕得支離破碎,南邊的重工業區又憑空多了一個蘇聯風格的尖頂大樓的,沿著道加瓦河東岸攤大餅的城市,一臉蒙圈。長得這麼亂七八糟的城市,也配當世界文化遺產?

從聖彼得教堂的尖塔上俯瞰里加主教堂。

按照傳統的套路,遊客們就可以準備罵罵俄羅斯是怎樣拖累了里加,沒能成為“靜謐的歐洲小城”了。不過這時候他們一定不會再提起塔林來,不會提起因為沒有大河而只有一個山頭的塔林,如何在瑞典失手芬蘭灣之後成為了雞肋,最後變成了蘇聯在冷戰時期對外展現社會主義風貌(尤其是面向自己原先的屬國芬蘭)的吉祥物,也不會提起現在的波羅的海地區除了塔林自己依靠著兩個小時船程之外的“芬蘭設計”撿到一些渣渣的僥倖之外普遍高達兩位數的失業率。既然里加守著一條大河,也就做不成小確幸了。(此處應有一張普京的微笑的臉——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終將是我們的。)

道加瓦河流域:道加瓦河流域地圖,源於伏爾加河和第聶伯河之間的曠野。

無論是里加,還是上海,還是布宜諾賽勒斯,河口城市想要做大,不可能只有轉運,更重要的是大陸內部地區的產品只能經此出口帶來的實惠。雖然是大河,但道加瓦河的源頭卻是一片森林和沼澤,並不是類似贛江—珠江源頭那樣的盆地和分水嶺,不具備生長出城市的條件,就連三河源附近最大的城市斯摩棱斯克,也是要到西元9世紀羅斯從諾夫哥羅德遷都到基輔之前的20年間才有人居住的,如果沒有13世紀蒙古人疏通了從莫斯科到華沙的道路,讓俄羅斯得了真傳,里加也就是瑞典最大的地級市而已——直到1710年被彼得大帝攻下。用布羅代爾的話說,“爭奪外國的經濟地域歷來是一個城市興旺發達的前提條件”,對於里加來說,無論從東說還是從西說,倒都是成立的。

就整個波羅的海南岸來說,什切青和格但斯克都是普魯士的,維斯瓦河確實是大河,但是只出小麥,順著河拐彎還不如直接陸路杵到西里西亞;加里甯格勒沒有大河,立陶宛也沒有;愛沙尼亞的納爾瓦有,但是芬蘭灣冬季是結冰的。算來算去,同時具備不凍港和大河兩個條件,再加上愛沙尼亞的兩個島作為里加灣的防守門戶,這麼好的物流和軍事稟賦,里加再不成為俄羅斯第四大城市(第三是華沙,前兩個自不必說),最大的港口,重要的工業城市,簡直是傷天害理。

德國佔領:1917年9月3日,德國軍隊開進里加。

里加對於俄國人重要,對於德國人也一樣重要,畢竟曾經是漢薩同盟的城市,畢竟從里加東可以直達莫斯科。對於拉脫維亞人來說,工業化帶來了工人中產階級,中產階級的壯大帶來了民族主義的呼聲,所以在1905~1907年俄羅斯全面動亂之時,里加得工人政黨也摻和進來。緊隨而來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德國趁此機會佔領了波羅的海三國。但誰曾想一戰的結果是德國戰敗,退還波羅的海,可是俄羅斯正在忙著革命,這批地區短暫地成為了“三不管”,所以三國也就在列強的夾縫中獨立了。在一戰到二戰之間的時間裡,英國和德國成為了波羅的海地區最大的“主顧”,拉脫維亞的經濟支柱再次向近海貿易傾斜,直到1940年再次被蘇聯佔領為止。這還不算結束,第二年就又被納粹德國搶了回去,1945年再變成蘇聯的領土。

里加城市鳥瞰,南部蘇聯時期擴張的部分與北面一戰之前的城市被鐵路分開。

所以,里加的城市肌理雖然看上去“亂七八糟”,但也不是毫無規律可尋,參差的不同風格的街區大致分為三層,中間星形的是漢薩同盟和瑞典帝國的遺產,與之無縫銜接的是沙俄時代的哥特復興—新古典—新藝術風格街區,就在老城的外面攤了大餅,部分建築也滲透到了老城之內,模糊了界限。而在一戰和二戰之間則有明確的“斷檔”感,德占時期和獨立時期,城市是往海邊修的,而後再向東南攤的,就是蘇聯的社會主義樓和工業區了。

“建築系的垃圾桶”裡,都是“奇怪的人臉”

對於旅遊來說,“亂七八糟”的城市,尤其首都,是一個體驗的大忌。“首都總是很無聊”,因為充滿了與其他城市一樣的業態,異域感不足,視覺刺激又太有餘。但從業內的角度來審視的話,每座擁有舊城的城市,都好比是建築系的垃圾桶,看起來都是沒用的舊貨,但是只要翻一翻,總是還有驚喜的。

老城區一個街口3棟房子,都不是一個時期建的。

從哥特復興到新藝術風格不過一個百年多,對於“後進國家”而言,拖著拖著,幾個風格就並到一起了。

里加美院如果放在英國,就該叫“攝政風格”了。

如果舊城的更新比奧斯曼巴黎改造晚上20年,就可以避免歐洲大多數中等城市新古典主義的“千城一面”,而直接走上新藝術風格的道路了。里加在1857年到1914年間,人口增加了一倍(28萬到56萬),需要大批量的建設,自然,都是當時最新潮的新藝術風格的。

自由大街(Brīvības)99號。新古典是里加“老的新城區”的基底,但是建著建著,就串到新藝術去了。

里加的新藝術風格最大的特徵,是從哥特復興和折中主義那裡直接“掰”過來的,並且同時有法式新藝術、德式青年派(Jungendstil)、維也納的分離派(Secession)的風格存在,以青年派為基底,再加上民族浪漫主義的變體。

很“法國”的大門。

與法國類似,也是先從埃及開始,然而並沒有真正串到浮世繪和水生植物那邊,而是保留了一種日爾曼式的“蠢”感。

牆上的動物多是龍和獅子。

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德意志蠢”式的新藝術風格,很多人說,“牆上都是些奇怪的人臉”。走在幾條著名的以新藝術風格公寓樓為主的大街上,總會有種“四下裡都有老大哥在看著你”的感覺,抬頭一看,卻發現那些都是奧斯卡·王爾德一般的華麗頹廢的臉。

牆上人臉。

王爾德:王爾德也確實是同時代的人(1854-1900)。

里加現存800多座新藝術風格的建築,其中有很多是公寓樓,由“里加的鄔達克”設計,新藝術博物館也位於他設計的一棟公寓樓中。就像過去做完小區設計之後規劃師和建築師可以得到一套自住用房一樣,他在設計完那棟公寓之後,也得到了一套自住的房子。作為博物館的這套公寓房大約三四百平米,確實很大了。里加的地皮價格明顯比巴賽隆納低很多,戶型都很大,一棟樓一梯兩戶沒問題,三室四廳,每個房間包括傭人房都保證開窗,不至於憋屈得像巴特羅公寓——被戲稱為“巴特羅澡堂”一般。

傳說中“那個博物館只有樓梯值得看”的大樓梯。

里加新藝術博物館地圖,展示了所有登記的新藝術風格建築。

餐廳旁邊的小廳,其實也是有水生植物紋樣的,不過沒有法式的那麼扭捏。

主廳的陽光房。

餐廳,後邊就是之前說的有水生植物紋樣的花窗。

主臥。

次臥,家裡明顯是女兒。

餐廳裡面用來表明是什麼肉的錫制牌子,有羊、牛、兔子等,讓人想起《布達佩斯大飯店》裡面送進監獄的食物,每個都要切開,每個都用不同的工具。古人就是這麼講究。

浴室:馬桶在另一個小隔間裡,與澡盆分開。

除了新藝術博物館之外,那棟公寓樓的頂樓還有一對藝術家夫妻的展覽。我們猜想說也許它開在“一梯兩戶”的另外一戶,正好去看一眼。而且,頂樓的話沒准會連著樓中樓一起賣,那麼19世紀晚期的樓中樓或者複式,又是怎麼設計的呢?

樓梯。

超級古老的暖氣。

透過飄窗,看到對面正在維修的老建築。

另一邊的房子,是棟年久失修的。

筆者上學的時候曾經與波蘭人探討蘇聯對東歐的影響,那人說,最直觀的感覺就是住房變小了。《日瓦戈醫生》中,或者華新民所反對的舊城更新的政策中也有類似的橋段,解放前建設的一個公寓中,後來被分進了很多進城的人,主人只能住在其中的一間,變成了租戶的一員,而後公寓被徹底公有化。現在里加的這些公寓有的可能歸為國有,有的返還私人,但是對於現代人來說,它們實在有些太大了,因此,也有的變成了工作室。

邊境鏽帶的未來

與全球所有重工業基地經歷的問題相同,蘇聯的“鏽帶”里加在新千年裡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歐洲的發展中心經歷了一次轉移,伴隨著服務業的興起和對東歐的經濟空間擴張,從萊茵河—波河流域的“藍色香蕉帶”擴張至了“五角星地帶”。其中柏林的崛起是一個關鍵點,它成為了面向東歐地區的“發動機”,雖然在2000年之前德國東部和波蘭飽受失業率的影響,但卻在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變成了增長最快的地區。

“藍色香蕉帶”是歐洲1970~1990年代傳統工業地區,在1990~2000年代逐步擴張至“紅色五角星”地區。圖中橘色圓點代表港口輸送量。 《城市中國》雜誌 圖

人均GDP變動:在2008-2014年期間,各區域人均GDP的變動,德國和波蘭都是處於增長的狀態,而傳統發達地區實際水準卻在下滑,拉脫維亞的變化基本是0。

拉脫維亞並不處於增長的核心地帶,其人均GDP的變動很小。然而如果從人口增長和失業率來看,則沒有那麼樂觀了。從2004年起,廉價航空選擇里加機場作為基地,同時里加也亮出了自己的旅遊牌,主要以人文地理,尤其是“奇怪的人臉”來吸引歐洲本地的遊客,“退二進三”得比較順利,失業率也逐漸降低。作為國內“唯一的城市”,里加貢獻了全國一半的GDP。金融危機之後,遊客數量銳減,引起了失業率暴漲,在2010年達到頂峰,目前略有緩解。2006-2015年,歐洲國家人口增長地圖顯示拉脫維亞是人口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人們紛紛前往德國尋找工作機會,這也是國內各大旅遊媒體口中“拉脫維亞女多男少,美女成災,買一送一,全場99,全場99”背後的真相。

人口增長:2006-2015年,歐洲國家人口增長地圖。

失業率:2002-2012年歐洲國家失業率變化動態

里加不像塔林,可以抱旁邊的大城市(赫爾辛基)的大腿。距離里加最近的大城市也是赫爾辛基(以及斯德哥爾摩),所以完全沒有變成城市群的可能性,只能靠自己。港一直都是那個港,反正波羅的海只有這麼一個大港,不會太差,但也不會更好。用新馬克思主義經濟地理學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個“剝奪式積累”的時期,是一個經濟空間衰退,“邊境”進一步被邊緣化的時期。特別是在歐洲經濟增長空間越來越小,同時歐盟與俄羅斯走向對抗的節點,尤其是“黑天鵝事件”頻發的2016年之後,未來是否還會存在?——不過反正對於里加而言,主人是誰才是歷史上最大的問題。無非是瑞典懟了普魯士,俄羅斯懟了瑞典,德國懟了俄羅斯,蘇聯懟了納粹德國,歐盟懟了俄羅斯的,一直迴圈的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